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招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看问题

很多父母为孩子提供能力所及甚至是力所难及的物质条件,可是在精神上却经常忽略孩子的需求,使孩子的情感和人格缺乏应有的尊重。

有一个这样的母亲,她的女儿在考试中虽然两门功课共得了197分的高分,可是她依然难过得直流泪。站在一边的女儿看着妈妈痛苦,感到十分困惑,不能理解妈妈为什么如此。其实这位母亲就是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因为她一心一意地希望孩子达到自己心目中的标准“满分”,孩子没有达到她的需求,她就感到伤心。

其实她应该换个角度看看孩子:她努力了,得了197分,应该为此感到高兴。可是这位母亲只关注自己的感受,却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孩子幼小的心里就会产生疑问:“妈妈这就是爱我吗?”

只有能够真正的换位思考,才能成为一个智能型的父母,你的投入才能有成果。

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西方人对待孩子在生活上只要求吃得有营养,穿得舒服就可以了,他们更重视的是孩子的精神需求和对孩子人格的尊重。

在很多人的意识中,认为西方的父母对孩子非常放纵,孩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其实不然,西方的许多父母都是极为重视孩子的家庭教育,从生活到学习上都有严格的要求,但在对孩子的期望值方面从不强加于孩子。而中国父母关心孩子上什么样的学校,美国父母则关注孩子适合做什么。

在中国许多家庭教育中却存在许多与此截然不同的东西,在物质方面应有尽有,而精神方面不去认真地为孩子设身处地的思考,更谈下上尊重孩子的人格、自尊以及爱好了,而以自己的好恶去代替孩子的追求,简直可以说是“以父母之心,度孩子之腹”了。这就是教育理念上的差异。

比如对待孩子考试分数的问题上,许多父母出于本能的爱,希望孩子第一,可是由于要求太高,让孩子觉得不堪重负。甚至在孩子已经取得了好成绩的情况下,也不是去鼓励孩子,而是提出更高更苛刻的要求。

在生活中,很多父母都极端宠爱孩子,为孩子提供能力所及甚至是力所难及的物质条件,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应有尽有。可是在精神上却经常忽略孩子的需求,对孩子的情感和人格缺乏应有的尊重,更谈下上去鼓励他们。

因此我们认为,要明白鼓励的重要性,关键是学会是如何看待孩子,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把孩子当孩子看待。孩子是正在发展中的人,还不完善,不成熟,然而孩子具有潜能,具有潜在发展的可能性,更需要关心、关注和爱护。

在成长过程中,孩子出现问题是难免的,没有问题就没有成长,孩子就是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而且有时问题虽然出在孩子身上,关键却在父母或学校。

父母不要用自己的高标准去要求孩子,而要用孩子的心态去关心孩子,因为孩子毕竟还是孩子。

如果你能够把孩子当成一个在人格上平等的人,教育中的许多问题就好解决了。

我们先来看美国的专家曾经进行过的一个调查:

这个调查的目的是希望发现一个简单的答案:孩子喜欢父母做哪些事,孩子不喜欢父母哪些事。

调查的对像是150名儿童,年龄在4~11岁之间,他们的家庭背景各不相同。他们大多数是正常儿童,能够适应环境,没有心理问题,生活习惯正常,他们爱他们的父母,知道他们的父母都是很关心他们的。

可是,使专家们惊讶的是,在谈到他们怎样看待自己和父母的关系时,这些孩子在谈话中竟然流露出了愤怒情绪。而且,孩子们一个接一个地谈到他们自己的暴力行为:“把东西弄坏”、“把我的弟弟狠揍一顿”、“把厨房的器具砸碎”……

一个5岁的孩子居然这样说:“我愤怒的时候,我就到浴室里去,拼命尖叫。”

把孩子当成人格上与你平等的人,这是鼓励教育的第一步。而要做到这一步,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你真的了解孩子的需要吗?

他们都不是所谓的“问题少年”,但是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呢?

虽然人们很容易从外部影响上寻找原因,比如说媒体中播放的暴力行为,大众文化中的暴力成份等等。但是我们相信主要的原因还是在家里,还是在他们父母的身上。

从这些孩子的言谈调查中发现,孩子最想要的东西是:

1、“我要你们理我!”

大多数的父母都强调他们的工作很忙,很少有空闲时间陪孩子,但是尽管如此,孩子还是希望父母亲和他们待在一起的时间多一些。他们不是要父母亲心不在焉地坐在那里,而是要父母亲和他们一块玩,给予他们全部的注意力。

一个4岁左右的女孩直截了当地说:“我要妈妈和我一块玩娃娃,但是她打电话打个不停。”而另一个10岁左右的男孩则抱怨说:“我的爸爸总是工作,不工作的时候也是想着工作,不来和我玩。”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抱怨父母要做的事情太多,因此对他们注意不够。

因此我们建议,父母要尽量安排好时间,设法和孩子专心玩上一段时间。

2、“我需要父母亲关心我”

孩子渴望父母的关心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很多孩子之所以愤怒与焦虑,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父母没有好好地关心孩子。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使得很多父母都忙于生活,而孩子们需要有形的方式来感受父母对他们的保护与爱护,而不是简单地给他们吃饱、穿好。

就寝前是孩子最脆弱的一刻,很多孩子反复地提到要父母来看看他们是否睡熟就是一个很好证据。在调查中,很多孩子都有这样的希望,“母亲过来紧紧地抱我一下”、“父亲走过来坐在我身边”。一个上幼儿园的女孩说:“我喜欢我睡觉的时候父母亲走进我的房间轻轻地吻我一下。”这话说出了很多孩子的心声。这些不同年龄的孩子都说:“当妈妈从工作的地方打电话来时,感到很高兴。”

这些表示爱心的小动作让孩子感到父母的存在,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父母不在身边不等于他们不想你。”

3、“我喜欢全家在一起”

孩子们喜欢固定的家庭活动,当孩子们谈到家庭活动的时候,他们并不是指那种大把花钱的大场合,孩子们流露出他们是多么喜欢那些平常的,反复举行的活动。

对一个孩子来说,这意味着每星期全家的聚会:大家聚在一起租影片;大家一块吃送上门的披萨;爸爸每星期从一套冒险系列故事中读上一个给大家听……实际上人们经常发现,当孩子们讲述这些情景时,从他们的脸上读到快乐与放松。

美国的著名心理学家和行为学方面的专家格林斯潘最近出版了《智力发展》一书,充份论述了父母的感情交流对儿童智力发展的影响。他之所以强调父母要经常和子女沟通、语言交流和一起玩耍是增强儿童智力最有效的教育方式。

4、“我不喜欢父母对我大声叫嚷”

在调查中,所有孩子都承认,当父母亲对他们叫嚷时,他们的感觉最糟糕不过了,虽然他们也认为有时候叫嚷是必须的。

有几个孩子说:“父母大声叫嚷的唯一目地就是让我们听话。但是频繁的叫嚷,特别是在父母亲失去控制以后的叫嚷更使自己很难受”。

对父母的叫嚷,不同的孩子有相同的意见。

一个幼儿园的孩子说:“我的爸爸妈妈叫嚷的时候我很怕。”

一个一年级的孩子说:“当看到父亲的脸涨得通红时,我很怕他会发心脏病。”

对于大一点的孩子来说:“父母的这种怒气具有传染性。”

一个五年级的学生说:“当母亲尖叫的时候,我感到我也想对着她尖叫。”

因此专家提醒人们:发现孩子有什么不足的之处,父母千万不要大惊小怪,要坦然处之。必须明白的是,大喊大叫是没有什么作用的,要透过细心的教诲才能取得好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许多父母忘记了一点:在孩子有什么失误的时候,往往是最需要理解和鼓励的时候。

上面这些例子足以提醒人们:在这种情况下,与孩子进行有效交流的最好方法就是不断地鼓励孩子。

正确引导孩子的叛逆心理是使他们走向成功的重要方法。为了把握孩子的情绪,我们应该了解儿童心理发育的特殊时期。

在一次心理咨询时,一个孩子的妈妈说:“我的儿子欣欣,小时候很聪明,小学成绩好,也很听话。可是上了中学后,光喜欢听流行音乐,玩电动,学习成绩下降。我们大人讲讲他,他总是和你顶嘴,真让人生气!”

刚念初中的孩子,显著的特点是“变”。生理上在变,孩子开始发育了:心理上也在变。父母会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孩子不听话了,你往东,他偏要往西。这种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叛逆心理”。这个时期:心理学上称之为“心理断乳期”。

在这个时期,我们不难发现,父母不准他这样,他就会又哭又闹,没完没了。从前听话的孩子也会变得有些调皮、不听话了。虽然这些表现在不同的孩子身上存在着差异,但却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总之,他们有了自我选择与决定意愿,不再事事都征求大人的意见了,甚至有了自己为人处事的原则。

因为采取的方法不同,就会收到不同的,甚至是截然不同的教育效果。

从小学进入中学,对孩子来说是一个进步。他们认为自己已经不是一个小孩子了,独立活动的愿望变得越来越强烈了。他们一方面想摆脱父母,自作主张:但另一方面,又必须依赖家庭。这个时期的孩子,由于缺乏生活经验,不能恰当地理解自尊,强烈要求别人把他们看作是成人。

如果这时父母还把他们当孩子来看待,他们就会厌烦,就会觉得伤害了他们自尊心,就会产生反抗的心理,萌发对立情绪。难怪此时,父母常常抱怨孩子越来越不听话,孩子却说父母唠唠叨叨,真烦人!

这个时期的孩子,尽管自我意识发展了,但自我控制能力还很差,常会无意识地违反纪律。却又判断不准;喜欢批评别人,但又片面;喜欢怀疑别人,却又缺乏科学依据。因此,父母仅仅满足于表面上了解孩子是不够的,父母必须学习一些心理学的知识,必须了解“心理断乳期”的实质。

心理断乳期实质上是青少年随着身心的成长发育,逐渐从依赖于父母的心理状态中独立出来,自己判断、解决自己所面临的新问题,这是一个人的社会进化过程,是一个人从幼稚到成熟的转折时期。因此,父母要看到孩子正在成长,要尊重孩子的自尊心,要与他们建立一种亲密平等的朋友关系。

要相信孩子有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要尽可能支持他们,尤其在他们遇到困难、失败的时候,父母应鼓励、安慰他们,帮助他们分析事物、明辨是非、正确处理。另一方面,父母又不能过于迁就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和不良的行为,以防孩子以后总是用反抗的方式来要挟父母、达到自己的目的。对于比较严重的反抗行为,父母可以采取奖赏训练的方法,强化孩子的顺从行为。

在孩子的心理发展过程中,有两个特殊的心理发育期,这也是孩子的叛逆心理最容易形成的时期,父母们必须高度重视,在教育的过程中正确的加以把握。

2~5岁是孩子心理发展的第一个特殊时期。

在这个时期,我们不难发现,孩子连勺子都会拿不好,却偏偏要自己吃饭。父母不准他这样,他就会又哭又闹,没完没了。从前听话的孩子也变得有些调皮、不听话了。虽然这些表现在不同的孩子身上存在差异,但这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在这一时期,父母采取方法不同,就会收到不同的甚至是截然不同的教育效果。如果父母不分青红皂白,一味地逞“父母威风”,态度过于僵硬刻板,方法简单粗暴,常会导致孩子更强烈地反抗,从而成为孩子不良性格的基础,甚至直接导致他们退缩、孤僻等性格的形成。

如果能够正确认识孩子这一特殊的心理发展时期,采取以退为进的方法,在孩子不听话、固执己见时,暂时依着他,然后循序渐进、因势利导,使其顺利度过这一时期,则不失为对他们的成长既有效也有益的做法。

12~15岁是儿童心理发展另一个特殊的时期,又称危险期。

这是孩子青春发育期,也是他们最容易出现各种问题的时期。一直很听话的孩子也变得不太听话了;父母教育他,他不但不听,还常常对父母发牌气;做什么事都爱我行我素,情绪易冲动等等。可以说,这一时期,也是他们最不安定的时期。

这一时期如果教育方法不当,就有可能导致孩子各种心理障碍,严重的还有可能导致孩子离家出走,甚至出现我们做父母不愿意看到更为严重的后果。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除了因势利导外,还必须特别慎重。

父母应尽量与孩子多沟通,多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掌握他们的想法动态,融洽与孩子的感情,切忌采取简单的压制办法。

事实证明,简单的压制不但收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这就是要求我们要恰当地把握好一个“标尺”。既不能让孩子感到害怕,又不能放任自流。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他们心理健康的成长。

总之,只有正确认识和把握孩子发育的两个特殊时期,才能使我们的家庭教育做到有的放矢,从而为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打下良好基础。

人们经常听到一些父母这样的抱怨:“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可是脾气越来越僵,总是不听话,跟你唱反调,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其实就是孩子产生了叛逆心理。

现在孩子由于社会环境的日益富裕与自由,他们自我意识很强烈,主观能动性很强。因此他们对父母的要求和安排不会一味服从,往往喜欢“独立”。父母如果不了解孩子的这种心理特点,一味训斥、打骂,就会使他们产生两种不良后果:或遇事唯唯诺诺,胆小怯懦;或固执任性,胆大妄为。

而产生叛逆心理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

1、自尊心受到伤害

现在,有些父母还是满脑子“不打不成器”的观念。认为“严”就是体罚,很少考虑孩子的自尊心,总是随意在外人面前揭孩子的短处,讽刺、挖苦孩子,甚至有时还要对孩子动武,这样孩子就会越大越不听话。这种方法一旦走向极端,就是逼孩子往歪路上走。

正确的做法是:理解孩子,尊重孩子,把他们当作一个开始有独立意识的小伙伴,有事商量着办,平等相待,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千万不可居高临下,以势压服。

2、好奇心受到压抑

可以说:好奇之心,人皆有之,但是孩子的好奇心尤其强。世界对他们来说充满神秘和惊奇,大人司空见惯,不以为然的事物,他们都要问问、玩玩、摸摸,有时就难免会闯祸。如果父母不了解他们的好奇心,认为这是胡闹,不分青红皂白地呵斥、打骂孩子,就很自然地会引起他们的不满情绪。明智的办法就是鼓励他们。

父母应该这样告诉孩子:你想知道的事情,我们也很想知道,你如果告诉爸爸妈妈,我们会想办法帮你解答问题的。这样,既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又使他们懂得不少道理。

3、父母反复唠叨

俗话说:“话多如水。”可是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偏偏要反反复复、唠唠叨叨个不休,就怕孩子记不着。然而如果孩子长期处于这种没完没了的说教当中,就会产生抵触情绪,产生叛逆心理。即使明知道父母说得有理,他们也不乐意听。这其实也是不尊重孩子的表现。

所以,在教育孩子时,必须要言简意赅,留给他们思考的余地,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就相对容易接受大人的意见。

4、期望不切实际

现在父母大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他们往往忽视了孩子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不考虑他们的兴趣、爱好,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煞费苦心设计好的蓝图,硬要他们去做一时还难以做到的事情。其实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甚至是一事无成。因为这种揠苗助长的做法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对立情绪。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父母提出的要求,应该比孩子的实际能力略高一点,让他们“跳一跳就能摘到树上的果子”,使他们经过努力,都能圆满完成任务,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孩子就会不断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

因此千万不要不顾其心理发育的水准强逼孩子做一些事。诸如,学识字、练钢琴等,这种超越儿童心理发育水准的做法,很难有较大收益,甚至会适得其反,把孩子逼出问题来。

当然,对于孩子的真正叛逆心理,也是有办法克服的,这就是心理学称之“感化—说服—感化”的方法。这是指在说服对方之前先进行一番感化的工作。

我们发现,小孩子产生叛逆心理的时候,有的父母就会立刻责问“你为什么要唱反调”,采用直接管教的方法。研究发现,使用这种方法,孩子在想反省之前心中便先产生了反感及反抗的心理,所以无论多大声地责骂他,也收不到效果。

如果是聪明的父母,他们会鼓励孩子说“你努力了”、“你已经够好的了”等等,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前期感化工作。经过这一番努力,然后指出孩子失败的原因,这是主要的目的。最后,父母还不要忘了安慰孩子,比如说“再稍微注意一下,你就能做的更好”等。

2~5岁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第一个特殊时期,这时孩子到了“心理断乳期”。12~15岁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另一个特殊时期,又称危险期,是孩子青春发育期。在这两个时期,一直很听话的孩子往往会变得不太听话了。很多父母认为这是叛逆行为。

其实,这是孩子成长的表现。抓着这个时机,因势利导鼓励他们,对他们的个性形成很有好处。

鼓励是孩子成功的灵丹妙药,经常给孩子发自内心的鼓励,优秀的孩子会更加优秀,失去信心的孩子可以恢复信心。

成人世界将“喜怒不形于色”当成一种修养到家的表现,孩子则是十足的“喜怒形于色”了。也就是说:孩子是天真无邪的,他们的喜怒哀乐通常也都是很真实、很强烈的,往往直接地支配着他的行为。有些事情,在成人看来只是芝麻绿豆大小的事,可是在孩子的心目中,常常可激起十分强烈的情绪波动,甚至引起情绪,而且伴随表情、声调、手势和姿态的变化。

与成人相同,孩子的情绪也有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之分。大约一岁左右,孩子的情绪开始发生改变,两岁时就出现各种基本情绪,如愤怒、惧怕、焦虑、悲伤等消极情绪和愉快、喜悦、欢乐等积极情绪。积极的情绪对孩子的身心发展能起前进作用,有助于孩子潜在能力的发挥:消极的情绪则会使孩子的人格出现偏差。

一个人情绪反应的强度和持久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对于触发情绪反应情境的理解、认识和评价。年龄越小的孩子,对情境的理解、认识和评价会越多地取决于其本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一个两岁多的孩子,可以因为妈妈不给他一颗糖果而嚎啕大哭,也可以因为后来得到糖果而破涕为笑,这在成人眼里是不可思议的。

对孩子来说,产生情绪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当一个成人发脾气的时候,旁观者以好言相劝。然而,当一个孩子发脾气的时候,他受到的可能是斥责,甚至会挨打。这实际上是不公平的。

孩子在生活中产生的消极情绪,父母应以适当的方式给以消解。情绪一旦产生,宜疏导而不宜阻拦。精神分析学派的奠基者佛洛伊德充份肯定了情绪消解对维护心态平衡的作用,他认为,讲出一切来,能减轻精神上的症状。当孩子在遭遇到挫折或者感受到不愉快时,让他能够不受压抑地透过语言或非语言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可以减轻他心理上的压力。例如,孩子就把哭泣作为一种情绪消解的一条重要管道。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以哭的方式来缓解自己的情绪,因为哭能使孩子在紧张的状态中变得轻松了。所以有人说过,最残忍的事莫过于不让孩子眼眶里的泪水往下淌。

这句话并非哗众取宠,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只能强行压抑自己,其内心不良的情绪体验会变得更加强烈,积压的能量只能伤害其自身。

哭是孩子情绪消解的一条重要管道,是孩子情绪的自然流露,但绝不是唯一的管道,而且也不是最好的管道。因为用这种方式消解情绪往往不会引起周围人同情和理解,相反,常使人感到烦躁不安,这样成人就会运用压抑的方式加以阻拦。让孩子学习合理消解自己消极情绪的方法和技能是很重要的。合理消解情绪的方法和技能应该是既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又不至于引起成人不愉快的反应。

最值得鼓励的办法就是倾诉。因为倾诉是合理消解情绪的最良好途径。

要鼓励孩子学习在遭遇冲突或挫折时将心中的感受告诉他人,以寻得同情、理解、安慰和支持。因为孩子对成人有很大的依赖性,成人对孩子表现出的同情和宽慰会缓解或消除孩子的心理紧张和情绪不安。即使在孩子的倾诉并不合乎情理的情况下,也要耐心地听下去。至少保持沉默,等待情绪的“风雨”过后,再与孩子细作讨论。

还有一种办法就是鼓励孩子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要让孩子学习遇到冲突或挫折时,不要将注意力集中在引起冲突或挫折的情境之中,而应该尽快地摆脱这种情景,投入到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去。例如,孩子为了玩具而与其它孩子发生了争执,可让他到室外去踢一会儿球,在剧烈的运动中将累积的情绪能量发散到其它地方。

总之,宜疏不宜堵、宜鼓励不宜压制,这是让孩子走出消极情绪的妙方。

让孩子获得积极情绪的最重要方法:欣赏他们的优点,鼓励他们的勇气,鼓励他们的成功。

某幼儿园大班有一个男孩,平时经常暗中欺负其它孩子,大家都畏惧他,对他敢怒不敢言。一天教师让大家集体创作《百猴图》,那个专门欺负人的男孩画了一个孙悟空,十分得意地把孙悟空剪贴在墙上。

很有意思的是,那些常受他欺负的孩子们不约而同地都画了手拿金箍棒的孙悟空,个个怒目对视、杀气腾腾。他们又不约而同地把所画的孙悟空剪贴在那个小男孩剪贴的孙悟空周围。

当大家看到那个孙悟空被一群手拿兵器的孙悟空团团围住,显得十分狼狈和孤立时,都高兴地跳了起来。他们借助了孙悟空的手,“报复”了平时欺负自己的孩子,即使他们“报复”所选择的是替代对象,但是也会像“报复”原来的对象一样,达到一种心理上的满足。

孩子就是孩子,不是洋娃娃,不会永远笑眯眯的。不管是多么小的孩子,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内心世界。也就是说,孩子不仅有欢乐,还有悲伤和愤怒。

有些孩子会自觉地借助一些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去应付压力,来缓解自己的消极情绪。偶尔运用一些合理化现实的心理防御机制,能够暂时缓解孩子的心理紧张和不安。但是,如果不适当地、过分地运用一些严重歪曲现实的心理防御机制,则会使孩子陷入更深的心理漩涡之中,造成孩子对社会适应不良,从而破坏孩子人格的健康成长。

孩子在平时所受的欺负而产生的情绪体验总是要千方百计的发泄或表现出来,当他们将自己情绪的发泄对象“移置”,找了一个合适的替代对象时,这种做法就会产生积极的结果。当然,同样的心理防御机制,如果运用的不适当,或者过多的运用,往往会带来消极的结果。父母对孩子的悲伤、愤怒等消极情绪,应该采取妥善的方法进行处理。

因此,要十分注意孩子是如何应付各种心理压力,消解自己的消极情绪的。如果发现孩子经常运用压抑、自我惩罚、幻想等方式去解脱情绪的困扰,就应该及时纠正,教导他们以积极的应付方式去替代那些被动的、消极的应付方式。因为这样做对孩子人格的健康成长是十分必要的。

父母应该妥善处理孩子的消极情绪,其基本原则是:

1、不能妄加责备

有的父母对于孩子这些消极情绪采取不管不问的态度或一味加以责备,这不是恰当的。例如,一个受到父母严厉责骂的孩子,当着父母的面可能会“忍气吞声”,可是一旦离开父母,他就可能透过破坏玩具或者欺负同伴等方式发泄自己的情绪。由于他“移置”的发泄对象不适当,尽管他的做法使他得到了暂时的满足,但是,他的态度和行为也不能被社会所接受,有可能使他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2、不能听之任之

有时候,孩子的消极情绪十分突出,常常会向父母提出各种要求。在这样的时候,很多父母都会迁就孩子的行为,并加以放纵。孩子只要一次达到了目的,以后如果父母加以拒绝,孩子就会用发脾气,哭闹等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父母面对这种情况,应该比较理智,不要纵容孩子的这种消极情绪。

3、要多一分理解和关怀

孩子出现消极情绪是不可避免的。当这种消极情绪出现的时候,父母想办法进行无害的引导,让孩子的消极情绪得到充份地发泄,帮助孩子调节不良情绪,恢复内心世界的平衡。

有的父母对孩子的消极情绪采取压制的办法,这是不恰当的。研究表明,对孩子的不良情绪加以压制有害无益,不是使孩子情绪越来越坏,就是让孩子变得越来越内向、沉默,甚至遇到事情退缩不前。对孩子的情绪不予理睬会严重地伤害孩子的心,孩子会对父母失望,时间长了,父母与孩子之间会产生不小的隔阂。父母和孩子之间常常在感情上沟通不畅,往往会形成父母不理解孩子,孩子也不理解父母。

4、要多一分尊重和鼓励

有一种观点认为:父母和孩子之间出现相互不理解的情况不是由于没有爱,而是父母缺乏对孩子足够的尊重。对孩子尊重,是理解孩子和教育孩子的重要方法之一。

父母千万不要以为孩子太小,没有什么尊重可言,任何年龄阶段都有自尊心,只是表现方式不同而己。父母应该明白,孩子情绪不好时,特别是当情绪很不满时,任何批评、忠告都是听不进去的,更不要说斥责了。在这样的时候,孩子十分希望得到父母的理解。因此遇到这种情况,父母不妨顺着孩子的心意,对他表示充份的理解,以便平衡孩子激动的心。事情过去之后,可以心平气和把道理向孩子讲清楚。

5、宽容孩子的失误

孩子由于身心发展水准较低,而认知能力、思维发展、自我控制能力等也比较差,因此,犯一些小错误是难免的,也是情有可原的。如果对其要求过于苛刻,势必造成负面影响,严重挫伤孩子的自尊心与自信心。过多地指责会使孩子常处于无地自容的境地,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形成一种消极的观念:如“我不行!”“我做不了!”,进而埋下自卑的种子。

可以说,孩子是在犯错误中学习和成长的。如果父母对孩子有错必究,无疑堵塞了孩子学习的途径。降低教育效果。父母经常指责,会使漠视父母的指责成为孩子“习惯化”的行为。这样不但对孩子自身优良品德的培养不利,而且会降低教育的效果,影响亲子关系。

如果父母对孩子有错必究,容易使孩子形成这样一种念头:我不是爸爸妈妈所爱的,若是爱我,爸爸妈妈不可能对我这么凶。于是从心理上疏远了父母,影响父子、母子的感情。

经验证明,鼓励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对任何人而言,情绪都是非常重要的。重要到什么程度?孩子童年的快乐或忧愁,对孩子的一生都会产生很大影响。

情绪是什么?情绪就是一个人的喜怒哀乐。有的人比较快乐,有的人比较忧愁,快乐可以使人心旷神怡,忧愁就会令人黯然神伤。

毫无疑问,快乐可以给孩子带来欢乐和幸福,孩子的幸福对父母来说是最重要的。忧愁会给孩子带来苦闷和痛苦,孩子的痛苦对父母来说也是很重要的。父母应该明白,孩子童年的快乐或忧愁,都会给孩子形成极大的影响。

那么,情绪是怎样产生和形成的呢?我们来听一听专家的说法:

1、布里奇斯的理论

加拿大心理学家布里奇斯的情绪分析理论是比较著名的理论。她透过100多个婴儿的观察,提出了关于情绪分化较完整的理论和零到两岁孩子情绪分化的模式。

布理奇斯认为:初生婴儿只有皱眉和哭的反应。这种反应是未分化的一般性活动,是强烈刺激引起的内脏和肌肉反应。3个月以后,婴儿的情绪分化为快乐和痛苦。6个月以后,孩子的情绪又分化为愤怒、厌恶和恐惧。此时孩子如果眼睛睁大,肌肉紧张,这就是恐惧的表现。

12个月以后,孩子的快乐分化成高兴和喜爱的情绪。18个月以后,孩子的情绪又分化出喜悦和妒忌:24个月以后,孩子就已经具备了惧怕、厌恶、愤怒、妒忌、痛苦、激动、快乐、欢乐、兴高釆烈等各种情绪了。

与布里奇斯的理论相一致,儿童心理学家斯皮兹提出了情绪分化的两个最明显的表现:2—3个月,婴儿开始发生社会性微笑;2—6个月,婴儿对人的表情,比如微笑,做鬼脸或是人戴上假面具,都会产生微笑反应。孩子对动物,如小狗、小猫等都会用微笑来反应。对非动物,如光、铃、积木、球等,就不会有反应;7—8个月,孩子开始认生。在这个阶段,当陌生人接近时,或是妈妈离开的时候,孩子就会产生焦虑情绪。

2、林传鼎的理论

中国心理学家林传鼎在1947—1948年一共观察了500多位出生后1—10天的婴儿,并将这些资料归纳为54种动作。

根据林传鼎的观察,新生婴儿已有了两种完全可以分辨清楚的情绪反应,即愉快和不愉快。两者都是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表现。

不愉快反应是自然动作的简单增加,为所有不利于机体安全的刺激所引起。饱满的反应和不愉快的表现显然不同,它是一种积极生动的反应,增加了某些自然动作,特别是四肢末端的自由动作,这种动作也能在婴儿洗澡后观察到,这就说明了一种一般愉快反应的存在,它是一些有利于机体安全的刺激所引起的。

林传鼎提出,从出生后第一个月的后半月到第三个月末,孩子相继出现六种情绪,用情绪词汇来说,可称作:欲求、喜悦、厌恶、愤怒、烦闷、惊骇。这些情绪不是高度分化的,只是在愉快和不愉快的轮廓上附加了一些东西:主要是面部表情。而惊骇则是强烈的特殊体态反应。

4~6个月已出现由社会性需要引起的喜悦、愤怒,逐渐摆脱同生理需要的联系,如对于友伴、玩具的情感。

从8岁到入学前,陆续产生了亲爱、同情、尊敬、羡慕等二十多种情感。

我们知道了情绪发展的一些情况,那么父母如何走进孩子的情绪世界呢?

简单地说,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必须从出生时开始。孩子1岁之内情绪的发展对孩子一生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可以说是孩子一生幸福的基础。孩子刚生下来几天,亲人们都去看小孩子,妈妈可能会说:“你们看小宝宝笑了,他多开心!”

孩子这时有情绪吗?他会开心吗?孩子此时的情绪还没有妈妈所认为的那样明显,而仅仅有一种原始的激动状态。父母的责任就是根据孩子的情绪发展,顺应孩子的情绪去训练孩子的健康情绪,克服孩子不良情绪的发生。从上面的分析,我们了解到人类的情绪与人出生后的心理健康关系十分密切。

其要点如下:

1、情绪是人格形成的基础和重要构成的部分。

人格的健康,首先就是一个人的情绪状态。人格是由人的行为和内心体验所构成的。《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和贾宝玉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林黛玉心中所体验到性格是丰富、细腻而多彩的。而贾宝玉则不可能体验到林黛玉的情感,贾宝玉的情感就是简单、粗犷。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这就是孩子出生后到2岁左右这个关键的年龄阶段,儿童情绪的分化和发展所奠定的基础。

一个在幼年时期经常体验到焦虑的孩子,长大之后他的心理就不可能健康,他的情感就不可能好。这样的孩子即使不是一个精神病症的患者,也会是一个一生中永远伴随心理阴影的孩子。因此,父母千万不要让孩子在焦虑中过日子。即使家庭里面有什么难处,也不要让孩子染上焦虑的情绪。

2、积极情绪对儿童心理活动具有良好的动机作用。

精神分析学派最重视情绪研究的。精神分析学上认为:情绪是人类本能内驱力的满足。研究证明,情绪在儿童心理活动中具有很强的动机作用。情绪是心理活动的伴随现象,在人类心理活动中的作用是其它心理过程所不能代替的。简单地说,情绪是人类认识和行为的唤起者和组织者。

这些理论可能比较艰深,但是很有指导价值,简单一点地说,心情不好的时候,人是不会主动地去做很多事情的。孩子也是一样,甚至比大人更敏感。大人可能会用他的认知能力和意志力去克服不良情绪,而孩子却受情绪的摆布。因此父母要设法调节孩子的健康情绪,让孩子快快乐乐去看书、画画、唱歌,主动向幼儿园的老师说“老师好”等。

3、良好情绪发展是孩子一生社会能力的基础。

一个人的社会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社会能力,首先是人与人之间交际的能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主要依靠情感。人们见面的问候语就是这种交流最明显的证据。这些话语中虽然没有什么具体内容,但是这是情感交流和沟通的重要方式。心理学家研究证明,成人与成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70%靠情感、30%是靠语言。

孩子的情况怎样呢?1岁以前的孩子一般不会说话,但是,不能说他们不会与人进行交流和沟通。1岁以内的孩子学会用情绪与他人进行交流和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孩子必须会笑,孩子必须经常笑,孩子必须笑得比较甜。孩子要对父母笑,对他认为高兴的事物笑。1岁左右的孩子,周围的其它人(包括陌生人)抱他,他都会高兴地让别人抱。只需一会儿,孩子就跟抱他的人“混”熟了,又笑又跳,十分高兴。这个孩子就具备良好的与人交流和沟通的社会能力。这样的孩子谁都喜欢,这样就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孩子得到锻炼的机会就更多,社会能力就会越强。

如果一个孩子,别人抱着他,他的表情淡漠,一会儿就哭起来了。这样的孩子社会性情感发展就不会好,他不会用情感去和他人进行交流和沟通。这样的孩子谁也不愿意抱,就会形成一种惯性循环,到了三、四岁时,出去经常躲到爸爸妈妈屁股后面,这种后果的主要责任在父母身上。

父母必须在开发孩子智力的同时,注重孩子的精神健康。

儿童时期的心理健康对长大后成为一个精神正常、品行良好的成年人是十分重要的。现在很多父母都在开发孩子的智力方面不遗余力,而不注意孩子的精神健康,这是很危险的。专家指出;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很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父母必须在开发孩子智力的同时,十分注重孩子的精神健康。

在讨论少年儿童的心理疾病之前,让我们简单介绍一些儿童心理发展的知识。一般来说,孩子在出生后第6个月就会有选择性地微笑,8个月时开始“认人”,与母亲的短暂分离会引起焦躁不安,这些就是孩子早期心理活动的表现。孩子对父母的感情依赖贯穿于他的全部生活,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有潜在的影响。

一周岁的孩子已经与母亲建立了紧密而牢固的关系,与父亲及其它关系亲近的人也有了很好的感情交流。

周岁时,幼儿已开始希望讨父母的高兴。这一时期是幼儿学走路、学说话的阶段。幼儿已能控制自己的行动,记忆力、想象力、思考能力。对事物好奇心增强,模仿能力迅速增长,已经初步具备喜怒哀乐的情感活动。但是这个阶段,孩子常常是情绪的“俘虏”,孩子的喜怒哀乐通常是很真实的,也很强烈,往往直接地支配着他的行为。因此在这个阶段孩子容易形成一种最常见的心理疾病:焦虑。

心理焦虑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症状:

1、素质性焦虑

这种孩子的神经系统往往发育不健全或受到了损伤,因此对外界的环境变化反应比较敏感。研究表示,有的孩子因为父母本身有焦虑的表现,给孩子树立“模仿性”的对象,孩子模仿父母形成素质性焦虑。

孩子模仿父母的焦虑,父母又对孩子的焦虑表现出焦虑的反应,这样就造成了周期性的恶性循环。由于父母子女之间的焦虑相互推动,焦虑常常会越演越烈。父母必须明白这一点,用理性来强制自己的焦虑,否则后果就严重了。

2、境遇性焦虑

由于孩子的生存环境中发生突发性事件,如意外事故、灾害等,孩子的心理难以承受,长期担心这种灾难会再次突然降临头上,所以整天惶惶不可终日,对他们的身心造成严重影响。但这类孩子的症状一般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消失。面对这种情状,大人要对孩子细心照料,让孩子从“危难”中安全地走过来。

3、分离性焦虑

孩子当与亲属特别是与母亲分离的时候,常常会出现明显的焦虑情绪。父母出门,孩子既担心父母,也害怕独自一个人留在家里,一个人睡觉,所以常常会产生心烦意乱,无心学习等焦虑现象。这种孩子还时常有睡眠障碍,如做恶梦、讲梦话、食欲不振、腹痛以及多汗、头昏、乏力等症状。

4、期待性焦虑

孩子看到新闻中灾难的报导而害怕是情理之中的事,同样,学生害怕临近的考试也是正常的。然而如果是因为下面的原因,那就不是正常的现象了:

例如,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孩子怕达不到预期目标和要求,怕受到责怪而感到焦虑不安。或者因为有些学校管得很严,如课程的设计、作业的分发等超越了孩子所能承受的限度,孩子担心完成不了老师安排的任务而受惩罚,因而出现紧张、焦虑、不安等情绪。除此以外,有些家庭常常闹纠纷,父母及长辈们把孩子作为倾诉自己心中不满的对象,经常向孩子诉苦等等。这些都容易使孩子产生焦虑的情绪。

有心理焦虑的孩子常常对学习缺乏信心,严重的还可能影响智力水准的正常发展。在人际交往过程当中,常常表现出退缩行为。这种孩子的依赖心很强,办事一般优柔寡断,如果长期这样,孩子就可能形成抑郁阴沉、自卑感强等方面的人格特征。

这是一个人各种心理特征形成雏型的阶段。关于幼儿这一时期心理活动的发展,意义十分重要。因此,对焦虑的孩子应该进行矫正。

矫正的主要方法有:

1、创造和睦的家庭气氛

父母应该为孩子创建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与和睦的家庭气氛,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家庭环境中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焦虑的孩子可以减少焦虑症状的出现,情绪会得到比较好的发展。

2、教育方法上循序渐进

父母应该特别注意改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父母端正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是预防和矫正孩子焦虑的关键。作为一个教育者,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教育的出发点。父母要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水准,透过孩子自己的努力达到目标,千万不要揠苗助长。如果这样,孩子就可以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避免因为父母的期望过高而让孩子产生焦虑情绪。

3、透过身体语言鼓励孩子

对于小孩子来说,身体和身体的接触会使他们产生一种心灵相通的感觉,而让他们有一种安全感。所以,在言语奖励的同时,若能再以动作辅助,更容易使孩子感动,使他们的行动更加积化。

“握握手”就是一种辅以动作的奖励手段。从形态加以分类,它属于态度亲切的奖励方式。另外,一边摸孩子的头、一边鼓励他,往往为他们带来一种受到依赖者关爱的喜悦。“拍肩膀”会使孩子产生一种和父母相依的真实感。

可是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给予奖励,最好先让孩子明白“好孩子,爸爸妈妈才这样鼓励他哦”,才更容易使孩子接受。

研究发现:爸爸妈妈的手仿佛一条管道,爱和关怀藉此流到孩子身上。同时,由于孩子肩头承受的重量,也使他们心田深处留下印象,仿佛爸爸或妈妈的手一直停在他们的肩头上。不过,这种方式最好在私下奖励的场合使用,尤其是对于过分敏感的孩子。

可见,在孩子成长期,最担心的就是与社会隔绝。不但是社交能力,连认知能力、判断能力、魄力等等都和社会交流有关。

总之,特别是对于那些患有焦虑症的孩子来说,适当的关怀与鼓励就像阳光对于小草那样重要。

情商是人的一种生存能力,做人的本领。

情商的英文简称是“EQ”,指的是一个人良好的道德情操、乐观的品行、面对并克服困难的勇气,是自我激励、持之以恒的韧性,是同情心和关心他人的善良,是善于与人相处、把握自己和他人感情的能力。一个情商高的人,必是同时具备认识自己、控制自己、理解别人、自我激励、处理人际关系等几方面的能力。

简言之,它是人的情感和社会技能,是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内容;通俗地说,情商是人的一种生存能力,做人的本领。

我们为什么说,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呢?

心理学家发现,当智力与情感、意志力及自我意识结合在一起时才能使人产生思维。

儿童思维的发展有六个关键阶段:

1、保持平衡,集中注意力;

2、与他人建立亲密的信任关系;

3、言语表达,如对父母笑、皱眉头(半岁到一岁);

4、简单的表达,如向父母指着冰箱中他们想吃的食物;

5、创造性观念,如父母和孩子一块游戏;

6、逻辑抽象思维。

由此可见,影响儿童思维发展的因素是很多的,而现在许多的教育方法往往忽视非智力因素而仅仅强调智力因素的开发。甚至可以不无鼓励地说,现在许多孩子在被教育的时候是处于感情的荒漠之中。

美国,1/2以上儿童在家庭以外生长,而全美80%的托儿所没有在儿童智力发展的关键阶段与他们进行感情交流,由此可见现代教育虽然进步,但人的参与越来越少,这是一种不好的现象。其后果也是很令人担忧的。

在中国,很多学校都是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占主导,很明显,这样的教学是很难进行双向交流的。而在许多的托儿所、幼儿园,父母和保育员都不重视与孩子进行感情交流。

其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我们认为除了学校的责任以外,父母对于教育认识的局限也不能忽视!

有些父母从来不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既不监督也不检查。然而当孩子交上了极差的学习成绩单时,父母就大发雷霆,不是打就是骂,结果孩子产生了叛逆心理。有些父母虽然很关心孩子的学习,但是对孩子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却无能为力,只是要求孩子如“填鸭”般地学习再学习,结果就是使得孩子产生厌学情绪。

教育专家指出,这些孩子大多数是由于父母过分溺爱所致,很多本来应该是孩子自己做的事都被父母“代劳”了。父母或者将孩子限制在高楼大厦内,不让他们与其它孩子玩;或者成天逼着孩子“死记硬背”,这些都对孩子的社会化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极为不利,严重地影响了孩子学习能力的发展和学习成绩的提升。

现在许多孩子就有学习上不能举一反三的表现,其原因就在这里。在课堂学习时,少数学习困难的孩子,协调能力和反应能力都很差,无法做到举一反三,只好死记硬背。这些孩子没有其它孩子学习的效果,遇到搞不懂的问题很少向教师和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请教,因为学习成绩差而产生自卑感。

上面的讨论表明,对于学习困难的孩子要具体分析,绝不能将孩子学习成绩差全部归结为孩子的智力低下。父母的重点应该放在干预孩子的非智力因素方面。

这是为什么呢?

性格内向、易分心、固执、学习兴趣低下、好动、笨拙、冲动和孤僻的孩子学习困难的比较大。其中尤其是好动、易分心的孩子,在学习时注意力很难集中,容易受外界的干扰。这样,他们既妨碍了学习,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也就比较困难,从而滋长了厌学情绪,并与学习困难形成恶性循环。

父母应该积极鼓励孩子,重视与孩子的感情交流,父母还应该为孩子选择那些拥有善于感情交流的工作人员的托儿所,因为孩子们都渴望着和父母更多地沟通,他们的这种需要是我们无法不重视的!

儿童的智力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用一次几十分钟的测验来对孩子的前途下结论,非常有害。

智力测验并不能说明和解决多少问题,因为这种测试题考的是答题的技巧,考题更多是知识性的东西。

当前,在学校对孩子进行的智力测验是透过检测的手段来衡量孩子的智力水准:也就是测量孩子智商的高低。智商的英文简称IQ。

智商是指智力测验的商数,也就是说,用你的智力年龄除以你的实际年龄,再乘以一百。通常以为,智商在80~100之间属于正常,智商120以上属于高智商。当然,测试的结果只告诉相关的老师和学生的父母。

其实,最早的测验,并不是用来测试人智力水准的高低。1904年,法国巴黎一个生物实验室的教授,受政府教育部门的委托,考虑透过一种测验把一些需要特殊帮助的学生区别出来,这些学生通常是有学习上的困难。

这个教授采取分年龄的实验办法,比如让学生算数等方法,从中找出每个年龄的中间值数(比如一百),在这个数值以下一段(比如八十)的是需要帮助的学生。但后来,有人把这种测验发展下去,用它作为测试一个人将来是否发展有前途,能否获得成功的标准,于是,就产生了所谓的智商。

智力测验通常由三部分内容组成:语言、数字和图像。然而,智力的全部内涵要远远超出这几项。智力包括记忆力、敏感性,逻辑推理能力、分析能力、归类能力、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等等。人类具有音乐、语言、空间、数学、运动、人际关系、个人心理调节等七种智能,而这些智能,目前的智力测验是不可能全部测验出来的。

从实际测试情况中不难发现,智力测验并不能说明和解决多少问题,因为这种测验题考的是选答技巧,考题更多是知识性的东西。比如有这样一道智力测试题:“以下哪一个人不是科学家?”里面有一个莎士比亚,如果我们知道莎士比亚,那就可以把他们划出来,至于试题中可能还会有例如耶威格这样的题目——他是谁,可能孩子们很少知道。像这样的智力测试题,其实是在考答题的技巧或者说是在测试知识面。

影响人的智力的因素主要有两个:遗传和环境。

人与人的遗传存在差异,生活环境存在差异,所以智力也存在差异。这种智力差异,是长时间以来人们热衷研究的课题之一。在很久以前,人们认为智力与脑袋的大小有关,脑袋大就聪明,后来又认为与大脑的重量有关,大脑越重人就越聪明。但大脑的重量在人们活着的时候是无法测量的,于是,人们更期望可以用测验的方法来测量一个人是否聪明。

除此而外,智力测验还受许多客观因素(比如测试环境和被测试人的心理状态)和民族文化背景的制约。同一个测试题,人的文化背景不同,答案就会大相径庭。再说,儿童的智力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用一次几十分钟的测验来对孩子的前途下结论,非常有害。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智商不高的孩子,学习成绩很好,而另外一些智商很高的学生,学习成绩却不怎么样。事实告诉我们,一个人将来在社会能否成功,与他的智商不是成正比的关系。

用智力测验的方法来测试一个人未来的发展,在一些发达国家已引起越来越多的争议。一些学校和教育机构也给学生做智力测试。在良好环境、教育和个人努力下,智力水准会有一定变化。一次智力测验,特别是年幼时所作的结果,并不能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智力发展水准。因此,对智力测验的结果,既不能完全否定,也不必奉若神明。

聪明与否真是决定人生观成败的唯一因素吗?答案是否定的。

1987年,75位诺贝尔得奖者在巴黎集会。

一位记者采访了一位老学者:“请您谈谈您是在那所大学、那个实验室里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是在幼儿园。”

记者不解地追问:“在幼儿园里学到些什么?”老学者的回答大出记者的意外:“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做事坚持到底;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要仔细观察四周的大自然。我学到的全部就是这些。”就是从小学到这些做人的本领,使老学者走上了诺贝尔的领奖台。

令人担忧的是,现在很多父母过度重视孩子的生活是否舒适、脑子聪明与否。父母紧盯着孩子的各科成绩,而对决定他们将来的事业、人生、命运的部分能力都忽略掉了。智商以外的因素在某种意识上更具有决定性,古人所说的“勤能补拙”、“志不强者智不达”就说明了同样的道理。

许多事实表明,班上最聪明的学生不一定毕业后发展得最好,而学习不怎么样的孩子可能在社会上游刃有余。所以,在注意孩子智力投资的同时,更应该花力气开发孩子的情商,因为良好的情商不仅是打开学习成功大门的金钥匙,更影响着孩子一生的发展。

相形之下,那些认为孩子还小、进行EQ教育为时尚早,或主张“树大自然直”的父母,他们不了解人类的遗传素质只能提供儿童发展的物质前提和可能,并不能预定和决定儿童心理的发展方向。如果一味地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而不施以认真的诱导,必定很容易使孩子小时候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长大之后会变得性格怯懦、胆小而难以成才。

现在许多父母过度地重视孩子的生活是否舒适、脑子聪明不聪明。父母紧盯孩子的各科成绩,而对决定他们将来的事业,人生、命运的部分能力都忽略掉了。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一个人做人的本领是从小培养起来的。

著名教育学家克鲁普斯卡亚也指出:“童年时代的一些最初印象会在人的一生中留下痕迹,要在儿童生活的最初几年里,非常细心地和深思熟虑地来对待他们的教育。”

心理学家也认为,一个人的智能和品格,基本上五岁左右开始定型。换言之,儿童得到的是什么教育和启发,与成年后的智能和行为有很大的关系。

研究发现,爱笑的孩子长大后一般都比较聪明。

孩子的成长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因素。这一过程起自于母体子宫内,同时也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在宝宝成长过程中,父母作为引导者,对宝宝的影响力是十分深远的。从停留在母体子宫内到出生后,宝宝就像海绵吸水一样贪婪地吸收周围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大多来源于父母及家庭环境。父母对宝宝的生长发育过程看得清楚,对宝宝的生长发育就发挥着莫大的影响。

在养育宝宝的过程中,父母与宝宝朝夕相处,对宝宝的性情十分了解。知道怎样引发宝宝的兴趣,怎样鼓励他,也知道宝宝何时需要鼓励或挑战,并能理解他的感受和行为。而帮助宝宝在智力、社交和性情方面健康成长的最有效方法就是赞扬、鼓励和爱护。

那么怎样才能成功地做到这一点呢?心理学专家告诉人们一个轻松而可行的秘诀:让孩子笑起来!

研究发现,爱笑的孩子长大后一般都比较聪明,这是美国科学家系统地研究了年龄与智能之间的关系后得出的结论。他们发现,聪明孩子对外界事物发笑的年龄比一般儿童要早,笑的次数也更多。

从孩子的发育进程看,一般长到三个月左右出现发笑反应,只要他们醒着,一看到熟悉的面孔或新奇的画面与玩具时,他们就会高兴地笑起来,又晃胳膊又蹬腿,简直是手舞足蹈。另外,当他们吃饱睡足、精神状态良好时,尽管没有外界的刺激,也会自动发出微笑。

心理学家把这种“无人自笑”称为“天真快乐效应”。这种自发的笑是孩子健康的最明显标志。笑是一种“器官体操”。生命离不开运动,小孩子的发育同样如此。法国巴黎的医生亨利·吕斑斯说:“笑是一种类似于原地踏步的良好锻炼方法。”

小孩子不同于成人,甚至也不同于年龄大一些的孩子,他们的活动能力有限。有什么办法呢——逗他们发笑。研究发现:发笑时面部表情肌肉就会运动,胸部与腹部肌肉群参与共振,既活动肌肉、骨骼与关节、又对多种内脏器官起到“按摩”和“锻炼”的作用,因此运动医学专家誉为“器官体操”。

笑使动脉血管平滑肌放松、血流量增多,全身器官能享受到充分的血液供给后加快发育;胸肌运动带动胸廓扩张,肺活量因之增加,换气效率得以提升,发笑时换气值可达到静止状态的二到三倍,促进肺脏发育;同时,发笑的时候,胃肠的蠕动也会增强、消化液的分泌就会增多,而有利于消化功能。排出肠道内的气体,对消化功能弱引起的腹胀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除此以外,作为“天真快乐效应”的这一活动是孩子与他人交往的第一步,是精神发育的第一次进步,是对大脑发育的一种良性刺激,是智能的曙光。至于“无人自笑”,乃是婴儿在生理需要方面获得满足后的一种心理反应,对大脑发育非常有益。

为了让孩子更开心地笑,父母应该与孩子多接触,在接触的过程中,要用欢乐的表情、语言以及玩具等激发孩子天真快乐效应,促使他们发笑。这是智力开发的妙招,值得年轻的父母们重视。

鼓励孩子发笑不仅对促进全身各个系统、各器官均衡地发展有裨益,更是开启儿童智力之门的一把“金钥匙”。 OBJZ7eaMKMBbhz4ZLd0ybp/Z89lkA/qh2e6boJtjTDTo/9tdb9My8NfcTJRSpXp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