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8.绿豆涨价背后看不见的推手

新闻回顾:

营养师张悟本红极一时,其提倡的绿豆养生说也广为流传;而同时在2010年5月,全国绿豆等杂粮价格出现大幅上涨,绿豆价格从去年4元/斤涨至10元/斤。张悟本遂被认为,是绿豆价格“疯涨”的推手。全国一线城市绿豆价格从去年4元/斤涨到了如今10元/斤;黑豆、薏米价格也同步上涨,5月21日,北京丰台区角门菜市场的徐雯还在为低价出售了一批绿豆而懊恼。2个半月前,徐雯从北京北甲地批发市场买回30斤绿豆。当时批发价是5元/斤。徐雯定下的零售价是6元/斤。随后,一群人来徐雯处买绿豆,30斤绿豆于一天内被他们一抢而空。让徐雯惊奇的是,第二天再去北甲地批发绿豆时,绿豆的批发价竟然是6.6元/斤,高于徐雯的前一日零售价。她才明白自己的绿豆被抢空的原因。更让她意料不到的是,在接下来的10天时间里,绿豆价格一直保持着上扬态势,批发价最后涨到了10元/斤,零售价则为12元/斤。5月10日,绿豆价格达到了今年的顶峰——19.5元/公斤。这是什么原因呢?

话里话外:

这里要提到的一个经济学术语是:供求关系。无疑,张悟本的养生观念,在全国掀起了一股养生热潮,随之推动了绿豆涨价。与些同时,经过记者的多方调查,发现绿豆的涨价还和旱灾、冰雹致使绿豆减产、恶意囤积有关,其实这就是供需关系的事。

生活中我们经常说一句话“物以稀为贵”,指的是某种商品由于数量稀少而价格暴涨。这种数量稀少常常是由两种原因造成的,一种是本身的稀缺性;另外一种就是由于需求的突然间上升导致的短时间内供不应求。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商品的价格过高的表象。商品的价格从根本上说是由价值决定的,但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也会出现起伏不定的变化,供不应求,价格上升;供过于求,价格下降。进入市场交易的正常商品,它的“贵”有一定的“度”,也就是说价格围绕着价值曲线波动。

“物以稀为贵”这一现象最容易导致增产不增收的结果。当一种产品的价格不断上扬时,商品价格的变化会引起供求关系的变化,价格升高,利益增大,生产经营者必然增多“稀”的状况就会改变,因而价格就会下降。我们可以从猪肉的价格上涨来看一下为什么“物以稀为贵”。

养猪是有一定风险的。一是猪病太多,死亡率较高。二是市场缺乏宏观调控机制,生猪生产紧张了,猪肉价格上来了,市场反应强烈了,管理部门才去抓养猪业;一旦猪肉市场平稳了,养猪业又往往被人忽略了,生猪价格又会下滑,导致最后猪贱伤农,大量宰杀母猪,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这样一来,猪肉生产和猪肉市场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感冒发烧”一次。三是养猪生产成本大幅提高,猪饲料平均涨价50%,劳动成本平均涨价30%,成本越高,生猪死亡造成的经济损失越大。

猪肉价格上涨起初是被粮食价格上涨所引动。粮食价格变动直接影响了饲料价格。按常理来讲,饲料上涨了,养猪的成本涨了,那么猪肉价格也应该涨了。但是,市场上猪肉价格上涨的过程完全没有饲料上涨来得那么迅猛,所以农民养猪亏损了。农民普遍停止养猪,仔猪价格暴跌,导致宰杀母猪,生猪供给大量减少。于是受猪肉价格与生猪生产周期波动影响,猪肉价格突然大幅度上涨。于是“猪肉比肩唐僧肉,二师兄比师父更金贵”的笑话就出现了。因为猪肉价格长时间居高不下,从前那些放弃养猪的人又开始重操旧业,于是经过一个周期之后,大量生猪充斥市场,猪肉价格必然稳步下调。由此可见,猪肉价格的涨涨跌跌不过是又一个“洛阳纸贵”的故事罢了,只要我们看清楚市场的走势,就不会成为“贵退贱人”的生产者。

其实“物以稀为贵”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人称“果王”的荔枝,在北方,由于不是产地的原因,荔枝的价格居高不下。而在南方,不少果农因荔枝价格太低不摘荔枝而使果实烂在树上。也曾有果农无奈感叹,丰产时没价钱,失收时又有价钱。荔枝不是股票,政府不能注资托市,看来人为抬高荔枝价格是不可能了。那么如何避免果贱伤农呢?荔枝出售期大概在6月下旬至7月下旬约一个月时间。在售卖期内,每天荔枝出售的价格可能不同,时高时低,看准时机,适时将荔枝抛人市场也是一种提高价格的有效方法。随着荔枝销售接近尾声,数量少了,价格也开始上浮,这时果农将荔枝抛售,就可获得可观的收入另外,如何提升荔枝的质量,也是果农们应该仔细考虑的问题。

经济学中,处于供求关系中的资源,一般都是稀缺的,稀缺的程度,决定了价格的高低,所以在市场中会有供需方之间的竞争与博弈,越是稀缺的资源,需求越是旺盛,消费的代价越大,成本支付越高,单位商品的价格越高。人们相信了张悟本的理论,都希望借助大量地吃绿豆来治病、保健,绿豆的需求量快速增加,而供应量取决于前一年的种植量及产量,无法随着的需求的增加而增加供给,必须等到市场信号引发来年种植量的增加、产量的提高之后,供求关系才会缓和,绿豆才会适当降价。但是,市场调节有时是刚性的有时是柔性的;如果人们基于市场需求增加的信号,做出增产某一产品的决策,那么会面临两种结果:第一,在产量增加的情况下,市场需求仍维持原来的较大需求,或者需求会有增长,或者需求会有略微的萎缩,这时,供给大于需求,价格会有微降,这是柔性的调整;第二,如果产量大量增加,反之,需求迅速减少,则供过于求,价格会迅速下跌,甚至会导致产品收不回成本。这就是市场供求规律的表现,虽然有时需求、供给会受非正常因素的影响,但供给、需求关系决定价格,价格虽然有时会严重脱离价值——如这次张悟本的炒作带动了绿豆的非正常涨价,但一般总是价格在价值曲线上下波动,这是一般规律可以预期,在这个市场信号的指导下,下一年度的绿豆生产会增加,供给会增加,而随着悟本堂的拆除,人们对绿豆神奇效果的热衷的下降,人们基于对绿豆解毒、消暑的传统认识,对绿豆的适度的热爱和消费,还会维持在适当的量上,但肯定会比目前减少很多,这样,一方面产量大量增加,一方面需求适当减少,供求关系的变化,会导致明年——2011年绿豆价格的降低,这将是毫无疑问的。

经济学知识链接:

供求关系指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它是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关系在市场上的反映。在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占统治地位的私有制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通过价格与价值的偏离自发地调节供求关系,供大于求,价格就下落;求大于供,价格就上升。 rPybFtxbV5LuQ9H9LbYpjELe9Cbp2GjP5GEhcODpQS250swZwEcx2z+jYlG+/rz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