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下健康的宝宝是孕妇最大的希望,每位孕妇都很关心怀孕中的饮食与营养。但是真正了解的人却不多,许多人都认为吃得多、吃得好就对宝宝的健康有利,这是不对的。因为怀孕以后,由于胎儿的成长、胎盘的形成、母体血容量增加、子宫和乳房增大以及为分娩后哺乳作准备,所以,孕妇都要从膳食中摄取各种营养物质。如果不能合理地搭配饮食获取所需营养,而是一味地多吃、吃好的,不仅达不到想让宝宝健康的愿望,还有可能对宝宝或自己造成伤害。
孕妇应在饮食方面注意以下几点:
①摄入充足的热能。妊娠进入中期以后,对热能的需求量增多,应随之增加饮食的摄入量。
②摄入足量的优质蛋白质。蛋白质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素,参与构成胎儿的组织和器官,调节重要生理功能,增强母体的抵抗力,维持胎儿脑发育,因此饮食中应增加肉、蛋、奶豆类食物的摄入,保证优质蛋白质的供给。
③摄入适量的脂肪,以植物性油脂为主。在孕期脂肪除了供给孕妇能量外,还参与构成人体组织,尤其提供胎儿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磷脂、胆固醇。但是过多的脂肪可能产生高热能而导致孕妇肥胖,动物脂肪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可导致心脑血管硬化,因此应摄入适量的植物脂肪。
④糖类不能少。糖类作为供给能量的最主要来源,应保证摄入占所需总热能的 55%~60%,以节约蛋白质,让其发挥更佳的作用。同时糖类还是构成神经组织与细胞核的主要成分,也是心、脑等主要器官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具有保肝解毒的作用。
⑤维生素要适量。维生素能调节人体内的物质代谢,需求量很小,但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怀孕时对维生素的需求量会增多,此时应在饮食中增加摄入量。但是脂溶性维生素(A、D、E、K)摄入过多可能引发中毒,反而对胎儿不利,因此应注意适量摄入。
⑥注意合理的营养搭配,平衡膳食。孕妇的饮食必须富含各种营养素,营养合理搭配,既无不足,也不会过剩。营养不良会导致胎儿发育迟缓或流产,营养过剩可能导致胎儿巨大及各种并发症,造成难产。合理的营养应当是饮食在质和量上都能满足孕产需要,同时注意饮食的多样化,做到粗细搭配,荤素搭配,既不偏食,也不挑食。
孕妇在补充营养时不同的孕期会有不同的需求,应加以注意:
大多数孕妇在孕早期会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妊娠反应,吃什么都不香。这个阶段,准妈妈并不用刻意让自己多吃些什么,与其每天对着鸡鸭鱼肉发愁,不如多选择自己喜欢的食物,以增进食欲。对于油腻、抑制食欲的食物,大可不必勉强吃下去。所选的食物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膳食以清淡、易消化吸收为宜。
②尽可能选择自己喜欢的食物。
③为保证蛋白质的摄入量,孕妇可适当补充奶类、蛋类、豆类、硬果类食物。
④在孕早期注意摄入叶酸,因为叶酸关系到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若怀孕时缺乏叶酸,容易造成胎儿神经器官的缺陷,如无脑儿或脊柱裂,且发生兔唇、腭裂的概率升高。许多天然食物中含有丰富的叶酸,各种绿色蔬菜(如菠菜、生菜、芦笋、小白菜、花椰菜等)及动物肝肾、豆类、水果(香蕉、草莓、橙子等)、奶制品等都富含叶酸。
⑤维生素的供给要充足。如果准妈妈的妊娠反应严重影响了正常进食,可在医生建议下适当补充综合维生素片。
到了孕中期,准妈妈的食欲就会逐渐好转,体重也会增加。孕中期是胎儿迅速发育的时期,这时准妈妈就要补充足够的热能和营养素,以此满足自身和胎儿迅速生长的需要。当然,孕妇也不能不加限制地过多进食。过度进食不仅会造成准妈妈身体负担过重,还可能导致妊娠糖尿病的产生。这就要准妈妈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获取所需的营养:
①荤素兼备、粗细搭配,食物品种多样化。
②避免挑食、偏食,防止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的缺乏。
③避免进食过多的油炸、油腻食物和甜食(包括水果),防止自身体重增加过快。
④适当注意补充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血和牛肉等,预防缺铁性贫血。补充维生素C也能增加铁的吸收。
⑤孕妇对钙的需求有所增加,多食用含钙较多的食物,如奶类、豆制品、虾皮和海带等。
到了孕晚期,营养的储存对准妈妈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安全、健康、合理的饮食,是胎儿健康出生的必要前提。孕妇的膳食要保证质量、品种齐全。但由于各个孕妇的具体情况不同,产科医生通常会根据孕晚期的营养特点,结合孕妇的具体情况,给孕妇的饮食做出相应调整。一般情况下的饮食原则是:
①饮食保证质量、品种齐全。
②适当增加热能、蛋白质和必需脂肪酸的摄入量(多吃海鱼可利于DHA的供给),适当限制糖类和脂肪的摄入(即减少米、面等主食的量),少吃水果,以免胎儿长得过大,影响顺利分娩。
③增加钙和铁的摄入。经常摄取奶类、鱼和豆制品;虾皮、动物的肝脏和血液含铁量很高,应经常食用。
④避免发生浮肿,甚至引起孕毒症。
⑤对于一些热能较高的食物,如白糖、蜂蜜等甜食宜少吃,以防止食欲降低,影响其他营养素的摄入量。
⑥多选择体积小、营养价值高的食物,如动物性食品;少吃营养价值低而体积大的食物,如土豆、红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