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认为,产品的价值对顾客而言,等于质量加价格。由于人们对价格十分敏感,因此,价格策略,已成为占市场销售份额的关键因素。
产品的价格与产品的质量与定位等因素都有极大的关系。通常来说,产品的定价策略有9种:优质优价、优质中价、优质低价、中质高价、中质中价、中质低价、低质高价、低质中价、低质高价。
顾客总是希望购买物有所值、物超价值的商品。因此,消费者对商品的要求是:质量满意、价格合理。
企业在竞争中,为了打败竞争对手、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或者设法打进某一市场时,常常采用优质低价这一竞争力强的策略。日本企业就曾以低廉价格的产品挤进了美国市场。日本松下电器公司曾经说过:“我们的产品要像自来水一样便宜,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得到。”这就是一种价格策略。
在产品的价格策略中,决定着它的还有产品定位的原则和方法,产品的目标市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品的价格定位。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消费者更看重名牌,一些名牌企业沉醉于其产品的知名度,而忽视了产品创新和价格与质量的关系,变得自鸣得意。当时,在各个企业管理者中流行这样一种看法:我的名牌产品在广告支出上,比非名牌要多得多,价格自然要高。消费者使用名牌时只是觉得价格昂贵,并未感到它在质量上与非名牌有多大差别。
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消费者终于被激怒了。他们对名牌不再追逐,他们不再以拥有某种品牌而自豪,往往转向寻找替代品。到此时,美国的企业家们才意识到了名牌策略的误区,又返回到使品牌“物有所值”的老路上。
中国有句俗话:“磨刀不误砍柴工”,这话不仅适合于刀耕火种的年代,其道理也同样适用于当前激烈的商业竞争。在当前市场经济中,各商家为了争夺市场,各种手段层出不穷。在每种成功的竞争手段背后,这个组织必定是经过了一番苦练内功,让自己的公司生产出来的物美价廉产品,才能赢得市场竞争中的胜利。
美国的吉列公司在产品品质上和价格的关系上做得非常好。吉列公司以生产剃须刀而闻名于世界各地。虽然它是一件很普通的小商品,但公司并不因此而轻视它。这个公司从未放松过新产品的创新,它一方面不断推出新产品,一方面奉行“不定价过高”的原则,并采取与消费品价格指数挂钩的方法,每天跟踪一些价格在10美分到1美元之间的日常消费品的价格,使自己的刀片涨价幅度永远不超过这些日用品的价格涨幅。
吉列公司对产品价格的正确定位,使他们的产品“物美价廉”、“薄利多销”,这才是真正的世界名牌的价格经营策略,在这点上,值得我们学习。
物美价廉,薄利多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