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绑架德国,先上保险再放火

2010年2月15日,欧盟27国财政部长在布鲁塞尔开会的当天,发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问题:华尔街顶级投行高盛集团在管理希腊政府的150亿美元债券销售之前,曾为希腊政府安排一项货币互换(currency swap)形式的外汇掉期交易,帮助希腊政府掩盖其赤字的严重程度。

希腊的财政赤字问题早已被欧盟统计局捅出来了。2010年1月12日,欧盟统计局公开宣称,希腊国家统计局在2009年10月向欧盟统计局提交相关财政数据时受到“政治干涉”,其提供的一系列统计数据中存在有意误报,目的是使政府财政赤字显得少一些。

是谁在“政治干涉”?这一直是一个谜。

情人节那一天,《纽约时报》揭开了谜底。当天的报纸披露,在过去近10年里,希腊政府一直在高盛等华尔街投行的帮助下,通过对赌金融衍生品掩盖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的真实水平。一大早赶到布鲁塞尔会场的欧洲财长们,文件袋里大都揣着这份《纽约时报》。这可是高盛操纵希腊政府,并欺骗欧盟的铁证啊!

不过,货币互换在法理上可是绝对合法的业务。

简单来说,货币互换就是不同货币债务之间的调换。其具体的交易流程如下:首先,采用美元等其他货币发行希腊的政府债务;然后,在未来某一特定时间与欧元债务进行交换;等债务到期后,高盛再将其换回美元。货币互换本身没什么问题,但有空子可钻。为了掩盖希腊债务,高盛给希腊政府支招,兑换汇率不是按照市场汇率,而是大家约定一个汇率。例如,本来1欧元的市场兑换价是1.35美元,高盛设计了一个优惠的汇率,使希腊能够获得更多的欧元约定汇率。希腊人一听就很开心,跟高盛借贷10亿欧元,汇率那么低,而且十年甚至二十年以后才还,还不体现在政府公共负债率的统计数据里。还有这么好的事儿,这可是天上掉馅儿饼啊,希腊人屁颠屁颠地就同意了。

2010年2月15日,欧盟统计局在《纽约时报》等新闻媒体狂轰滥炸的情况下,不得不站出来披露了希腊历年造假的恶疾。

当初希腊加入欧盟一个硬性条件,是加入之前三年的财政赤字占GDP的比值不能超过3%。为了能加入欧元区,希腊提供了虚假的财政数据:1998年财政赤字占GDP为4.1%,而报告仅为2.5%;1999年赤字占比是3.4%,而报告仅为1.8%。

事实上,这份造假报告已经不新鲜了。早在2004年11月15日,布鲁塞尔12国欧盟财长会议上,欧盟统计局统计机构就出具了一份长达65页的希腊预算报告,并将这份报告提交给了所有参会的欧盟财长们。当时公布的报告跟2010年2月15日公布的没有什么区别。希腊这几年日子过得很紧巴,尤其是2004年举办雅典奥运会,亏空了91亿美元,让希腊政府财政状况进一步恶化。

当时欧盟是有规定的,只要政府的财务报表有外币债务,就要根据汇率换成欧元。1999年与2000年之间,美元和日元对欧元的走势强劲,这样一来,希腊账面上的欧元债务就很高,超过欧盟规定的债务标准。

不难看出,就凭希腊的财政状况,加入欧盟简直是痴心妄想。除非希腊化解外币债务,满足欧盟的财务标准,要不做梦都甭想迈进欧盟的大门。

如果有人错过机会,多半不是机会没来,而是因为机会过来时,没有一伸手抓住它。

希腊的债务危机对于高盛来说,就是一桩绝好的买卖。其实这个买卖挺难做的,既要让希腊人成功加入欧盟,还要让欧盟各成员国都满意。换了别人估计是搞不定了,可在高盛眼里,这也就是个小儿科。降低希腊债务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将债务循环到表外。这样一来,就算希腊政府借债上百亿,在财务数据上压根儿就反映不出来,希腊政府还能拿着外债正常运转。

高盛跟希腊政府坐到了谈判桌上,双方签订了一系列将外债兑换成欧元的对冲协议。这个协议中国人很熟悉,那就是对赌协议。

2000年底,高盛持有由希腊发行的对冲美元、日元债务的掉期产品组合。在2000年12月和2001年6月,希腊达成了新的交叉货币掉期协议,并对高盛所持的产品组合进行了重组。2002年,通过货币互换交易,高盛帮助希腊政府筹到了10亿美元的资产负债表外资金。

通过这一系列的运作,高盛从希腊政府手上赚取了3亿美元的佣金。然而,这只不过是蝇头小利,更大的阴谋还在后头。

希腊加入欧盟的时候,欧盟需要对希腊政府的财务报表进行审核,当时希腊提交的财务报表科目上,并没有货币互换这一项,当然,这样的表外业务在高盛的财务报表也没有任何的反应。因为他们只是一张合同。不过就是这一张张神奇的合同,就能将希腊政府的部分债务移至未来才浮现,从而规避了眼前欧盟对赤字的严格规定。

高盛出手,欧盟审计局的人也只有头晕的份儿。2002年,欧盟看到的希腊财务报表显示,希腊的财政赤字占GDP的1.2%,符合欧盟规定的3%,财务报表看上去还非常光鲜。就是这份报表,一直到2004年9月,欧盟统计局才发现有点不对劲。对希腊财务报表进行重新审核后,欧盟统计局将这个数据调整为3.7%。高盛的10亿美元债务还是没有被查出来,事实上,准确的数据应该是5.2%。

一个依靠巨额债务运行的政府,这个政府的财政赤字肯定很厉害。

希腊进入欧元区后,监管更加严格。短时间内希腊可以通过彩票资产证券化融资来维持,可是时间长了问题一定会暴露。一旦希腊政府出现支付危机,那借钱给希腊的高盛可就赔惨了。赔本的生意谁都不愿干啊,高盛可是心知肚明,为了给自己上一道保险,高盛向德国银行购买了20年期的10亿欧元CDS“信用违约互换”保险,将欧元区最大的经济体德国拴在了希腊的债务链条上。

高盛跟希腊的这场对赌游戏,成功把德国拉下水。这一招,让欧洲人想哭都哭不出来。

花了那么多心思布局,高盛一直在等待做空希腊的最佳时机。

2008年爆发了全球金融危机,绝大多数国家的经济遭到了重创,到了2009年也未能缓过劲儿来,“沙漠神话”迪拜世界欠债590亿美元,濒临破产。迪拜危机连累了欧洲,希腊的日子更加不好过了,国内经济十分糟糕,原先一直躲躲藏藏的债务问题也瞒不下去了。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不得不在2009年12月11日站出来跟民众表白,希腊的债务问题是自身原因造成的,与全球金融危机无关。他声称希腊政府不会拖欠债务,并明确承诺削减预算赤字,而且还信誓旦旦地发表一系列言论,表态将“修补希腊经济,打击腐败等顽疾”,“我们准备好做出有力且重大的改变,促进我们国家在新时期取得进步”,“确保我们拥有稳健经济”等。

希腊总理的决心,反而成为了高盛做空希腊的最佳把柄。

首先,南非第一标准银行站了出来,发布了一份耸人听闻的预测报告,声称:希腊和爱尔兰等国的经济状况已经不能容忍,爱尔兰和希腊走出危机的能力值得质疑。利率的下调、货币的贬值以及财政刺激政策的实施都使得这些国家的复苏受限。这或将导致这两个国家在2010年底之前被迫退出欧元区。

非洲最大的银行南非第一标准银行的报告无异相当于给了帕潘德里欧一记耳光。之前在国际上毫无发言权的南非第一标准银行,怎么这个时候突然站出来,叫嚣希腊甚至爱尔兰将被迫退出欧元区?是理性的判断?还是另有阴谋?

南非第一标准银行的报告带给市场的是一个危险的信号,那就是希腊真的要完蛋了。在2004年的时候,欧盟统计局发现希腊财务报表造假,那时有不少欧盟国家希望将希腊踢出去,可是希腊最终留下了。这一次,就连南非第一标准银行也这么说,那希腊的问题看来相当严重。

市场对希腊还债能力越来越担心,希腊主权债务的相应CDS暴涨200%以上。紧接着就是以标准普尔为首的三大国际评级机构,稀里哗啦地下调希腊政府的主权债信用评级,最后下调到垃圾级,CDS上涨幅度超过400%。

欧洲人受不了啦!

欧元集团主席卢森堡的首相让—克洛德·容克(Jean-Claude Juncker)态度非常强硬,扬言要推动新规则的出台,以迫使欧元区国家和银行公布对公共金融产生影响的债券互换信息。

表面上看来,这些事似乎与高盛没有任何关系,实际上,这个南非第一标准银行跟高盛关系隐秘。2007年,中国工商银行宣布收购南非第一标准银行,当时高盛就是工商银行收购行动的首席财务顾问。同时,高盛还持有166亿股工商银行股票,工商银行上市之后,高盛虽然减持过两成,但依然持有130亿股工行股票,是工行最大的战略投资者。

这是一条曲折而又漫长的操纵链条,现在,一切都清晰了,高盛就是真正的幕后操纵者。

欧盟强烈要求高盛跟希腊政府公布更多的交易细节,并对高盛是否帮助希腊掩盖其财政赤字问题,以达到欧元区成员标准做出说明。高盛在欧洲搞得动静太大了,欧盟国家纷纷找上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希望美联储能够管管自己监管的高盛,伯南克不得不象征性地表示要调查高盛跟希腊的交易。

乔治·帕帕康斯坦丁在2010年2月15日的财长会议上颇有些始料未及,哀求之后给各位财政大人解释,辩解希腊使用货币互换的方式处理债务问题“当时是合法的”,现在希腊政府再也没有使用此种方式了。然而欧盟统计局官员态度非常强硬,要求希腊在2月19日之前,提交货币互换交易的信息。此外,欧盟统计局对货币互换交易的调查还涉及其他欧盟国家。

一时间,所有的欧洲人都变得异常愤怒。但愤怒又有什么用呢?

德国人愤怒地拒绝拯救希腊,高盛在背后偷着乐,因为德国的银行不得不掏出大把的银子赔偿给高盛。而德国的银行跟欧洲的很多银行都有CDS的业务往来,那样一来,欧洲的银行集体陷入了高盛的屠杀旋涡。而如果德国人选择了拯救希腊,那么高盛就会抛空低吸的CDS,依然可以大赚一笔。也就是说,无论这笔买卖怎样变化,高盛都能稳赚一笔。

美国《滚石》杂志这样形容高盛:“一只吸血大乌贼,缠绕在人脸部,无情地把吸管插入任何闻起来像钱的东西。”

如果把希腊比作一栋房子,那么高盛就是给这栋房子购买保险同时又导致其起火的邻居。“这正像你为邻居的房子购买火险——这样你就有动机去烧毁那房子。”意大利联合信贷驻慕尼黑的信贷策略部门负责人菲利普·吉斯达奇斯形象地说明该情况。

遭到高盛“绑架”的德国更是满腔怨恨,德国总理默克尔2月22日的发言暗示对高盛等金融机构的强烈不满:“某些国家正处境艰难,然而那些一年半之前我们伸手援助的金融机构,现在却正利用这一点进行投机……我们被迫每隔几天就要出来平抑货币投机。”

无计可施的欧洲人十分痛恨南非第一标准银行,痛恨这个帮助高盛做空希腊主权债的帮凶,当然对控股这家银行的中国人更是恨之入骨。

眼瞅着希腊危机到了生死关头,欧洲人也戴上了危险的枷锁,逐渐陷入绝望。此时,一个神秘的希腊后裔浮出了水面,高盛跟希腊政府之间的秘密交易逐渐清晰…… V89qOZ3uA4nbkrXL77pW8ngu2a3T6jttbvh1JWrM4j4yDCDoEePdW+7h32QB+mj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