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中国电信里的那些年轻人

张春晖

电信改革是互联网成长壮大的最重要的推手之一,1995年的先行者们都看准了这一点,所不同的是,田溯宁是帮电信做,而张树新是与电信对着干。这在当时,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前者的思维是中国的互联网是要走向开放的,因此做互联互接,在这批人看来,Internet应该翻译成互联网;而后者的思维是中国的互联网将自成体系,他们管Internet叫国际英特网。

两者所对应的不同的结局是,田溯宁领导的亚信在2000年3月成功上市,之后田溯宁去了网通,在带领网通上市后,田溯宁又转身做了一个主题为宽带的产业资金,他的合作伙伴包括默多克等人。

张树新的瀛海威则成为中国互联网历史上第一个悲情故事。1998年6月,由于亏损严重,并且后继资金匮乏,大股东兴发集团与张树新产生冲突。危机四伏中,张树新黯然宣布辞职。但她的故事仅仅是众多中国ISP的失败故事之一而已。

张树新们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是轻视了电信本身改革开放的内在动力。1995年3月,中国电信虽然没有从邮电部分拆出来,但邮电部为中国电信独立申请了商标,这相当于为其准备了准生证。而电信内部,特别是地方电信内新成立的数据分局里,不乏对互联网有想法有激情的年轻人。

当时这些年轻人中最早崭露头角的一个人叫李黎军,他是深圳电信新技术中心的负责人,也是深圳互联网项目的立项人之一。李黎军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1987届),后来下海经商,和深圳电信的另一位实力派人物、曾经的深圳十大杰出青年卢树彬一起创办了和亚信齐名的互联网增值服务提供商傲天。而具体承接深圳互联网项目的几个年轻人现在也大名鼎鼎,除了下文将提到的负责应用端的张春晖,另外三个负责服务器端的人分别是曾李青、王亮和邓峰,曾李青后来与马化腾、张志东一起创办了腾讯,王亮和邓峰都在深圳电信体系中,均已经贵为局座。

深圳电信的互联网接入走的是香港出口,因此,第一期工程是由香港相关公司承建的,第二期才上由亚信承建的ChinaNet。

如前文所言,中国电信在上海、北京节点之外开通的第一个节点是深圳节点,做港澳出口。深圳一开始成为互联网领域的先发之地,与这个港澳出口关联甚大。

除了讯业金网是中国最早的一批ISP之外,深圳还诞生过诸多第一。

1995年9月,深圳证券交易所成为深圳数据通信局的专线用户,兴师动众地在国内创建了巨潮互联资讯网,成了国内最早在互联网上提供证券咨询服务的主要网站之一。

1996年5月17日,由深圳数据通信局和颖源公司合作的中国第一家网吧“卡萨布兰卡电子咖啡屋”在蛇口正式开始营业,这应该是中国有据可查的第一家网络咖啡屋

在深圳的诸多第一中,最有价值、影响最深远的是1996年4月,深圳数据通信局旗下的第一个BBS网站“一网情深”正式开通,这是ChinaNet上可考的第一个公众BBS。“一网情深”的站长,也是“深圳之窗”的作者张春晖,被认为是中国互联网产业的重要参与者之一。“一网情深”的程序不是张春晖写的,而是请Alex(黄峥嵘)、Ace(懂懂)等几位水木清华的创始人和热心网友搭建的,为此深圳电信支付清华互联网学术研究投入约10万元经费。

张春晖自1990年从海南邮电学校毕业后就分配到深圳电信工作,他出身于电信世家,他的父亲、母亲、姑姑、舅舅、哥哥、嫂嫂都在电信系统工作,他也曾经以为,自己的一生都会在电信系统(当时的邮电系统)度过,直到有一天,互联网打开了他的心扉,让他开启了另一个世界。

深圳是北京、上海之外第三个在主干网开通的城市,虽然张春晖不负责Internet线路的开放和铺设,但负责铺设Internet线路的机房就在张春晖工作间的内间,因此,张春晖有溜进去查看的便利。直到现在,张春晖依旧记得他第一次敲敲那台已经连接上Internet的电脑的回车键,便看到了正在从《花花公子》杂志网站上下载图片给他带来的震撼。

“一网情深”也是中国公众互联网领域的第一个BBS,之所以能够暴得大名,与深圳本身相对开放的环境有关,也与深圳第二代移民正意气风发有关。深圳本是靠近香港的一个小渔村,1979年起正式对外改革开放。到1996年前后,深圳已经将近开放有20年的时间,新的一代深圳移民开始成长起来。后来深圳最著名的两家互联网公司腾讯和迅雷的CEO都是深圳子弟,都是在深圳接受中学教育的:前者腾讯马化腾的童年虽然在海南长大,但却是在深圳上的中学和大学,他的4个创业合作伙伴中有3个毕业于深圳中学,后来他还在深圳中学设立了奖学金;后者迅雷的邹胜龙虽然是在美国接受的大学教育,但其中学是在深圳蛇口育才中学上的,他是随着其著名发明家父亲来到深圳的。

在1995年、1996年前后,深圳不仅有讯业金网,深圳龙脉也在筹建中,加上深圳之窗和深圳万用网,深圳本身的互联网环境很好,这也为之后深圳互联网一直保持在全国前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另一个在1995年就崭露头角,对中国互联网形成重要推动的电信内部人叫张静君,时任广州电信数据分局局长。在1995年10月,广州也连接上了Internt,承建商也是亚信,在张静君的印象中,承建商中领头的是个个子不高、衬衫整齐、打着领带、态度温和、做事专业,满口专业术语又很注重沟通的年轻人,此人正是田溯宁。

在张静君这位数据分局局长手中曾出现了网易、163电子邮箱、广州视窗等多个全国排名前十的站点。鼎盛时期,广州互联网曾经占据全国互联网三分之一的天下,这些都与张静君的关联颇大。

广东互联网的兴起同样存在府院之争,更形象的说法是两个女强人张静君和陈嫦娟之间的争斗:张静君是广州市数据分局局长,陈嫦娟是广东省邮电管理局副局长,张静君是163网的重要推手,陈嫦娟则是169网的大功臣。张静君因163.net广为人知,陈嫦娟领导的21CN也曾被称为四大门户之一。

张静君和丁磊的故事让人津津乐道,陈嫦娟对田溯宁的帮助也不遗余力。陈嫦娟后来跟随田溯宁去了广东网通,多少有些瓜田李下。张静君后来因163.net转手事件丢了局长的位子,但她下海创办了时代财富,虽无陈嫦娟继续在体制内安逸,但落得身后一身清白。

与张静君名字时常联系在一起的是一个叫丁磊的宁波青年,他也是电信体系内思维敏锐而且知道怎么去做的一个年轻人。不过,1995年的丁磊还不曾与张静君相识,他也没有创办网易公司,他只身南下广州在一家外企做软件工程师。1995年的丁磊倒是与时任杭州市电信局数据通信局局长谢峰比较熟悉,丁磊本是宁波电信的一名员工,他时常跑到省城杭州市向谢峰请教问题。

1995年10月,在时任杭州市电信数据分局局长谢峰的推动下,杭州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为数不多的接入互联网的城市。谢峰后来去了中国移动为推动移动梦网建设而设立的第三方公司卓望,在卓望谢峰成功推动了移动梦网的诞生。杭州能成为互联网的重镇之一,与谢峰有着莫大关系。 kTG7b50vFy/kWY4tXA+uvVs/XUw5xayX6AEopwKWrC6lnFeUUNJdTUI1Ad0k7zD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