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节 来自亚洲的理论和观点

一、森田疗法

20世纪20年代初,森田正马在日本创立森田疗法,其后经过多位理论家的发展,成为在日本、中国以及其他亚洲国家较为有影响力的治疗理论。森田疗法及其理论并不是针对所有的心理障碍,它主要解释了所谓“神经质症”的产生和发展,并且提出了针对“神经质症”的治疗方案。神经质症主要表现为患者具有某种并非器质性原因造成的症状,而这种症状对其正常的生活、工作或学习造成障碍。患者对症状具有内省能力,一直在做着克服症状的努力,有着强烈的求治动机(钱铭怡,1994)。

森田正马将神经质症划分为普通神经质、强迫观念症和发作性神经质三种类型,其症状分述如下(大原浩一、大原健士郎,1995)。

(1)普通神经质(即所谓神经衰弱):失眠症、头痛、头重、头脑不清、感觉异常、易兴奋、易疲劳、脑力减退、乏力感、胃肠神经症、劣等感、不必要的忧虑、性功能障碍、眩晕、书写痉挛、耳鸣、震颤、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

(2)强迫观念症(包括恐怖症):社交恐怖(包括:赤面恐怖、对视恐怖、自己表情恐怖等)、不洁恐怖、疾病恐怖、不完善恐怖、学校恐怖、高处恐怖、杂念恐怖等。

(3)发作性神经质:心悸发作、焦虑发作、呼吸困难等。

森田疗法认为神经质症的形成,是因为本来存在着的疑病素质,在偶然事件的诱因之下,通过精神交互作用而形成神经质症状。造成神经质症状的根本原因在于想以主观愿望控制客观现实,从而引起精神拮抗作用加强所导致的。

1.疑病素质与适应不安

森田正马认为神经质症的出现是以疑病素质为基础的。所谓疑病素质,是一种精神上的倾向性。精神上的倾向性有内向和外向之分:外向型精神活动的目标经常受外界对象的支配,追逐现实;而内向型精神活动的目标则常常指向自身,对于自己身体方面或者精神方面的状况非常关注和敏感。富于内省,关心自己的身体状况,这是人人都会有的表现。按照森田正马的理论,这是一种人类本性生存欲的表现。生存欲的含义包括:①希望健康地生存;②希望更好地生活;③希望被人尊重;④求知欲强,肯努力;⑤希望成为伟大的、幸福的人;⑥希望向上发展等。正常的生存欲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过强的生存欲必然伴随着过强的对死亡的恐惧,因为生的欲望过于强烈,对自己或者事物就会存有超出寻常的要求,就会因为惧怕达不到自身的欲望而产生强烈的对死亡的恐惧。对死亡的恐怖常与惧怕失败、害怕疾病、恐惧不安等心理活动相联系。例如,过高的成功欲望同时会产生强烈的对失败的恐怖,过强的保持健康的欲望同时会伴随着强烈的对疾病侵袭的恐惧。在过高的生存欲望以及与其相应的过强的死亡恐惧之下,如果出现某种诱发的契机,例如一下子意识到心脏的跳动,就可能把原来属于正常范围的生理现象误以为是病态的(感到心跳过速)。同样,在过强的生存欲望和死亡恐惧的影响下,为了努力排除这种“病态的”现象,个体对外界的关注开始下降,精神活动完全向内,陷入精神的内部冲突之中,导致神经质症状的产生。因此可以说,过高的生存欲望同时就会伴有过强的对死亡的恐怖,这导致精神活动的过度内向性,形成疑病素质,成为神经质症产生的基础(钱铭怡,1994)。

“适应不安”这一说法来自森田正马的学生高良武久的论述。高良武久在论及神经质症状产生时,没有采用“疑病素质”的说法,而认为适应不安与神经质症的产生密切相关。所谓适应不安,指的是生存在人类社会的人必然会存在的某种不安心理,即为能否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生存下来、自身的心身状况能否适应外界环境这样的问题而烦恼。适应不安的程度随着个人的素质、年龄和所处的环境条件等不同而变化。较为内向的人容易出现适应不安,因其有较强的内省倾向,总是对自己的心身状况能否胜任所做的事情缺乏自信。从年龄阶段来看,青春期前后适应不安容易比较强烈,这与青春期个体自我意识增强,自身欲望增长而又缺乏实际经验,容易与外界环境发生冲突有关。高良武久认为,适应不安所伴随的不安、担心、痛苦等心理虽然让人不快,但是却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保护机制。例如,如果没有疼痛感,人们就可能对伤害失去警戒。如果人们不允许这种虽然带来不快,但却必不可少的保护机制——适应不安的存在,试图否认这种正常的心理现象,这必然造成精神内部冲突,最终形成神经质症状(大原浩一、大原健士郎,1995)。

2.精神交互作用

所谓精神交互作用,“就是因某种感觉,偶尔引起对它的注意集中和指向,那么,这种感觉就会变得敏锐起来,这一敏锐的感觉反过来吸引更多的注意,这样一来,感觉与注意彼此促进,交互作用,致使该感觉越发强大起来”(大原浩一、大原健士郎,1995)。这种精神活动过程就是精神交互作用的过程。精神交互作用解释了神经质症状发展的过程。例如,对于以惊恐发作为主要症状的神经质症,具有疑病素质或者倾向于否认适应不安的个体在某种诱因下可能会把偶尔出现的心跳加速当做是异常的感觉而加以特别的关注,从而引起了对这种感觉的恐惧和预期不安。因为对这种感觉更加敏锐起来,所以就引发了更多的恐惧和不安,出现更多这样的感觉,感觉与注意彼此促进,精神活动逐渐变得完全指向内心,长期被封闭在精神的内部冲突之中无法摆脱,形成症状(钱铭怡,1994)。

3.精神拮抗与思想矛盾

如果说神经质症的发病与疑病素质有关,而且症状的发展与精神交互作用有关的话,其症状给神经质症患者带来苦恼的根源则与思想矛盾造成的精神拮抗作用的加强有关。

森田疗法认为,人的精神活动有一种对应和调节的现象,这种现象类似于人体中作用相反、彼此制约、相互调节的拮抗肌的作用,因此被称为精神拮抗作用。

精神拮抗作用具体表现为:当一种心理出现时,常常有另一种与之相反的心理出现。例如,恐惧时常出现的不要怕的心理,受表扬时反而涌现内疚的感情。森田疗法认为,这种抑制性意志是我们精神领域中的自然现象。精神领域中的这种拮抗作用,如同肌肉的拮抗作用一样,都不是个体能够一一加以随意支配的。

精神拮抗作用过强或者缺乏这种拮抗作用,人都会出现问题。而神经质症患者的各种苦恼,也是由于欲望和意志之间拮抗作用增强引起的。例如,想要获得成功的这种生的欲望越强烈,对可能失败的死的恐惧就越强烈;拼命要加强生的欲望而排除对死的恐怖,为否认失败的可能想尽种种办法,反而使引起拮抗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都相应增加,加之思想矛盾的影响,个体就会感到越来越苦恼。

按照森田正马的观点,产生精神冲突、苦恼的根源在于思想矛盾。思想应该是对事实的记述、说明或者推理。但是思想和事实之间常存在差异。不了解这种差异,依据个人主观想象来构筑事实或企图安排实施,希望客观事物按照自身的主观愿望产生某种变化,就会出现思想矛盾。对于恐怖、不安、苦恼这些人人都有的令人厌恶的情绪,神经质症患者总是想用“理应如此”“必须这样”的思想愿望试图避免和消除这些情感,这是不可能办到的,因而产生思想矛盾,造成神经质症状(钱铭怡,1994)。

4.森田治疗原则

森田根据其对神经质的认识,提出了针对性的治疗原则,目的是消除思想矛盾,打破精神交互作用。森田治疗原则可以被概括为“顺应自然”和“为所当为”两点。

所谓顺应自然,就是应该注意不要以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套客观事物,认清任何客观事物都有其自身的活动规律,包括每个人的感觉、情感、精神活动以及神经质症状的形成与改变都有一定之规,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去转移的。“夏热冬寒乃自然规律,而想使夏不热、冬不寒,悖其道而行之,是人为的拙策;按照自然规律,服从之,忍受之,就是顺应自然。”(大原浩一、大原健士郎,1995)。例如,恐惧和不安是常见的心理现象,非要把它视为异物而与之艰苦抗争,坚持认为自己就不应该有不安现象,就是违反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反之,顺应自然,不以不安为怪异,就可以破除思想矛盾,不去拼命排除这些令人恐惧的念头,放弃对对立观念的抗拒,就能破除精神交互作用,不致陷入激烈的精神内部冲突之中。顺应自然还包括认识症状的形成和改变是一个过程,即使对症状采取接受的态度,症状也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就产生立竿见影的改变。

不过,“顺应自然的态度并不是说对自己的症状和不良情绪听之任之;另一方面要靠自己本来固有的上进心,努力去做应该做的事情”(大原浩一、大原健士郎,1995)。“为所当为”,可以说是对顺应自然的治疗原则的充实和补充。森田疗法认为,改变神经质症状,一方面要对症状采取顺应自然的态度,另一方面要随着本来有的生的欲望去做应该做的事情。通常症状的消失需要一个过程,在症状仍然存在的情况下,尽管痛苦也要接受。把注意力及能量投向自己生活中有确定意义的、能够见效的事情上。这样,把注意力集中在行动上,任凭症状起伏,有助于打破精神交互作用,逐步建立起从症状中解脱的信心。

神经质症患者本来具有强烈的生的欲望,但为死的恐怖所束缚,大量精神能量投入到对症状的关注和拮抗中,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无成效又使得患者的注意更集中在症状上,而越把症状当成必须排除的异物,从而加重症状。按照生的欲望所表现出的上进心去做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情,就可以把精神能量逐步引向外部世界,使得注意不再固着在症状上而减轻症状。而且,虽然带着症状去行动仍有痛苦,但行动本身使得在工作、学习上有所收获,患者就会发现过去总是努力要解除症状,认为正常后才能正常地工作和学习的想法是没有必要的。尽管痛苦也要坚持,就打破了过去那种精神对行动束缚的模式。

在顺应自然的态度指导下的为所当为,有助于陶冶神经质性格。这种陶冶并非彻底改变,而是对性格的不同部分进行扬弃。即发扬神经质性格中的长处:认真、勤奋、富有责任感等;摒弃神经质性格中的致病之处:神经质的极度内省和完善欲(钱铭怡,1994)。

二、认识领悟疗法

认识领悟疗法是钟友彬在中国应用心理分析的实践之中,逐步发展出来的。钟友彬在20世纪60年代初和王景祥医师合作,尝试用心理动力学的原则对强迫症、恐怖症病人进行试验性治疗。1981年他在北京的首钢医院开设心理门诊。1988年他出版了《中国心理分析:认识领悟心理疗法》一书,这本书的问世标志着他对心理分析的应用和发展进入了一个较为成熟的阶段(钱铭怡,1994)。

认识领悟疗法源于心理分析,是一种通过解释使病人得到领悟,从而使症状减轻或者消失的心理疗法。它一方面保留继承了心理分析疗法的一些治疗原理,另一方面结合中国人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经济状况而建立,与心理分析疗法又有所不同。

1.认识领悟疗法与心理分析的异同

关于认识领悟疗法和心理分析的异同,钟友彬曾经做过下列分析(钟友彬,1988),这些分析也有助于我们了解认识领悟疗法的基本理论和治疗原则:

(1)承认人有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承认人的一些活动可以在意识以外进行,自己不能理解这些活动的原因,尤其是病态的行为。

(2)承认人格结构论,承认人们不自觉地使用心理防御机制来解决或者减轻自己的心理冲突和烦恼,包括病态的恐惧。

(3)承认神经症病人患病后有两级获益,尤其是外部获益,给治疗这类疾病造成困难。

(4)承认幼年期的生活经历,尤其是创伤性体验,对人个性形成的影响,并可成为成年后心理疾病的根源。但是不同意俄狄浦斯情结是人的普遍特征,也不同意把各种心理疾病的根源都归之于幼年性心理的症结。

(5)同意心理分析的观点,认为各种神经症病人的焦虑都有其幼年期的焦虑的前例,这是成年焦虑的根源。认为强迫症和恐人症的症状是过去或幼年期的恐惧在成年人心理上的再现。

(6)弗洛伊德认为性心理障碍是幼儿性欲的直接表现,是成人的一种非常态的性满足。认识领悟疗法认为这有一定道理,性心理障碍是成年人用幼年的性取乐方式来解决成年人的性欲或解除成年人的苦闷的表现,是本人意识不到的。

(7)用病人易理解的、符合其生活经验的解释使之理解、认识、并相信其症状和病态行为的幼稚性、荒谬性、不合成人逻辑的特点,使之达到真正的领悟,从而使症状消失。

此外,认识领悟疗法与心理分析和其他心理动力学疗法在临床实践上的主要区别在于:无论病人的临床表现如何,病程长短,一般治疗10次左右就可以使病情明显好转,甚至症状完全消失。其治疗关键在于分析症状的幼稚性。病人如果能真正理解并接受治疗者的解释,就可使病情减轻(钱铭怡,1994)。

2.主要适应证与治疗要点

认识领悟疗法的主要适应证为强迫症、恐怖症和某些类型的性心理障碍,如露阴症、挨擦症和恋物症等。从治疗效果来看,露阴症等性心理障碍应该是最佳适应证,其次是恐人症和强迫症。随着这种治疗方法在国内的推广应用,一些治疗者也在尝试用这种方法治疗神经性呕吐和顽固性疼痛,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认识领悟疗法的治疗过程和步骤主要有以下几个(钟友彬,1988):

(1)采取治疗者和病人直接会面交谈的方式。如果病人同意,可以有一位家属在场。每次会面的时间一般为60分钟,最多不超过90分钟。两次会见时间间隔不固定,可以由治疗师和病人商议决定。如果病人有文字书写表达能力,每次会见后,可以要求病人尽可能写出对治疗者解释的意见,并结合自己病情的体会提出问题。

(2)初次会见时,让病人和家属报告症状、既往病史和治疗情况。与此同时,进行精神检查和必要的躯体检查,确定是否是认识领悟疗法的适应证。如果是适应证,首先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让病人意识到在心理治疗中疗效好坏和病人的主观努力有很大的关系。需要患者积极配合,不隐瞒自己真实的病情和内心想法,对治疗者的提示、解释,结合自己的病情认真思考,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和体会。

(3)初次见面时,如果时间允许,可以直接告诉病人,其病态情绪和行为与幼年时的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现在虽然已经是青年甚至成年人了,在生理年龄和智力年龄方面已经比儿童期成熟了很多,但是心理年龄仍处于比较幼稚的阶段,还在用儿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来面对成年人的问题。

(4)在以后的会见中,可以询问病人的生活史和容易忆起的有关经历,一般不要求勉强回忆“不记事年龄”时期的经历。对于病人的梦可以偶尔涉及。用较多的时间和病人讨论症状的性质,启发他们认识到症状的幼稚可笑性,帮助他们从成人的角度重新看待自己的问题。

如果病人能够坚持治疗,就可能使病情达到治愈水平。在结束治疗时,可以让病人写出总结性体会,以巩固治疗效果。

钟友彬强调:“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病人在每次治疗后写出自己的体会,并暗中调查其他成年人对自己恐惧的事物、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物的看法,对于病人破除他们某些不正确的观念是非常有效的。还可以让病人与儿童交谈,观察儿童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与自己病态心理和行为进行比较,反省自己的病是否也具有类似儿童的性质,从中得到启发。要求病人“下决心不做儿童心理的奴隶”,帮助病人逐渐走出自己的病态心理和行为方式的牢笼,从更加成熟和全面的角度看待问题,逐渐放弃其病态的生活方式,达到治疗的目的(钱铭怡,1994)。

三、对于亚洲的理论与观点的评价

森田疗法和认识领悟疗法与西方的理论方法不尽相同,它们不强调与症状斗争,而强调顺应自然。森田疗法本身就提出“顺应自然,为所当为”的口号;而认识领悟疗法要求病人放弃儿童式方式,按照成人方式处理成人期遇到的问题也有此含义在内。这种治疗方式与东方的哲学思想不谋而合,为心理治疗理论提出了新的思维角度。但另一方面,这两种理论以及对应的疗法都限于某些障碍的解释和治疗,譬如森田疗法对应的“神经质症”;认识领悟疗法主要适应证为强迫症、恐怖症和某些类型的性心理障碍,如露阴症、挨擦症和恋物症等。这两种理论都没有像生物医学模型、心理动力模型、行为主义、认知模型或者人本主义模型那样,建立对人的普遍行为的理论解释。

总结

本章介绍了理解异常行为的重要理论模型,包括生物医学、心理动力学、认知行为、人本主义和来自亚洲的两个理论模型——森田疗法和认识领悟疗法。

就像发热可以由许多原因引起一样,某种特定的心理异常现象的产生也可以由许多原因引发。心理病理学也具有同样的特点,即通过许多途径都可以获得特定的结果,我们必须考虑到所有的途径,而不仅仅是简单的结果。在心理病理学中,这一原理有许多例证。如一种幻觉综合征可以是精神分裂症的一种表现,也可以是由毒品滥用引起的。精神错乱,通常出现在术后的老年患者身上,也可能由于维生素B1缺乏或肾脏疾病造成,也可以是严重的心理障碍——精神分裂症的表现。儿童孤独症,有时是因为母亲在怀孕时受到风疹病毒的感染,也有些孩子的母亲在生产时有过难产的经历,也许孩子的遗传基因存在缺陷。

不同途径的诱发因素与个体当时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心理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因素的交互作用,决定了心理障碍产生与否以及心理障碍的严重程度。一个人如何应对由于生物的原因造成的损伤对其整体功能会产生非常巨大的影响。例如,神经系统受到损害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的障碍,若具有良好的(包括家庭和朋友在内的)社会支持系统以及高度适应性的人格特征,如有自信心并有能力面对挑战,这样的人尽管有已知的生物学方面创伤也只会经历轻微的行为和认知方面的问题。相反,情况可能相当严重。在残疾人身上这些例证更为明显,一些人由于事故或疾病而导致腰部以下瘫痪后,能很好地面对他们的残疾,而成为优秀的人才,如张海迪、桑兰。另外一部分人在同样情况下则变得抑郁和绝望,他们或者对生活采取退缩的态度,或者甚至结束自己的生命。从这些例证中可以发现,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不是单一的一个因素在起作用,因此在理解心理障碍时需要人们具有生物-心理-社会的整体观。

另外,虽然这一章是在探讨有关心理障碍产生的机制,但我们不应该把视角只局限在有心理障碍的人群。现在研究者不仅在探讨是什么促使人们经历某种特定的障碍,也在了解是什么保护了一些人在同样的困境中免受这些问题的困扰。如果你对为什么某个人患有抑郁感兴趣,那么你首先要锁定表现出抑郁的人群,而另一方面是在同样情况下,研究来自相似的背景而未患抑郁的人群。如果我们能更好地理解为什么某些人在相似的环境中没有发生和其他人同样的问题,我们就可以更好地理解某些特定的心理障碍,并且对有这些心理障碍的人提供更为有效的帮助,甚至可以从根本上阻止其发生。

思考题

1.如何从生物医学的角度理解异常行为的产生?

2.怎样理解经典心理分析理论中的防御机制?

3.弗洛伊德之后,心理分析理论又有了怎样的发展?

4.请比较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的理论和治疗特点。

5.根据Beck的理论,认知歪曲有哪些?如何解释认知歪曲在心理病理学中的作用?

6.罗杰斯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7.什么是神经质症?森田疗法如何解释神经质症的形成和维持?

8.认识领悟疗法用来针对哪些障碍的治疗?如何用认识领悟理论解释障碍的形成?

推荐读物

1.钱铭怡(1994).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钟友彬(1988).中国心理分析:认识领悟疗法.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3.大原浩一,大原健士郎(1995).森田疗法与新森田疗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4.Bandura A (1986).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5.Beck A T, Emery G, & Greenberg R (1985). Anxiety Disorders and Phobias: A Cognitive Perspective. New York: Basic Books

6.LeDoux J E & Hirst W (1986). Mind and Behavior: Dialogues in Cognitive Neuroscienc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7.Mitchell S A & Black J M (1995). Freud and Beyond: A History of Modern Psychoanalytic Thought. New York: Basic Books 1f1mt0I4KY7xEZbLSOByKE4TeYKU4sQkmVLj8DBkAYhBaM/jl+5G7zfFFeZ9kng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