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 王朝更替与农民战争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是在陈胜、吴广农民战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王朝。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出身于平民阶层,曾任秦基层政权亭长,他曾因公事出行咸阳,见到秦始皇车列,感叹道:“嗟乎,大丈夫当为此也!”(《史记·高祖本纪》)和刘邦争夺天下的项羽,是楚国名将之后,随叔父项梁避难江东,见到秦始皇出巡,叹道:“彼可取而代也。”(《史记·项羽本纪》)从秦以后的封建社会历史,不论是农民战争或其他夺取政权的战争都以做皇帝、另立王朝为目标。

刘邦与项羽争天下,最后刘邦取胜,正如清初大思想家王夫之所说:“项羽之暴也,沛公之明也。”(《读通鉴论》)所谓“明”指有宽广的胸怀,能从秦朝暴政中吸取应有的教训。在他制定的政策中有这样的内容:平民在战乱以前的身份地位以及私有财产的所有权,在回到故乡以后,政府加以认可,使之成为编户齐民;同时使一定数量的奴婢得到人身解放。

刘邦的功臣集团大多出身微贱,除张良家世高贵外,其余多为平民百姓。萧何、曹参、任敖、周苛都是普通小吏,陈平、王陵、陆贾、郦食其、夏侯婴等是一般平民,樊哙是屠狗者,周勃是织席、吹箫服务于丧事者,灌婴是贩缯者,娄敬是挽车的普通役人。清代历史学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称他们为“汉初布衣将相之局”。这些“布衣将相”们多少能了解民间疾苦,对自己有一定的约束。例如萧何以丞相之尊,置田宅时,挑选穷僻之处,经营宅第,并不大兴土木,骚扰百姓。他说,后世子孙如果贤良,则会效法我的俭朴;如果不贤良,家产也不至于为强势之家所夺。可以这样说,西汉王朝建立的政治基点,是对秦朝暴政的否定。

汉高祖刘邦去世,群臣称赞道:“高祖出身低微,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史记·高祖本纪》)《汉书·礼乐志》有这样的话:“汉兴,拨乱反正,日不暇给。”当时的“拨乱反正”主要是改变秦之暴政为平易之政。刘邦去世后,西汉王朝经历了吕后专政时期,随后进入汉文帝刘恒和汉景帝刘启执政的文、景时期。文、景两代共39年,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轻徭薄赋,国家安定,经济富实。文、景以后,汉武帝执政时代,情况便开始有所变化。

在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王朝都不能阻挡豪强之徒对于土地的兼并,官僚地主聚敛财富,霸占土地,使农民陷于极度困苦之中。尽管有远见的大臣们为抑制土地兼并,向皇帝提出建议,但这些都不能解决封建社会中的顽症——豪强对土地的掠夺。社会矛盾的激化,民不聊生,不能不引起新一轮的流民活动,导致再一次农民战争。西汉末年的赤眉、绿林起义;后来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就是明证。再后来隋代、唐代、元代、明代、清代的农民起义莫不如此。历代农民战争有他们自己的纲领口号,或要求减轻租赋、徭役,或要求人身平等,或要求有可耕种的土地,但是不会从根本上改变君主专制制度。仿佛有一双看不见的“手”在拨动历史。天下太平不久,社会肌体旧病复发,压迫加重,酝酿再一次的天下动荡。如此周而复始,不断循环。这种现象有人称之为“周期率”。其道理并不复杂,封建制社会内的“治”和“乱”都受制于这种制度,在制度没有根本改变之前,这种“周期率”总要发生作用。从经济上、政治上和思想上看,这种制度称之为君主专制制度,始于秦始皇。秦始皇将“天下”作为其个人的私产,说“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史记·秦始皇本纪》)皇帝及其家族的利益和权力,称之为皇权。农民战争的目的并非推翻这种制度,而是在这种制度的框架内重新换一个家族,换一个皇帝。刘邦在取得天下以后,他向自己的老父夸说天下就是他的私产,任何人都比不上(《史记·高祖本纪》),这和秦始皇的口气没有本质的区别。封建主义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存在过很长时间,尽管在政治上、经济上和思想文化上都曾经有过许多创造,但是,要依靠这种制度带来长治久安,那只是一种幻想。

君主专制制度作为一种制度,从政治上和经济上推翻它,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任务。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由于很长时间的文化心理积淀,要消除这种制度的思想影响,并非一件简单的事。在皇帝和皇权的长期统治下,在中国历史上逐渐形成这样的文化心理:世界上最令人敬畏的是皇帝,人间的祸福都来源于皇帝的“旨意”。人们总是希望有一个“好皇帝”,依靠他拯救众生。因此,在中国封建制社会中,皇帝及皇权的长期统治便凝聚成对皇帝敬畏的世俗宗教意识。农民战争并不反对这种意识,企图用一个“明君”去代替“暴君”。真正对这种制度进行理性思考,指出皇帝为天下之“屠毒”者、“敲剥”者、“大害”者,思考如何创设一种新的制度,这要依靠先进知识分子自觉的理论思维。清朝初年大思想家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一书就是从理论的高度批判君主专制制度的杰作。

如果说农民战争动摇了旧封建王朝的统治,那么,新王朝的建设必须经过知识分子的努力,将某些治国的思想转化为一定的制度和方略,并得到最高统治者皇帝的首肯,得以采纳推行,这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中国历史上国力强盛、政治相对稳定时期虽各有特色,但是重视知识文化,重视知识分子却带有普遍性。《汉书》作者班固说,汉武帝在文治武功方面都有丰功伟绩,他能够“畤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汉书·武帝纪》),重视网罗人才,为他们创造发挥才能的机会,这与秦始皇“焚书坑儒”形成鲜明对比。武帝时所谓“儒雅”之士、“笃行”之士、“质直”之士、“推贤”之士、“文章”之士等等不可胜数。总之,历史之所以成为人的群体活动舞台,并非哪一个阶级、阶层在这里扮演独角戏,而是众多人群展示各自智慧才华的场所;这些智慧的结晶就是“文明”。中国历史进入文明社会以后就是一部文明的演进史。

【思考题】

1.为什么了解朝代的更替是学习中国历史的切入口?

2.怎样看秦朝的兴亡?

【参考书目】

1.吕思勉:《秦汉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2.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人民出版社,1992年。

3.杨宽:《战国史》(增订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Jkt0uJRDZqMBJbg99p2KO8y+JKZN+nqNaa1bnOH7Ixw3K9o30NJhXn1jlSCruGr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