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另一个学生会主席张树新

张树新

和万平国一样,张树新也是一位在大学起就很风云的人物,她是中国科技大学的第一位女学生会主席,按照张树新自己的说法,根红苗正的她本可以从政,但她不喜欢自由被剥夺的感觉,放弃了;她也可以保研,但她觉得自己成不了居里夫人,也放弃了。她最后选择了去中国科学院体系下的一份报纸《中国科学报》做记者,她说她从小就有做战地记者的梦想,这个理由虽然很牵强,但能给她增添不少光环。1989年,这位不满足只当喉舌的新闻工作者去了中科院的高技术企业局企业战略规划处工作。当时中科院高技术企业局的局长叫张宏,是邓小平长女邓楠的丈夫。

张树新在高技术企业局战略规划处写了三年报告,主题是中科院2000年发展规划,其中重点讨论计算所公司(当时还不叫联想)与计算所的关系。讨论计算所公司和计算所会不会变为中国的AT&T和中国的贝尔,直到现在,这还是个理论上的课题。

1991年,这个不安分的女子下海了,张树新开了一家叫天树的策划公司,张树新也确有策划意识,并靠这个赚到了钱。1992年,张树新作为总策划和节目推广人的身份,联合中国癌症基金会邀请崔健义演,当时的广告是“我的病就是没有感觉”。崔健从1989年起开始禁演,这次三年后的开禁无比轰动,也相当成功,张树新由此有了第一桶金。之后,张树新进入寻呼行业。

寻呼是中国通信行业最早开放的行业之一,后来也被横切了出去。办寻呼需要两个关键资源,一个是频率,一个是中继线。中继线的资源掌握在邮电部手里,频率的资源则在全国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处,而当时全国无线电管理委员会挂靠在国家计委,不归邮电部管。张树新明白,只要是多头,就可能产生松动,就可能有机会。因为有了这个松动,因此,寻呼业在20世纪90年代上半段是个暴利行业,张树新曾一口气在山东做过7家寻呼台,她的财富升级得很快。不过,寻呼业很快从一个暴利行业迅速地转变为一个微利行业,甚至不赚钱。于是张树新退出,考虑选择做新的行当。

1994年年底,张树新跟随丈夫姜作贤一起去美国游历。在一位同学家里,她看到了一份印有E-mail地址的通讯录,她也由此了解了在美国一家叫AOL的Internet接入公司。就在这一刻,“互联网”这只蝴蝶飞进了张树新的窗口。她的直觉告诉自己,这是一个可能比寻呼机大上很多倍的大生意。更重要的是,这是个全新的行当,一旦完成启动,将获利丰厚,不用吃鱼尾巴,可以从鱼头吃起。

1995年年初,张树新和丈夫一起把家当抵给银行,拿了1500万元人民币,其中700万元做本金,从银行贷款了800万元,注册了北京瀛海威科技,这是瀛海威最早的故事。

瀛海威最早的想法比较简单。张树新发现很多在北京的人,尤其是很多中关村的科技人员连电子邮件账户都没有,连不到美国,于是就开了一个电子邮件的商务中心,电子邮件账户不赚钱,但卖硬件设备赚钱,于是电子邮件和电脑搭在一起卖,同时卖modem(调制解调器)。张树新当时代理的电脑品牌叫Gateway,是一个老资格的电脑品牌。张树新直到与中兴发合资的时候都没有把手头的Gateway电脑卖完,正好转为硬件资产作价投入。

做着做着,张树新和讯业金网的CEO王鹏一样有了更大的想法,就是自己建物理网(万平国也有着这样的想法,但及时收手了,所以中网还活着,讯业金网和瀛海威一样先后死掉):先到中国电信租用DDN数据专线 和所有的电话中继线,然后购买设备,购买思科公司的路由器,购买惠普的服务器,购买所有的正版系统软件。不过,要建一个与中国电信并列的物理网谈何容易,光靠自身滚动发展是无法实现的,必须融资,于是张树新决定出卖部分股份。

1996年9月,国家经贸委属下的中国兴发集团决定投资瀛海威,总股本扩充为8000万股,其中大股东兴发集团与北京信托投资公司占60%,投入近5000万元。张树新的天树公司和丈夫姜作贤的卧云公司的股价溢增,无形资产1360万元和其他股权,值2120万元,占26%的股份。其余14%的股份则由中国通信建设总公司持有,这是一家拥有中字开头,有电信背景的超级国企,在日后的电信改革中,还时常能见到这家公司的影子。

5000万元人民币是一个什么概念,按当时的汇率换算,合计630万美元,这个投资额虽然没有讯业金网的4亿元那么夸张,但也应该算是大手笔了。

张树新人生最光辉灿烂的岁月,当属1996年岁末到1997年上半年,瀛海威的诸多策划和大动作都集中于此。这与瀛海威在1996年9月接受中兴发的注资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从1995年5月到1996年9月,这16个月内,张树新是靠着自己投资的700万元本金和银行贷款的800万元进行支撑的,而到了1996年9月,张树新的公司资产值为2120万元,其中无形资产1360万元,而有形资产760万元(银行资产是不算在有形资产内的),如果这么算,在中兴发入主之前,至少张树新在账面上是打平的,如果把需要给银行贷款的利息刨除掉,那么,至少在1996年9月之前,张树新的瀛海威是正现金流,而且略有盈余。在当时的情形下,要想做到这点并不是很容易。这多少能说明,张树新其实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缺乏商业运作能力。至少她在花自己钱的时候,脑子还是很清醒的,她在1996年9月之前的表现,也就是中兴发注资之前还称得上是个好商人,而且比起一般的商人,张树新在影响媒体方面具备超强的天赋。 heo/l7sEBAvIQqPVvBqtIf5YbEMzSDu+ly3fGPdiMKLTrrjj4AJ3k2mLfalEbZJ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