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 科学史学科的确立与萨顿的贡献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约两千年前就出现了科学史的萌芽,比如古希腊时代的某些著作。在科学著作中追溯有关的历史人物、著作或事件,一直是西方许多学者的喜好。在中国古代,也有一些即使在今天看起来也称得上科学史研究的工作。而出现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史研究,通常认为要晚得多。18世纪出现了一批以各门学科为对象的专科史著作,到19世纪则有了最初的综合性科学通史。

但是,科学史作为一门现代的、专业化的学科,建立起自身的价值标准和研究目的,开始在社会上产生足够的影响,并且得到社会承认(通俗地说,就是被人们承认为一门“学问”),则是20世纪初的事情。

在科学史专业学科地位的确立过程中,著名科学史家乔治·萨顿(George Sarton)的贡献被公认为是最重要的。

萨顿1884年生于比利时一个富裕家庭中。上大学最初学的是哲学,但是很快就对这门学科感到厌倦,于是改学化学和数学,27岁那年(1911年)以题为《牛顿力学原理》的论文获得博士学位。他青年时代就对科学史有浓厚兴趣,立志要为此献身——因为“物理科学和数学科学活生生的历史、热情洋溢的历史正有待写出”。

1912年萨顿创办了一份科学史杂志——ISIS,次年正式出版。该杂志持续出版直至今日,每年四期,外加一期索引,成为国际上最权威的科学史杂志。1915年,萨顿来到美国(ISIS也随之带到美国出版),此后他主要在哈佛大学讲授科学史。1924年美国历史协会为了支持萨顿在科学史方面的努力,成立了科学史学会,1926年ISIS成为该学会的机关刊物。从1936年起,萨顿又主持出版了ISIS的姊妹刊物——专门刊登长篇研究论文的OSIRIS(不定期专刊)。 (1)

萨顿于1955年去世。终其一生,总共完成专著15部、论文及札记300余篇。为了广泛阅读科学史料,他掌握了14种语言——包括汉语和阿拉伯语!他的《科学史引论》3卷,论述从荷马到14世纪的科学历史,在1927—1947年间出版。但是他晚年的宏大计划是写作1900年之前的全部科学史,全书9卷,他生前仅来得及完成了前两卷:《希腊黄金时代的古代科学》(1952年出版)和《希腊化时期的科学与文化》(1959年出版)。

在萨顿身后,科学史已经成为一个得到公认的学科。萨顿则被公认为科学史这一学科的奠基人,也经常被称为“科学史之父”。国际科学史界的最高荣誉“萨顿奖章”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事实上,该奖章的第一位获得者就是萨顿本人。这些在他确实都是当之无愧的。 bgeNaqWKB3JClpfTE3MIwnHS52NTpUdxzfm+dLvvgVqT8c7WIkWvmeslP3ZCJQC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