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择业之前,扪心三问

一、扪心一问:择业,我够认真吗

你,年轻的你,无论是正在求职,还是在追求升职,已经做到下列5件事当中的哪几项?

第一,认真请教过至少一位你心仪行业中熟悉你心仪职位的“年资至少10年的老前辈”。这个“老前辈”,一要了解你,二要真正关心你,才会细细帮你参谋职业通道。

第二,好好研读至少一本关于职业规划的畅销书。(判断畅销书很容易,你只要在当当网、京东商城、亚马逊网等搜索栏中输入书名,查看这本书的“评论数量”即可,有1000条以上评论的,才值得你去读。)

第三,寻找一个同龄人、一个大你5—10岁的朋友、一个大你10—20岁的长辈来分析你的优点和缺点。

第四,选定一个职业前,至少尝试过三件同类的事情。

第五,严肃地列个5年规划,尽管这个规划未来可能会变。

你打了几个勾?

如果你少于3个勾,很遗憾,你有了一个新绰号:“草率择业族”!

择业草率,重则一辈子工作都坎坷,轻则在工作的前三五年超级烦心。

二、扪心二问:学历心魔,我放下了吗

有些应届生是考研失败了才求职的,即便找工作,心里也总有个魔鬼在说话:“明年还考研吗?”

即便是决定不考研的应届生,有时候也被身边的考研大军熏染得魂不守舍,看见“充实备考”的室友,心里总是会刮过一丝危机感的凉飕飕的阴风。

还有更多已有硕士敲门砖在手的年轻人也颇为不安:“我这学历可别白读了!我不可能跟小本(本科生)拿一样的Offer吧?”

接下来,让我们逐个分析这几种情况,帮助大家铲除心魔,潜心找工作!

本科应届生镇魔心法:考研= 我要“他”+我现在就要!

对于是否考研,其实有一个简单却超级实用的公式:读研=我要“他”+我现在就要!

我要“他”,当然指的是你爱“他”、需要“他”。

我现在就要,指的是你现在就需要这个“研”给你带来的文凭+技能+人脉。

下面这两类年轻人,违反了选择读研的“我要“他”要素:

1.不喜欢自己的本科专业,却惯性地选择保研、考研,比如大量的IT类专业的考研族。

2.从未和某个专业“恋爱过”,只凭神交就选择跨专业考研,比如大量的理科转文科考研族。

还有这两类年轻人,违反了选择读研的“我现在就要”准则:

1.只有22岁,却开始读和管理相关的硕士,比如工商管理MBA,这明显是个你未来才要学的专业。

2.担心“怕我未来年纪大了要不动了”,所以趁着现在就要了!去年,一个学人力资源 的小萱这么跟我说:“老师,将来工作、结婚、生孩子搅在一起,哪有时间读研呢?我妈让我趁年轻读完!”我对小萱说:“22岁读HR这样一个重实践的硕士学位,你得到的是一张纸;32岁至少是HR主管的经验丰富的你读HR硕士,拿到的会是一张纸黄金……”

理论也许不足信,我们来看数据。

表格1 需求硕士与本科的职位供应比例

下面这组数据随机采自智联招聘,它当然不是科学计算的结果,但是肯定能基本反映出不同职位对学历的要求。很明显,要求硕士学位的招聘职位占比为10%—30%之间。

招聘职位 全国
需求量
本科学历 研究生
学历
要求本科
职位占比
要求硕士
职位占比
公务员/事业机构/科研机构 2821 1302 973 46% 34%
传媒/影视/报刊/出版 34214 19806 9425 58% 28%
咨询/顾问 30005 17036 6245 57% 21%
互联网/电子商务 96282 49410 18980 51% 20%
教育培训 66725 37567 12584 56% 19%
金融/证券/期货/投资 53867 28483 9635 53% 18%
环境科学/环保 6151 3662 1027 60% 17%
能源/矿产/地质 9128 5507 1442 60% 16%
生物工程/制药/医疗器械 41262 16730 6386 41% 15%
律师/法务/合规 9306 7051 1440 76% 15%
电信通信 16565 8930 2510 54% 15%
公关媒介 15250 8353 1960 55% 13%
银行 6940 4071 832 59% 12%
IT 技术及其支持 34369 20742 3817 60% 11%
人力资源 64202 36166 6770 56% 11%
财务/审计/税务 90878 44537 9480 49% 10%
市场/营销 194810 58443 19084 30% 10%

数据来源:智联招聘2012.02.25

表格2 需求硕士与本科的职位举例

下面这组数据表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研究型岗位需要研究生;对于实践型职位,本科学历往往就够了。

需要研究生的岗位 本科即可的岗位
公司 职位 需要工
作经验
月薪 公司 职位 需要工
作经验
月薪
宝洁 电子工程师 4年 未列出
(备注:
外企薪资
严格保
密,通常
不会在网
站上公
布)
东芝电脑 零售市场
经理
3—5年 1—5万
通用电气 研发统计师 5年 华晨宝马 高级市场
经理
到少5年 1—5万
完美 产品工艺开
发师
10年 大唐移动
通信
高级市场
经理
到少5年 1—5万
花旗银行 个人金融银
行管培
最多4
华夏银行信
用卡中心
商户市场
经理
3年以上 1—5万
启德教育 人事总监 10年 1—1.5万 爱普生 SD市场经理 3年以上 1—5万
北京瑞星 总帐会计 5—10
1—5万 长江实业 助理项目
经理
10年
以上
1—5万
华鑫证券 集合产品投
资经理
5—10
1—5万 中兴通讯 财务总监
经理
10年
以上
2.5万以上
光大证券 证券投资
顾问
5—10
8000—5万 国美集团 财务总监 5—10年 1—5万
英孚瑞通 项目经理 3年 5000—5万 青岛啤酒 大区经理 5—10年 1—5万
思科中国 高级嵌入式
软件工程师
3—5年 1.5—2.5
三一集团 质量专家 10年
以上
1—5万

表格3 成功的过来人何时读研

看看这些“过来人”的选择,你或许会更清楚自己该何时读研(如果需要)。

现职位 本科专业 何时读研 读研动机
林宾 达爱传媒公司
总裁
思想政治教育 42岁读长江商学院读
EMBA
多些人脉,多点知识,多些好
朋友。
孙天豪 宝洁北区经理 外贸 25岁读清华MBA 做过管理再读MBA才有意义
刘成 中型软件公司
财务总监
天文学 25岁读在职管理硕士 已转行销售领域,所以读研充
实自己。
周俊 思科中国销售
经理
通讯工程 22岁本专业保研 被保,顺理成章地读了。
王海 香港鸿天网络
公司
研发中心总
经理
22岁读软件工程研
究生
我们做技术的,读研很重要。

硕士镇魔心法:今日能屈,他日能伸

如果你是技术类或文史哲研究型学科硕士,只要找的是专业技术工作,你肯定比“小本”有优势多了,用不着委屈自己。

如果你学的是实践型学科,或者你需要跨行就业到实践型工作岗位,比如人力资源、市场营销,抱歉,你有八成,不,九成的可能,和“小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高智力型公司除外)。

外经贸女生小爽,国际关系学硕士,国考失利后,她把目标锁定在了 “外企市场”或“销售”这样的职位。但是很快,小爽就变得不爽:她所心仪的营销职位,并不看重硕士学历,反而经常觉得她学历太高,怕她无法摆正心态……

对于此类申请非研究型岗位的硕士生,你可能需要“委屈自己”去和“小本”拼抢职位。

如果你觉得委屈,记住这句话:“今日能屈,他日能伸!”也许你年长几岁更有城府,也许你的研究生学习给自己带来了更强的逻辑思维能力。那么,你在工作中,就应该比做同样工作的“小本”更有优势吧!

三、扪心三问:我能打败虚荣这个魔鬼吗

因为虚荣(别否认,我也有),很多年轻求职者的择业次序大大不妙:

1.名企

2.高薪

3.对职位有兴趣

4.觉得行业有前景

名企+高薪≈香车+美女,堪称年轻人互相攀比的两大指标,说出来就有面子,听见了就会肾上腺素猛升。然而,职位兴趣和行业前景这两个家伙,因为无法用“500强”、“月薪过万”这样的量化指标来丈量,总让年轻人觉得像雾像雨又像风,选择起来没有底气。

不过,职场老江湖们都知道:名企+高薪≈眼前利益,职位+行业≈长远利 益,所以,我们不必过于攀比第一份工作的薪水。正常人工作大概要35年,这好比一场超级马拉松,在开始的时候领先并没有太大意义,能稳健地越走越高才是最重要的。

毋庸置疑,无论你是大学生,还是只有一两年工作经验的职场新鲜人,你只能按照这个次序来择业:

1 .职位有专业性。挑职位,比挑公司名气重要N+1倍!举个例子,小婕同时获得两份Offer,一份是在大外企做行政助理,另一份是在一个本土小公司做市场调研。跟很多年轻人一样,小婕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知名外企,总觉得可以内部换岗(即使不难,也走了曲线)。而那个市场调研的Offer,被小婕的同学小敏拿到。且看三年之后,小婕当上了行政主管,而小敏则在积累了三年经验之后跳到某上市公司做市场调研项目主管,薪水高于小婕几成,而且越老越值钱。

2 .行业有发展。这一点我不赘述了,本章中我们会单独探讨如何选择行业。

3 .企业有知名度。好的企业的确给人很多机会,不过很多同学对企业所提供的机会有所误解,他们以为可以凭空从“行政助理”转为“销售助理”或者“市场助理”。在企业里,同类型调职是有可能的,比如从“行政助理”升成“总经理秘书”,但是要从“行政助理”调动到人力资源部,难度就会大不少。

4 .薪资高。最后才考虑薪资,道理你们都知道:第一份薪水多少钱不重要,几年、十年后你的薪水是多少才是关键。年轻时收到的几份Offer,往往只有几百元钱的月薪差距;而几年之后,不同职位的月薪资差距很可能达到几千元、几万元。

下面这个截图来自某著名招聘网站的求职搜索页面,这个关键词的排序,恰恰说明了正确的择业标准排序:职位>行业>公司>薪资。

d0VzAYOhIyjJ/096RT0MsS0ISapxip75XvYLQdK6p5DjUJVG8pD5buu6zjU/bDN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