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最明显的标志是什么?中国人可能认为,是具有某一专业的系统而全面的知识。但美国人会认为,是善于思索,能独创新知。
——牛大勇(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史学会理事)
东汉人邯郸淳被后人称为“笑林始祖”,他的《笑林》一书中讲述了当时的许多笑话、噱头和幽默趣事,其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某年秋天,有个穷书呆子意外地看到一本古书上讲,鸣蝉藏身的树叶可以隐身,于是他便兴冲冲地找来了一枚“隐身叶”,可由于太兴奋,回家路上,他一不小心,树叶脱手,混在了众多落叶里,他便把地上所有的叶子收集在一起,然后回到家,拿起一枚树叶,遮在自己身前,问他的妻子:“你看得见我吗?”妻子说:“看得见。”他便换一片,接着问:“这次看得见我吗?”如此反复,妻子不耐烦了,说:“看不见!”他高兴极了,就用树叶遮住眼睛去集市上偷东西。结果当场被人捉住,扭送至县衙。县官审问时,他老老实实地交待了原委,县官听了哈哈大笑,一高兴就把他放了。
历史上是否真有这样的傻人,我们不得而知。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历史上,还是今天,社会上都不乏类似的书呆子。那么,我们之前说的——知识就是财富——对他们适用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别说书呆子不适用,但凡不机灵一点儿都不行。对“知识就是财富”这句话,我们不能片面理解,无知与贫穷、愚昧固然距离不远,但若说一个能背诵百科全书的人就拥有一切的话,显然也是十分荒谬的,除非他去参加有奖知识竞赛,否则知识不能直接创造财富。知识与财富之间,离不开必要的转化过程,而这个过程,对于一个书呆子来说则是永远无法逾越的鸿沟。所以擅长讽刺人的西方人干脆将这类人称之为“两脚书橱”。
一句话,光有知识还不行,还得有智慧。
著名学者殷旵曾在一次演讲中这样解释“知识”和“智慧”的区别:
“从字形上看,‘知’字的左边是‘矢’字,在古代是指箭。右边是一个‘口’字,相当于一个靶心……射箭最起码是不能脱靶。左边一支箭,右边一个靶子,这就是‘知’,知识来之不易,其原因就是必须中靶,射准,射中靶心,瞄准目标(的)了才能放箭……关于‘知’,就是知识的积累,有‘知’就有‘识’。你知道了这个东西,必须还要去认识。认识就是分辨、理解,然后再上升为理论,就是真理。”
“从‘智’的字形上看,知识(知)的日积月累(日)就成为‘智’了,是不是这个意思?所以这个‘日’很重要,看重每一天,每天都要增长知识,每天都要增益,这样就成了‘智’。你的智商怎么来的?是离不开每一天的,你的智力、智慧、智能都离不开这每一天……”
“‘知者’与‘智者’是有区别的。‘知者’是知其一而不知其二,知其二而不知其三,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然’,就是‘这样’,意思是,知道它是这样,而不知道它为什么会这样。而‘智者’就不同了,‘智者’第一能‘知其所以然’;第二能把各个方面的知识,如从书本上学到的,自己观察得到的,别处听来的,或是自己思考来的等等,都能融会贯通。不会贯通是不行的,这个知识与另一个知识串不起来,A是A,B是B,C是C,不能串成一体,变成一个立体的、新的知识,这就是死知识。只有融会贯通了,才是活知识;第三是自知之明,就是要知道自己,明就是知。所以必须了解自己,那样就不会自满,老实想到自己的哪些地方学得不够。应该天天精进,才能使自己的知识更加充实;第四个就是明辨是非,就是对一些事物要怎样正确地理解它,怎样正确地分析它,这就是智者所俱备的几个特点,它与知者是有区别的,是‘知’的升华。”
遗憾的是,人类社会总是一“智”难求,把书上的知识提炼为工作、生活中实用的知识,是少数具备大智慧的人才能做到的事情,生活中更多的读书人却只能成为书呆子或者应试教育的牺牲品。
尽信书不如无书。真正的知识、最棒的知识尤其是适合自身情况的知识,大多是书本上甚至从别人身上也学不到的。有着世界华人第一狂人的严介和说过:“能够学习知识的是三流人;能够在读书看报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人是二流人,因为生活才是永恒的老师;能够在生活中无中生有、创造知识的人,才是一等人。一流的企业家讲理念,三流五流的讲理论,传统意义上的学习拘泥于书本,停滞在校园,温习在家里的书房,原来都是幼儿园的东西。在风雨中的飘摇,生与死的考验中,没有倒下,生存下来,这才是真知识……”
总之,成功不是简单地看几本书就能拥有的,只有在不断积累的基础上不断思考、不断实践,才能不断启迪思维,生发智慧,最终生发出成功。或者说,有智慧的人,本身就是一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