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人生的意义及人生中的境界

何谓“意义”?意义发生于自觉及了解。任何事物,如果我们对它能够了解,便有意义,否则便无意义。了解越多,越有意义,了解得少,便没有多大的意义。何谓“自觉”?我们知道自己在做一件事情,便是自觉。人类与禽兽所不同的地方,就是人类能够了解、能够自觉,而禽兽则否。譬如喝水吧,我们晓得自己在喝水,并且知道喝水是怎么一回事;可是兽类喝水的时候,它却不晓得它在喝水,而且不明白喝水是什么一回事,兽类的喝水,常常是出于一种本能。

对于任何事物,每个人了解的程度不一定相同,然而兽类对于事物却谈不到什么了解。例如我们在礼堂演讲,忽然跑进了一条狗,狗只看见一堆东西坐在那里,它不了解这就是演讲,因为它不了解演讲,所以我们的演讲对于它便毫无意义。又如逃警报的时候,街上的狗每跟着人们乱跑,它们对于逃警报根本就不懂得是一回什么事,不过跟着人们跑跑而已。可是逃警报的人却各有各的了解,有的懂得为什么会有警报,有的懂得为什么敌人会打我们,有的却不能完全了解这些道理。

同样的,假如我们能够了解人生,人生便有意义;倘使我们不能了解人生,人生便无意义。各个人对于人生的了解多不相同。因此,人生的境界便有分别。境界的不同是由于认识的互异。这有如旅行游山一样,地质学家与诗人虽同往游山,可是地质学家的观感和诗人的观感却大不相同。

人生的境界大体上可分为四类:(一)自然境界——最低级的,了解的程度最少,这一类人大半是“顺才”或“顺习”。(二)功利境界——较高级的,需要进一层的了解。(三)道德境界——更高级的,需要更高深的了解。(四)天地境界——最高的境界,需要最彻底的了解。在自然境界中的人,不论干什么事情,不是依照社会习惯,便是依照其本性去做。他们从来未曾了解做某件事情的意义,往好处说,这就是“天真烂漫”,往差处说便是“糊里糊涂”。他们既不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又不明白做某件事情有什么意义,所以他们可说没有自觉。有时他们纵然是整天笑嘻嘻,可是却不自觉快乐。这有如天真的婴孩,他虽然笑逐颜开,可是却一点都不觉得自己快乐,两种情况完全相同。这一类人对于“生”、“死”皆不了解,而且亦没有“我”的观念。功利境界中的人,对于人生的了解,比较过了一步,他们有“我”的观念:不论做什么事,都是为着功利、为着自己的利益打算。这一批人大抵贪生怕死。有时他们亦会为社会服务,为国家做点事,可是他们做事的动机是想换取更高的代价,表面上,他们虽在服务,但其最后的目的还是为着小我。在道德境界中的人,不论所做何事,皆以服务社会为目的。这一类人既不贪生,又不怕死。他们晓得除“我”以外,上面还有一个社会、一个全体。他们了解个人是社会的一部分,个人与社会是部分与全体的关系。就普通常识来说,部分的存在似乎先于全体,可是从哲学来说,应该先有全体,然后始有个体。例如房子中的支“柱”,是有了房子以后,始有所谓“柱”,假使没有房子,则柱不成为柱,它只是一件大木料而已。同样,人类在有了人伦的关系以后,始有所谓“人”,如没有人伦关系,则人便不成为人,只是一团血肉。不错,在没有社会组织以前,每个人确已先具有一团肉,可是我们之成为人,却因为是有了社会组织的缘故。道德境界的人,很清楚地了解这一点。天地境界中的人,一切皆以服务宇宙为目的。他们对于生死的见解:既无所谓生,复无所谓死。他们认为在社会之上尚有一个更高的全体——宇宙。科学家的所谓宇宙,系指天体、太阳系及天河等,哲学家的所谓宇宙,系指一切,所以宇宙之外不会有其他的东西。个人绝对不能离开宇宙而存在。天地境界的人能够彻底了解这些道理,所以他们所做的事便是为宇宙服务。

中国的所谓“圣贤”,应该有一个分别,“贤”是指道德境界的人,“圣”是指天地境界的人。至于一般的芸芸众生,不是属于自然境界,便属于功利境界。要达到自然境界或功利境界非常容易,要想进入道德境界或天地境界却需要努力,只有努力,才能了解。究竟要怎样做才算是为宇宙服务呢?为宇宙服务所做的事,绝对不是什么离奇特别的事,与为社会服务而做的事并无二致。不过所做的事虽然一样,了解的程度不同,其境界就不同了。我曾经看见一个文字学的教授在指责一个粗识文字的老百姓,说他写了一个别字。那一个别字本来可以做古字的假借,所以当时我便代那写字的人辩护。结果,那位文字学教授这样回答我:“这一个字如果是我写的,就是假借,出自一个粗识文字的人的手笔,便是别字。”这一段话很值得寻味,这就是说,做同样的事情,因为了解程度互异,可以有不同的境界。再举一例,同样是大学教授,因为了解不同,亦有几种不同的境界:属于自然境界的,他们留学回来以后,有人请他教课,他便莫名其妙地当起教授来,什么叫做教育,他毫不理会。有些教授则属于功利境界,他们所以跑去当教授,是为着提高声望,以便将来做官可以铨叙较高的职位。另外有些教授则属于道德境界,因为他们具有“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怀抱。有些教授则系天地境界,他们执教的目的是为欲“得宇宙天才而教育之”。在客观上,这四种教授所做的事情是一样的,可是因为了解的程度不同,其境界自有差别。

《中庸》有两句话,说圣人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与天地参”。所谓“赞天地之化育”并不是帮助天地刮风或下雨。“化育”是什么?能够在天地间生长的都是化育,能够了解这一点,则我们的生活行动都可以说是“赞天地之化育”;如果不明白这一点,那么我们的生活行动只能说是“为天地所化育”。所谓圣人,他能够了解天地的化育,所以始能顶天立地,与天地参。草木无知(不懂化育的原理),所以草木只能为天地所化育。

由此看来,做圣人可以说很容易,亦可以说很难,圣人固然可以干出特别的事来,但并不是干出特别的事,始能成为圣人。所谓“迷则为凡,悟则为圣”,就是指做圣人的容易,人人可为圣贤,其原因亦在于此。

总而言之,所谓人生的意义,全凭我们对于人生的了解。

1947年6月 aPSXNonWbSYu2ezp7y1kpqirHwfy67dk0wlY68IvXPpKMwEWvY1MB+AWIsi4oST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