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

让孩子们在一起玩,即使对方是好孩子也有弊端;如果是坏孩子,弊害就更大了。好孩子的好习惯如果能传给坏孩子,这当然是很好的事,可多数情况是只有坏孩子的坏习惯非常快地传给好孩子。这是因为学习好习惯是需要努力和自我控制的,而坏习惯却无须任何努力即会沾染上。

从这个意义上说,有人认为学校正是孩子的恶习集中的场所,是有他一定的道理的。这种情形,在学生品质不好的学校尤其严重。但是许多家庭不具备在家里学习的条件,所以学校应当尽最大努力来关注这点,对学生进行监督。

老威特认为,孩子如果没有游玩的小朋友就会变得自负或者任性的说法是骗人的。在他看来,真实情况恰恰相反。只要让孩子们在一起玩,他们就相互逞能而有可能变成利己主义者,结果就会沾染上虚伪、说谎、任性、嫉妒、傲慢、争吵、诽谤等坏品质。

天才就是对事物怀有强烈兴趣和满腔热情的人。

威特父亲的教育秘诀,在于唤起孩子的兴趣和让孩子提出问题。

小威特坐在书桌前的时间比任何一个孩子都少,他把大量的时间尽情地花费在了玩耍和运动上,是一个非常健康活泼的孩子。在学习方面,他除了学会外语以外,还轻松顺利地学习了植物学、动物学、物理学、化学、数学等。

能够让自己的孩子既轻松愉快又学到如此丰富的知识,老威特一定有自己非常独特的教育方法。

小威特三四岁时,他父亲每天都要带他散步一两个小时。但是这种散步不只是简单走走,而是一边同威特谈话,一边教育他。比如:有时在散步时老威特会摘一朵野花向小威特讲解花的生长特点和作用;有时在花园里捉只小虫,教他有关昆虫的知识。就这样,他通过一草一木等实用的素材来对小威特进行最生动的教育。

威特父亲的另一个教育特点是不使用填鸭式,而是首先唤起威特的兴趣,然后根据其兴趣进行恰到好处的教育。

还有一点是,老威特决不对儿子进行系统性的教育,告诉他哪是植物学上的问题,哪是动物学上的问题。老威特在散步时只要是儿子对某种事物引起注意,他就教给他相应的知识。因此,当威特后来阅读动物学和植物学书籍时,对书上的内容并不感到生疏。

我们发现,当孩子长到三四岁时,他们向大人提出的问题也开始越来越多,而且千奇百怪。但是大多数父母不仅不为孩子们的提问感到兴奋,相反倒觉得不耐烦。他们对孩子所提出的问题大都是敷衍,并不给予耐心的说明。到孩子上了学才大惊小怪地叫嚷:“为什么我的孩子成绩这样糟糕呢!”可惜的是,这些父母从来没有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

看看老威特是怎么做的吧!当小威特提出问题时,他总是给予鼓励,并耐心地回答,决不欺骗小威特。在教育上,威特父亲觉得再没有比教给孩子错误的东西更为可恶的了。在给孩子解答问题时,威特父亲的说明并不是难懂的,而是充分考虑到孩子在现有知识下,是否能完全加以接受。

更难能可贵的是,当问到连自己也不懂的问题时,老威特就干脆老实地回答说:“这个爸爸也不懂。”于是两个人就一起翻书,或者去图书馆查阅资料。这样,老威特也给儿子灌输了追求真理的精神。在给小威特的教育中,他坚持竭力排斥那些不合理的和似是而非的知识。

如果说小威特在动物学和植物学方面的知识是靠父亲带着他散步而耳濡目染的,那么,他对儿子的地理教育更是让他身临其境。

他经常带领年幼的威特到周围村庄去散步,等到对邻村的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之后,他就让小威特拿着笔和纸登上村里的一个高塔远眺。老威特适时地向儿子提问有关周围的地名,不知道的地方就给儿子说明。接着他便让小威特画周围的地理略图,然后两个人一起去散步,在略图上画上道路、森林和河流等,就这样邻村的地图就画出来了。待这些工作做完以后,父子还去书店买来这个地方的地图,把自己画的与书上的地图进行比较,并对有误之处进行修改。就这样,老威特就循序渐进地教给了孩子难以理解的地图概念。

在教会了小威特动物学、植物学和地理学后,老威特又用同样的方法教会了儿子物理学、化学和数学。老威特还注意利用一切机会来丰富儿子的见识。比如:看到某个建筑物,就告诉他那叫什么,坐落在什么地方;看到古城之类的,就告诉他过去这个城的名字,同时还给他讲古城的历史。

小威特5岁以后,不论拜访亲友还是买东西,不论是参加音乐会还是看歌剧,老威特到哪儿都带着他。而且只要有空,老威特就带他去参观所有的博物馆、美术馆、动物园、植物园、工厂、矿坑、医院和育幼院等,以开阔他的眼界、增加他的见识。

每次参观归来,老威特还让儿子详细叙述见到过的一切,或者让他向母亲汇报。由于有这一功课要完成,使小威特在参观中总是用心观察,认真听取父亲或者导游的介绍与讲解。

老威特为了满足小威特的求知欲望和追求真理的精神,从不吝惜金钱和体力。例如:为了向小威特公开魔术的秘密,他就曾不惜重金,请魔术师现身说法。

小威特3岁以后,父亲就领他到各方周游。5岁时,小威特就己经在父亲的陪同下,几乎周游了德国的所有大城市。在旅途中,他们既登山,也去游览名胜;既去寻找古迹,也去凭吊古战场。回到旅馆后,老威特就让儿子把看到的一切写信告知他的母亲和其他熟人。回家后,还要向亲人们口头讲解旅途见闻和切身体会。

为了教小威特认字,老威特也使用了一些小孩还无法识破的“小伎俩”。例如:他给小威特买来小人书和画册讲给他听,并用一些带鼓励的话语来激发他幼小的心灵。像“如果你能认字,这些书你都能明白”之类的话语。有时,他则干脆就不讲给他听,故意对他说:“这里面的故事非常有趣,可爸爸没有功夫给你讲。”这样反而激发和唤起了小威特一定要识字的想法和心愿,待他有这种强烈的认字欲望后,老威特才开始教他识字。

威特父亲的教学方法与现在学校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他首先去打字行,买来10公分见方的德语字母印刷体铅字、罗马字和阿拉伯数字各10套。然后把这些字都贴到10公分见方的小板上,以游戏的形式教字。当然先从元音教起,接着以“拼音游戏”的形式在玩耍中教小威特组字。

在掌握本国语读法的基础上,学习相近的外国语。西方语言,不论是德语、英语、意大利语、法语,都多少有点相似。所以,当小威特能用德语自由地阅读后,老威特又马上开始教他学法语,那时他才6岁。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小威特就可用法语自由阅读各种法文书籍了。后来,小威特又用了6个月的时间就学会了意大利语。

六国语言,这对一般人来说己经是要花费一辈子精力的事了,更何况小威特还是个孩子。所以,小威特的父亲在教授起外国语方面的经验是值得借鉴的。

第一、孩子们听故事是百听不厌的。大人读过一遍小说,就不想再看了,而孩子们却乐意反复多次地听相同的一个故事。我们在教育孩子时,不能以大人之心去推测儿童的心理。

威特父亲抓住这一秘诀,在教外国语时,让他用各种不同的语言去读同一个故事。比如在读安徒生童话时,既让他用德语读,又让他用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和希腊语读书。这一方法是非常行之有效的。

第二、采取了与“其背莫如练”的方法。他没有系统地教语法,他认为即使教给孩子语法,孩子也不会懂的。诚然,对大人来说以语法为刚来学习外语是有效的。但是对孩子必须用威特父亲所采取的“与其背莫如练”的办法。任何一个孩子,不都是用这样的方法学会了本国语言的吗?

凡是仔细观察过孩子的人都会发觉,孩子只要不是傻子和白痴,他们都极易对事物产生兴趣和热情。也就是说,孩子自然就具有对某些方面或某一方面的强烈热情,他们一旦对某一方面或某些事情入了迷,就会以惊人的毅力去从关注它。实际上,天才就是这样产生的。

令人遗憾的是,许多家庭往往在孩子的热情之火刚燃烧起来时,就把它吹灭,甚至用水把孩子浇个透心凉。世界上之所以天才人物如此之少,原因就在于此。

如果孩子的兴趣和热情得到顺利发展,他们就会成为天才。但是,他们的这种兴趣和热情却很少有得到顺利发展的环境,许多家庭往往在孩子的兴趣和热情的幼芽刚刚出土时就一脚将其踩掉,使其很少有顺利发展的机会。

威特、塞德兹、巴尔等的培养过程,已向世人表明,如果孩子的兴趣和热情一开始就得到顺利发展的话,大多数孩子将会成为英才或天才。

有人说,天才人物在努力的过程中就像是在做游戏,意思是说,天才人物的努力是受其兴趣驱使所激发的热情。只有这种游戏式的努力才能创造出一些意想不到的结果,也只有游戏才能使能力发展。在这个意义上,天才的创造是不可能靠普通人的劳动来实现的。劳动得再辛苦,也不能使能力得到发展。

对孩子的教育,同砌砖一样,必须打好基础。即使是很严格的教育,但只要从小看紧,使他们养成了习惯,也就不会感到有任何痛苦了。

威特父亲严格地规定儿子的学习和玩的时间,培养他专心致志的学习精神。

在小威特学习功课时,老威特绝不允许有任何干扰。开始时,平均每天给他安排15分钟的学习时间。在这个时间,威特如果不专心地学习,就会受到父亲的严厉批评。

在学习中,即便是妻子叫儿子,他也一概予以拒绝:“威特正在学习,现在不行。”客人来访,老威特也不离开座位,并吩咐道:“请让他稍候片刻。”老威特这样做就是为了培养威特在学习时具备一种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

威特的父亲还培养威特做事敏捷灵巧的习惯。如果小威特做一件事拖拖拉拉,即便做得再好他也不满意。这对培养孩子雷厉风行的作风起了很好的作用。

有的人认为,老威特这样的教育方法,一定会使孩子牺牲很多吸收其它知识及玩耍的时间。然而实际上并非如此,他每天只花费一两个小时的时间在学习上。正是由于在学习专业知识时专心致志,效率极高,才使威特有了更多的时间从事运动和休息。

对于老威特对儿子在行为习惯方面的培养也有各种议论,对于这一点,让我们先读一段老威特在书中记载的一个实例。

儿子6岁时,我带他到一个牧师家去,并在那儿住了几天。第二天吃早点时,儿子洒了一点牛奶。按在家里的规矩,洒了东西就要受罚,为此他只能吃面包了。我儿子本来就喜欢喝牛奶,再加上牧师全家非常喜欢他,为了他的到来,还给他特意调制了牛奶,并添上了最好的点心。小威特在弄洒牛奶后先是脸红了一下,迟疑了一会儿,终于不喝了。

牧师家的人看到这种情况,再三让他喝牛奶,可儿子还是不喝,并十分不好意思地说:“因为我洒了奶,所以就不能再喝了。”牧师家的人还是劝说他:“没关系的,一点关系也没有,喝吧,喝吧!”我在旁边一边吃着点心,一边仍然故意装着没看见。儿子还是坚持不喝,在万般无奈之下,过于疼爱威特的牧师全家就向我进攻了,他们推测一定是由于我训斥了儿子。

为了打破僵持局面,我让儿子出去一下,待我向牧师全家说明理由以后看看情况是否会有所变化。他们听后责怪我:“对一个刚6岁的孩子,因为一点点过错就限制他喜欢喝和吃的东西,你的教育过于严厉了!”我只得加以解释说:“不,儿子并不是因为怕我才不喝的,而是因为他从内心里认识到这是对自己的约束,才不喝的。”

在听了我的解释后,牧师全家还是不相信,于是我只好通过做一个试验来揭示事实真相。待我离开房间后,他们把我儿子叫进屋里,热情地劝他喝牛奶、吃点心,但小威特没喝。接着他们又换了新牛奶,拿来新点心来诱惑小威特说:“我们不告诉你爸爸,吃吧!”但儿子还是不吃,还不断地对他们说:“尽管爸爸看不见,上帝却能看见,我不能做撒谎的事。”他们接着又说:“由于我们马上要去散步,你什么也不吃,是要饿的。”儿子回答说:“不要紧。”实在没有办法了,他们只好把我叫进去。儿子如实地向我报告了情况,我听后对他说:“小威特,你对自己良心的惩罚已经够了。因为马上要去散步,为了不辜负大家的心意,把牛奶和点心吃了,然后我们好出发。”儿子听完我的话,才高兴地把牛奶喝了。

纵观当今大多数父母,他们的“禁律”出尔反尔、反复无常,不能始终如一。有时不行,有时却又变得行了。这样久而久之,就在孩子的心灵上打下了父母的“禁律”可以打破的烙印。

不要对孩子过多表扬。因为随便表扬,表扬也就失去了作用。

小威特即使学得再好,他父亲也只是说到“啊!不错”的程度。做了善行时,表扬再深一层,他会说“好,做得好,上帝一定会高兴”,也不表扬过头。只有当威特做了特别大的好事时,父亲才抱着亲吻他,但这不是常有的。因此,在小威特心目中,父亲的亲吻对他来说是非常可贵的。通过这种不同程度的表达方式了威特父亲就让威特深深懂得,对善行的报答就是善行本身的喜悦,是上帝的嘉奖。

威特父亲注意不过分地表扬他,为的是不让他自满。孩子一旦自满起来以后就难以纠正了。比如,他教给威特很多知识,但从不告诉他这是物理学上的知识,那是化学上的知识等等,为的是防止威特狂妄自大。

但是,与威特的父亲大不相同的是,当今的父母大多喜欢在众人面前炫耀孩子在这方面或那方面的“与众不同”,这样就很容易使孩子感到自满。

据专家们研究表明,不是经过早期教育而靠天赋产生的神童,只不过是一种病态的暂时现象。这样的神童,往往容易夭折。“10岁神童,15岁才子,过了20岁是凡人”这一谚语所表达的现象就是这样。

一些本质很好的孩子之所以没能如愿地在未来成为栋梁,正是源于孩子的骄傲自满、狂妄自大。世上再没有比骄傲自大更可怕的了,骄傲自大会毁掉英才和天才。

威特父亲教育他,下功夫最大的就是防止他自满。他不仅自己不过多地表扬他,同时也决不让别人表扬他:每当别人要表扬威特时,他就把威特支出屋子不让他听;对那些常常不听忠告仍一味夸赞儿子的人,就谢绝他们到自己家里来。

学习为我们带来现世的幸福,善行则给我们带来上帝的嘉奖。

威特父亲并不满足于只培养孩子在智、德、体等方面的发展,同时还培养儿子的兴趣。培养儿子兴趣是经过他精心安排的,他首先从自己的住宅开始做起。

在他们的住宅里,决不放置任何没有情趣和不相协调的东西:墙上糊着使人心情舒畅的壁纸,上面挂着经过精心挑选的有镜框的画;室内摆设的器具也很有情趣,决不摆设任何不合身份的东西;当人们赠送的礼物和自家的陈设不适合时,他就决不摆出来;在住宅的周围还修上了雅致的花坛,栽上了各色各样从春到秋常开不败的花;穿衣服也是这样,极力排斥花哨的服装,讲究朴素和雅致,衣帽整齐,打扮得干净整洁。

威特父亲还重视陶冶孩子的感情。在威特3岁时,有一次家里来了好多人。在大家聊天的时候,家里的狗跑了进来。小威特像其他孩子那样,一把拽住狗的尾巴,把它拉到自己身边。他父亲看到了就伸手揪住威特的头发,脸色吓人。小威特吃了一惊,把拽着狗尾巴的手放开了,这时他父亲也把手放开了。然后父亲对他说:“威特,你喜欢被人拽着头发吗?”威特红着脸说:“不喜欢。”“如果是这样,那么对狗也不应当那样。”

威特父亲实施的这种教育,是为了让威特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所以使威特成了一个心地善良、富于感情的人。他不仅对同胞怀有深情,就是对鸟兽之类也富有于怜悯心。

威特父亲为了培养儿子的善行也下了很大功夫,从小就给他讲自古到今行善的各种故事。只要威特做了好事,就马上表扬他:“好!做得好!”有时还在妻子和亲友面前表扬说:“威特今天做的这一件事很不错。”当然,他这种表扬也不会做得太过分,以防儿子产生骄傲情绪。 8XjOnFynmI2AfporEcFabmJtXU6KOwj/3jeDanmaNQw/73ZjAXYPWgLvXv2pTeO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