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承建ChinaNet 亚信四处开花

1995年一开春,邮电部将中国电信这块牌子注册为独立法人,这是邮电部将电信部门分拆出来独立大发展的强烈信号。中国电信下属的各个地方电信局 都很敏感地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都在积极地为自己寻找一些新的增长点,Internet是一个相当不错的选择。

辽宁省电信局找到亚信,要求建沈阳、大连两个节点,辽宁电信的态度是:“不管怎么建,只要能连到Internet上就行。”如前所述,辽宁是田溯宁的半个故乡,故土召唤,田溯宁乐于前往。

浙江电信也要建杭州节点,连接到上海。当时在中国只有两家公司能够做Internet系统集成,一个是亚信,一个是Sprint。杭州市电信局数据通信局的局长谢峰寻思:“Sprint在中国的第一个Internet单子都交给亚信做了,我再将单子交给Sprint,它是不是还会转交给亚信做?既然如此,我为什么不直接找亚信呢?”

辽宁和浙江的这些项目都不大,几十万美元的规模。亚信接到的第一个大单是1995年8月签下的广东省Internet网,7个节点,近300万美元投资,只是时间要求的很紧,10月1日需要试开通,1996年1月1日需要全面开通。

广东省网尚未建完,1995年11月,中国电信就与亚信签约,建设ChinaNet,这是一笔800万美元规模的合同,全国33个省会级城市都要连通。

为了更好地拿单,亚信采取与中讯合作,以亚信中讯的名字一起与电信打交道。中讯也对亚信最后拿下上海热线等项目有很大的帮助。

亚信运气不错,至少在市场对手方面,当时没有出现特别大的劲敌,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Internet业务属于新兴业务,懂这块业务的公司本来就不多,海外的强敌Sprint又因为他们的轻视而在客户那里失分,国内可以算得上劲敌的华为和UT斯达康都没看上这块业务。前者在帮着给电信卖交换机,后者虽然有孙正义的投资,进入互联网行业较深,包括承建了他们投资的吉通网的Internet部分,但更多仍是做基于电信的软件系统和部分设备的销售,最终没有成为亚信的正面对手。

各地电信乐于进行互联网方面的建设和实践,还在于1995年也是中国电信最大对手联通高歌猛进的一年,新技术、新趋势的诱惑加上来自对手的压力,使得中国电信不得不加紧对互联网的投入。

关于中国电信上马互联网业务是如此仓促的佐证还在于,在分拆出中国移动后,负责与互联网业务对接的各地电信的数据分局在中国电信新的一轮组织结构调整中荡然无存,被肢解到其他业务单元中去了。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联通、吉通等公司的创办和成立,至少从推动电信垄断和更加高效上是有其正面意义的。特别是对中国互联网来说,中国电信在1995年开始迈出的一小步,却成就了中国互联网的一大步。 Nb4Hf4yMuD+1/nI2If1lsIJ9OsCTeavdU52CWHAsG40JldWq3JTpjW2v45BmO08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