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传染病、寄生虫病

麻疹

麻疹是小儿的一种常见传染病。传染性强,可呈流行性,俗称出疹子。实际上小儿时期出疹性疾病有数种,如风疹、猩红热和幼儿急疹都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出疹性疾病。麻疹只是其中的一种。

麻疹为一种病毒感染性疾病,经呼吸道传染。病人打喷嚏或在说话时病毒随唾液散布在空气中,小儿将病毒吸入呼吸道则受感染。受病毒污染的玩具、衣物等也可感染小儿。

小儿对麻疹病毒易受感染。在麻疹疫苗应用以前常呈流行性发病。多见于7个月至5岁小儿。冬春季发病率高。自从小儿普遍采用麻疹疫苗预防以来,小儿麻疹发病明显减少。但近年来可见成人出麻疹。

病毒进入人体在体内繁殖,约6~18天开始出现症状。医学上称这段时间为潜伏期。在潜伏期的末期已具有传染性。

麻疹开始有发热、眼红、怕光、流泪、流鼻涕、咳嗽症状。有的孩子有呕吐、腹泻、厌食、烦躁等症状。发热2~3天后可见口腔内颊部黏膜及下唇内侧散在沙粒白色小点,周围红晕,医学上名为科氏斑,为本病有诊断意义的体征。发热3~5天后皮肤始出疹,先自耳后、颈部,渐及面部、躯干和四肢。大约3天疹出齐。出疹时高热、流泪、流涕,咳嗽均更加明显。疹出齐后依出疹顺序皮疹逐渐变暗,以后渐消退。同时体温渐下降至正常,全身症状明显减轻。整个病程约10~14天。皮疹退后皮肤留有棕褐色色素斑。可有小量脱皮。

病重时,部分患儿要并发喉炎、支气管炎或肺炎。喉炎表现声音嘶哑,吸气性呼吸困难,严重病例面色发绀,呼吸困难十分严重,喘憋明显。支气管炎和肺炎都表现咳嗽、气喘、呼吸困难。严重肺炎循环不良时疹子出的不透,或疹子没有出齐就隐退,同时喘憋明显,口周发绀,应立即请医生诊治。

麻疹患儿应隔离至出疹5天,合并肺炎时应隔离10天,以避免传染其他孩子。

患儿应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室温不可太高。注意保持患儿口鼻清洁,多喂水,给少量易消化食物。体温下降病情恢复时,应及时添加富有营养的饮食,以期早日恢复健康。

麻疹急性期可用适当的退热药,但又不能把体温降的太低,同时给止咳化痰药及清热解毒透疹药等以减轻症状。如有声音嘶哑、呼吸困难或喘憋,应及时请医生诊治。

一般家长总认为孩子出疹子怕风、怕冷,喜欢穿的暖暖的、盖的厚厚的,这是不合适的。穿盖过多不利于小儿退热。孩子出汗多则易着凉,同时也不利于皮疹出透。因此穿戴适当即可,千万不要太热。单纯出麻疹没有危险,家长不必慌张,按医生嘱咐细致护理,一般可顺利恢复健康。

百日咳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由飞沫传染。细菌侵入人体呼吸道生长繁殖,呼吸道黏膜发生炎症,产生大量黏稠分泌液。百日咳流行较广,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末春初多见。任何年龄的儿童都可患百日咳,但以1~6岁为多。

百日咳的临床特点是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常伴有深长的鸡啼样吸气声。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传染期长,从潜伏期末的1~2天,至病初的2~3周,均有极强的传染性,这正是集体儿童中易流行此病的原因之一。

新生儿也可感染,5岁以下儿童占发病人数的85%。城市中春夏季易流行,潜伏期平均7~14天(最长21天),病程2~6周,重者可长达2个月以上。百日咳病程长,恢复慢,会给孩子带来许多痛苦。如因剧烈咳嗽会使小婴儿舌系带发生溃疡,还可并发肺炎、中耳炎等症。

百日咳患者因为咳嗽严重可产生多种并发症,肺炎是最常见的一种,除咳嗽外,还可出现高烧、气急等症状。过于剧烈咳嗽可使毛细血管破裂而引起出血,最多见的是眼结膜下出血,眼睛周围皮肤出现出血点,也有鼻出血、脑出血等。原有肺结核的小儿患百日咳后,常使病灶扩散,引起粟粒性肺结核或结核性脑膜炎。

百日咳虽能自行痊愈,但因病程较长,影响小儿健康。因此必须尽早积极地给予适当治疗,以缩短病程。

首先必须及早隔离患者,不使与其他小儿接触,防止传播。病儿不需要卧床休息,多在户外新鲜空气环境中活动,往往可使咳嗽减轻。尽量避免哭吵、烟尘等诱发咳嗽的不良刺激。饮食宜少吃多餐,呕吐后适当补充一些食物。痉咳明显的患儿,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可用氯霉素或无味红霉素治疗,较大儿童可服用禽胆片(百日咳片)或中草药治疗。夜间咳嗽严重的,可服用镇静红,年幼百日咳婴儿,如发生青紫、窒息或抽搐,必须及早住院治疗。

白喉

白喉是由白喉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憋气、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咽、扁桃体及其周围组织出现白色假膜为特征。严重者可并发心肌炎和神经麻痹,全身中毒症状明显。本病以秋冬季节为多发,偶可造成流行,以2~5岁小儿患病为多。患病后均有持久免疫力。

本病潜伏期为1~6日,根据病灶部位,可分为咽白喉、喉白喉、鼻白喉、眼结膜白喉等,其中以咽白喉最多见,喉白喉梗阻窒息症状明显,病情危重。

(1)咽白喉

①轻症:起病较缓,轻度或中度发热,头痛,疲倦,食欲不振。咽部、软腭、扁桃体充血,散在点状或块状白膜,不易擦去,颈部淋巴结轻度肿大,无明显呼吸困难。

②重症:起病较急,中度热或高热,头痛,神倦,面色苍白,四肢较凉,常有呕吐,呼吸急促,咳嗽较频,声音轻度嘶哑,咽部满布白膜,常有明显中毒症状,可出现肺炎、心肌炎等合并症。

③极重症:发病急,进展快,局部损害广泛,咽部满布白膜,并侵害组织引起坏死。颈部、颌下等处淋巴结明显肿大,周围组织充血水肿,呼吸困难,状如“牛颈”。伴高热,口中秽臭,极度烦躁,甚至昏迷。可出现心脏扩大,心音低钝,心律不齐,脉搏急速而弱,血压下降,预后不良。

(2)喉白喉

多由咽白喉发展而来,少数直接发生于喉部支气管。初起咳嗽较频,呈哮吼样,咳声嘶哑。随之出现呼吸困难,体温升高,假膜梗阻明显,窒息,口唇发绀,极度烦躁,吸气时出现三凹征,患儿常呈昏迷状态,呼吸变浅或不规则,若不及时抢救,可因窒息而死。

本病的治疗分西医药治疗和中医药治疗。

(1)西医药治疗

采用白喉抗毒素及抗生素治疗,抗生素可选用青霉素或红霉素,对喉梗阻者应予吸氧、吸痰,重者行气管切开。并发心肌炎者按心肌炎处理。

(2)中医药治疗

①风热疫毒:初起恶寒发热,伴见头痛,咽痛,全身不适,有汗或无汗,咽部多见红肿,附有点状假膜,不易拭去,吞咽困难,舌质红、苔薄白,脉浮数。治宜清热解毒、肃肺利咽。

方药:玄参、黄芪、金银花、连翘、牛蒡子各10克,板蓝根15克,山豆根、生甘草各3克,薄荷(后下)、土牛膝根各6克。

②阴虚燥热:咽部红肿,喉间干燥,发热口干,口气臭秽,咳如犬吠,喉部有条状假膜,颜色灰白或灰黄,甚则侵及悬雍垂和上腭部,饮水则呛咳,舌质红绛少津、苔黄或少,脉细数。治宜养阴清、泄热解毒。

方药:玄参、赤芍、天花粉、生地、麦冬各10克,川贝、丹皮、土牛膝根各6克,板蓝根15克,山豆根3克。

③疫毒攻喉:身热目赤,咽痛明显,假膜迅速蔓延,可波及咽喉深部,呼吸急促,烦躁不安,甚则吸气困难,喉间痰多如拽锯,胸高胁陷,面唇青紫,舌质深绛或紫暗、苔黄燥或灰而干,脉滑数。治宜泻火解毒、涤痰通腑。

方药:黄连、生大黄3克,黄芩、黄檗、山栀、青礞石、鲜竹沥、土牛膝根、赤芍各10克,生石膏(先下)25克。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呕吐、头痛项强、皮肤淤点淤斑、昏迷惊厥为主症。发病急、变化快是流脑的特征。

本病好发于冬春季节,以小儿和青少年患病为主。病情较轻且及时治疗者,预后较好,一般都能恢复而不留后遗症。若年龄小、抵抗力差、发病急暴、病情严重者(如反复惊厥,深度昏迷,广泛淤斑等),预后不良,或可造成后遗症。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潜伏期为2~3个月,一般有下列几个病理过程。

(1)上呼吸道感染期。初见恶寒发热,头痛咳嗽,咽痛流涕等。此期与其他病原菌引起者不易鉴别,多数患者感染即中止于此期,而不发展为菌血症、败血症和脑膜炎。

(2)败血症期。高热恶寒、头痛呕吐,神志淡漠,面色呆滞。70%患者在起病数小时后即可出现皮下出血点和淤斑,重者淤斑迅速扩大,并可形成大疱和坏死。血培养多阳性,脑脊液可正常,淤斑涂片可找见脑膜炎双球菌。

(3)脑膜炎期。本期症状可与败血症期同时出现,也可稍晚出现。高热、淤斑、头痛剧烈、幼小儿童可表现为突然惊叫不安、呕吐频繁,常呈喷射状,并有烦躁谵语、嗜睡昏迷、四肢抽搐,同时出现脑膜刺激征,如颈项强直,巴氏征、克氏征、布氏征阳性,脑脊液呈典型的化脓性改变,培养及涂片多为阳性。

(4)临床可分为普通型和暴发型两种。

①普通型:此型多见,约占流脑发病者的90%。除少数病例于起病前数小时或l~2日有轻微的上感症状外,大多起病较急,突然高热,体温多在40℃以上,伴恶寒或寒战,随即出现反复呕吐、头痛、烦躁、皮肤淤点或淤斑,进而出现惊厥,脑膜刺激征阳性。

②暴发型包括休克型和脑型:

休克型:多见于2岁以下小儿。起病即有高热、呕吐、惊厥,并在短期内出现全身广泛性淤点淤斑,迅速融合扩大,多在4小时内发生休克。早期面色苍白,口唇青紫,皮肤发花,手足发凉,脉搏细数,神志尚清或嗜睡,血压正常或稍低。晚期血压下降或测不出,神志不清,脑膜刺激征多阴性,脑脊液也无显著异常,但淤斑涂片及血培养多阳性。

脑型:多见于年长儿及青壮年。除高热、皮肤淤点外,头痛剧烈,极度烦躁或尖叫,频繁剧烈呕吐,反复抽搐或持续不解,四肢强直或角弓反张,神志模糊,面色苍白发绀,血压上升。发生脑疝后,肌张力下降,全身松弛,深度昏迷,呼吸微弱不规则,眼球固定,两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消失。最后瞳孔散大而呼吸停止。

可依据下列标准诊断此病。

(1)发病于冬春季节,可有流脑接触史,或未曾接种流脑疫苗。

(2)突然高热,头痛,呕吐,皮肤出现淤点淤斑,惊厥,昏迷及脑膜刺激征等。

(3)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外观混浊或脓样,压力增高,白细胞数在增多,中性粒细胞占多数,蛋白增多,糖及氯化物降低。皮肤淤点及脑脊液涂片常可找到脑膜炎双球菌,或脑脊液及血培养阳性。免疫血清学检查阳性,有助于早期快速诊断。

本病的治疗分西医药治疗和中医药治疗。

(1)西医药治疗

①普通型首选磺胺嘧啶(SD)或复方新诺明(SMZ+TMP),或青霉素,重症及暴发型可选氨苄青霉素或氯霉素。

②对休克、脑水肿等,应及时进行抗休克、降颅压及激素治疗。

(2)中医药治疗

①卫气同病:发热恶寒,有汗或无汗,头痛,咽干口渴,心烦,溲赤,舌尖红,苔薄黄,脉滑数。治宜解表清里。

方药:葱白3根,淡豆豉、连翘、栀子、竹叶、黄芩各10克,桔梗6克,生甘草3克。

②气营两燔:烦躁,头痛如劈,颈项强直,频繁呕吐,口渴唇干,或神昏谵语,四肢抽搐,斑疹色红,尿黄而少,大便干结,舌红而绛、杏黄燥,脉弦数。治宜泄热解毒、清气凉营。

方药:芦根、生石膏(先煎)、水牛角(先煎)各30克,黄连3克,黄芩、生地、知母、赤芍、丹皮、竹叶、龙胆草、紫草、鲜竹沥各10克。中成药:紫雪丹。

③热陷营血:壮烈不退,肌肤灼热,意识昏迷,躁扰谵语,抽搐频频,角弓反张,皮肤大片淤斑,色紫暗,或鼻衄,唇燥口干,舌绛苔少,脉数而弦细。治宜清营泄热、凉血解毒。

方药:生地、知母、丹皮、青黛、紫草、山栀、生蒲、仙鹤草、黄连、玄参各10克,水牛角(先煎)20克,白茅根30克,生大黄5克。

④内闭心肝:起病急暴,高热烦躁,剧烈头痛,谵妄神昏,频繁抽搐,持续不止,肢体强硬挛急,牙关紧闭,喉间痰鸣,两目窜视,手足厥冷,舌红绛,苔黄而燥,脉弦数有力。治宜清热解毒、开窍熄风。

方药:黄连、羚羊角粉(冲服)3克,钩藤、黄芩、山栀、菖蒲、郁金、茯神、龙胆草、赤芍各10克。中成药:可静点清开灵注射液,灌服安宫牛黄丸、紫雪丹等。

⑤阳气暴脱:高热突然下降,或体温不升,全身冷汗,面色苍白青灰,四肢厥冷,神志模糊或昏迷不醒,呼吸微弱不匀,全身大片淤斑,迅速融合扩大,唇甲青紫,舌绛或暗红、苔灰褐,脉微细欲绝。治宜养气固脱、回阳救逆。

方药:人参(煎汤另兑)、炙附子(先煎)、桂枝、白芍、炙甘草各10克,龙骨(先煎)、牡蛎(先煎)各20克。中成药:可静点黄芪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等。

⑥气阴两虚:热势已退或留有低热,或夜热早凉,神倦气弱,肌肉疼痛,甚则肢体筋脉拘急,心烦易怒,口干津少,尿黄便干,舌红绛少津或光剥无苔,脉细数。治宜养阴益气、佐以清热。

方药:西洋参(煎汤另兑)30克,麦冬、五味子、知母、甘草、生地、黄檗、秦艽、乌梅、赤白芍、木瓜、忍冬藤各10克,龟板(先煎)20克。

以上①~⑥适用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急性期。

⑦阴虚风动:偏瘫拘急,无力,皮肤干燥,或有低热,或角弓反张,或失语失音,目睛直视,舌謇而缩,或吐弄舌,舌绛少津、舌苔光剥,脉弦细而数。治宜滋阴养血、柔筋熄风。

方药:熟地、白芍、麦冬、五味子、钩藤、火麻仁、阿胶(烊化)各10克,龟板(先煎)、牡蛎(先煎)、鳖甲(先煎)各20克,鸡子黄2枚,丹参15克。中成药:可予生脉注射液静点。

⑧风痰阻络:喉中痰鸣,舌謇失语,肢体不利或偏瘫,或神志不清,舌苔厚腻,脉濡。治宜搜风通络、化痰开窍。

方药:胆南星、枳实、陈皮、半夏、茯苓、菖蒲、郁金各10克,乌梢蛇1条,蜈蚣3克,全蝎、甘草各6克。中成药:抱龙丸。

⑨气血虚弱:半身不遂,面色少华,四肢不温,舌淡有淤斑,脉细涩。治宜益气养血、活血通络。

方药:炙黄芪20克,当归尾、赤芍、地龙、川芎、桃仁、红花、桑枝、木瓜各10克,丹参15克。

以上⑦~⑨适用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后遗症期。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俗称乙脑或大脑炎,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的急性传染病。我国除西藏、青海、新疆三省(区)为非流行区外,其他省皆有不同程度流行。其流行特点为:具有严格季节性,主要在夏秋季;病例呈高度散发性,一户两人以上患病者甚少;分布很广,病毒通常在蚊—猪—蚊等动物间循环,大多数动物形成不显性感染,只有马能得脑炎,孕猪能发生流产,公猪发生睾丸炎,人被带毒蚊叮咬后,大多呈不显性感染,只有少数人发病得脑炎。乙脑不仅病死率高,而且后遗症严重,约有30%的患者病后残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因此,乙脑是严重的威胁人畜健康的一种疾病。

本病潜伏期为4~21天,一般为2周左右。临床表现为4期:

(1)初期。发热,体温在39℃左右,头痛,呕吐,嗜睡,烦躁,发呆。

(2)中期。高热,昏迷,惊厥,瘫痪,呼吸节律不整,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肌张力增高,脑膜刺激阳性,严重者出现脑疲、休克。

(3)恢复期。极期过后,发热渐退,神志转清,精神好转,可有反应迟钝,语言不清,轻度抽搐,肢体轻瘫,在半年内逐渐恢复。

(4)后遗症期。半年后仍有痴呆,失语、瘫痪、耳聋等症状。

本病临床上分4型:

(1)轻型。体温38~39℃之间,嗜睡,轻度头痛,可有呕吐,多无脑膜刺激征。

(2)中型。体温39~40℃,烦躁,意识不清,浅昏迷,惊厥,呕吐,头痛,脑膜刺激征明显,腱反射先亢进后减弱。

(3)重症。体温40℃,昏迷,浅反射消失,反复惊厥,瘫痪,瞳孔缩小,对光反射迟钝,剧烈头痛,喷射状呕吐。

(4)极重型。体温40~41℃以上,深昏迷,瞳孔散大或双瞳孔大小不等,对光反射消失,呼吸节律不整,软瘫。

本病的治疗分西医药治疗和中医药治疗。

(1)西医药治疗

①支持疗法:吸氧、吸痰、气管插管、呼吸机、鼻饲半流食,静点维持输液。

②抗病毒:应用病毒唑、单克隆抗体干扰素等。

③对症处理:

高热:30~50%温酒精擦浴,头枕冰袋,口服安乃近,消炎痛,肌注氯丙嗪。

惊厥:水合氯醛10~15毫克/千克,灌肠。安定0.1~0.2毫克/千克静推,鲁米那、阿米妥纳亦可应用。

颅内减压:20%甘露醇或25%山梨醇1~2克/千克,快滴或静推,每日4~6次。在2次脱水药期间可用速尿0.5~1毫克/千克,稀释成20~40毫升,静推。

呼吸衰竭:吸氧、气管切开、人工呼吸机,并可配合使用呼吸兴奋剂,如可拉明5支加入5%GS250毫升中静点,或可拉明0.375克、回苏灵8毫克、洛贝林3毫克静推,可反复应用。

抗感染:若出现呼吸道、泌尿系统感染,适当用抗生素,如妥布霉素每日3~5毫克/千克,分2次肌注或静滴。

休克:可按休克治疗处理。

(2)中医药治疗

①卫气同病:发热,头痛项强,恶心,呕吐,烦渴饮冷,四肢躁动,面色红赤,便干尿黄,舌质红苔干黄,脉数大。治宜清气透热。

方药:生石膏30克(先煎),知母、金银花各12克,竹叶6克,薄荷(后下)、黄芩、连翘各10克,芦根15克。如兼湿邪可加藿香、佩兰、滑石、茯苓、木通等。

②气营两燔:高热烦渴,躁扰不宁,惊厥,头痛剧烈,谵语,入夜热甚,舌红绿,脉细数。治宜清气凉营。

方药:生石膏(先煎)30克,生地20克,水牛角3~5克(先煎),黄连3克,竹叶6克,玄参15克,麦冬12克,连翘、大青叶、赤芍、丹皮各10克。若兼湿加黄羊、滑石、茵陈、寒水石。

③热入营血:身热夜甚,神昏暗语,抽搐厥逆,肌肤灼手,口唇干燥,舌红绛或有出血点,脉细数。治宜清营凉血、开窍醒神。

方药:水牛角10~15克(先煎),生地20克,丹皮、赤芍、麦冬各12克,玄参15克,竹叶10克。中成药:鼻饲紫雪散、安宫牛黄丸。

④内闭外脱:神昏谵语,四肢冰凉,气粗而急,二便失禁,鼻扇手撒,舌紫而缩,脉细数。治宜开窍醒神、固脱救逆。

方药:人参15~30克,急煎,取参汁送服安宫牛黄丸,后再服生脉散。

⑤热伏阴分(后遗症期):暮热早凉,口干不欲饮,颧红,手足心热,舌红而干,脉细数。治宜滋阴透热。

方药:青蒿、生地各12克,鳖甲(先煎)、知母、丹皮、地骨皮、麦冬各10克,乌梅2枚。

⑥痰淤阻窍(后遗症期):耳聋,痴呆,反应不灵,语言不清,舌紫暗有淤斑、苔白腻,脉涩。治宜化痰通淤。

方药:桃仁12克,远志、菖蒲、沙参各10克,川芎、归尾、地龙、竹茹、积壳各6克,生地18克。

⑦经络淤阻(后遗症期):瘫痪,运动不便,行走困难,手足抽搐,舌紫暗,脉涩或弦。治宜活血通络。

方药:桃仁12克,川芎、地龙、牛膝、僵蚕各6克,生地15克,赤芍、香附、鸡血藤、红花各10克。中成药:大活络丸。

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细胞损害为主的全身性传染病。临床可分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症肝炎、淤胆型肝炎等。目前已知肝炎病毒分甲型(HAV)、乙型(HBV)、丙型(HCV)、丁型(HDV)及戊型(HEV)。甲、戊型肝炎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乙、丙、丁三型主要经过肠道外途径传播。

一旦发病,患者肝区疼痛,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厌油腻、腹胀、便溏,部分病人可出现发热、黄疸。

甲型肝炎的潜伏期为15~45天,平均30天。乙型肝炎的潜伏期为6周至6个月,一般为3个月。输血后丙型肝炎的潜伏期为30~83天,平均52天。散发性丙肝的潜伏期尚待研究。戊型肝炎的潜伏期为16~75天,平均36天。丁型肝炎、庚型肝炎和输血传播肝炎的潜伏期尚不清楚。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目前有几个比较热门的话题,那就是乙型肝炎病毒(HFV)、庚型肝炎病毒(HGV)、TT病毒(TTV),它们都具有传染性,但并不是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庚型肝炎病毒或TT病毒就可以导致肝炎,目前还没有充分的证据可以证明,仅有少许病例,还不足以说明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另外,像黄热病病毒、登革病毒等等的感染,也可引起肝炎样表现,需要进一步研究确定。

这里要重点讲明饮酒对病毒性肝炎的重要影响。

饮酒对病毒性肝炎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嗜酒者的肝炎病毒感染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这可能是由于乙醇可以影响人的免疫系统,使免疫功能下降,肝炎病毒侵入机体相对容易,而免疫系统清除病毒的能力下降,使病毒在人体内潜藏下来。再就是嗜酒者经常会聚友豪饮,接触范围广,自然接触病毒性肝炎病人和肝炎病毒携带者的机会就多,感染肝炎病毒的可能性就大。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如果感染HCV或HBV,那么比没有感染HCV或HBV的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肝癌发生率要高。

病毒性肝炎本身可造成肝细胞的肿胀、变性、破裂、坏死,使肝脏的代谢、生物转化(解毒)功能降低,造成糖、脂类代谢能力下降,蛋白质合成减少,有毒物质的转化能力下降,使有毒物质的半衰期延长。乙醇及代谢产物对肝脏的损伤与病毒性肝炎类似,所以当患病毒性肝炎时,饮酒将加重肝脏的损伤。脂类的代谢异常可以造成脂肪在肝内的沉积,形成脂肪肝,对肝脏的功能又多了一重不利影响。而蛋白质合成障碍又导致肝细胞修复、再生缺乏原料,这又使肝脏无力修复自身的创伤。有毒物质的积蓄又会进一步加重肝细胞的损伤,这就形成了一个怪圈,即乙醇、肝炎病毒给肝脏造成双重损害,导致肝细胞变性坏死,肝功能受损。此时肝脏的转化和代谢不足,造成脂肪在肝脏内堆积,影响肝脏功能的发挥,有毒物质在体内积蓄使肝细胞的损伤加重。而肝细胞在修复自身时,却没有或缺乏原料——白蛋白。从以上情况看,饮酒对病毒性肝炎的恢复是极为不利的,因而,病毒性肝炎患者是要绝对忌酒的。

本病的治疗分西医药治疗和中医药治疗。

(1)西医药治疗

①保肝降酶药:肝泰乐每次0.1~0.3克,每日3次口服;维丙肝,每次50~25毫克,每日3次口服,或肌肉注射80毫克,每日1次;肌苷,每次0.2~0.6克,每日3次口服,静脉注射每次0.2~0.6克,每日1~2次;阿卡明,每次0.2克,每日3次口服;联苯双酯,每次25毫克,每日3次口服;促肝细胞生长素,40~80毫克加入10%葡萄糖静滴,每日1次,疗程2~3个月。

②疫苗:甲肝疫苗:第1次1毫升,2~4周后第2次注射1毫升,6~12个月后再增加剂量1毫升,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0.6毫升/千克,肌肉注射,1个月后再注射1次。

③抗肝炎病毒药:叶扰素,第1周100万~300万单位,每日1次,连用6日停1日。第2周100万~300万u,隔日1次,连用1~2周。每4周100万~300万u,每周2次,连用2个月;无环鸟甘,200毫克/次,每4日口服1次,或5毫克/千克,加入液体中缓慢静滴,每8小时1次,连续7日;聚肌胞,每次2~4毫克,隔日1次肌注,或每次100毫克,静肌注射,每周2次。

④免疫调节剂: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每次2~4毫克,每日或隔日1次,肌注。3个月为1疗程;核糖核酸,每次30毫克,每日1次。

(2)中医药治疗

①湿热壅盛:胁肋胀痛,恶心厌油腻,纳差腹胀,身黄或不黄,小便短赤,心烦口黏苦,大便黏腻臭秽不爽,舌苔黄腻,脉弦滑或滑数。治宜清热利湿、解毒退黄。

方药:茵陈30克,栀子15克,龙胆草12克,白蔻、厚朴、柴胡、郁金、大黄、黄芩各10克。中成药:急肝退黄胶囊,乙肝解毒胶囊,鸡骨草丸,茵栀黄注射液。

②肝郁化火:胁下胀痛、走窜不定,急躁易怒,时欲太息,胸闷不适,嗳气频作,食欲减退,妇女伴乳胀、月经不调,舌质红苔薄,脉象弦。治宜疏肝清热、理气宽中。

方药:柴胡、赤芍、夏枯草、枳壳、郁金、川楝子各12克,香附、陈皮、川芎各9克,甘草6克。中成药:柴胡疏肝丸,慢肝解郁胶囊。

③脾虚湿困:纳呆口黏,脾胁痞胀,甚则疼痛,恶心吐涎,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大便稀溏,舌质淡胖、苔白腻,脉象沉缓。治宜舒肝健脾,化湿利浊。

方药:茵陈10克,白术、半夏、党参各12克,白蔻、木香、柴胡各6克,泽泻、陈皮、藿香各9克。中成药:茵陈五苓丸,逍遥丸。

④湿热挟淤:身目发黄,其色晦暗,持续不退,皮肤症痒,右胁疼痛,按之痛甚,面色青紫,低热绵绵,口苦涵腻,舌质紫黯有淤斑、苔厚腻,脉象弦细而涩。治宜清热利湿、活血通络。

方药:桃仁、红花、郁金各9克,川芎、生地各12克,丹参、茵陈、当归各15克,泽泻、青皮各10克,大黄6克。中成药:肝友胶囊。

⑤气血两虚:胁肋隐痛,脘腹痞张。口淡无味,纳食不香,神疲乏力,头晕目眩,面色萎黄或苍白,大便溏溥,舌质淡、苔薄白,脉象弦细。治宜养血益气、疏肝健脾。

方药:当归、白芍、党参、白术各12克,茯苓、阿胶、陈皮、半夏、柴胡、川楝子各9克,砂仁5克,甘草6克。中成药:乌鸡白凤丸。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一种称为痢疾杆菌的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痢疾杆菌在体外生存力强,其存活时间与温度、湿度中H值有直接关系。其在冰雪中可生存41~60天,在被褥上可生存30~90天,在牛奶中可生存24天,在蔬菜、瓜果上可生存1~2周。一般说来,温度越高,痢疾杆菌死亡越快。在阳光直射下30分钟、56℃温度15分钟及100℃温度下1分钟均可使痢疾杆菌死亡。相对湿度40%~60%存活时间最短。在碱性环境中存活时间长,在碱水中可存活3~4个月,在碱性食品中不仅可以存活,而且可以大量繁殖。在酸性环境中存活时间短,在食品中加入食醋或发酵,痢疾杆菌可迅速死亡。痢疾杆菌对常用消毒剂均敏感,如75%酒精、2%碘酒、0.1%新洁尔灭、0.1%过氧乙酸等均可在5分钟内杀灭痢疾杆菌。

细菌性痢疾是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夏秋季最为多见。人群普遍易感,尤其是老人小孩及体质虚弱者。在环境卫生及卫生习惯不良的情况下容易造成流行。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病人和那些体内带有痢疾杆菌、但可能没有典型的症状的带菌者传播的。主要是经便——口传播途径感染和传播。痢疾杆菌随患者或带菌者的粪便排出,通过粪便污染手、日常接触、污染的食物,或借苍蝇污染食物或餐具等方式,经口传播给易感者。痢疾杆菌在蔬菜、水果、米饭、肉类等食品上生存数天至十余天,并可在其中生长繁殖。食用生冷食物及不洁瓜果可引起菌痢暴发流行。苍蝇生活于粪便污物之间,蝇体常带有许多病原菌,如果苍蝇沾染了食品、食具等,就可将痢疾杆菌播散到食品上。

痢疾杆菌从侵入人体到引起发病,一般要经过数小时至7天的时间,多数为1天。

患者常常突然起病、畏寒、发热(体温常在38℃以上),同时或1天以后出现腹痛、腹泻症状,腹痛以左下腹为主,大便前疼痛加剧,大便后疼痛减轻或缓解。由于每个人对疼痛的耐受力和反应性不同,病情轻重也不同,所以有的患者腹痛很严重,疼得面色苍白、四肢发凉,而有的患者则无明显腹痛症状。腹泻的特点是大便次数频繁,每日大便十余次或数十次不等,但每次量少,有时少至只有几滴,而且总有便意,腹部下坠感明显,但又排不出多少大便。多数病人腹泻初为稀水便、糊样便,后转黏液便、脓血便,少数为血水便。常伴有精神不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

严重患者,容易发生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甚至继发休克。儿童可发生中毒性菌痢,可以表现为昏睡、惊厥、呼吸深浅不匀甚至呼吸停止;或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发凉、呼吸快、脉搏快,尿量减少、血压下降;或表现为烦躁不安、面色暗红、呼吸加快、呼吸困难、口唇指甲发绀等。如不进行及时治疗可以有生命危险。也有的病人症状不明显,腹痛较轻,腹泻次数也不多,没有脓血便,也无发热,里急后重也不明显,几天过后不治疗也能好转,也有的可演变为慢性痢疾。

一般来说,急性菌痢到医院检查就可确诊。只要治疗及时得当,多可在1~2周内痊愈。症状轻者可在家里隔离治疗。但如患者出现泻吐频繁、头疼、精神状况差、眼窝凹陷、口唇及黏膜干燥、尿量明显减少、四肢末梢发凉、血压下降或升高,甚至出现惊厥抽搐、昏迷等情况时,应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成人一般可先服黄连素0.5克,每日2次;儿童每日300毫克/千克,分2次服,5~7日为1个疗程。如1~2天不见好转,应去医院进一步诊治。

细菌性痢疾主要是抗菌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诺氟沙星,每次0.4克,每日2次;儿童每日15~20毫克/千克,分2次服,5~7日为1个疗程。氧氟沙星,每次0.3克,每日2次;儿童每日10~15毫克/千克,分2次服,5~7日为1个疗程。环丙沙星,每次0.2~0.25克,每日2次;儿童每日10~15毫克/千克,分2次服,5~7日为1个疗程。洛美沙星,每次0.2~0.4克,每日2次;儿童每日10~15毫克/千克,分2次服用,5~7日为1个疗程。但儿童一般不使用上述几种药物,因在动物试验中发现,喹诺酮类药物对幼畜的肢芽发育有影响。成人患细菌性痢疾后,一般可先口服氧氟沙星或环丙沙星,如48小时后体温仍不下降、大便次数仍不减少,应改用注射头孢噻肟钠或头孢曲松钠等药物,其具体剂量及用法按医嘱。

有的病人腹泻比较厉害,应及时补充水和电解质,因此应多喝水,水里可放些盐、糖。

疟疾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传染病,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有4种,能够引起的疟疾为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和卵型疟。

疟疾是流行于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在非洲、东南亚和中、南美洲的一些国家。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有20亿人口居住在流行区,每年发病人数3亿~5亿,其中90%发生在非洲。每年死亡150万~170万人,恶性疟死亡率极高。现在我国有许多地区仍处疟疾的威胁中,其中以间日疟最多,恶性疟次之,三日疟仅在南方山区呈散在性分布,卵形疟少见。

疟疾病人和体内带有疟原虫、但没有症状的人是疟疾的传染源。因为没有症状的带虫者不易被发现而得不到隔离和治疗,所以,这些人的传染性更大。对疟疾起传播作用的是一类叫做按蚊的雌性蚊,这类按蚊有60多种,其中有20多种分布在我国,如:中华按蚊、嗜人按蚊、微小按蚊、大劣按蚊等。这类蚊子叮咬了疟疾病人或带有疟原虫的人后,就将疟原虫吸吮至自己的体内发育,如果再叮咬正常人,就会使人感染。另外,带疟原虫者如果作为献血员,也会将疟原虫传染给他人。如果和带虫者共用注射器,也会被感染。

人类对疟疾普遍易感,特别是初生的婴儿。反复多次感染人可以产生一定的免疫力,因此,在疟疾的高发区,居民随着免疫力的提高,易感性相对降低。如果由于战争、垦荒、施工等原因,大批易感人群由疟疾低发区进入疟疾高发区,就容易引起疟区,也同样可以引起暴发流行。

该病全年均可发病,但主要以夏秋两季为多,农村的发病率高于城市。

从蚊虫叮咬感染疟原虫到发病的间隔,因疟疾的临床类型不同而长短不一。间日疟短者为11~25天,长者达6个月以上;三日疟18~35天;恶性疟6~27天;卵形疟13~15天。输血疟与血中感染的疟原虫数量相关,自3~41天不等,一般为7~14天。

疟疾的典型发作为发冷、发热、出汗3个阶段,全程大约为8~10个小时。在发作之间病人的体温恢复正常转为间歇期,4种疟疾典型发作的临床表现大体相同,可分为:前驱期、发冷期、发热期、出汗期和间歇期。

前驱期病人疲乏不适、头痛、畏寒和低热。但多数病人为急性发病,特别是恶性疟和三日疟。发冷期病人出现寒战、脸色苍白,口唇、指甲发紫,四肢冷、鸡皮样皮肤,这些表现可持续10分钟至1小时。之后病人进入发热期,病人高烧、面色潮红、头痛、全身肌肉疼痛、感口渴、脉搏快,呼吸急促,体温可在39~41℃,此期持续数小时。随后病人突发全身大汗,进入出汗期。在此期病人的体温迅速恢复正常,除了疲乏外,顿时感到全身轻松舒适。一次发作后就进入间歇期。间歇期就是指两次发作的间隔时间。时间的长短取决于疟原虫的种类和机体的免疫力。就典型病人的间歇期来说,恶性疟的间歇期不规则,短的仅数小时,长的可达24~48小时,间日疟和卵型疟约为48小时,顾名思义,隔一天发作一次,三日疟为72小时。

如出现了上述表现,又是在疟疾流行季节在疫区居住或旅游被蚊子叮咬过,或近年有疟疾发作史,或近期接受过输血等,就应考虑该病。

间日疟与三日疟经过治疗预后良好,但也有凶险发作,凶险发作常见于恶性疟。恶性疟可有脑型:表现为嗜睡、昏睡和昏迷;可有超高热型:表现为体温迅速上升至41℃以上,并持续不退;可有厥冷型:表现为软弱无力、皮肤湿冷、苍白,或轻度发绀,可有上腹剧痛、顽固性呕吐或排水样粪便、虚而致昏迷,甚至死亡;可有胃肠型:表现为明显的腹痛、腹泻、总有便意但不一定有粪便排出。凶险发作可致病人死亡。

疟疾可出现并发症,如黑尿热、肾病和脾肿大等。黑尿热主要表现特点是尿呈现黑褐色(酱油样尿)、腰痛;肾病主要特点是高血压、浮肿、尿化验检查可见蛋白尿等等。所以不可轻视疟疾,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无严重并发症的普通疟疾,经过抗疟药治疗后,一般均可安全而迅速地控制发作。凶险型疟疾,只要诊断和抢救及时,绝大多数预后良好。

现有的各种抗疟药,还没有一种对各种疟原虫及不同虫株都有同样的效果,同一虫株原虫在不同地区或处在不同免疫状态人群中,对药物的反应也不一样。控制临床发作、消灭裂殖体的药物有氯喹、哌喹、甲氟喹、咯萘啶、青蒿素、奎宁等;预防复发和传播的药物有伯氨喹啉;主要用于预防的药物有乙胺嘧啶。具体的用药方法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灭蚊、防蚊是预防疟疾的重要环节,应采用各种措施消灭蚊虫,消灭蚊子孳生场所,如治理地沟、水沟,破坏孑孓的滋生环境;喷洒化学药物杀灭幼虫和成虫;利用自然天敌和致病的寄生虫消灭蚊虫。防止蚊子叮咬,使用蚊帐,安置纱窗纱门,室内喷洒杀蚊剂,使用驱蚊片;在皮肤暴露部位涂擦驱蚊剂等方法,都能有效地防止蚊虫传播疟疾。我国南方地区用菊酯类杀虫剂喷洒蚊帐和窗帘也取得防蚊的很好效果。

白泡泡虫病

白泡泡虫病,又称包虫病,是人、畜共患的慢性寄生虫病,病原是绦虫中的细粒棘球绦虫。狗是包虫病细粒棘球绦虫的最终宿主,狗吃了虫卵后,虫卵在狗的体内生长发育变为成虫。成虫寄生在小肠并不断地把已成熟了的妊娠节片上的包虫卵随粪便再排出体外,容易传染给人、羊、牛、猪、骆驼等,使人、畜患白泡泡虫病。在驯狗、养狗时,狗身上沾染的包虫虫卵,也可以随手经口而感染给人。

人一旦被感染,虫卵在消化道发育成蝴虫,幼虫又可以在肠道钻进血管,经血流到人体内脏寄生,寄生在肝脏的称为肝包虫,发病率高达70%,肝脏中最大的白泡泡很重,它压迫肝脏,使肝脏萎缩,影响胆汁分泌、胆管受阻、肝脏丧失正常的生理功能,倘若白泡泡破裂,囊液外溢可引起过敏反应,出现荨麻疹、紫绀,严重者可致过敏性休克而死亡;白泡泡还可以寄生在心、脾、肾、脑、眼、骨骼、肌肉、皮下等造成各种危害。

在畜牧区,畜牧专业户及养狗、驯狗的人,应该积极预防包虫病的感染。在预防工作中,消灭传染源是最根本的办法,即消灭野狗,防治家狗及牛、羊等动物感染而传给人类。狗舍应与住房分开,防止粪、尿随意排放而污染环境,不要用不明原因而病死的动物内脏喂狗,对于病狗应给予氢溴酸槟榔碱治疗,或杀后深埋。

猩红热

猩红热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多见于2~8岁儿童。冬春季发病较多,由于这种细菌含有红疹毒素,所以得病后皮肤出现红疹。

本病一般感染后2~3天出现症状,发烧,数小时后全身皮肤猩红,满布细小红疹,有时如鸡皮样。在皮肤皱折处皮疹密集,同时有咽痛、头痛、呕吐,也可能有腹痛,并有全身不适。检查可见患儿咽部红、扁桃腺肿大、有脓性渗出物。舌质鲜红,舌乳头肥大突出如杨梅状,称为杨梅舌。持续2~3天体温下降,皮疹逐渐消退,疹退后皮肤无色素沉着。2周左右可有脱皮。一般多为细屑样,严重病例可有大片脱皮。

学龄前儿童和学龄儿童受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可能并发变态反应性疾病,常见的是急性肾小球肾炎,往往发生在猩红热2周以后。轻症只在尿常规化验发现有少量蛋白和红、白血球。重症可有水肿、少尿和血尿,也可有血压升高。因此对猩红热患儿在发病2周时,应作尿常规化验,以便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此外也可并发化脓性损害,多见于体弱儿和幼儿。常见如颈部淋巴腺炎,表现发烧、颈部淋巴腺肿大疼痛、全身不适等。也可发生化脓性中耳炎。

患儿要隔离以防止传染别人,同时也减少再感染其它疾病,卧床休息。在发热期间宜给清淡易消化食物,多喝水。烧退后可恢复正常饮食。一般患儿不必住院治疗。可用青霉素注射、红霉素口服或其它抗生素治疗。用药后1~2天体温可下降,皮疹消退。这时不可停药,因体内细菌未完全杀灭。一般应治疗5~7天,症状完全消失,咽部红肿消退才可停药。经过正规足量抗生素治疗7天,无症状体征者可解除隔离。

集体儿童发生猩红热时,部分小儿可能只表现化脓性扁桃腺炎而没有皮疹,其传染性相同,同样应隔离治疗。同班孩子和其他密切接触者应服预防药,常用复方新诺明,每天0.25~0.5克,连服3天。

破伤风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经伤口传染,产生外毒素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牙关紧闭、强直性痉挛和阵挛性痉挛。病原体为破伤风杆菌,一般从污染的家畜粪便、土壤、污泥、尘埃等经伤口传染,人群普遍易感,病后无持久免疫力。

本病的潜伏期1日至数月不等,一般为1~2周。

本病的治疗分西医药治疗和中医药治疗。

(1)西医药治疗

①伤口处理:清创消毒,3%双氧水或1:4000高锰酸钾液湿敷。

②抗毒素治疗:抗毒素1万~10万单位,一次性静滴,幼儿1500~10000单位,一次性静滴;TIG一次3000单位肌注,分3等份肌注3个部位。

③抗生素治疗:可选用青霉素、红霉素、四环素。

④控制痉挛:地西洋,成人2~8毫克/千克体重,分次静滴,儿童0.5毫克/千克体重,分次静滴。其他如苯巴比妥钠、氯丙嗪、水合氯醛亦可选用。

⑤对症治疗:重症伴高热、心肌炎者应用激素,牙关紧闭者防止窒息。

(2)中医药治疗

①存命汤:羌活、川芎、大黄、清半夏、防风、僵蚕、全蝎、天南星、白兰、蜈蚣各9克,川乌、草乌各3~6克,琥珀粉、朱砂各3克。

②蝉衣合剂:蝉衣30克,全蝎3个。

(3)常规治法

疏风定痉,清热解毒。

方药:全蝎粉3克(冲服),蜈蚣2条,白附子、天南星、白僵蚕、木瓜、大黄各10克,蝉衣15克,葛根30克。

钩端螺旋体病

钩端螺旋体病是由叫做钩端螺旋体的微生物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在我国大多数省份都有本病,但以南方较严重。在南方鼠是主要传染源,在北方猪是主要传染源。鼠、猪带菌的尿液污染水,经皮肤特别是破损皮肤而受到感染。夏秋季在稻田作业或洪水泛滥等,都可引起流行。青壮年农民和常下水的儿童发病较多。

感染了此病,有的患者发热,有的患者发冷,全身乏力非常明显,有时可因腿软而行动困难,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以腿肚子和腰背部为甚。检查可发现眼睛发红充血,用手按压腿肚子可有明显的疼痛、浅表淋巴结肿大等。重症者可以出现黄疸(最先是白眼球发黄)或肺部的大出血,这是本病引起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本病的治疗要本着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就地治疗的原则。病人要卧床休息,尤其有出血倾向的病人,更应该绝对卧床。治疗药物首选青霉素。在治疗中应注意下列各项:①要慎重使用升压药物,不使血压过高,以免发生肺大出血;使用特效药物青霉素时,应先从小剂量开始,否则用药后2小时左右可使症状加重,甚至发生肺大出血引起死亡;青霉素疗程为1周,多数病人用药后1~2天内即可退热,如仍有低热,也不必延长疗程;青霉素过敏者,可采用四环素、庆大霉素或链霉素;疑有肺大出血先兆者,可给适当的镇静剂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预防措施主要是以灭鼠和圈养猪为主,不使鼠和猪尿污染水源或稻田。在流行季节到来之前1个月注射钩体菌苗。在怀疑已被感染,但尚无症状时,肌注青霉素80万~120万单位,连用2~3天,可起到预防作用。

蛲虫病

蛲虫病是由蛲虫寄生于人体肠道的寄生虫病。以肛门周围、会阴部位夜间瘙痒难忍为特点,病人为传染源,通过肛门—手—口或污物传播,各年龄均可发病,以儿童多见。

蛲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肛门周围及会阴部位夜间瘙痒难忍,可伴睡眠不安、夜惊、食欲不振等,偶有蛲虫爬入阴道出现尿频、尿急。

本病的诊断可依据以下3点:

(1)夜间肛门周围及会阴部瘙痒,伴有睡眠不安、夜惊。

(2)肛门外用棉拭法或胶玻璃纸检查法发现蛲虫卵。

(3)本病引起的尿频、尿急症状应注意与泌尿系统感染相鉴别。

预防蛲虫病最重要的是注意卫生,肛门清洗及勤洗内裤。

本病的治疗分西医药治疗和中医药治疗。

(1)西医药治疗

①杀虫:安乐100毫克顿服或500毫克,每日2次,连服3日;扑蛲灵,成人0.25~0.3克,儿童5~7.5毫克/千克,睡前顿服1次。

②局部用药:每晚清洗肛门周围后,外涂3%噻嘧啶软膏或龙胆紫。

(2)中医药治疗

①虫居肠间,下扰魄门:肛门瘙痒,夜间尤甚至,夜不安,或夜惊。治宜驱虫止痒。

方药:槟榔(打碎)、茵陈各15克,鹤虱、使君子各10克,苦楝根皮30克,木香6克。

②脾胃虚弱:面黄无华,食欲不振,形体消瘦,舌淡,脉细弱。治宜健运脾胃。

方药:木香、甘草各6克,砂仁5克(后下),党参、茯苓、山药各15克,陈皮、白术、神曲各10克。

绦虫病

绦虫病是由于猪带绦虫或牛带绦虫寄生于人体肠道引起的疾病。食用未煮熟的含有囊虫的猪肉、牛肉是引起感染的主要因素。

一旦发病,上腹或脐周隐痛,伴腹胀、腹泻,食欲亢进而体重减轻,肛门瘙痒,大便中有虫体节片。

可依据下列标准判断此病。

有食生猪、牛肉史;

粪便中有白色条状或带状能活动的虫体,脐周及上腹可有隐痛;

粪便与肛拭检查发现线虫卵;

本病应注意与蛔虫病相鉴别。

本病的治疗分西医药治疗和中医药治疗。

(1)西医药治疗

吡喹酮10~25毫克/千克体重,顿服;安乐士200毫克,顿服。

(2)中医药治疗

①虫积肠道:腹部隐痛,腹胀或腹泻,大便中有白色节片,肛门瘙痒。治宜驱除绦虫。

方药:槟榔60~120克,切碎煎水,空腹顿服,或南瓜子仁60~120克,研粉嚼服,2小时后服槟榔煎剂(剂量、用法同上),0.5小时后服50%硫酸镁50毫升。

②脾胃虚弱。(同蛲虫病)。

蛔虫病

蛔虫病是小儿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影响小儿的食欲和肠道功能,妨碍小儿的生长发育。其并发病较多,有时可危及生命,所以必须积极防治。

蛔虫卵主要通过手和食物感染。人生吃瓜果不洗烫,饭前便后不洗手,喜吃生凉拌菜和泡菜,喝不洁生冷水,特别是河水,都是感染蛔虫的重要因素。小儿玩物不洁,吮指,喜用嘴含东西,也能带进蛔虫卵。

蛔虫寄生在体内主要以小肠内乳糜液为食物,不但掠夺宿主营养,同时又分泌对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胰凝乳酶及组织蛋白酶E等的抑制剂,影响宿主对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

肠道蛔虫可无任何症状,或有食欲不佳和腹痛,疼痛一般不重,多位于脐周或稍上方,痛无定时,反复发作,持续时间不定。痛时喜人揉按腹部,多无压痛,亦无肌紧张。个别患儿可有偏食或异食癖,喜吃炉渣、土块,也易发生恶心、呕吐、轻泻或便秘。大量蛔虫寄生不仅消耗营养,而且妨碍正常消化与吸收,即使患儿食量较大,也常造成营养不良、贫血、甚至生长发育迟缓、智力发育较差等现象。

小儿蛔虫病的另一特点是易出现精神、神经系症状。由于虫体代谢产物或崩解物被吸收后较易引起低热、精神萎靡或兴奋不安、头痛、易怒、睡眠不好、磨牙、易惊,甚至反复呕吐等。

蛔虫有游走钻孔的习性,当蛔虫过多或于小儿高热、消化不良、驱虫不当时均可使蛔虫产生骚动,引起严重的临床现象。常见的并发症有蛔虫性肠梗阻、胆管蛔虫症、蛔虫性脓肿、蛔虫性阑尾炎。

为预防本病应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手的清洁,常剪指甲,不吸吮指头。年长儿无症状的感染,不必急于治疗,除非发生再感染,一般于1年内虫体可自然排出。对于感染较重或症状明显的,给予治疗,可服用以下药物。

(1)枸橼酸哌哔嗪。疗效较高,副作用少。剂量为每日160毫克/千克,每日总量不超过3克,分2次口服,连服2日。一般无需服用泻剂,便秘者可同时服轻泻剂。虫卵阴转率约70%。驱蛔虫糖浆适用于儿童,1毫升含派哔嗪160毫克,其剂量为1毫升/千克,每次最大不超过20毫升,体弱者用量酌减。用药前必须充分摇匀,以免服药不均引起严重消化道反应。对于严重感染的,1周后再重复用2天。

(2)左旋咪唑。又名驱钩蛔,剂量为每日1.5~2毫克/千克。晚睡前1次顿服,也可于清晨空腹顿服,副作用小。

钩虫病

钩虫病是由钩虫寄生在人的小肠内引起的疾病。感染方式主要是经过皮肤侵入人体。钩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孵化出蚴虫,当人接触时如农民赤足下田,通过皮肤而被感染。此外还可经过黏膜被感染,如生吃未洗净的蔬菜等。

一旦感染了此病,病人可表现有上腹部不适,或丝丝拉拉痛,食欲减退,消化不良,腹泻或便秘交替发生等症状。较重的患者常出现“异嗜症”,就是异常的嗜好,如喜欢吃生米、土块、煤渣等物。久病的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贫血,表现有头昏、眼花、耳鸣、乏力,活动后心跳气短,皮肤呈蜡黄色等。患严重钩虫病的妇女可引起停经不育,妊娠后期可引起早产或死胎。

如出现上述表现,应到医院检查确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1)皮炎的局部治疗。钩幼进入皮肤后24小时以内还停留在皮肤局部,此时可采取热水浸泡,以50~60℃热水间歇反复使用15~20分钟,或用艾卷点火熏烫5分钟,可止痒、消炎。也可到医院或药店购买75%左旋咪唑涂肤剂与地塞米松软膏,或15%噻苯米唑软膏涂擦患处,每日2~3次,有止痒、消炎及杀死皮内幼虫作用。

(2)驱虫治疗。驱钩虫药较多,两种钩虫对不同驱虫药的敏感性是不同的。目前所用的大多数驱钩虫药对十二指肠钩虫效果较好,对美洲钩虫的驱虫效果稍差。

肠虫清:该药适用于各型钩虫病。成人和2岁以上的患者一次服用400毫克,10日再服一次。2岁以下儿童减半量,服用的方法同成人一样。服药后少数患者可出现头痛、头昏、胃肠道不舒服,但停药以后会消失。孕妇和哺乳期的妇女不宜使用。该药对十二指肠钩虫卵的阴转率为82%~87%,美洲钩虫卵的阴转率为81%~96%。

噻嘧啶:成人剂量每次0.3~0.5克,间隔1周以后可反复使用。一次服用后十二指肠钩虫卵的阴转率为81.1%~86.7%,美洲钩虫卵的阴转率为22.6%~80%。服药后的副作用有恶心、呕吐、眩晕、腹泻等,发烧病人、肝炎和肾炎病人、心脏病病人应暂缓用药;冠心病病人、胃溃疡病人用药要慎重;孕妇应禁止使用。

复方嘧啶:每次3片,每日2次,连服2日。疗效优于噻嘧啶。

左旋咪唑:成人剂量90~150毫克,每日1次,连服2~3日。副作用有恶心、呕吐、口腔溃疡,一般不须处理,可自行消失。妊娠和哺乳期的妇女和肝病、肾病患者禁止使用。十二指肠钩虫卵的阴转率为80%~96%,美洲钩虫卵的阴转率为5%~25%。

甲苯咪唑:此药的驱虫作用较好,服药后十二指肠钩虫卵的阴转率为75%~100%,美洲钩虫卵的阴转率为76.6%~86.6%。服用剂量为每次100毫克,早、晚空腹时各服用一次,连服3日。如果增加药物剂量至每次200毫克,连服4日,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孕妇及哺乳妇女不可使用该药。

国内钩虫病多为两种钩虫混合感染,故采用2种驱虫药联合治疗可以提高驱除美洲钩虫的效果,减少副作用。如:小剂量左旋咪唑45毫克加上噻嘧啶750毫克或甲苯咪唑200毫克加上噻嘧啶750毫克,联合疗法,均有较好疗效。

要彻底治愈钩虫病,应反复多次用药,各种驱虫药可轮换应用,治疗的同时应纠正“异嗜症”。

服药2周后复查大便钩虫卵,如仍为阳性,可换另一种驱生药,2周后再复查钩虫卵,如为阴性,说明治愈,贫血也可随之好转。 jFxBa/mdBmpFqdXznzKNK4OHHqV/PMZLGYNEG4NMn3Jg9UHa/ohpkp1pCKaguok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