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和牛是人们所熟知的两种哺乳动物。在风尘弥漫、干旱缺水的沙漠地区,骆驼是主要的畜力;在田园阡陌、春耕秋耨的农耕地带,牛是人们得力的助手。日久天长,在人们眼中,骆驼和牛便象征着吃苦耐劳和勤恳努力,体现了敬业、执著、拼搏、进取、友爱、和谐等等优秀品质。
明清以来,不少人在观察、了解、研究徽商后,把徽商比作“徽骆驼”和“绩溪牛”。这是对徽州商帮的形象概括,集中反映了徽商整体品质:吃苦耐劳、忍辱负重、不屈不挠、勇于开拓的禀性。
在交通不发达的明清两代,遥远路途中的寂寞,也许更让徽州商人们难以忍耐。“天寒征雁少,阜鹤亦深潜。何事云如我,争忙不养恬。”才离家门,他们就已经在感慨万分了。天气已经寒冷,南飞的大雁稀少了,鹤鸟们也躲避起来了,可是,他们却不能恬静地在家里享受温暖,还得出门奔波。
曾经有一位徽商用诗歌描述着旅途的心情:“登坡越岭步山城,旅店随投暂寄征。长途孤客心凄楚,跋涉奔波了不胜。闷坐舟中意索然,三餐茶饭伴愁眠。曲岸两旁山矗立,河中石卵荡溪沿。”经商意味着漂泊,或者在山岭间跋涉,或者闷坐舟中。遇到旅店就寄宿,三餐茶饭伴愁眠。
在中国古代,书生们往往因漂泊而抒发着愁闷,表达着对温暖家园的留恋之情。马致远的名曲《天净沙》就是用“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而赢得了历代游子的共鸣。大多数商人不可能像书生们那样精辟深刻地用诗词抒写内心的那份漂泊感,但从他们留下的刊刻的或者抄录的诗歌里,我们能够读出他们在路途的艰辛,更能够读出他们内心的凄楚和无奈也让我们对他们的心灵世界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徽州商人的辉煌源自他们走出徽州、跋山涉水、四海营生的开拓精神。当第一批徽州人经商成功以后,第二批、第三批徽州人陆续地走出了徽州的山岭。他们的生意越做越大,他们所走的路也越来越远了。
早在明代,他们的足迹就遍及全国各地。大都会如北京和南京,有徽商们活跃的身影孤村僻壤也有徽商的踪迹,甚至海岛和沙漠,都有他们的足迹。除了都会之外,我们还可以从一些徽商的历史资料里寻觅到他们所到之地。
明嘉靖、万历间徽商程汝概北涉山东、河北,南至漳州、泉州,可谓南北都跑遍。明代休宁吴琨贩卖“赫跟”(一种薄小的纸张)却很不成功,但跑的地方却很多,他先到湖北(西楚),再到南昌(豫章),还跑到了陕西(关中)。然而,凭着他的这股劲头,最后他仍然发财了。
明代成化、弘治年间,歙县人江才三岁丧父,家道中落,无以为生。13岁时,为求糊口,江才不得不与他的哥哥在村里替人杀猪卖肉。后来兄弟二人奔赴杭州,开了一个小铺子,出售盐米杂物。二人尽管省吃俭用,努力经营,但还是由于本小利薄,赚的钱不够维持一家人的日常开支。
江才于是发愤远游,决心在商业上闯出一条致富之路。他奔走于全国大部分地区,贩运商品,牟取厚利,使资本越积越多。当他40岁时已经成了腰缠万贯的大贾了。
江才发迹后,荣归故里,广置田园,大兴宅第。他的四儿子江珍还考中了进士,跻身于官僚之林。江家遂由一个破落户一跃而为有钱有势的大财主。
明朝中叶,歙县人吴容让8岁丧父,家中只有薄田三四亩,祖父、祖母年事已高,惟母亲一人独任劳作,全家老幼吃不饱、穿不暖。官吏又屡屡登门索要赋税,更使他们难以支应。
为生计所迫,容让很小时就上山打柴,艰苦度日。16岁时,他便跟随亲友远去松江经营小本生意。起初,他的资本少得可怜,但经过数年的努力和积累,终于赚了一笔资金。容让致富后,便在浙江桐庐县买下了大片荒山野岭,招徕农民前往垦植,种植茶、漆、栗等经济作物,获利丰厚。最终,他成为家产巨万的富翁,其宗族子弟前去投奔者不下数十人。
明代嘉靖年间休宁人程锁家境窘困,为求生存,他听从母亲的劝告,丢开书本,从事商业。创业之初,资金严重不足,于是他就联合本族志同道合的十个人,每人拿出300缗的本钱,共同前往吴兴新市经商。当时,程氏宗族中已经发家致富的人颇多,那些富商子弟个个挥金如土,竞相奢侈。程锁与同伙盟誓,一定要艰苦创业。三九严寒,他们决不喝酒取暖;盛夏烈日,他们连草帽也舍不得买,只是躲在车子后面避开炙热。大家齐心合力、艰苦创业,后来十个人都发迹致富。
万事开头难。对于许多出生寒微,无资无本的徽商来说更是难上加难。所以他们发财致富的“光辉事迹”不容小觑,他们忍辱负重、不屈不挠的精神更是值得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