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餐要变,健康由你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健康问题。在健康的总分中,遗传基因占 15 分,环境占 17 分,医疗占 8 分,共 40 分;而科学的生活方式占 60 分,其中科学膳食就占 13 分。可以说饮食决定人们的健康,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忽视了饮食健康,或者说走进了饮食健康的误区。

很多人花大把的钱买补品追求健康,却认为在平平常常的一日三餐中也能吃出健康似乎是天方夜谭,但科学证明一日三餐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很重要。因为我们平日饭桌上的很多食物都有一些鲜为人知的药用价值,有些头疼脑热的小病很容易就被治愈。而且每种食物所含热量和营养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我们根据自身的需求,完善现有的饮食结构,合理搭配。

到目前为止,人类食品已有数百种,大致分为谷类、豆类、蔬菜类、水果类、肉类、水产品类、蛋类、奶类等,每种食物所含热量和营养素不尽相同,因此食物必须合理搭配,保证人体生理代谢所必需的养分。为了便于搭配,我们一般把食物分为主食和副食两大类:

主食:主要指米、面等谷物粮食,可以供给人体热能、无机盐和B族维生素。

副食:主要指含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的食品,如动物性食物、大豆及其制品和蔬菜类,主要作用在于更新、修补人体组织,调节生理功能,通常又称保护性食品。

怎样才能做到合理搭配、科学膳食呢?我们要根据身体的需求,完善现有的饮食结构,注意蛋白质、维生素、脂肪等几大营养素的搭配,调整粮食、果蔬、动物性食物的比例。有这样一句话很好地体现了科学膳食原则:“一把蔬菜一把豆,一个鸡蛋加点肉,五谷杂粮要吃够。”

为了自己与家人的健康,要注重合理的膳食搭配方案,从一日三餐开始。一般来说,我们一日三餐的间隔要合适,饮食的量也要控制好,另外要讲究饮食卫生。具体来讲,就是一句俗话:“早饭吃好,中饭吃饱,晚饭吃少。”

不是所有的人都得按一个标准饮食身体才会健康。因为地区、季节、个人生活习惯不同,特别是城乡居民生活条件的差距,环境和个体差异等,使得不少人可能难以做到。根据大众习惯,并结合有关资料,我们提出以下几项搭配原则和方法供大家参考:

1.主食间的搭配

主食种类很多,各品种所含有关营养素的质和量也会不同,人体要全面均衡获取营养素,这样才有利于健康,因此我们必须注意科学搭配。

2.粗粮和细粮的搭配

如大米加绿豆,红小豆和绿豆合蒸干饭,红小豆大米粥,面粉和玉米粉合蒸馒头等,其中民间的“腊八粥”是最好、最科学的粗、细粮搭配的典型食品。

3.干稀搭配

干稀搭配的食物容易消化吸收,特别是对中老年人比较适宜,常用的搭配有玉米面粥加馒头、花卷,大米粥加玉米面发糕等。

4.副食间的搭配

副食主要给人体提供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及无机盐等营养物质,可保证生长发育,维持体内平衡。各种副食所含营养物质各不相同,科学合理搭配可优势互补,取长补短,使人体得到全面充分的营养,有益于增进健康。

5.荤素搭配

荤素搭配是人们最常用也是最好最重要的搭配,人们常说“两天不吃青(蔬菜类),肚里冒火星”,“三天不吃肉,身体要变瘦”。科学和实践也证实荤素搭配有两大好处:可以达到蛋白质互补,如富含植物蛋白质的豆制品、富含动物蛋白的肉类及禽类食品的搭配可极大地提高其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如“红烧肉加面筋”、“鱼头烧豆腐”等。含丰富蛋白质的食品和蔬菜搭配,可以得到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蛋白质,如“大葱烧豆腐”、“腐竹炒油菜”、“小白菜炒豆皮”等。

荤素搭配还可以调节人体内的酸碱平衡。一般来说,动物性食物都属于酸性食物,如果动物性食物摄入较多,易造成人体偏酸性,体内酸碱平衡失调;而很多植物性食物属于碱性食物,如果二者一起食用,则可保持人体内的酸碱平衡(人体血液的正常pH值为7.35~7.45)。所以荤素搭配不仅可使人体从中获得丰富的营养素,还可保持体内的酸碱平衡,极有利于身体健康。

6.生熟搭配

主要指蔬菜的生熟搭配(广东省和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爱吃生鱼及半生的牛、羊肉除外)。大家都知道,蔬菜中富含的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遇热容易受到破坏,所以加温烹调可使蔬菜中的维生素损失,因此适当生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既可摄入较多维生素,增加营养,又可促进食欲(特别是夏季)。常用可生食的蔬菜有西红柿、“心里美”萝卜等,当然生吃菜必须严格注意卫生,一定要认真清洗或消毒后食用。 dc8H7unLPtPLPoiA1U7ASM1kILaL8rTy0MhJpfXRoEuQAefpb9dhNCtBdHXhAFG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