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老师从教多年,他充分意识到了数学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在他的教学过程中,他观察到一个将预习作业完成得相当好的学生,她对待预习的一丝不苟也快速加强了她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由于预习的充分,课堂上多次主动的表现自己,迅速提升了一定的能力。
当然在他所教过的学生里面,也有很多学生不会预习,认为预习是最简单、最容易应付的家庭作业,看与不看老师也察觉不到,简单浏览一遍就算完成了任务。
后来,这位老师经过研究发现,在小学的低段可以采取“看图讲故事”、“提数学问题”等方式进行预习;而在小学中高段可以放手让学生进行先读一读,再想一想,做一做,议一议,问一问等方式。
在这个过程中,给学生树立正面的榜样,通过了解预习完成得好的同学的方法,进一步完善自己的预习。
课前预习,这是一个要长期坚持的工作,要循序渐进,并且掌握必要的方法。
第一,阅读课本。
同学们进行预习一定要先从课本入手,因为课本是老师讲课的主要参考书,所以同学们也要重视课本,对课本的新知识进行了解、理解和掌握。同学们可以按照下面这几种方法来阅读课本:
(1)认真地阅读数学课本,边读还要边进行思考,找出书本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也可以适当地做笔记。
(2)在阅读课本的时候,可以翻看其他的一些工具书、参考书,这样可以互相比较地来看书,对比的进行学习。
(3)在阅读课本的时候遇到不懂的问题,同学们自己要先进行分析,如果以前学过的知识有些忘记了,就要及时地进行补救。对经过自己的思考还没有弄清楚的问题,要先记下来,等上课的时候听老师讲解。
(4)同学们在看完课本以后,就要把课本先合上,围绕着自己预习的内容认真思考一下,想一想教材都讲了哪些内容,主要的思路是什么,哪些是新知识,新知识与旧知识有什么联系等等。
(5)如果同学们在做完以上的工作以后,还有充足的时间,不妨做一些练习题,检查一下自己的预习效果。
第二,问题预习法。
同学们可以从预习新课的练习题开始,看着练习题,再去课本的正文中寻找相关的答案。这些答案有一些是同学们直接就能找到的,而有一些则需要同学们进行一番思考,所以,同学们一定要认真仔细,不要偷懒,把做练习题和阅读数学课本结合起来。
第三,课题预习法。
课题预习法就是分析数学课本一章、一节标题的名称,自己一看题目就能够了解这个章或者这一节所讲授的大致内容。这时在同学们的心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印象,接着就可以看数学课本,找出和标题相关的主要知识点,并且要认真阅读重点内容,以及自己不懂的地方。最后自己可以列出一个所预习知识的提纲,上课的时候再和老师的板书进行比较,这样才能不断地改进自己的预习方法。
第四,尝试预习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根据同学们掌握已有知识、经验和解题的方法,对新的知识和问题进行探讨和推导。这样自己就能够锻炼自己的分析能力,比较容易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新颖的解题思路。这种方法最适合那些基础比较好的同学。
☆知识拓展☆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0、1、2、3、4、5、6、7、8、9这些数字。你知道这些数字是谁发明的吗?这些数字符号原来是古代印度人发明的,后来传到阿拉伯,又从阿拉伯传到欧洲,欧洲人误以为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就把它们叫做“阿拉伯数字”,因为流传了许多年,人们叫得顺口,所以至今人们仍然将错就错。
【数学拾趣】有10筐菠萝,每筐里有10个,共100个,每筐里菠萝的质量都是一样的,其中有9筐每个菠萝的质量都是1千克,另一筐中每个菠萝的重量都是0.9千克,但是外表完全一样,用眼看或用手摸无法分辨。现在,请你用一台普通的秤一次把这筐质量轻的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