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命题逻辑和一阶谓词逻辑是数理逻辑的基础。数理逻辑是研究演绎方法的科学,它从形式结构方面来研究推理和证明,使用精确而完全形式的符号语言处理问题。
自然语言丰富多彩,对于同一词语,往往有不同的含义和理解,或者说,自然语言时有歧义。这正是逻辑演绎所不能允许的。逻辑演绎不能有丝毫的含糊不清,要求一词一语均一义。为此,数理逻辑引入了为自身所用的对象语言。对象语言是一种特定的形式语言,在命题逻辑中,其基本成分是具有真、假意义(称为真值)的一个个陈述句,称作命题。只有具有或必将具有确定真值的陈述句才是命题。一切没有判断内容的句子,无所谓是非的句子都不能作为命题。
命题分为原子命题、复合命题两种类型。前者是简单陈述句,后者至少是对原子命题的否定或是几个原子命题组成的复合命题。命题逻辑的特征在于:研究命题或语言的形式结构时,只分析到原子命题为止。原子命题是命题逻辑的基本单位。
在命题逻辑中,规定用大写英文字母P,Q,R,…以及P 1 ,P 2 ,Q 1 ,Q 2 ,…等符号表示命题,但不使用T和F表示一般的命题。T和F专门用来表示永真和永假的命题及取真(T)和取假(F)的指定,其含义即逻辑真值1和0。
表示命题的符号称为命题符号。表示一个确定命题的命题符号称命题常量,其真值非T(或1)即F(或0)。表示任意命题的命题符号称命题变元。命题变元以{0,1}为变域。命题变元表示任意命题,无确定真值,不是命题。在涉及命题变元的讨论中,命题变元的真值取值在其变域中指定。
复合命题使用符号表示以后,提供或留下的是称之为命题形式的逻辑框架。一个逻辑框架可以为多个不同的命题所共有。
练习1-1
(1)考虑下述陈述句中“是”的不同用法:
①鲁迅是《故乡》的作者。
②鲁迅是小说家。
③小说家是文学家。
(2)考虑下述陈述句的含义:
①我喜欢白头翁。
②我和小李的同级同学小赵去看电影。
③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考虑下列语句是否是命题:
①你去上课吗?
②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③1+101=110。
④火星上也有生物。
⑤请关掉电视!
⑥我正在说谎。
(4)下列命题是原子命题还是复合命题?
①多媒体计算机既可用于科学计算,也可用于课余娱乐。
②北京不是大城市。
③周明和郑玉争论不休。
④江竹婷否定了自己的意见。
⑤哺乳动物未必是胎生动物。
⑥不是西风压倒东风,就是东风压倒西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