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毒士贾诩,孟德奸诈不如他

“诸君若弃军单行,则一亭长能缚君矣。不若诱及陕人,并本部军马,杀入长安,与董卓报仇。事济,奉朝廷以正天下。若不胜,走亦未迟。”

——《三国演义》第九回

如果说谁是三国时代的真正缔造者的话,恐怕只有一个人配得上这种说法,你相信吗?三国乱世的开启竟然是因为他说了上面那句比较多余的话。

谁的表演秀?

三国这段传奇的历史,是要从一个普通的孩子说起的,这是我对这段历史的理解。

这个孩子不是大名鼎鼎的奸雄曹操,也不是还在卖草鞋的刘备,更不是那个可以在话剧中演外国人不用化妆的孙权。这个孩子出生在东汉末年一个叫武威姑臧的地方,直到今天这个地方也还叫武威,在甘肃省境内。

他叫贾诩,成年后,取字文和。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他不是那种几岁就能认识几千个汉字的神童,他少年时极其普通,普通到几乎没人知道。比较幸运的是,与那些穷人家的孩子相比,他可以从小读书,不过在学习方面好像也没有什么天赋,一直默默无闻。

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孩子,没什么特别的,至少在年少的时候没有人会认为他将来能成为什么厉害的人物。

成年后,贾诩依旧是个默默无闻的青年,除了在家孝敬父母,一直无事可做,可是此时却有人却认为他是个人才,而且是大才。

当时的东汉王朝已经内忧外患,政权动荡不安,外有黄巾起义,内有宦官专权。车骑将军皇甫嵩在广宗城(今河北威县)斩杀三万多黄巾军,而不久前在曲阳,黄巾军的重要领袖地公将军张宝,被皇甫嵩打败后自杀。

皇甫嵩以屠城等残忍的手段,将曲阳周围的黄巾军势力彻底铲除,威震天下。汉阳名士阎忠劝皇甫嵩,黄巾军既然已经灭掉,就应该利用手中的重兵和威望去洛阳把那些掌权的太监顺带消灭掉,以正汉室,结束东汉混乱的局面,而这个建议没有被皇甫嵩采纳。

因此,阎忠地愤愤离开皇甫嵩,到凉州去了。在路上,他无意中见到了贾诩,这是一次比较特殊的见面,完全可以因为一句话拯救东汉王朝命运的阎忠见到了后来同样因为一句话把东汉王朝推向深渊的贾诩。

历史没有提供更多的资料,让我们知道这两个人怎么会碰到一起的,但是阎忠却留下了他对贾诩的评价:“有良(张良)、平(陈平)之奇。”(《三国志·魏书·贾诩传》)

张良和陈平都是刘邦的重要智囊,要知道当时诸葛孔明先生还是个小屁孩,所以张良和陈平才是当时人们心中智谋的化身。用这两个人来比贾诩,不知道他什么地方打动了阎忠?

阎忠的预测是正确的,不过更准确点说,贾诩更像汉初的陈平,因为陈平的智谋中含有更多的奸诈成分。

贾诩成年后以孝廉的身份被推举为议郎(官名),下面先简单地说一下汉朝的选官制度。

在汉朝想要当官说难也不难,如果是有钱有势,做官非常容易。

汉朝有“任子”制度,就是说一年俸禄两千石以上的官员,并且为官满三年,那么子弟(包括侄子、外甥)都有资格出来做官。

如果你家里没有做官的人,那也好办,去评估一下有多少资产。因为汉朝还有一项制度叫“赀选”,如果家财多于十万钱,而又不是商人出身(士农工商,商人在古代的身份是末等)的话,就有资格向国家“纳资”(向国家交钱),然后出来当官,比如我们比较熟悉的西汉大才子司马相如就是这么当的官。

如果说家里既没有当官的人,也没有钱,但是仍然有志向去当国家公务员的话,这就比较难了,但是也并不是无路可走,可以走“举孝廉”这条路。

顾名思义,孝、廉就是孝顺和廉洁的人,这是汉朝时非常推崇的两种品德。汉朝自汉文帝之后,历代皇帝都比较重视品德高尚的人,但举荐的名额却十分有限,一个郡才有两个名额,一个是孝子,另一个廉吏,被推举的人就有资格出来当官。

贾诩能以孝廉的身份被推举为议郎,很显然在这两项品德上是过关的(只是表面上),而且受到了郡一级领导的肯定。

可是,走上仕途的贾诩,多少有些不走运,突然得了一场罕见的怪病,没有办法继续工作,而当时也没有什么医疗期制度可以让贾诩带薪歇病假,无法正常工作的贾诩只好辞官,踏上回家的路。

谁会想到,就在西还至汧县(今陕西省陇县东南)时,他遇到了人生中第一次生死攸关的考验。而我们从这次突发事件中也有幸看到了这位智者的首演。

当时天下并不太平,盗贼土匪横行,如果不是身怀绝世武功,独行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所以贾诩选择跟着很多人一起走,这样多少有点安全感。

当这一行人经过汧县时,一群衣着怪异的人拦住了他们的去路,很显然在同贾诩同行人中,并没有什么像郭靖、张无忌那样的猛人,可以轻易地把这些异族制服。

这些人是叛乱的氐人,他们很快就将眼前这数十个汉人制服,抓了起来。

当贾诩得知眼前这些是氐人的时候,才想起之前听别人说过他们叛乱,没想到现在落了他们手里,而这些氐人竟然在一旁商量把这些汉人统统活埋了事,这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不寒而栗。

难道自己的性命真的就要断送在这帮野蛮人手里吗?贾诩的脑袋飞快地转动着,想脱身的办法。

智慧的性质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深谋远虑的智慧,这种智慧往往需要长时间的布局和精心的计划,而另一种是在短时间内就想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就是临机应变的智慧。

贾诩脑子里的那个灯泡突然点亮了,瞬间就编造好一套谎言来唬骗氐人,至于能不能成功,那就只能听天由命了。他突然冲着氐人大喊:“我是段公的外孙,你们不要活埋我,我家里人一定会花很多钱来赎我的!”

段公是指当时的太尉段颎,因为段颎镇守边关多年,和周边的少数民族都过过招,威震汉朝的西部边境。少数民族是比较单纯的,打不过的人他们就服气。氐人就曾经多次吃过段颎的亏,对这个老头他们是既怕又敬,听说贾诩是他的外孙,可不敢怠慢。

贾诩怕段颎的名头震不住这些野蛮人,还特意拿巨额的赎金说事。反正这时不说白不说,氐人真的一根筋去找段颎索要赎金,怕是段颎也记不起还有贾诩这个外孙。

不过还好,上了双保险的贾诩,只靠段颎的名头就蒙混过关了。氐人果然不敢加害他,立即给他松绑,不仅要与其结盟,以后互不侵犯,还一再讨好并送他上路,目送他离开这块死亡之地。

贾诩临走时安慰旁边一同被俘的汉人,因为这里一定有人知道他的底细,他告诉这些人,自己回去之后马上筹钱来赎他们,不要着急。这些人用乞求的目光等待贾诩回来救他们,为了能活命,谁也没有说他不是段颎的外孙。

贾诩头也不回,离开了氐人的腹地后,一溜烟地跑回老家。

氐人虽然一根筋,但看到贾诩丢下这么许多同伴自己独自跑了,开始琢磨是不是上当了。没听说段颎有个外孙啊,这么尊贵的人往西边那穷地方跑什么,而且身边一个随从都没有?

越想越不对劲的氐人终于明白他们被耍了,为了泄愤,他们将其他俘虏悉数杀死,一个没留。可怜这些俘虏,临死时还在期盼贾诩来救他们。

而此时的贾诩早在安全地带,庆幸自己的好运,谁还会去管那些家伙的死活呢!

贾诩的首演大获成功,虽然这个正史中的事并没有收录在《三国演义》中,可是谁能说这不是传奇?谁都没有想到氐人放走的人将会成为扭转历史舵轮的人,感谢氐人的愚蠢,没有他们,中国历史恐怕真的要改写了。

我们也能从这个故事中看到贾诩的真正面目,自私且狡诈,但却也充满了智慧。属于贾诩的表演才刚刚开始,而人们不知道,贾诩将会成为乱世中最耀眼的明星。

乱世大幕开启

虽然,皇甫嵩没有听从阎忠的建议回洛阳杀宦官,以正汉室,但是想杀宦官的大有人在,而站在宦官对立面的集团往往是外戚集团。

外戚与宦官都是弱小的皇帝要依靠的对象,而当时东汉王朝是汉少帝刘辩在位,少帝因为只有十四岁,所以由何太后临朝听政,而大权掌握在太傅袁隗(袁绍的叔叔)和何太后的哥哥,大将军何进手里。

何进看到专权多年的宦官气就不打一处来,公元189年3月,何进向何太后表示要诛杀宦官集团,可是并没有得到何太后的支持。不幸的是,何进诛杀宦官的想法也被一旁的太监们偷听到。

何进见妹妹不同意自己的想法,非常郁闷,于是在京城内联系袁绍,在京城外则密诏董卓的军团。

没有想到的是,宦官集团先发制人,何进被太监们杀死在洛阳。何进的死激起了轩然大波,袁绍趁机起兵,干掉洛阳宫中两千多名宦官。

而此时,受诏前来的董卓军团也已经到达洛阳。

对于董卓其人,也有必要好好说一说。董卓,字仲颖,陇西郡临兆人(今甘肃岷县),很遗憾《三国演义》只记录这个人的后半生,而忽略了他富有传奇的前半生。

董卓少年时,是个标准的侠客,他文武双全,臂力惊人,在马上可左右开弓,而且还爱打抱不平,遇到不公正的事总要管一管。由于他长期在羌族等少数民族地区游走,再加上豪爽仗义,深得少数民族地区百姓的爱戴。后来在对羌人的战争中,六支军队出征陇西,被几万羌人包围,最后只有董卓一支安全回来,可见他的勇略。

董卓也因为战功,被封为邰乡侯,任并州牧。

有人会问,这还是我们熟悉的董卓吗?怎么越听越像个青年才俊啊?还是挺受少女追捧的那种!

可以说董卓年轻时就是这样一个人,那为什么他进入洛阳后会变成另外一个人呢?

说白了还是权力对人的腐蚀,人一旦真正得到权力,就很难抵挡住诱惑,这种诱惑让人不能自拔。

董卓率军进入洛阳后,知道自己来晚了,何进已经死了,而袁绍又把宦官杀了个精光,那我董卓上一趟洛阳干什么来了?总要捞些好处吧!所以,他首先派大将吕布杀死丁原(小说中是离间计),并收编了他的军队,而何进的弟弟何苗也归附董卓,至此洛阳一带的兵马全部归董卓指挥。如此一来,在洛阳一带,董卓便成了说一不二的人物,实力大增的董卓此时也在洛阳城中横行霸道,而且还打起废立皇帝的主意来。

人性就在这时转变了,董卓就是这样被权力和欲望腐蚀了,我们再也找不到那个少时雄姿英发,行侠仗义,智勇双全的董卓,取而代之的是那个恶贯满盈的大奸雄。

在洛阳,唯一还有一点实力的当属袁绍。

董卓把废立皇帝的想法和袁绍商量了一下,可是袁绍死活不给他面子,你董卓算老几,我袁绍四世三公,都没敢说废立皇帝,你一个外来人,刚拿到京城户口就当自己是首都人啊?

据《献帝春秋》记载,两个人因为废立皇帝的事吵得不可开交,最后竟然都拔了刀子。

“小子,天下的事都由我说了算,我现在就这么做了,看谁敢不听,你难道想试试我的刀是否锋利吗?”董卓拔刀向袁绍威胁道。

袁绍也不含糊,拔出刀来,怒道:“难道天下雄健者只有你董公一人吗?”

令人遗憾的是,这架没打起来,就像街边吵架的流氓一样,虽然满口脏话,谁也不服谁,但是越骂,两个人离得越远。

原因很简单,袁绍比较心虚,他想拥立时任大司马、幽州牧的刘虞当皇帝,可是没有想到的是,刘虞高风亮节,毅然回绝他的建议。

第二个反对的是他的弟弟袁术,其原因《三国演义》中说的有道理,因为袁术自己想当皇帝,而刘虞是个德才兼备的人,让他成了皇帝,国家多半是要太平了,那样的话袁术称帝的野心就彻底没戏了。

没有了这二位的支持,袁绍在洛阳附近的兵马又没有董卓多,所以他最后横刀而出,然后一溜烟跑到冀州(今河北临漳西南)去了。

董卓见袁绍这个家伙竟然跑了,真是没种,他马上废了少帝,另立陈留王刘协做皇帝,也就是后来的汉献帝。而少帝和何太后不久也被董卓杀死。

至此,董卓彻底掌握了中央政权。

此时贾诩也在洛阳,不知道什么时候跑到董卓的女婿牛辅的军中做了辅军,没有人知道贾诩为什么会和董卓扯上关系,也没有人知道贾诩为什么会去投奔牛辅。

但是可以推测,一个没有其他技能的读书人,没有官做就没有俸禄养家,要吃饭糊口,就必须找一份工作,而做地方军阀的幕僚,这在当时是一个比较实际的选择。

贾诩很快就被董卓从一个小小的太尉掾为平津都尉,后又升为讨虏校尉,脱离了牛辅幕僚的身份,正式成为董卓集团的重要一员。

为了躲东路群雄的讨伐,董卓先是一把火将两百多年的东都洛阳烧成一片白地,临走时还把周围皇家贵族的陵墓全都挖开,将里面陪葬的宝物洗劫一空,然后挟持汉献帝刘协到了西汉的首都长安。

到了长安后,董卓以尚父自居,广封亲信,而且严刑峻法,滥杀无辜,弄得天怒人怨。

后边的情节是司徒王允、尚书仆射士孙瑞,秘密联合董卓的大将吕布和李肃,诛杀了董卓。至于这里边有没有貂蝉挑拨的三角恋情,就不好说了。反正《三国志》中没有,野史《英雄记》中也没有记载。

王允和吕布干掉董卓后,一开始脑子还是比较清醒的,认识到必须先搞掉董卓的残余势力,而此时董卓虽然被诛杀三族,但是他的女婿牛辅还手握重兵。

牛辅的军队驻扎在陕县(今河南陕县),吕布开始攻击牛辅,牛辅身边已经没了贾诩,所以很快被吕布击败,只好带着大量的金银逃跑。跟着他逃跑的胡人见财起意,杀了他,并把他的人头送到长安。

所有的人都认为,董卓之乱要结束了,汉朝即将恢复平静,马上就会从变乱中恢复过来,汉献帝也会在王允等忠臣的辅助下重新振兴。

可是谁会知道呢?本来好好的事情被搞得越来越乱。

牛辅死时,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张济等人都在外边奉命掠夺陈留郡(今河南开封东南)和颍川郡(今河南禹州)的几个县。

董卓和牛辅的死让这些人没了依靠,所以他们全都打算投降长安政府,本以为自首可以落得个宽大处理,可是谁会想到王允不同意赦免李傕等人。

毛主席常说,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谁没犯过错误,走过歪路呢?可是王允就是这么个人,他嫉恶如仇,他忘不了洛阳宫的那场大火,忘不了被杀害的同僚,忘不了生灵涂炭,李傕等人虽不是首恶,也是帮凶!

所以,对于这些董卓的部下,绝对不能宽大处理。当李傕等人知道王允的态度后,害怕极了,因为他们也知道自己的缺德事做得不少,估计是难逃厄运,为今之计不如一走了之。

李傕等人这就准备解散部队,逃回乡里。

可是贾诩站了出来,他当时就在李傕的军营中。贾诩的嗅觉是比较敏锐的,他没有选择留在长安,也没有选择和他的老雇主牛辅在一起,而是和李傕等人同行,因为他嗅到危险的味道。事实证明了贾诩的明智,如果他当时在董卓和牛辅的手下,现在已经是刀下之鬼了!

得知李傕等人要逃跑,贾诩大惊,心想李傕这些家伙真是个榆木脑袋,这时候逃跑,大家肯定一起玩完。你李傕可以回西凉当山大王,我贾诩那时可就成了满世界贴告示被通缉的逃犯了。

为求自保,贾诩便出面阻止李傕等人,并告知他们情况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不用逃跑。

李傕等人见贾诩出面,知道董卓和牛辅在世时都非常器重他,所以不敢怠慢,悉心听取他的意见。

贾诩说道:“听闻长安城中正在商议着打算把凉州人斩尽杀绝,而诸位现在就散伙,一个亭长就能把你们抓住。不如带领部队向西,沿途收敛士兵,再进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如果能够幸运地成功,便可挟天子征服天下,如果失败,再逃走也不迟。”

本可以平息的战端,由于贾诩为了保全自己而说的这句话,就要重新要开始了,而一个乱世就因为这一句话瞬间开启。

西凉本就没什么智谋之士,贾诩此时已然变成李傕等人的主心骨。李傕等以替董卓报仇为名,联络西凉诸将,率军向长安进发,等到长安城下,已经有了十多万人。

王允和吕布万万没想到李傕等人有胆量回来反扑,可是悔之晚矣,只有硬着头皮抵抗。

长安因为刚刚遭遇变乱非常空虚,而城外又是一批为了生存的虎狼之兵,他们的信念竟然是贾诩告诉他们的:“杀一个够本,杀俩赚一个!”

长安只用了十天的时间就被李傕等强盗攻破,守将吕布与李傕展开巷战,但是寡不敌众,吕布仅率百余骑出逃。

打死李傕也想不到,长安又回到自己的手中,此时杀红了眼睛的李傕下令屠城,一时间长安城腥风血雨、尸横遍野。

李傕又杀司棣校尉黄琬、左冯翊宋翼、右扶风王宏和司徒王允及其妻子。司徒王允更是被暴尸陈于街市之上。

不过,这些人还算有点良心,将董卓重新安葬在郿县(今陕西眉县),可是安葬不久,便又刮风又打雷,然后一场大雨灌进墓室,董卓的棺椁都浮了起来。

不知道贾诩看到这些场景后有何感想,由于自己生存的欲望,帮助这些恶人,把这么多无辜的人牵连其中,裴松之在给《三国志》作注的时候说:“当是时,元恶既枭,天地始开,致使厉阶重结,大梗殷流,邦国遘殄悴之哀,黎民婴周馀之酷,岂不由贾诩片言乎?诩之罪也,一何大哉!自古兆乱,未有如此之甚。”

但是笔者感觉贾诩并没有觉得这是错误而感到悔恨和内疚,因为终其一生,他都在为自己活着。

贾诩的座右铭很简单:只要能活下去,其他什么都无所谓。

逃避的艺术

贾诩保住性命的要求已经达到了,但全国的舆论对李傕等人十分不利,所以,当务之急是要和这些人划清界限。

但是李傕等人听从贾诩的建议攻陷长安后,才真正意识到贾诩的价值,奉若神灵,先是任命他为左冯翊,后又欲封其为侯。

贾诩知道这些官职和爵位就是自己的催命符,躲还来不及,所以坚决不受,并且摆出了一副不居功的样子,说道:“这是保命的计谋,哪有什么功劳?”

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李傕等人更加认为贾诩品德高尚,视爵位如粪土,对他更加崇敬,这让贾诩很不自在。

紧接着,李傕等又让贾诩任尚书仆射,贾诩推辞道:“尚书仆射是百官的师长,是天下的榜样,我贾诩一向没有什么名望,难以服人。就算我可以贪享虚荣,对国家又有什么好处?”

人如果一脸正气,道貌岸然,就会让小人害怕。贾诩就是这么一个人,他没有想到的是,他越谦虚,李傕等人就越害怕和尊敬他,“亲而惮之”(《三国志·魏书·贾诩传》)。

不久,李傕等人改拜贾诩为尚书,掌管人才选拔,这次真的没有理由可以躲开了。没办法,贾诩硬着头皮上任,不久后,恰巧他的母亲去世,这又给了他辞官的理由。

贾诩辞去所有的官职,回家给老母亲办丧事。即便是这样,丧事结束后,李傕等人还是让他做了光禄大夫。

光禄大夫是两千石俸禄的高官,但是却没什么具体的岗位责任,完全听从皇帝诏令,贾诩勉强接受了这个职务。他也很清楚,对于李傕等人也不能撕破脸,完全不给他们面子,这些魔头从来都是杀人不眨眼的,而自己只是个书生而已。

而贾诩也非常清楚,必须早作打算,因为李傕等人并非可以依靠的对象,他现在还没走,是因为这里是名义上的中央政府,在这里掌握了最起码的话语权。因为他的一句话,造成长安百姓的重大伤亡,本可以结束的乱世也要无限期地延续下去。所以贾诩需要在长安做一件事情,就是为自己正名。让别人知道他和李傕等人不是一伙的,而且还要告诉所有人他是忠于大汉王朝的,是皇帝最忠诚的臣子。在若干年后,当看着曹丕逼献帝退位的时候,不知道贾诩是否还记得这话,不过这不重要了,因为在他的心里所有一切都是为了自己,对于其他人他不会有任何的内疚。

很快西凉集团内部也出现了问题,而问题竟然是因为一个女人引起的。据《典略》记载,李傕和郭汜本来十分要好,好到两人穿一条裤子。李傕常请郭汜喝酒吃饭,还把婢妾送给他。可郭汜的妻子对这事非常反感,谁希望自己的丈夫跟别的女人好?但是这些小妖精是郭汜最好的朋友送的,所以郭妻就想要离间二人,好让李傕不再送女人给郭汜。

在郭妻的挑拨下,李傕和郭汜开始怀疑对方要暗害自己,所以都防着对方。贾诩知道李、郭二人的矛盾,他不希望两个人真的打起来,便在其中打圆场,以大体责之,所以李、郭表面上还过得去。在长安城中,也能各守其界。

但是在贾诩回家处理母亲丧事的时候,李、郭之间矛盾日益激化,竟然演变到了互相攻战。

李傕请贾诩为宣义将军,帮助自己攻打郭汜。贾诩满口答应,却早已想到计策,挽回自己的名声。他开始暗中与朝臣接触,想让他们利用李、郭二人互相攻伐的机会,带着汉献帝摆脱他们的束缚,并做了细致的准备。

就在李、郭二人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汉献帝在贾诩的帮助下顺利地逃出李傕的军营。二人这才恍然大悟,在张济的调解下重归于好,然后率兵对汉献帝及其大臣展开追击,并且俘获了司徒赵温、太常王伟、卫尉周忠、司隶荣邵等大臣。李傕恨得想要杀了他们,贾诩站出来对他说:“这些都是天子的大臣,卿奈何害之?”

李傕这才没有再次大开杀戒,汉献帝逃出了他们的控制范围。

对此,汉献帝和逃出来的大臣们都非常感谢贾诩,而贾诩上还官印后也飘然而去。此时,在所有人的心中,贾诩的形象高大了起来。

面对官职,贾诩一直选择逃避,而逃避也是一种艺术,贾诩把它发挥得淋漓尽致,让所有人对他刮目相看,认为他不仅是个能人,还是个不记名利,忠于汉朝的人。

这样的人才简直是难得!这句话不知道是骂人还是夸人?

宛城岁月

贾诩走了,自己虽然是中央一级的高官,但是跟李傕和郭汜这样的人混在一起实在没什么前途可言,弄不好还会丢了性命。他好像深受下海的思潮影响,这次没有选择回老家,而是决定到地方上去碰碰运气。

在乡靠亲戚,出门靠同乡。

贾诩知道华阴(今陕西华阴)的将军段煨跟自己是同乡,所以就先投奔到那去了。

段煨开始时对贾诩非常好,他在长安的那场秀走得实在是太过精彩,弄得人尽皆知。

所以,段煨的手下都非常敬重他,这种危机感深深地刺激了段煨。可是,贾诩就是有一种强大的人格魅力,人见人爱,花见花开,没办法!

段煨深怕贾诩夺了他的兵权,虽然表面上对贾诩谦恭有礼、礼遇甚厚,但实际上却与他有着深深的隔阂。

贾诩是什么人物?这一切他都深深地感觉到了,如果此时再死皮赖脸地在这里留着,说不定哪天两个人撕破脸,自己的命还是保不住。

所以他偷偷地策划下一次跳槽。

贾诩暗中联系了在南阳的张绣,张绣得知他有投靠的意思,美的不得了,马上派人去迎接。

贾诩终于决定再次跳槽,投奔新老板张绣,临走前有人问他:“段煨对您不薄,您为什么要离开他呢?”

贾诩回答说:“段煨性多疑,而且非常忌惮我,礼遇虽厚,但不可依靠,日子久了,必然被他所害。我离开,他肯定高兴极了,因为他希望我联合强大的外援却不与他争权,这样他必然会厚待我的妻子儿女。张绣身边现在没有谋士,也诚心希望我去那发展,这样的话我和家人就都可以保全了。”

贾诩所料丝毫不差,张绣竟然行子孙之礼前来迎接他。段煨知他离去,也去了一块心病,果然善待其家属。

顺便说一下,张绣为什么这么崇拜贾诩呢?因为他的叔叔就是我前边提过的西凉集团的重要将领张济,除了李傕、郭汜之外的西凉三号人物,张济死后,张绣全权接收了叔叔的人马和地盘。

此时曹操已经将汉献帝接到许县(许都),挟天子以令诸侯,都是在河南这疙瘩上溜达的,张绣必然成为曹操的眼中钉肉中刺。

建安二年(197年),张绣在贾诩的建议下,屯兵宛城。同年正月,曹操就来找张绣的麻烦。

这时张绣已经有了投降曹操的意思,实际上向曹操交出了宛城的指挥权,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又反悔了,原因有很多种说法,《三国志》与《三国演义》的说法相同,曹操好色,抢占了他叔叔张济的寡嫂。

而《傅子》的说法是曹操私下给了张绣的大将胡车儿很多金子,张绣害怕曹操利用胡车儿害自己,所以才反了。

不管怎么说,反正是反了,不过造曹操的反风险是很大的,要把戏做好才行,《三国志·吴书》记载,做障眼法的依旧是贾诩。

张绣依照贾诩的计谋,让自己投降的军队驻扎在高坡之上,而让曹操的军队屯于大道。

然后又让张绣向曹操建议,因为车子太少,应该让他的士兵把车子上的东西尽量带在身上,这样就可以减轻车的重量和数量。

曹操没多想就答应了,结果满负武装的张绣军,居高临下,面对的就是大道上毫无思想准备的曹操的军队。

张绣的突然反戈让曹操极为狼狈,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都在战斗中牺牲,大将典韦为了给曹操的逃跑争取时间,力战而死。

与曹操反目后,贾诩马上建议张绣,与荆州刘表联合。张绣同意,刘表也痛快地答应了联合的建议。

曹操在得知二人联合后,知道这二人此后必然是自己的心腹大患,所以他决定采取各个击破的战术,屡次南下攻击张绣。建安三年(198年)三月,曹操包围张绣据守的穰城(今河南邓县),眼看着张绣就要被曹操彻底歼灭,但是此时袁绍,不,准确地说是袁绍的谋士田丰出来拉了张绣一把。

曹操此时得到确切消息,田丰劝袁绍趁虚袭取许都(今河南许昌东),欲迎献帝号令天下。

无论袁绍是否采纳田丰的建议,对于曹操来说都必须撤退,因为如果袁绍真的奔许昌而来并且如愿迎回献帝,那曹操所拥有的一切都将失去。

而曹操刚刚离开穰城,张绣就率兵出城,尾随而来,此时刘表也派荆州军占据安众(今河南邓县东北),切断曹军退路,企图与张绣夹击曹军。

曹操在极为不利的情况下,在路上设下埋伏,大败张、刘联军。他的获胜只是为了能够尽快回到许昌,但是张绣见他继续北上,看到机会来了,虽然自己折了一阵,但是不痛不痒,曹操连掉在满地的战利品都没捡就匆匆北上了。

这不是逃跑是什么,不追又等什么?放着这样的便宜不捡那是要遭天谴的。

张绣点齐兵马就要追去,不料贾诩单人独骑,站在军帐之前,苦苦劝谏:“不能追赶,追赶必败!”

张绣从来没有忤逆过贾诩,但是这次他偏要去追,因为他实在找不出不去追曹操的理由,而且他要看看贾诩的预测到底对不对。

张绣去了,很快就鼻青脸肿的回到了贾诩身前,原来他碰见的是曹操亲自率领的曹军精锐。曹操竟然亲自殿后,好像知道张绣会来一样。

张绣面对贾诩惭愧得说不出话来,而贾诩却突然告诉他:“马上整顿兵马,再去追,这次去追准保能打赢!”

张绣眨了眨眼睛,实在不明白贾诩是怎么想的,还以为他是在说气话,便说道:“我没听你的话,以至于失败,现在已经失利了,再去追赶还有什么意义?”

面对这种智商的张绣,贾诩实在没有时间给他解释,只是说道:“兵势有变,火速追赶必然胜利。”(《三国志·魏书·贾诩传》)

张绣是硬着头皮去的,但是回来时却是兴高采烈,很显然,这一仗是打胜了。其实曹操那头估计也在纳闷,张绣咋就敢又杀回来呢?一点也不像张绣。

张绣回来自然问贾诩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贾诩这才在张绣面前显摆了一下,做出了如下分析:“这说来不难。将军善于用兵,却不是曹公的对手,他的军队虽然刚刚撤退,却必然是曹公断后。追兵虽然精锐,但是曹公的士兵更精锐,所以我料定第一次去必然失败。而曹公攻打将军没有失算,但是却要退兵,肯定是后方出了问题,而打败您的追击后,必然会轻军速进,即便留下其他将军断后,他们虽然英勇,恐怕也不是将军您的对手,所以第二次去追击肯定能打胜。”

贾诩终于费尽口舌把道理给张绣讲明白了,张绣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心中暗暗发誓,以后一定对贾诩言听计从。

但贾诩当时是怎么想的呢?

从贾诩的言语中可知,他一直称曹操为曹公,可见他对曹操的敬佩,恐怕只有这样的人才配和他斗智。

而夸张绣勇猛且善用兵,也是在给他灌迷魂汤。张绣打败曹操,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不是他多能打仗,而是曹操真的没有想到,他敢二次追击自己,加上自己归途心切,所以根本就没有留军队殿后,这才导致失败。

贾诩在此时都不忘吹捧一下张绣,说他善用兵,让他脑袋犯晕,可见贾诩是个多么奸诈的人啊!

不过此时贾诩已经有了新想法,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他已经受够了和这些猪一样的队友在一起的日子,他想找一个明主去投奔,因为他想过上稍微安稳一点的生活。

而摆在他面前的有三个选择:

A 刘表;B 袁绍;C 曹操

贾诩到底想选哪一个呢?既然是选老板,当然是最好的!

三选一

贾诩的选择,其实也是张绣的选择。

人一生的机会是别人给的,但自己要走的路却是自己选的,选对选错自己都要对此负责,休要埋怨旁人。

张绣深深的知道,自己的水平实在是太过一般,连个二流的军阀都算不上。所以,他也有了退隐江湖找棵大树好乘凉的心态。

但是到底找谁呢,所以他脑子里也有了和贾诩一样三个选择。

刘表是最早被贾诩排除在外的军阀,虽然他一直在和张绣联合对抗曹操,而且他所占据的荆州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但是贾诩还是认为投靠他不合适。

早在投靠张绣前贾诩就考虑过刘表,最终还是放弃了,那时他就对刘表做出了一个既准确又刻薄的评判:“若天下安宁太平,刘表可位列三公,然而方今乱世,他如此不见事变,多疑无决,便注定是碌碌无为之辈。”

贾诩认为刘表这人不适合在乱世逢生,他连张绣那点狠劲都没有。

剩下来的选择就是袁绍和曹操了,袁绍先干掉了公孙瓒,当然公孙瓒对北方的统一也有贡献,他干掉袁绍一直力挺当皇帝的刘虞,当时中原地区最后一个有实力的皇族成员。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袁绍吃掉公孙瓒后已成为天下第一诸侯。

曹操干得也不错,他先在徐州大败了刘备,然后又杀了吕布,袁术后来也被他干掉了。

袁绍VS曹操,统一北方的大战一触即发,而在袁绍和曹操的夹缝中,只有张绣还在苟延残喘。

建安四年(199年),历史上著名的官渡大战即将爆发,率先向张绣抛出橄榄枝的是袁绍。袁绍很聪明,他不仅向张绣招降,还特意派人找到贾诩,希望他能劝说张绣投降自己。

张绣面对袁绍开出的条件,再加上他与曹操之间有夺嫂、杀子的大仇,马上就要同意袁绍的建议,向袁绍投降。

此时,贾诩再次感到一阵眩晕,如果张绣真的向袁绍投降,恐怕一切都要完蛋了。正当张绣对袁绍的来使说“我同意”三个字的时候,贾诩倏然而出,对袁绍的使者疾言厉色,痛加训斥道:“回去告诉袁本初,谢谢他的好意,但是他连自己的兄弟都不能相容,怎么能容得下天下的国士呢?”

贾诩的意思再明白不过,当初你弟弟袁术遭难你都不拉上一把,更何况我们这些陌生人?这句话就是间接告诉袁绍,让我们投降,别做梦了。

贾诩的回应让张绣目瞪口呆,他呆呆地坐在那里,口中喃喃道:“这是为何啊?不投降袁绍,我们该怎么办?”

贾诩非常镇静,道:“不如从曹公。”

张绣又傻了,这次差点没瘫软在地上,真没想到贾诩会给自己出这样的“馊主意”,问道:“袁绍强大而曹操弱小,况且我与曹操仇深似海,我去他那还不是羊入虎口啊?”杀子之仇啊,这事搁谁都受不了!

贾诩笑道:“曹公是将军最适合投奔的人了。其一,曹公奉天子以令诸侯;其二,袁绍强大,我们兵少,这时去投,肯定不拿我们当回事,而曹公那势力弱,得我们相助必然会高兴,且重用我们;其三,我看曹公有称霸天下之志,必然会尽弃前嫌,以明德于四海!将军你就不要再犹豫了。”

张绣虽然还是有点害怕,但是贾诩说话从来不打诳语(除了那次蒙骗氐人),他相信了,于十一月率众归顺曹操。

曹操果然没有为难张绣,拜扬武将军,还让儿子曹均娶了他的女儿。张绣也在官渡大战中立有大功,被封为破羌将军,后又大破袁绍的儿子袁谭于南皮,封二千户,再后来随征乌丸时在柳城病逝(《魏略》上说张绣是因为杀了曹操的儿子,惊惧自杀而死),算是得了个善终。不过张绣的儿子张权后来因为和魏讽谋反被诛,但是那时和曹操的恩怨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

张绣的善果是贾诩的功劳,如果当初他投奔袁绍,曹操必然会在打败袁绍后,把他干掉。

曹操知道张绣来投都是贾诩的功劳,也早就听说贾诩的事迹,所以亲自接见了贾诩。他紧握贾诩的手道:“你让我信义的名声传播到了天下啊!”

这话曹操说得并不坦然,但是贾诩却听得坦然。

曹操随后拜贾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迁冀州牧,不过冀州牧这个头衔比较搞笑,因为冀州此时还在袁绍手中,有这个官职,却无法上任。贾诩只好留在曹操军中,参谋军事。

这好像也是曹操在暗示贾诩:你一定要在未来的官渡大战中显示出你的价值来!

谋略与谋身

至此,贾诩的人生进入了相对平和,甚至是有些低调的时期。

贾诩的头脑中永远是以保住自己的性命为第一位,然后才是为他人出谋划策,在西凉军团待着的日子里,他始终有一种朝不保夕的感觉,所以他所出的主意大部分都是奇招与怪招,都是临场发挥的智慧,总是在关键时刻挽回赛点,因为如果不挽回赛点自己就会受到死亡的威胁。

归顺曹操后,他终于有了一位头脑清醒的主公。贾诩发现,曹操善于用兵和搞政治,也善于搞外交,这让他省了不少心,在这样的人身边会有种安全感。

可是他也发现,曹操做事急于求成,在细节方面处理有问题,有的时候太过自信,而且多疑。况且曹操身边的智谋之士不在少数,就信任程度来说,贾诩远不如荀彧和郭嘉。

所以,贾诩在曹操阵营中惜字如金,不是最关键的时刻绝对不开口,因为他知道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新环境中,每一个主意都必须切中要害,否则很容易出丑。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与袁绍的官渡大战随之展开,他率先问了贾诩对这场战争的看法。

贾诩心里在想,好奸诈的曹孟德!我如果不是看你能打败袁绍,又怎么会怂恿张绣来投奔你呢?你这是在试探我啊,那好我就拍马屁给你听。他随即说道:“主公明查秋毫胜过袁绍,勇略胜过袁绍,用人胜过袁绍,决机胜过袁绍,有此四胜,就应该当机立断打击袁绍,大战须臾可定。”曹操听后拍手说贾诩分析得好。

这番话,不只贾诩一个谋士提过,荀彧也这么说过,不过这番话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因为无论贾诩怎么说,曹操都会攻打袁绍的。

在后来的官渡之战中,贾诩的正确判断还是凸显了他的价值,袁绍的重要谋士许攸因为其家属犯法被袁绍下狱,愤然投奔曹操,献计偷袭乌巢。

许攸告诉曹操袁绍遣淳于琼率兵万余护送军粮,至距袁军大营四十里的乌巢,这消息如果是真的,只要曹军把袁绍的粮道一断,战争基本上就结束了,但如果是假的呢?

曹操的营中大部分谋士都认为,许攸是诈降,只有荀攸和贾诩力劝曹操率军出击乌巢。结果正如荀攸和贾诩所料,河北平定了,袁绍不久病死,曹操领冀州牧,迁贾诩为太中大夫。

当然这次献计的首功应该记在荀攸的头上,贾诩只是一个随声附和的人。荀攸如何在这里面起到关键作用,后边讲到荀攸的章节的时候,再来说。

官渡大战就这么结束了,贾诩的功劳大大的,却总是有人来分享。

贾诩后来献计变得越来越谨慎了,而他第三次献计的时候,曹操竟然没有采纳,这次是在赤壁大战前。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攻破荆州,想乘机顺江东下。

此时,贾诩已经嗅到了曹操失败的味道,所以他迅速建议:“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汉南,威名远著,军势既大;若乘旧楚之饶,以飨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士乐业,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

意思是说,不急着采取军事手段攻打江东,而是应该首先安抚百姓,收复民心,江东自然会望风而降。

贾诩到曹营后,不敢再像之前对李傕、郭汜、张绣那样,直截了当地提意见,因为他知道曹操自视甚高,虽然表面上礼贤下士,但是在他面前过分显示才能,显得处处比他强的话,肯定会招来杀身之祸,比如后来的杨修。

所以,他绕着弯子告诉曹操,不要这么急于攻打江东,后半句话没说,打江东就是失败。

而曹操不听,曹操用兵一向以快著称,而眼前的形势是如果顺利攻下江东,天下就统一了。

贾诩的含蓄劝阻,并没有让曹操回心转意,结果在赤壁之战中大败而归,贾诩没有力劝的结果让曹操损失惨重。后来曹丕再次伐吴,贾诩以同样的态度劝阻,也没有得到支持,父子俩在一块石头上摔倒,贾诩作为高级谋士,不直接明言劝谏是要负责任的。

当然这不能完全怪贾诩,他只想安全地活下去,得个善终,按说这样的要求并不过分,但是纵观三国,能得善终者几人?

所以,贾诩在曹营中,献出自己谋略的同时,也一直在谋身,他含蓄地体现着自己的价值,却从来不触犯任何人的利益。奸诈到这种程度的贾诩,连乱世之奸雄的曹孟德恐怕也难以望其项背。

不特意表现,不代表他不会表现,在对马超和韩遂的战争中,他让曹操真正领略到什么叫“毒计”。

建安十六年(211年),以马超、韩遂为首的西凉十部联军,聚集十多万兵马,据守潼关抗曹,曹操率大军迎战,从此展开了渭南之战的序幕。

但马超虽勇,却难抵挡曹操的攻势,很快连折几阵。马超受挫后,提出划河为界的议和条件,被曹操拒绝。

马超因为后续的粮草跟不上,所以必须速战速决,可是曹操坚守不出,弄得马超十分尴尬,只能在当年九月再次提出划地为界的要求,并送子为人质。

对于马超的建议,曹操身边的谋士都没有说话,贾诩在沉默了好一会儿后走出来,对曹操说道:“可以表面上假意应允,麻痹对方,实际积极准备,伺机歼敌。”

曹操见贾诩说话,可是不容易,所以又问贾诩如何才能战胜马超。

在正史中贾诩只说了四个字,“离之而已”(《三国志·魏书·贾诩传》)。后来看到的故事无比的精彩,那就是“曹操抹书间韩遂”。

离间计,中国历史上最毒的计策,无数英雄好汉都被这根毒针扎得痛苦难堪。

曹操利用与韩遂的友谊,故意在两军阵前和他叙旧,又故意涂改给韩遂的书信,使之落到马超手里,引起马超的猜忌,促使他们内部矛盾激化。曹操视时机成熟,主动对关中军发起进攻,大胜而归。

这件事情的功劳都被记在曹操的头上,但是大家可以想一想这是不是更像是贾诩的计谋呢?就连《三国志》都言及“卒破遂、超,诩本谋也”。

可是这就是贾诩的低调,他从来不会在众人面前卖弄自己的计谋,更不会在曹操面前抖机灵,他故意暗示曹操如何做,然后自己退居到曹操的阴影之后。这是什么样的智慧呢?比起杨修的小聪明来,贾诩才是身负大智慧的人啊。

太子党

在与马超、韩遂的大战后,贾诩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再也没有任何表现,因为他知道曹魏集团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开始考虑一项十分重大的事情了,而这件事情,自己还是不参与的好。

人总会老的,家业还要传下去,普通人家在面对诸多儿女的时候,会选择分家,各过各的日子。可是在曹操这里不行,一个偌大的国家不可能分裂开来。

曹操已经到了必须考虑继承人的年纪了,而他的儿子里有才能继承王位的人实在是不少。

优秀的儿子太多是件非常痛苦的事,而更要命的是长子曹昂跟张绣打仗的时候牺牲了,所以选择哪个儿子当太子,变成了十分棘手的事。

曹丕和曹植不用说,王后卞氏所生的儿子曹彰也是一员勇将,环夫人所生的曹冲、杜夫人生的曹衮个个都是厉害的角色。

当然所有人都知道,曹丕和曹植得到王位的可能性最大。

所以两派的争斗也逐渐拉开了序幕,而此时一直躲在暗处的贾诩也在观察这两位公子,判断到底谁可以得到王位。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贾诩做出了判断,曹植没戏,王位肯定是曹丕的。

曹植,恐怕大家只知道他的七步诗,那是他最可怜的时候。可是大家也应该知道,其实他是个很风光的人物,至少比他哥哥曹丕要优秀很多。

曹植从小思维敏捷,而且举止坦率,讲究庄严和容貌举止,曹操提出的所有问题,他都对答如流,曹操几次都差一点就把太子之位给了他。

但是曹操对于这件事还是迟疑不决,因为曹植也有致命的缺点,那就是他太过任性妄为,喝酒无节制。最让曹操受不了的是,他的党羽遍布朝野,而这些党羽中没有一个是曹操喜欢的人,特别是杨修。

结党多半没有好结果,在曹操的眼皮子底下结党,就更是他的眼中钉了。

相比曹植而言,曹丕就显得特别成熟,他善于运作,矫情自饰以掩饰自己的真实面目,其实他比谁都想当太子。

曹丕当时为五官将,他暗中找人联系贾诩,想知道他对于立太子的看法。

贾诩的回答简练而规矩,像是德育课的老师在教育他的学生,他说:“愿希望将军修养品德,勤于学习,日夜孜孜不倦,不违背作儿子的道义,仅此而已。”

孝顺父母,尊崇道德,朝夕不变,做你该做的,其他事你不用想。贾诩的回答很得体,他的心是向着曹丕的,但是没有给曹丕明确的回答,而是说了些做人的基本道理,而就是这些很多人不屑一顾的道理,曹丕当作了神的旨意,照做!

面对曹丕的谦恭和孝顺,曹操犹豫了,他的耳目多么灵光,他知道这是贾诩教育的结果,但是他却从中看到了曹丕的才能。

曹操再也忍不住了,他找来贾诩,想知道他对继承人有什么意见。至于谋士如云的曹操为什么会找贾诩商量,我想无外乎这样几个原因。

一、贾诩没有门派;二、贾诩看问题非常深远;三、贾诩是魏国未来的重要人物。

此时,曹操已经疏远了荀彧和荀攸这些重要谋士,而一直不多言语的贾诩被曹操认为是可以辅助未来继承人的重要人物,更重要的是曹丕也是这么认为的。

所以曹操特地找来贾诩,他屏退左右问,谁可以当太子?贾诩一如既往,闭口不答。

曹操急了,他知道这些年来,不在关键时刻贾诩是不说话的,可是现在就是关键时刻了,为什么还是不说话呢?便道:“跟你说话了,为什么不回答?”

贾诩若有所思地说:“属下在想一件事情,所以没来得及回答主公!”

“想什么?”

“我在想袁绍和刘表他们父子!”

贾诩就像是一个天生的哑谜大师,他说的每一句话看似没有价值,但是如果细细品味悟出真意的话,发现每句话都有非常深厚的引申义。

袁绍和刘表都是废长立幼,最后把基业丢了!

曹操哈哈大笑,确定了未来的继承人,也确定了未来由谁来辅佐他!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被立为太子,不管愿不愿意,贾诩都被曹氏父子定位为心目中的“太子党”,而且是合法的太子党!

曹操死后,曹丕即位,很快地做了他父亲都没敢做的事情:把汉献帝赶下台,让他把皇位禅让给自己。

很多书都说,是贾诩撺掇曹丕这么干的,抱着这种观点的人,看前文可以明白,贾诩绝对不会像小丑一样,出主意把汉献帝赶下台,至少在表面不会,他最多是点曹丕一两句话,而在正史中找不到贾诩说这样话的只言片语。

贾诩有这样的嫌疑,完全是因为曹丕称帝后的安排,任大中大夫贾诩为太尉,御史大夫华歆为相国,大理王朗为御史大夫。

贾诩位列三公中最重要的太尉职位,自然会被人误解,以为他是曹丕篡位的始作俑者。而《魏略》中也明确记载了孙权讥笑曹丕任贾诩为三公是用人不当。

可是真的像孙权想的那样吗?

贾诩在当太尉的这段时间,依旧谨慎,朝廷和家门两点一线,回家就把大门关上,拒绝客访,儿子娶媳妇,女儿嫁人,也绝对不高攀权贵。

贾诩所做可谓是低调之极,在弥留之际,他仍然为曹氏做出重要的判断,事情与他所预料的也是丝毫不差。

公元223年,曹丕便问计于贾诩:“我想统一天下,吴、蜀应先征讨哪个?”

贾诩献出了人生中最后一个计谋:“攻取者先兵权,建本者尚德化。陛下应期受禅,抚临率土,若绥之以文德而俟其变,则平之不难矣。吴、蜀虽蕞尔小国,依阻山水,刘备有雄才,诸葛亮善治国,孙权识虚实,陆逊见兵势,据险守要,泛舟江湖,皆难卒谋也。用兵之道,先胜后战,量敌论将,故举无遗策。臣窃料群臣,无备、权对,虽以天威临之,未见万全之势也。昔舜舞干戚而有苗服,臣以为当今宜先文后武。”

说这么多,其实就为了说明白一个道理:“把自己的事管好再去打别人!”

这话说得隐晦,但是还是让曹丕郁闷,贾诩啊贾诩!你为什么就不能直截了当地跟我说呢?即便你说我此次出征会输我也会听你的啊!

可是贾诩还是这样,决不把话说明白。曹丕赌气出征,他抱着父亲的遗愿第二次出征东吴,这次大战的结果是无功而返,而且损失大量的军力。

就在曹丕班师回朝的时候,贾诩去世的消息传来了,享年77岁。

四年后,曹丕也去世了,魏国在曹睿短暂的执政后,陷入衰落,最后政权落于司马氏手中。

贾诩的悼词:

贾诩,时人称之为“毒士”,奇谋百出,算无遗策。裴松之对贾诩的历史地位很不服气,认为他不该和荀彧等人在一个高度上。

但是,历史不应该只属于那些道德君子和圣人。

以贾诩的才华,在分明看出李傕、郭汜、张绣没有远大前途的前提下,仍毅然委身于张绣帐下,为什么?因为年轻的贾诩需要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以自己最为狠毒的计策,让这个乱世开启。因为他知道只有这样,才会有他的舞台,青史才会记住他的名字,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算不上好人,但是确是最好的谋士。

贾诩是天生的谋士,他没有野心。如果有野心,恐怕会成为一方厉害的诸侯,他总是身居幕后,却往往要替帐前的主公作主。

贾诩的后半生活得是那么从容,淡定。因为他活得寂寞,在这个世间已经没有可以超过他的智者!就连曹操都两次败在他的计谋之下。

后来,贾诩选择了寂寞,不玩了!因为玩腻了!没有对手的游戏是无聊的!

他一面犯下滔天奇罪,一面又能成功地躲避千夫所指,这份能耐,孰能及之?大隐之人,时而避难乡间,时而闪身庙堂,在贾诩身上我们能看到那份隐士的潇洒。

韬光养晦,官却越做越大,晚年竟又在曹丕的朝廷里充任太尉,权势蒸蒸日上,而就是在这些争权夺利的日子里,他仍旧如此从容,过着恬淡的生活。我们不禁要问,这是怎样的奇人?

这个邪恶的播种者,谋略的热衷者,最终是以一副德高望重的神情,安然去世,享年七十七岁。著名的三国评论家易中天在他的名著《品三国》中提到:贾诩能在乱世中审时度势,自己活的时间是最长的,还保全了家人。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贾诩可能是三国时期最聪明的人。

我同意这样的观点,还有谁能比得上贾诩的智慧呢? aPRMf8azZ6hK7dYn+HxzIDROM1ogdY89aXp5JjIZbwJaXCP8TouPdeUOKceGTQJ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