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移军逼近官渡下寨。审配曰:“今可拨兵十万守官渡,就曹操寨前筑起土山,令军人下视寨中放箭。操若弃此而去,吾得此隘口,许昌可破矣。”绍从之,于各寨内选精壮军人,用铁锹土担,齐来曹操寨边,垒土成山。曹营内见袁军堆筑土山,欲待出去冲突,被审配弓弩手当住咽喉要路,不能前进。十日之内,筑成土山五十余座,上立高橹,分拨弓弩手于其上射箭。曹军大惧,皆顶着遮箭牌守御。土山上一声梆子响处,箭下如雨。曹军皆蒙楯伏地,袁军呐喊而笑。曹操见军慌乱,集众谋士问计。刘晔进曰:“可作发石车以破之。”操令晔进车式,连夜造发石车数百乘,分布营墙内,正对着土山上云梯。候弓箭手射箭时,营内一齐拽动石车,炮石飞空,往上乱打。人无躲处,弓箭手死者无数。袁军皆号其车为“霹雳车”。由是袁军不敢登高射箭。
——《三国演义》第三十回
摘录以上段落,为的是要纪念一个在《三国演义》中被严重低估了的人物,这个人只在小说中正式登场一次(第十回提过一次名字,第十二回说过一次话),就是这次在官渡之战中以一个武器工程师的身份出现,他所发明制造的“霹雳车”非常厉害,把袁绍的箭堡彻底砸烂,消除了袁军的弓箭压制对曹军的威胁,但是这却成为他在《三国演义》中唯一一次闪光。这个人叫刘晔,是曹魏集团的三朝元老,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此人,连资深的三国迷也未必熟悉他的事迹。
这个被演义严重忽视了的人,在曹魏的智囊团中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
请听我慢慢道来。
刘晔,字子扬,据《三国志》上说,他是东汉创始人光武帝刘秀之子阜陵王刘延的后代。
刘晔的身份是非常尊贵的,而这份尊贵中显示出了一份真实,这份真实是需要比较才可以得到的,我们不妨和三国时另外一位著名的汉室宗亲比一比,那就是昭烈帝刘备,咱们来看看这两个人谁更像是汉室后裔?
刘备自称是汉景帝刘启的儿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儿子陆城侯刘贞的后代(有点绕)。而可以查到的史料是刘备的老爹叫刘弘,爷爷叫刘雄。
由于刘备这一支的皇族干事比较随意简便,从不留个家谱之类的东西,所以再往上倒根本查不出刘备还有啥长辈。
也就是说,一切都是刘备自己说的,没有佐证,这就很难证明他的身份到底是不是皇室正统。他遗留了这个毛病,即位后竟然连个史官都不设,什么都懒得记录一下,要不是作《三国志》的陈寿就是蜀中旧臣,对于蜀国的历史还算比较了解的话,恐怕《三国志》就不是今天这个样子了。
而比较伟大的是罗贯中同志,充分发扬了主观能动性,硬是在《三国演义》中把刘备的那些未曾记载的长辈都写了出来。
“孝景皇帝生十四子。第七子乃中山靖王刘胜。胜生陆城亭侯刘贞。贞生沛侯刘昂。昂生漳侯刘禄。禄生沂水侯刘恋。恋生钦阳侯刘英。英生安国侯刘建。建生广陵侯刘哀。哀生胶水侯刘宪。宪生祖邑侯刘舒。舒生祁阳侯刘谊。谊生原泽侯刘必。必生颍川侯刘达。达生丰灵侯刘不疑。不疑生济川侯刘惠。惠生东郡范令刘雄。雄生刘弘。弘不仕。”
以上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二十回,罗贯中对于刘备家史的叙述,笔者在史料中找了好长时间才发现所见到的史料中并未见到过这些人的名字,也就是说这里边一大半人的名字都是虚构的,而史料的缺乏让很多人对刘备的皇族身份产生怀疑。
与刘备相比,刘晔的身份就让人可信,因为他没有说自己是刘邦的后代,而是说自己是光武帝刘秀的后代。
刘邦是前汉的皇帝,刘秀是后汉的皇帝,刘晔的说法自然就比刘备可信,也没有多少人去怀疑。
从这点上看,至少说明,刘晔是一个务实的人,我不追求什么正统(光武帝刘秀也不是什么正统),只要你们知道我是汉朝皇族的亲属就行了!
刘晔的这种务实且干练的态度是从小形成的,他十三岁的时候,就是一个非同寻常的少年。
刘晔母亲脩早亡,临终前她就把刘晔和他的哥哥刘涣叫到面前,嘱托哥俩一定要替自己干一件事:“你爹爹的那个侍妾不是个东西,一看就是个狐狸精。我死之后,怕她会乱家。你们长大之后,一定要设法除掉她,我才能瞑目啊。”
刘母说这话时,刘涣才九岁,刘晔七岁,叫不到十岁的孩子长大后去杀人,不知道刘母是不是老糊涂了。当然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可能转眼就会把这件事忘了。
可是,刘晔没有,他无法忘记母亲临死时那仇恨的眼神,他一直记着母亲的话,伺机杀掉那个侍妾,而且还用行动告慰了母亲的亡灵,杀人这个想法他早就有了,不用等到长大后!
史料中并没有言及那个侍妾的行为,她有没有做什么坏事不得而知,我们只知道刘晔在十三岁那年,突然对自己的哥哥说:“亡母之言,可以行矣!”
刘涣的反应,让人费解,他只对弟弟说了三个字:“那可尔。”
这话可以有多种解释,“不同意”、“你还是自己去吧”、“那怎么行呢”,但不管怎么说,刘涣并没有参与刘晔的刺杀行动。
一个十三岁的少年,提刀进入了侍妾的寝室,然后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屋中立即血肉模糊,谁也没想到一个孩子竟能干出这么残忍的事来。
侍妾倒在血泊中的时候,刘涣吓傻了,周围所有的人都吓傻了。
刘晔毫不惊慌,径自去了母亲的墓前,倒头便拜。
那时的侍妾和奴隶差不多,属于主人的私有财产,加上东汉末年的乱世之中,杀人这种事稀松平常,特别是在有钱有势的人家,死个把人压根就不是事。
暂且抛开刘晔的残忍,来分析一下这宗少年杀人事件。
从刘晔的所作所为,可以看出其性格的果断,认准的事情会认真完成,且干净利落。我们要肯定刘晔性格的果敢和坚强,但却切不可以他敢杀人为榜样,那就大错特错了。
当然,死的是刘晔父亲刘普的宠侍,刘普听到他的暴行,当即就怒了,以为他杀完人跑路,当即派人去追。
可是,追的人刚走到大门口,就见刘晔不慌不忙地回来了!
刘普眼看着儿子跪在自己面前,脸不变色心不跳,平静地说:“这是我母亲的遗命,请爹爹罚我不请擅行之罪!”
一个十三岁的少年,杀人不说,且丝毫没有悔过之意,还敢坦然面对责罚。
对于刘晔的表现,刘普惊得半天说不出话来,大为惊奇,突然冷静下来,原谅了他。
这恐怕并不是原谅,而是惊惧!刘晔小小年纪就有如此胆量,实在是罕见。
汝南名士许邵躲避战乱到扬州时就评价说其有辅佐帝王的才能。但是恐怕他只说对了一半,刘晔确实有辅佐帝王的才能,但遗憾的是他却没有得到过帝王真正的重用,原因就是他太会抢戏了!把所有人的风头都给抢了。
又过了七年,刘晔的表现更抢眼了。
当时扬州一带非常乱,很多地方都有些带有“黑社会”性质的流氓团伙,其中以郑宝、张多和许乾等人最为狂妄残暴!
特别是郑宝,不仅凶残,而且狡黠,这一带的百姓都很怕他。让人忌惮的是,他还有一支实力不俗的私人武装,这伙人为祸扬州,害人不浅。
郑宝当时就想把当地的百姓驱赶到别的地方,自己独自占有大片的土地,这明显是不给人活路啊!郑宝怕这么做不容易,特意找来出身名门,很有威望的刘晔帮忙,想逼刘晔帮自己,威逼利诱这些百姓搬家,给自己的军队腾地方。
刘晔当时只有二十多岁,但是极富正义感!虽然他也是豪强出身,但却从不欺负比自己弱小的百姓。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把郑宝这小子给做了。
可是郑宝人多势众,杀他哪会这么容易。此时曹操正好派人到扬州来视察,刘晔一听是曹操的来使,计上心来,心说郑宝,你大限到了!
刘晔先是去拜见了曹操的使者,两人在一起唠嗑,畅谈国家大事。使者面对刘晔这样的大才,想走又不舍得,就在他府上多住了几日。
郑宝听说曹操的使者来了,带着酒肉前来拜见,想方设法和曹操拉上关系。这一切刘晔都预料到了,他故意让使者留在府上几天,就是为了郑宝能来。
跟电影里演的一样,一般黑社会老大后边会跟着许多小弟,他们会寸步不离地跟着老大。
这种形势刘晔早就想到了,他给那些小弟准备了酒饭,让他们坐在门外宴饮,而郑宝也没想到刘晔会对自己起杀心,所以大摇大摆地走进内厅与刘晔和使者宴饮。
刘晔在席间早就埋伏好了刺客,并命令他们在敬酒的时候杀了郑宝。可是生性不爱饮酒,而且警惕性很高,再加上武功极其高强,敬酒的人都不敢轻举妄动。
刘晔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心说要坏事,如果让郑宝看出来,只要他一嚷嚷把外边的人给扯进来,那刘府上下怕是连只鸡都剩不下。
刘晔当机立断迅速拔出佩刀,走到郑宝面前,手起刀落,郑宝都没明白是怎么回事,就被这个“好朋友”弄了个身首异处。
这事发生得很突然,谁都没有想到。
使者还没明白过来,刘晔就提着郑宝的人头走出府门,一把把人头摔在地上,说道:“曹公有令,谁敢乱动,和郑宝同罪。”
郑宝的小弟们吓坏了,还以为这是大军阀曹操的主意,使者早已经瘫软在内堂,呆呆地看着那具血淋淋的无头尸。
当时的门外无外乎两种情况,一种是这帮小弟一拥而上把杀他们大哥的刘晔干掉;另一种是一哄而散,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不过,这帮小弟还算有点组织纪律性,跑是跑了,但是没回家,都直接跑回了郑宝的营寨。营寨中有几千精兵,如果造反,后果不堪设想。
刘晔立即骑上郑宝的马,带着几个家僮来到了郑宝的营门前,趾高气昂地叫大营的首领出来说话。
管事的显然也被吓坏了,他怕曹操的大军来剿灭自己。刘晔趁着这个当口,讲了曹操的原则,首恶必办,胁从不问,你们不用紧张,不再干坏事了就行了。
刘晔没想到的是,郑宝的兄弟纷纷放下武器,对自己纳头便拜。非要认他当大哥,原因很简单,刘晔是曹操的代言人,跟他混,就不会得罪曹操了。
刘晔对这些人抚慰安怀,他们都非常服刘晔,并把他推为首领。就这样,这支队伍稀里糊涂地变成刘晔的私人武装。
可是刘晔和刘备想的不一样,刘备是拼命地想利用皇族的身份,拉起一支队伍。而刘晔看到汉室衰微,早就没有希望了,自己又是皇族的旁支,拥兵只会给自己带来麻烦,便把这支部队的指挥权交与庐江太守(今安徽庐江西南)刘勋。
刘勋很奇怪,为什么刘晔会好端端将这样一支队伍放弃呢?要知道在这个乱世中,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有这样一支队伍是非常令人羡慕的啊!刘晔解释道:“郑宝是个强盗,一向没什么军纪可言,他的手下更是无恶不作,我一向没什么地位,收编了他们一定会犯众怒而难以长久,所以才把人马交给你看管。”
这说的都是官话,凭借刘晔的才能和威望,怎么会整顿不好一支几千人的队伍呢?关键是他认为汉室完了,已经无可救药,自己如果一味地逆天而行,不但不能拯救汉室,还会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刘晔对未来的判断极为准确,但是令人费解的是,他本可以将这支兵马交给曹操,却为什么把他给同为刘氏的刘勋呢?
因为刘晔虽然对汉室早已心灰意懒,但是他姓刘,在他的心底还是希望奇迹能够发生的,可是根本没有永久的王朝,一个王朝的衰败是必然的,刘晔的判断是正确的。
刘勋的势力范围在江淮一带,而这里还有另一个超级大诸侯孙策。
孙策是孙坚的长子,在江东号称“孙郎”,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孙帅哥。孙策不仅人长得好看,还特别会拉拢人心,说话有号召力,且对百姓非常好。
孙坚、孙策父子原来都是依附在袁术手下的,并不像《三国演义》中说的是一路诸侯。孙坚死后,孙策继续为袁术效力,但是袁术屡屡失信于他,这令他非常失望。
后袁术攻打江东,久未攻下,孙策请命带领本部人马平定江东,袁术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孙策的兵马不过千余,其中战马只有几十匹,连一百都不到。
没想到孙帅哥刚走到历阳(今安徽和县)附近,再清点军队人数,竟然有五千多人,这就是人格魅力。孙策的军队纪律严明、作战勇猛,且从不扰民,所以十数天内,周围各州县又都率兵来投,一下子便有了两万多人,马匹千余,威震江东。
此时,孙策已经把目标锁定在江淮一带,而刘勋有了刘晔的人马加盟,实力一下子变得,俨然成为这个地区的第一大势力。
刘勋的存在,令孙策非常的担心,他心生一计,首先派出使节带着大量的钱财来怂恿刘勋攻打上缭(今江西永修南),他告诉刘勋:“上缭宗民,老是欺负我们,我这口气可是咽不下去啊,很多年了。想打,可路途不方便,还是请您出兵打吧。上缭这个地方可富裕呢,打下来有好处的,可以富国,如果您有顾虑,我还可以做您的外援。”
刘勋见钱眼开,相信了孙策的忽悠,手下人也都向刘勋道喜,好像上缭已经打下来了一样。
此时,只有刘晔眉头紧皱,否定了刘勋攻打上缭的计划。刘勋见到眼前的大便宜,可刘晔却说不行,便问其缘故。
刘晔是这么分析的:“上缭虽小,城坚池深,攻难守易,十几天都不一定能攻打下来。那时我们兵疲于外,国内空虚,孙策一定会在此时乘虚而入来袭击我们,我们的后方不可能守得住孙策的进攻。那时将军你前面是敌人,后面没有归路,腹背受敌。现在出兵,就要大祸临头了。”
刘勋看了看刘晔,觉得这个人哪像是敢杀郑宝的大英雄啊,简直是一个懦夫,畏缩不前,小小的上缭,怎么会攻打不下来呢。所以刘勋根本就没有采纳他的意见。
谋士最大的悲哀就是其正确的意见未被采纳,而刘晔最大的悲剧就是他一生都在遭受着这种待遇。
所有都如刘晔所料,当刘勋攻打上缭的军队出发的时候,孙策也派出一支奇兵绕到了刘勋的背后,突然发起进攻,刘勋的大本营就这样丢了。没了根基的军队,就像是旷野里游荡的鬼魂一样。
刘勋输了,他本可以成为江淮势力中的重要一员,现在却只是丧家之犬。没有办法,只好向曹操投降。
刘晔最后那点对汉室的希望也破灭了,死心塌地的随刘勋来到曹操的阵营中(小说中是郭嘉推荐刘晔来给曹操效力的),这时的刘晔是怀着满腹的激情来的,他也成功地做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角色,情报专家。
可是谁会知道,这位曹魏重要谋士的命运是那么的坎坷呢。
天赐“触角”
在现代战争中,情报已经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利器,一个国家如果获得了敌方的准确情报,就很有可能一举歼灭对方。
孙武在《孙子兵法》中,也特别以《用间篇》一整篇的内容,给后世的兵家们讲解派出间谍获取情报的重要性。获取情报后,如何准确分析情报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事情。《三国演义》虽然是一本充满了智慧的书,但是对于情报的分析却是一个败笔。
《三国演义》中很多智慧的人竟然是看风把旗杆吹断了,就能判断出敌人晚上来劫营,这纯属是扯淡!
任何时候,迷信似的占卜都不是科学的方式,只有对情报进行准确的分析之后,才能获得最有价值的信息。
刘晔的这种情报分析能力,在曹操的阵营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曹操来到寿春(战国时楚国的首都,今天的安徽寿县),当时庐江边界上有个山贼叫陈策,此人在此地有一定的号召力,手下竟然有数万人,他们呼啸山林,临险而守,严重威胁曹操的安全。
一开始曹操并没有拿这伙毛贼当回事,只派了个偏将去攻打,没想到陈策依靠有利地形节节抵抗,派去的偏将不但没有生擒陈策,还把命给搭上了。
这次看似可以轻易取胜的战斗,没想到付出了如此大的代价。曹操立即召开会议,把手下的谋士聚集一起,开始讨论这仗到底打还是不打。
底下议论纷纷,最后得出结论,山高谷深,易守难攻,况且打败他对咱们没什么好处,不打他对咱也没什么坏处。很显然曹操对这些人的意见并不感冒,他听完众谋士的话后,低头不语。
刘晔此时已经对寿春周围的风土人情,地貌特点,以及陈策等人的身家背景有了了解,所以他果断地站出来说出自己的意见:“陈策这小子是趁着天下大乱才躲入山林的,凭借险要的地势才这么有恃无恐。他身边的人跟着他是为生活所迫,还有的是受到胁迫,并非是因为他的威信。之前您派去的将领级别低而且没有什么威望,天下尚未平定,所以陈策才敢据险而守。现在天下的三分之二都已经在曹公您的手里,天下统一的形势已经形成。人总是怕死而贪图奖赏,您东征西讨前应该先奖赏招安,再派大兵前去,命令下发之日,就是那些乌合之众溃退之时。”
曹操这才露出了笑容:“卿言正合我意。”
战事的发展和刘晔预料的一模一样,曹操派猛将前往攻击,后面大军催动,人马一到,陈策军就做鸟兽状跑散了。
曹操大胜而归,非常高兴,封刘晔为司空仓曹掾。
这次面对的虽然只是对一群乌合之众,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刘晔的能力,对情报的分析能力。
他可以在短时期内将所有的信息汇集在一起,并且做出最准确的判断,可以说他有一对天才的“触角”,这对“触角”可以将一切洞悉。可是这对“触角”,唯一没有洞悉到的是自己的未来。
刘晔的出色表现很快得到曹操的信任,没想到刘勋的手下还有这等能人。但是曹操也发现了他的锋芒,在众多的谋士中,他显得太特殊了,不攀附,附和,只说自己想说的话。这其实是抢了自己的风头,这令曹操心里多少有些莫名的不自在。
不过能人总是要利用的,曹操在征伐汉中(今陕西汉中东)张鲁的时候,特意将刘晔带在身边,让他担任主簿。
当时,刘备刚把刘璋打败,袭取了川地,还没有可能腾出手来攻击汉中,曹操在这个当口攻击张鲁,时机掌握得非常好。
可是,当曹操到达汉中腹地的时候,才发现这里山势陡峭,很难攀爬,而且军粮也快吃完了。
曹操善于劫人家的粮道,所以对自己军队的粮食问题也十分重视,见军粮如此匮乏,就打起了退堂鼓,说道:“这里是不祥之地,对于我来说也是可有可无,我军粮草缺乏,不如早早撤军。”
曹操说完便自引本部开始撤退,并令刘晔督导后军,依次出山。
在刘晔那里,各种情报早已充斥在他的大脑中,他见曹操决定撤退,立即去找曹操说了自己的想法。
刘晔综合各种报告,给曹操的意见是张鲁是可以打败的!
他的理由是这样的,现在粮草不可能及时补充上,即便是后退,曹军也不可能全师而退,这时就不如一鼓作气,攻击张鲁,夺了他的领地,那样的话军粮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曹操沉思良久,依从了刘晔的建议,曹军在艰苦的攀爬后,终于见到了张鲁的营寨。由于将士疲惫,所以曹操集合了大量的弓弩开始扫射张鲁的大营然后让步兵跟上,张鲁不敌,带着少数人马溜走了,汉中被曹操平定。
此时,曹操在攻打张鲁的战役中,取得了战术性的胜利。
刘晔在得到蜀中刘备的信息,迅速建议曹操,趁势攻击蜀中,一举踏平西川。
刘晔的理由非常充分,他再次做了精彩的情报分析:“曹公您以五千步卒起家,差点杀了董卓(这是拍马屁),北边大破袁绍,南征刘表,现在您手中有九州百余郡,天下十分得了八分,可谓是威震天下,势慑海外。现在又拿下了汉中,蜀人一定惶惶不可终日,只要向前,平定蜀国指日可待。刘备那可是个人精啊,他得到蜀地时日尚浅,蜀人在心里是不服他的。现在已破汉中之势,蜀人惊惧之时,以曹公之神明,必然可以以压倒性的优势攻破蜀地。如果现在您迟疑的话,以诸葛亮的才能必然会使得蜀中得到大治,再加上关羽、张飞都是勇冠三军的大将,蜀民一旦安定下来,便可据险守要,那时我们再去攻打,可就不容易了。今不取,必为后忧。”
曹操思量再三,不同意刘晔的建议,这是他第一次拒绝他的建议。
笔者妄自分析一下曹操的想法。虽然刘备在蜀中立足未稳,而曹操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啊,汉中也是刚刚取得,民心未附,如果此时自己攻打蜀地,而汉中发生民变或其他变故,曹军就成了腹背受敌的局面,跟饺子馅一样被包了,想跑都跑不了。这就跟篮球里的快攻一样,如果失败,控球后卫一个高抛,对方的前锋就可能快速插上得分。
当然曹操还有其他考虑,刘晔每次都在最关键的时刻给予意见,而上一次曹操提出撤退,而刘晔却坚持进兵,事件的发展果然如刘晔所料,当然曹军胜利了,可是曹操的判断却错了,这令他多少有点下不来台。
所以,在那次战术上的胜利后,曹操并没有在战略上再次听从刘晔的建议。
至于攻打蜀地能不能成功,其实都是未知数,这还要看曹军主要执行将领的能力,因为一个天才的执行者也非常重要,我们暂且不能评论刘晔的战略构想是否正确。
据《傅子》记载,蜀中的情况确实如刘晔所料,据后来投降的蜀人介绍,在曹操攻破汉中的那段时间他们一直都战战兢兢,刘备为了震慑众人,怕他们叛逃或造反,一天要斩杀数十人,而这样也不能使蜀中不安的情绪得到缓解。
曹操得知这样的情况后,非常后悔,便问刘晔:“此时如果再攻击行不行?”刘晔痛苦地摇了摇头,道:“现在蜀国已经基本安定了,这时再去攻取已经没有胜算了!”
不但如此,刘备在蜀中安定后,全力北上攻取了东川,刘备快速以张飞、黄忠为将袭取了曹操刚刚占领的汉中,还斩杀了曹操的心腹大将夏侯渊。曹操没有听刘晔的建议,在赤壁之战后又一次失去了统一天下的良机。
曹操为此事失掉面子,而刘晔却因此留下名声,就连一千八百多年后,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都这么评价刘晔:“刘晔是个大军师,很能看出问题。”您想想在一千多年后,刘晔还能有这样的影响,在当时来说,刘晔的名声更是大得不得了了。这样一个人的存在,曹操肯定在心里有一个疙瘩。
刘晔自汉中回来后,被授予行军长史,兼领军。曹操死后,刘晔继续为曹魏政权出谋划策。
公元220年,曹丕刚刚称帝不久,蜀将孟达率众来降。孟达是个帅哥,而且举止得体,曹丕考略他的兵马韬略,也觉得颇有独到之处,所以非常器重,封他为新城(今陕西汉中东)太守,加散骑常侍。
其他人见曹丕非常喜爱孟达,便称孟达有战国时燕国名将乐毅(就是诸葛亮自比的那位名将)之风。只有刘晔不以为然,对孟达嗤之以鼻,并对同僚说孟达日后必反,不信你们就看着吧!
刘晔是个藏不住话的人,他找到曹丕将自己的担忧说给曹丕听:“孟达有苟且钻营之心,且恃才好术,必不能感恩怀义。新城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与吴、蜀接连,若有变故,必成国家大患。”
曹丕不听,虽然他的谋略和判断比他的父亲差了一大截,但是在性格上他却比他的父亲还要自负。曹丕没有改变自己的任命。
在蜀中的诸葛亮此时打算讨伐魏国,就给孟达写信,言辞恳切,想让孟达来做外援。
因为当初孟达不肯救援关羽造成关羽被害,害怕刘备治罪才逃到魏国。现在诸葛亮向他抛来了橄榄枝,他非常激动,和诸葛亮暗中联系多次,决定背叛魏国。一切都如刘晔所料,孟达就是只白眼狼。
孟达反叛后,司马懿废了好大的劲,才将孟达斩杀,司马懿也因此受到了曹丕的肯定。
黄初元年,曹丕以刘晔为侍中,赐爵关内侯。当时关羽被东吴所害,在曹魏这边,大臣们天天讨论的话题就是,刘备会不会去讨伐东吴?
这就像是八十年代的时候,大家都在猜萨达姆向美国开战一样?大部分的人都认为伊拉克是个小国,而科威特身后是强大的美国,萨达姆肯定不敢来打。曹魏的大臣们也认为,蜀国这样的小国,名将只有关羽,而现在关羽也死了,国内必然一片大乱,还谈什么攻打东吴呢?
刘晔又摇了摇头,心中暗道,你们不了解刘备这个人。然后向曹丕提出自己的见解:“蜀虽然弱小,而刘备却是一个奋发图强的人,他一定会出兵来显示自己的国力攻打吴国是绰绰有余。而且关羽与刘备,义为君臣,恩犹父子,如果关羽战死而刘备不能出兵为他报仇,那就不是那个从始至终,重情重义的刘备了!”
刘晔就像是那个世界杯期间的章鱼保罗一样,一次又一次地猜对二选一的结果,让所有的人目瞪口呆,所有人都在怀疑他是不是被神灵附体了。
其实刘晔所有的才能就在于他对于信息的把握,这次是通过多年的战争对于刘备性格的良好把握。
后面发生的事情,曹丕两次没有听刘晔的建议,这次使曹魏彻底失去了统一天下的机会。
吴国受到刘备的攻击,刘备的一腔仇恨化作一把利剑,直插东吴的心头。东吴一时难以招架,举国惊慌,而孙权也赶快派使节来曹魏称臣。
所有的大臣都来朝贺,只有刘晔再次做出与常人不同的判断。因为《傅子》中和《三国志》中对于刘晔这番判断的说法不大相同,所以综合了一下说法。
刘晔说道:“吴国远在江、汉之南,凭借长江天堑,绝对不会有臣服的心。陛下虽然有虞舜一样的德为,但是却感化不了吴国这样的丑虏(骂人的话),孙权现在是无故求降,肯定是国内情况已经非常紧急。他之前袭杀关羽,取荆州四郡,刘备必然会对其穷追猛打。外有强寇,吴国内部众心不安,又恐我们趁火打劫,所以才委屈求降,一来是让我们出兵帮助他们解围,二来是狐假虎威,借我们的势力去震慑刘备。孙权善用兵,肯定是因为上述原因才肯投降我们的。今天下三分,曹魏已经占了五分之四。吴、蜀各保一州,阻山依水,有急相救,此小国之利。可他们现在却还要互相攻伐,这是老天要亡他们。现在陛下一定要抓住机会,出大兵渡江突袭吴国。蜀攻其外,我袭其内,吴国出不了半个月必亡。吴亡则蜀孤,那样的话,蜀固不能久存,况且蜀国得到的只可能是吴国的外围阵地,而我们得到却是吴国的腹地。如果此时不下决心攻打吴国,一日纵敌,今后必然成为魏国今后的祸患。”
曹丕犹豫了,他说出了自己的忧虑:“人家都称臣了,我们却要讨伐,这不是寒了天下想来投奔我的人的心吗?我为什么不能接受吴国的投降,去打蜀国呢?这样看上去效果不一样吗?”
刘晔听到曹丕的主张,差点没昏过去。怕别人不来投降,现在天下诸侯就还剩下三家,除了曹魏只有吴国和蜀国,他们要投降早来了。
但是话不能说的这么直,所以刘晔说道:“蜀远吴近,又闻我们起兵讨伐,必然还军蜀中。那时,吴国也不会援助我们讨伐蜀国,我们只能无功而返。现在刘备正在气头上,闻我伐吴,知吴必亡,必喜而进与我争割吴地,所以他不会改变原先的计划。”
曹丕考虑再三,仍旧不能接受刘晔的建议。
说实话,笔者在看这段话的时候,真的感觉到刘晔说的很有道理,句句话说到点子上,不知道为什么曹丕就是不接受这样的建议,真的是当局者迷吗?还是曹丕也不喜欢出尽风头的刘晔。
曹丕不但接受了吴国的投降,还拜孙权为吴王,王的意思就是你可以继续割据,军权政权都可以独立于中央政府之外。
这就是官方承认吴国的合法地位,这种蠢事都能干,实在让刘晔感到愤怒,他急忙找到曹丕,进言道:“不可以。先帝苦苦征伐,天下有其八,威震海内,陛下因此才得到皇位,德合天地,声暨四远,这是正统。孙权虽有雄才,不过是个汉骠骑将军南昌侯,官轻势卑。江东的士民畏惧强大的魏国,不得已臣服在东吴治下,陛下最多封孙权一个将军称号,十万户侯就可以了,万不可把他封成王。王位,那是除了天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啊,这样封赏礼制就乱了,让江南百姓与孙权有了君臣之实。我们接受孙权的投降已然错了,现在再给他王的封号,是给这只老虎的背上增添了一双羽翼啊!孙权接受王位后,为了打退刘备,必定会对我们卑躬屈膝,用大量的财务来贿赂给我们,他的国内会因此受到严重的影响,东吴的君臣就会把这笔帐算在陛下的头上。那时陛下再想去征讨,孙权就会说我委身事主,把大量的珍宝都献给了陛下,随时贡献,不敢失臣礼也,而现在陛下却无故来讨伐我们,这是想要残害我们吴国的君臣,俘我民人子女以为僮隶仆妾。如果孙权这样说的话,吴国的军民没有理由不信孙权的话,吴国上下会空前愤怒,上下同心,他们的战力就会加大十倍。”
这是笔者读历史以来看到的逻辑性最强的策论之一,这样的策论没有得到曹丕的支持,可以说是一件遗憾的事情。刘晔不像贾诩,贾诩可以一两句话点醒君王,刘晔每次都用了近乎完美的大段逻辑分析,但却没有赢得君王的信任。
孙权被封为吴王后,果然精神大振,陆逊大败刘备,斩杀其八万多人,刘备只带着少数随从逃到白帝城。
孙权在这场战争中损失惨重,但是正如刘晔所言,他把国内的矛盾成功地转嫁给魏国,吴国上下同仇敌忾,比起刘备来,他们更恨曹丕,这种仇恨是那种包身佃农对无良地主盘剥的恨,就像是杨白劳对黄世仁的恨一样。
刘备败退后,孙权的压力骤减,当初对魏国的礼敬立即就没了。见孙权变脸比川剧里的演员还快,曹丕怒了!于是亲自率兵到广陵泗口,命荆、扬州诸军并进,曹丕得意地问臣下:“孙权会来不?”众臣都说:“陛下亲征,孙权肯定惊恐,必举全国之力迎战。他又不敢把大权委之臣下,必亲自来。”
刘晔摇了摇头,说道:“虽然陛下亲临前线,但是前边就是大江、大湖,您不可能再亲帅大军前进了,肯定要委派大将前往。孙权必定会龟缩起来,设下重重障碍打防御战,不会与陛下展开决战的!”
曹丕刚刚还得意的面容,被刘晔一番话说得阴沉起来,因为刘晔之前所说的每一句话,事后都证明是对的,这次难道也不例外吗?
曹丕在江口盘桓数日,别说孙权,连吴国军队的鬼影都没见到,曹丕知道此时攻打以防守之势迎战吴国,并不明智,正像刘晔所说,此时吴国国内的战斗欲望空前强烈,他们都把自己当成了仇敌。
曹丕撤退了,他带着无限的遗憾,离开了他并不熟悉的战场,笔者只能说,他是一个还算及格的政治家,对于军事,他是个实实在在的差等生,还是个固执的差等生。
最后这个差等生终于向刘晔袒露心声,爱卿的策略是正确的。当初你为我谋划灭孙、刘二贼,可是现在说什么也没用了。
一步错,步步错,战争也是一件有节奏的事情,就像我们在路口碰上了一回红灯,就有可能在下面几个路口都碰上红灯一样,总是赶不上那个点了!曹丕离自己的胜利越来越远,纵观其一生,他在军事上毫无建树,都是这次错误判断所致。
此时失意的何止是曹丕,那个每次都判断正确,却从来没有被信任的刘晔又何尝不是如此啊!
曹丕在位七年,于公元227年驾崩,他的儿子曹睿即位,是为魏明帝。
中国有句老话,叫一朝天子一朝臣,纵观历史,三朝老臣少之又少,因为不能保证每一个皇帝都喜欢自己,除非是一个非常圆滑的人。
这其中,刘晔是一个另类,无论是曹操、曹丕还是后来的曹睿,他们对刘晔的才华都有所嫉妒,但是都不得不用他。
曹操用他是因为他算无一错,曹丕用他是因为他久负盛名,曹睿用他是因为他无人可用。
在曹丕的时代,曹操时代所有的超级智囊们几乎都死了,刘晔还精神矍铄地站在朝堂之上,为曹魏出主意。
曹睿即位后立即把这位三朝老臣进封为东亭侯,邑三百户。
而曹睿不想光封一下刘晔,他还想给自己的太祖也弄个谥号。曹操是曹嵩过继来的孩子,曹嵩本是个太监出身,曹丕即位后,把他追封为皇帝(历史上唯一一个太监皇帝)。
曹睿想封的是曹嵩的父亲,也想给他弄个谥号,刘晔上前反对,说道:“褒奖先祖,这本没有错,但是干什么事都得有个限度,凡事也要讲个古礼。周文王怎么样?追谥也就到他父亲那辈,这个传统一直被保持到汉初。我们上比周王室,下比汉室,可不能坏了规矩啊!”
这次,尚书卫臻与刘晔看法相同,曹睿一拍大腿,就这么办了!这是刘晔的建议第三次被曹氏采纳。
很奇怪,刘晔第一个计谋被曹操采纳是要剿灭一个山贼,第二次是一次战术性的胜利,而最后一个建议被采纳竟然是因为给死人起个名字这种事上,这难道不是一件悲哀的事吗?
曹睿后来的表现跟他的父亲如出一辙,对刘晔的态度是把他当佛爷供起来,却从不听他的。
辽东太守公孙渊夺叔父位,想要自立,遣使向曹睿表状,要求曹睿答应自己的要求。
刘晔认为公孙氏为汉朝世袭大臣,根基深厚,而且辽东水深路险,绝远难制,此时公孙渊新立,很多人不服他,不如出其不意,收复辽东。
可是对刘晔的建议,曹睿不说同意,也不说不同意,这事就被这样搁置了。
公元237年,公孙渊羽翼丰满,果然反了。曹睿这才派兵平叛,但是第一次去正赶上辽水大涨,洪灾泛滥,征讨将军毋丘佥无功而返。
而后来曹睿又派司马懿前往,才彻底平定了辽东,这样做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司马懿掌握了兵权,获得了威信,为日后司马氏掌握魏国政权奠定了基础。
《傅子》上还说了刘晔和曹睿这样一个故事:曹睿想讨伐蜀国,朝内朝外都说不可。此时曹睿吃一堑长一智,准备请刘晔拿主意,刘晔秘密会见曹睿,说可以讨伐。可是却对朝臣说不同意讨伐蜀国。
中领军杨暨,是曹睿的重臣,和刘晔关系也不错,他坚持不可伐蜀的态度,每次和刘晔相见时,总会和刘晔谈这个问题,刘晔每次都跟他讲,伐蜀这事不靠谱。
后来杨暨和曹睿在天渊池又谈起了伐蜀事,杨暨依然强谏不要伐蜀,曹睿却说:“你一个书生,怎么知道用兵的事呢?”
杨暨很不服气,说道:“臣虽然是个儒生,但是您在这么多优秀的人中提拔我,我就为您尽忠,不敢不尽言。即便臣说的话不足以被采纳,侍中刘晔那是先帝的老谋臣了,跟随两位先帝南征北战,他也常说蜀不可伐。”
曹睿一皱眉,对杨暨说道:“刘晔可不是这么跟我说的,他说蜀国可伐!”
杨暨急了,道:“陛下不信,可召刘晔对质啊!”
曹睿摇了摇头,把刘晔叫来询问,可刘晔眼皮一耷拉,一句话也不说。不只杨暨奇怪,曹睿更奇怪。
曹睿知道这里边有事,所以特意把刘晔单独召来问,刘晔责怪说:“对外宣战,这是国家大计,这样的话怎么到处去说呢,做梦都怕说梦话说漏了嘴啊!兵者,诡道也,未采取军事行动前,一定要守住军事机密。陛下这样嚷嚷,怕这事早就传到蜀国去了!”
曹睿这才向刘晔谢罪。
刘晔出来,又责怪杨暨道:“想要钓大鱼,你得先放纵他,让他放松警惕,然后再下手。给皇帝进言就像钓大鱼,你是个直臣,计策却不被采纳就是因为你太直了。你要好好思考一下这个问题。”杨暨也感谢刘晔教育自己。
这哪里是刘晔在教育杨暨,而是他对自己的计策总是不被采纳的一个总结,因为他和杨暨一样,也是个直肠子,有话就说,从不考虑帝王的感受。
可当他明白这点的时候,已经是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了,时间已经不多了。
他活明白了,不再直接违背皇帝的意思,同意他不说话,不同意的也不说话。有人看不下去他的表现,向曹睿弹劾他趋炎附势,不尽忠报效皇帝。
曹睿也感到原来意气风发的老刘晔竟然变了,所以常常拿反话试他,没想到他开始附和皇帝,不再有自己的意见。即便曹睿的话错得离谱,刘晔照样支持。曹睿从此开始疏远这位三朝老臣了。
《三国志》记载,刘晔在晚年很少与人来往,有人问为什么,刘晔说道:“我是汉室后裔,而曹魏是新的国家统治者,我不可能得到真正的信任,所以寡出少言,这样就不会有过失了!”
活明白了,刘晔是彻底活明白了,但是也太晚了!对他来说,对于一个天才来说,是一场悲剧。
刘晔不久病了,《傅子》上说是急出病来的,因为不受重用,不久后就去世了,谥号景侯。
陈寿在写《三国志》的时候,特意剪除了史料《傅子》中对于刘晔的记载,后来裴松之在注解的时候重新启用《傅子》,把这些史料展现给读者。
陈寿弃用《傅子》中的史料是有道理的,因为《傅子》认为曹氏一直在重用刘晔,即便是蒋济、胡质这些扬州谋士最辉煌的时候,刘晔也能跻身于曹魏智囊团的核心层:“授晔以心腹之任;每有疑事,辄以函问晔,至一夜数十至耳。”他不受重要完全是因为自身的原因,是由于他的韬光养晦和善于心计,才被曹氏所猜忌。
这是不正确的,刘晔是一个极富激情的谋士,而他的不被重用,基本上是因为这种激情在作祟。
和前边说的贾诩相比,刘晔处处高调,每次做事必然出彩,但这恐怕也是他一直没有得到曹操真正重用的原因。
再见了,情报王!
他带着无限的遗憾离开了,也许这个时代并不属于他,但是历史应该留给这位失意的情报王一席之地,因为他实在是太过出色,让人一见难忘了。
刘晔的悼词:
刘晔之才未尽其用,而曹魏最终也未能统一中国。
倘若,刘晔的建议只被采纳一次的话,结果会是个什么样子?恐怕吴国和蜀国早就被平定了。
曹操生性多疑,恃才而骄。他是如此,曹丕更是如此。刘晔出身于高贵的汉室皇族血统,这却变成与曹魏集团产生隔阂的重要原因,他是个明白人,身为汉室,心里很清楚曹魏代汉是不可逆转的,所谓君子见机,达人知命,所以他打算为曹魏尽忠。
可是他对曹魏忠诚的表现方式却出了错,悲剧就在于他比曹操更聪明,却比曹操高调。
当他想明白这个问题的时候已经晚了,再韬光养晦却也只能保住自己的性命,却未能由自己亲手改变历史的命运。
可叹,刘晔虽有佐世之才,却不得伸展。
不过,英雄无论成功失败,都是由后人评说的,毛泽东对他有极高的评价。1966年3月,毛泽东在杭州的一次小型会议上谈论曹操缺点的同时,也赞扬了刘晔。这在很大程度上有为刘晔鸣冤叫屈的意思,但更大程度上是对这位人才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