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讲

天才值得我们敬仰 ——西方历史上的逻辑学家

我先前写道:“对于深入地理解一门学科来说,厚重的历史感始终是必要的,并且是重要的。” 〔1〕 这是因为,当我们熟悉一门学科的发展历史、熟悉有关理论的来龙去脉时,将有助于我们深入、准确地理解这些理论,并且在学习它们时会产生某种亲切感,对创造它们的大师们产生某种敬畏感。更重要的是,历史上伟大人物的思想并没有完全死去,它们有可能激发出新的灵感,成为新的理论创造的温床和借鉴。因此,这本《逻辑学十五讲》选择从历史上著名的逻辑学家开始讲起,让我们看一看:迄今为止的逻辑学说,是由中外历史上哪些伟大的逻辑学家创造出来的,我力图给他们作一幅文字素描,轮廓性地勾画他们是一些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人生际遇,有什么样的学术背景,有什么样的思想倾向,作出了哪些主要贡献。历史上的伟人常常可以成为校准我们的航向的坐标和参照系。

公认的看法是,世界逻辑的发展有三大源流:肇始于古希腊的西方逻辑,以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为代表;中国先秦时期的逻辑,以名、辞、说、辩为主要内容,以《墨经》的逻辑学为主要代表;古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其逻辑学理论也带有佛学特色,以正理论和因明为主要内容,代表性人物有陈那、法称等人。在唐代,印度因明随佛教一起传入中国,有汉传因明和藏传因明之分。不过,在实际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先秦逻辑和古印度逻辑都有某种中断,没有进入世界逻辑发展的主流。唯有肇始于古希腊逻辑的西方逻辑有相对完整的历史,它后来成为世界逻辑发展的主流,现代逻辑就是以它为基础发展而来的。因此,本讲先从西方历史上的几位大逻辑学家讲起,为了首尾照应,中国历史上的逻辑学家安排成本书最后一讲。至于印度历史上的逻辑学家,由于我本人很不熟悉,从略。

著名逻辑史家波亨斯基(I. M. Bochenski, 1902—1995)曾这样描绘西方逻辑发展的总图景:在西方逻辑史上出现过三个高峰,每一个都是较短暂的,由长时期的衰落间隔开来。第一个高峰出现于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这个时期的辉煌成就是亚里士多德逻辑与斯多亚逻辑;第二个高峰出现于12世纪至14世纪,即中世纪逻辑的鼎盛期,此时期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第三个高峰是从19世纪晚期开始的数理逻辑时期。 〔2〕 我同意这样的看法,并从各个时期选择了少数几位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逻辑之父,古希腊逻辑的代表;培根和密尔,近代归纳逻辑的代表;莱布尼茨、弗雷格、罗素、哥德尔和克里普克,现代符号逻辑的代表。唯有中世纪逻辑学家以群像的形式出现。我选择人物的依据是原创性和影响力,这些人的工作奠定和塑造了西方逻辑发展到今天的形象。 PnsNOO2idBHxNLOHeJQuVPquuKr11W1oYl/B4GS7M09jLtlvWdwi8fvgFeW5t5H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