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章

K线的认识及应用
———短线操盘的基础

第一节 K线的基本种类及基本要素

在进行证券投资时,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我们需要寻找的是指标背后的指标,也就是K线。K线是股市中仅次于分时波段的最原始的形态指标,是我们构建投资大厦的基石,也是我们认识证券运行的基础。

黄金K线大师李丰曾对K线进行了较为经典的概括、总结和应用。其将K线概括为:一根K线、两种颜色、三个部分、四个价格。两种颜色表示K线在运行的过程中,会出现两种形态,即阴K线和阳K线;也可引申表示K线的两个部分,即虚线和实体。三个部分指实体、上影线和下影线;四个价格则表示了每只股票一天当中对应的四个价格,即最高价、最低价、开盘价、收盘价。开盘价高于收盘价,K线呈阴线;开盘价低于收盘价,K线呈阳线。

图4–1 K线说明示意图

从单个交易日的K线走势看,几乎每天一个样子,没有完全一样的K线。因此其必然衍生出繁多的种类。例如根据上下影线的长度进行分类,可以分为螺旋桨线、锤头线、吊颈线等;根据K线实体的大小,又可分为大阳线、小阳线、大阴线、小阴线等。但其中的“大”与“小”到底怎么量化,其实并不是确定的。一般而言,涨幅在7%以上的,都可以称做大阳线,阴线同样如此。

这么多的衍生类型,要想全部掌握,有很大难度。我们必须想办法“化繁为简”,抓住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也就是要抓住对操盘最有意义的两种K线:大阳K线和大阴K线。同时,要掌握在根据K线进行分析时需要的核心要领:K线位置的高低(前后K线的对比)、阳K线数量的多少、阳K线实体的大小。一般而言,在一只股票阶段性见底之后我们可以发现如下现象:K线不再创新低,阳K线的数量不断增多,阳K线的实体不断增大。同时,我们也要尽量选择阳K线较多的个股介入。上述三条,不管是对于大盘还是对于个股,都适用。而一般的小阳K线、小阴K线,对于短线买卖的意义不大。

上述这些分类,只不过是一些最基本的分法,没有考虑其他的因素。比如,通常我们认为大阳线是做多的标志,看到大阳线我们就可以跟着积极做多。但正是“这样的认为”,给了别人“利用之机”,实际的走势往往是“出现大阳线,买入,套牢”。所以,对于K线需要灵活地进行分类和运用,切不可生搬硬套。要想达到运用自如的境界,就需要我们不断增加盘感并不断进行总结。

以下以鱼跃医疗(002223)日线图为例对K线基础要素进行实例分析。

图4–2 K线基础要素实例分析(鱼跃医疗2010.10~2010.11)

第二节 K线的本质——多空博弈的结局

K线是多空双方在一定的市场环境下博弈的结果。如果不考虑背后的战术应用,多方战胜空方,就在K线图中表现为阳线;空方战胜多方,在K线图中表现为阴线。前面提到的战术应用主要是指在某些时候,多方虽然战胜了空方,但为了掩盖之后上涨的真相,或者说为了不提早透露这种讯息,避免跟进盘出现得太早,会故意制造出阴线,有时会被认定为洗盘。多空双方分歧大,交战激烈,就会出现巨大的成交量,并同时形成带较长上影线的K 线,或者在分时波段中形成振幅较大的波段。

以下以*ST罗顿(600209)的日线图为例对个股运行中出现的“明阴实阳”走势进行分析说明。

图4–3 “明阴实阳”走势分析图(*ST罗顿2009.10~2010.1)

需要说明的是,市场多空双方博弈的过程到底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往往很难辨别清楚。因为市场中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的信息太多了,并且市场在运行的过程中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因此,我们要避免采用根据单根的K线作出判断的决策方法。和前面阐述的波段分析方法一样,在选股时,尽量增加对个股运行的考察时间,也就是要连续对个股每天的K线进行分析。例如出现“涨停及量(K)能异动”之后,一般还需要观察跟踪1~2天,主要观察个股的重心是否降低、量能是否持续放大等。同时还要结合后面将要讲到的至关重要的“相对位置”。

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股市中主要的博弈已经由原来的机构和散户之间的博弈,演变成为机构和机构之间的博弈。相信这种博弈的结果将使得股票走势图中的K线信息,在某种程度上变得更加具有指导意义,特别对于一些指标股而言。

第三节 K线的关键——相对位置的高低

首先要理解相对位置这个概念。个股在运行之中,产生了数量众多的高低点不同的日K线,针对其中一根K线,选择不同的参照系,就会形成不同的高低位置判断。也就是说,K线并没有绝对的高点和低点之分,因此需要引入“相对位置”的概念辅以说明K线所处的位置及其操盘意义。所以,这里的相对位置就是指我们确定一个参照系后,K线相对于这个参照系的高、低位置判断。

这种参照系归纳起来主要分以下四种:前方的平台区、成交密集区、重要均线的阻力位、历史最高价点位。图4–4即以双良节能(600481)日线图为例对此进行了说明。

为什么“相对位置”如此重要?我们这里所指的相对位置本质上就是阻力位。面对阻力位,在实际的操盘中,我们需要作出两种判断:第一,股价是否已经有效突破这个阻力位。很显然,突破之后我们才可以买入,因此这一点构成了买入股票的依据。第二,股价面临的下一个阻力位在哪里。当股价运行至另一个阻力位时,就要进行减仓回避,这一点构成了卖出股票的依据。

因此,在个股的短线买卖中,找出上述的阻力位之后,我们介入的依据是股价已经对其形成有效的突破,反映在图4–4中就是G点和E点。其中G点为对成交密集阻力位B点形成的有效突破,因此,在G点形成短线的买点;同样,E点则是对D点形成的有效突破,在E点形成另外一个买点。所谓“有效”是股价在穿越B、D阻力位之后,形成继续创新高的走势。

相对位置高低说明:在短线操作的过程中,我们要格外注意这种高低点平台和成交密集区。如图4–4所示,个股股价在A点形成阶段性高点,产生平台和成交密集区。当股价再次运行到这个点位的时候——也就是B点,再次进行了一个星期的短线调整,并触及10日均线。紧接着突破之后,股价进入加速上涨阶段,直到运行到C平台。由于本阶段涨幅巨大,所以接下来我们看到其进行了更长时间的调整,也就是下一次突破C平台,到达阶段性的高点D点,继续进行回调。后面的E点同样是对于D平台突破之后的回调,接着再进入加速上涨阶段。

图4–4 趋势相对位置高低说明示意图(双良节能2008.10~2009.9)

因此,总体上我们可以看到,B点和E点调整的时间相对较短,一般为5个交易日,股价调整到达的目标区位是10日线和15日线,之后股价重新进入加速阶段。对B、E平台的突破几乎不进行回调,“一蹴而就”,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操盘计划。这里由于说明的需要,选取了较多天数的K线,所以想看清某一日的K线相对较难,读者可以打开证券软件,仔细揣摩其走势。

以下以帝龙新材(002247)日线图为例对单日K线相对位置的高低进行说明。

图4–5 单日K线相对位置高低示意图(帝龙新材2010.9~2010.11)

第四节 短线操盘必须掌握的两种K线

高楼大厦的建设都是从一砖一石开始的,股市同样如此,K线就如同我们建房的砖头。在日K线图上,一天产生一根日K线;一根根K线累计相加,构成一个个小的趋势;一个个小的趋势又叠加成大的趋势,一次次牵扯股市的运动。

虽然K线有很多种,但是对于短线操盘而言,真正具有重要意义的无非两种——大阳线和大阴线。这两种K线各代表了一种极端的情况,是量变到达质变的关键点,而这正是我们所需要关注的。大阳线通常是指涨幅在7%以上的K线,当然涨幅越大,表示主力资金做盘的决心越大,信号也更可靠,极端情况就是涨停板。而大阴线对于趋势走势的判断也非常关键,一般而言,大阴线的出现预示着上升行情的结束,下跌行情的开始。

图4–6 短线操盘最关键的两种K线示意图Ⅰ(*ST罗顿2009.12~2010.1)

分析说明:*ST罗顿(600209)的主升浪行情启动之后,大阳线和大阴线连续出现,通过极端的对比,宣告了极端行情的出现(有对比、有变化的走势,才值得关注)。这印证了那句老话,“股市中的金银财宝统统隐藏在转折里”,这种转折就是量变转向质变的关键点。同样,最危险的时候,也是最安全的时候。应该说这里的大阴线只不过是用来吓退散户的,考虑到其所在的位置,其作用相当于一根阳线。所以,这种位置出现的大阴线,只不过是一种战术的应用。

有时候还会出现带有上影线的K线,当然这种上影线不能太长,同时阳线实体要尽可能大,股价的重心不能下降,这是最基本的要求。这种情况的出现一般是因为多方主力有意控制操盘的节奏,使股价维持在较高的水平,或者是发动总攻前的试盘,测试上方的抛压。

下面再以东方雨虹(002271)和亚太股份(002284)的日线图为例,对这两种短线操盘中最关键的K线作进一步说明。

图4–7 短线操盘最关键的两种K线示意图Ⅱ(东方雨虹2009.8~2009.10)

图4–8 短线操盘最关键的两种K线示意图Ⅲ(东方雨虹2009.9~2010.1)

图4–9 短线操盘最关键的两种K线示意图Ⅳ(亚太股份2010.2~2010.8)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我们在这里指出在短线操盘中,必须关注两种非常关键的K线,即大阳K线和大阴K线,但仅仅根据K线指标进行买卖是远远不够的。本节所阐明的主要内容是要读者明白这两种K线的一般形式。个股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大阳K线,甚至有时在下跌的趋势中也会出现。因此,我们必须结合本书一直强调的“相对位置”的概念,对出现的大阳K线进行取舍。对于大阴K线,同样也是如此。这种取舍方式,与第七章第二节“‘真假涨停信号’的鉴别”是一致的(涨停板是大阳K线的一种),请读者参照后面的方法进行取舍。 iHL/N2vZseur1+KUrGfQiqe2jd+1YF7oTOSO6/ijCkhUBvWqFkRx3Zz9toxho3V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