决定事物发展方向的要素有内因与外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之分。对于证券市场而言,决定其运行的内因是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市场走势始终与经济活动呈现正相关的变化趋势。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各项制度的逐渐完善,两者的相关性在不断提高。最典型的表现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造成证券市场走势大幅度调整。通常情况下,经济基本面与市场走势之间的相关性在时间维度下体现出来,也就是说市场走势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一般提前3~6个月,市场交易反映的是预期的经济发展趋势。
外因则包含诸如外汇市场、现货市场、其他证券市场的表现等多方面因素,还包括诸如自然灾害等一些突发性事件。典型如2011年3月日本由于海啸引起的核泄漏事件造成证券市场大幅度调整。决定证券市场运行的主导因素仍然是以经济基本面为主的内因,但需要引起我们关注的是某些外因的演化已经影响到包括经济活动在内的基本面,从而对证券市场产生根本性的影响。例如海啸本身是自然现象,但其又引起了核泄漏事件,从而影响到全球第三大经济体日本的经济生产活动。这里的外因,通过一系列的传导作用影响到了内因,最后影响到证券市场在一定时间内的走向。因此,站在这个角度,对于当下发生的任何因素,我们更应该以联系、发展的眼光将其置于事件产生后续影响的考量上,也就是对经济内因产生的影响上。
对于中国这样处于发展中的经济体而言,经济的发展受相关政策的影响极大。各种政策通过其对产业的作用力,影响着经济发展的格局,从而对相关投资活动产生间接的决定性影响。主流投资机构凭借其精准的政策把握能力、卓越的投资研究能力,在实际的投资中自然更胜一筹;同时,其凭借强大的资金支配能力以及一贯的“示范带动”作用,在对市场走势产生的影响方面也不是一般资金所能比拟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对趋势的运行产生重大影响的主流投资机构的一举一动就非常值得我们关注。主流的投资机构主要包括大的券商、基金(包括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信托和QFII(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等。
主流与非主流的主要划分依据为资金规模,而不同的资金规模相应地也就决定了买卖交易的方式。我们可以将除了主流投资机构以外的投资者统称为“非主流投资者”。从几千元到几千亿元,市场上的资金分布实际上是连续的,所以划分只是相对的范畴。这些连续的、大大小小的资金形成无数分力,从两个方向(上涨的方向、下跌的方向)共同作用于证券市场。在正常的交易时间内,市场每时每刻都有交易发生,而交易产生新的作用力,所以其一直处于“非平衡”的运动中。
表1-1 股票型基金成立以来业绩排名前四位的持仓情况(截至2011年6月初)
数据来源:http://fund.eastmoney.com/data/fundranking.html
分析股票型基金排名前四位的持仓情况,可以发现大部分都是所谓的蓝筹股,其中有像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中国联通等这类的“巨无霸”一线蓝筹股,更多的是像苏宁电器、伊利股份、格力电器、上海汽车、中兴通讯等这类股本适中的二线蓝筹股。这些股票大多是沪深300指数的成分股,或者上证系列指数的成分股。所谓成分股,比如说深证成分股指数是深圳证券交易所(下称深交所)编制的,是从上市的所有股票中抽取具有市场代表性的40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作为计算对象,并以流通股为权数计算得出的加权股价指数,综合反映在深交所上市的A、B股的股价走势。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作为成分股,由于其本身具有行业的代表性,持有这些成分股的规模较大的基金的买卖行为就不免对指数产生较大的影响,指数的波动又进而带动了市场走势的波动。
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这些股票型基金虽然清一色重仓所谓的中大型蓝筹股,然而即便是排名第四位的银华核心价值优选基金,其收益率也达到了441.15%,这种成绩放在当下的资本市场,已经是非常了不得。对此,90%以上的投资者只能望尘兴叹。其选股能力值得我们每个投资者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思考。
假设某时刻市场的涨力大小为a,跌力大小为b,如果a=b,那么市场一定是停止交易,或者一直向一个方向运行,这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因此,任何时候市场都只有a<b或者a>b两种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当股市中的某一分力改变方向的时候,例如,在a>b的情况下,由于卖盘力量的增加,使得跌力增加,我们假设这个跌力为b1,这时如果仍然a>b+b1,就不足以改变原有的运行趋势,因为合力的方向并没有改变。这个b1就相当于非主流投资资金所产生的作用。当某个卖盘产生的分力增大至b2,并使得a<b+b2,则原有的运行趋势就会发生改变。此时产生b2这个力道的资金一定是达到了相当的规模,反之推理也同样成立。市场在合力的作用下运行是所有交易品种最本质的运行原理所在。
因此,非主流投资资金由于其资金规模的限制决定了其对走势产生的作用力非常有限。当然最理想的状态是众多小规模的资金同时按照相同的方向进行交易,就如同在事先不照会的情况下要求每一个人做出相同的行为举止,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由此,非主流投资资金的内在特征决定了其只能在一定的技术支撑下追随主流投资资金的运作方向,从而分得市场的“一杯美羹”。
博客名人“缠中说禅”曾说,“所谓的投资价值,不过是引诱你把钱投进资本市场的诱饵”。市场上的任何一只股票都不值得我们产生感情,没有哪只股票可以带来收益,能带来收益的是智慧和能力。股票本质上是一张可以从市场中不断抽血的凭证,只有我们能够以其为工具不断赢利,市场和股票才有价值,否则这张凭证就只是一张废纸而已。
由于市场是当下的,所以投资者具有的思维也应该是当下的。任何耽于幻想的行为都是把幻想当成当下而掩盖对当下真实走势的感应。因此,一切对于走势的预测都是没有意义的,当下的感应和反应决定了一切,我们必须随时读懂市场的信号。投资者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以“一根筋”式的思维决定操盘策略,把自己的喜好当成市场的现实走势。按照这种逻辑,很容易形成“缠中说禅”所描述的,做多就永远做多,做空就永远做空。
由此,市场投资的价值不在于股票本身的好坏。以特定的手段、在特定的时间内获得赢利的多少是衡量投资价值的唯一标准。市场的投资机会实现于买和卖的过程中,如果由此不能实现正的投资收益,即便是被认为最有投资价值的市场或股票,亦毫无价值可言。市场投资最高明也是最安全的无风险投资方式是负成本(抽去成本,剩下利润)之下的投资。因此,我们要抓住一切可以降低投资成本的买卖机会,尽量把投资的成本降为零,甚至是负成本。在此前提之下,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地实现市场的投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