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李时珍

李时珍(1518~1593),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医药学家。他出身在一个行医世家,父亲李言闻是位名医。李时珍受家庭的影响,从小立志也当一名医生,为百姓看病,解除病人的疾苦。在寻药行医的过程中,他倾注无数心血,完成了举世闻名的中药巨著《本草纲目》。

在1951年世界和平理事会维也纳会议上,中国明代的李时珍,作为惟一的医药学家,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的首批名单之中。20世纪最有权威的科学史家和著名汉学家英国的李约瑟在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明代的伟大科学成就是李时珍那部攀登到本草著作顶峰的《本草纲目》。李时珍达到了伽利略——维萨里的科学活动所隔绝的任何科学家所不能达到的最高水平。

从科场失意到卸职太医

李时珍,1518年(明正德十三年)生于湖北省蕲(qí)春县蕲州镇(明代叫做蕲州,是当时的州治所在,管辖(xiá)五个县),出生的地点是东门外的瓦屑坝(bà)。他的父亲叫做李言闻,字子郁,号月池,是个名医。

李时珍的父亲李月池,以博学多才闻名遐迩闻名遐弥:形容名声大。。他著有《医学八脉注》、《四诊发明》、《痘疹(zhěn)证治》、《人参传》、《艾叶传》(也叫做《蕲艾传》)等医书和药书。他不仅医术高明,而且为人忠诚厚道,以孝道闻名乡里。他生有两男一女,李时珍是他的第二个男孩,也是他最聪明的一个孩子。

像李月池这样的家庭,收藏的典藉、医书、药典、药材是十分丰富的,李时珍从小就生活在环境优美的蕲州这个学术气氛(fēn)浓厚的家庭之中。

李时珍小时候身子十分羸(léi)弱,经常生病,长时期都和药罐(ɡuàn)子为伴。幸得父亲是医生,终于逐渐把他医好,到10岁左右的时候,他的身子就比较健康了。

李时珍长得聪明伶利,虽然瘦削一些,双目却炯炯有神炯炯有神:(jiǒnɡ)形容明亮(多用于目光)。,他从小就对飞禽走兽、草木虫鱼一类的东西,有着特别的兴趣。他对什么都想看一看,对什么都想问一问。李月池研究药草的方法,就是经常把新鲜的药草拿到家里,和书上所说的互相印证。因此在他家的庭院里,经常可以闻到药草的芳香。李月池到山野采药的时候,也常把儿子带着去,这样,李时珍从小就认识了大量药物的名字。

李月池见到儿子对生物这样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就买了一本《尔雅》,教他学习。《尔雅》是从汉代初年流传下来的一本辞书,里面介绍了许多动物植物。宋代又有人注明字音并加上了插图。这是传统的给少年儿童解释自然事物的入门书。李时珍很快地就把其中的内容,大段大段地背诵下来了。

但是,李时珍的父亲却不愿意儿子再从事自己的职业。因为在封建社会里,统治者根本不管人民的死活,把医生的职业看成是卑贱的行业,根本不放在眼里。所以李言闻希望儿子读四书、五经,将来弄个一官半职,也好光宗耀祖。

李时珍没有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去试试。李时珍14岁的时候(嘉靖十年),被蕲州知州选中,由父亲带他到黄州府去应试。他初试告捷(jié),考中了一名秀才,全家都很高兴。

1540年(嘉靖十九年)初秋,武昌乡试放榜的时候,围在贡(ɡònɡ)院门口照壁前观看名单的真是人山人海。这名单上面写有名字的,就是“乡试中式”,成为“举人”,有资格到京城去考进士,谋求官职利禄(lù)了。

围着看榜的李月池和李时珍父子,他们全神贯注地搜索上面有没有“李时珍”三个字,一遍、两遍、三遍地扫视着,始终没有发现。“啊,又落选了”,两个人都神色黯(àn)然。李月池更显得非常懊(ào)丧。

这时的李时珍是23岁,连同这一次,他已经3次参加“乡试”失败。前两次分别是在17岁和20岁的时候。17岁那一次,他初次参加,年纪很轻,失败了也不觉得怎么样,20岁那一次,他是带病去武昌的。那次失败,可以归于因久病新愈,体力应付不来。但这一遭,已经是第三次的失败了,简直可以说是最沉重的一次打击。在离开贡院门前的照壁的时候,父子两人,都默默无言,各自想着自己的心事。

李时珍经过这次打击,逐渐地冷静下来。他再三寻思:“不行,这条路不能再走了!”在他阅读医书,或看“格物致知”的时候,就感到兴致勃勃,情趣盎(ànɡ)然;在他诵读八股文的时候,却感到沉闷乏味,昏昏欲睡。他3次上武昌应考,完全是为了顺从父亲的意愿。“为什么我不可以走父亲的路,以医术济世呢?他不是受到许多黎民百姓的尊敬吗?尽管有些达官贵人轻视他。”李时珍这样想着。

但是重要的是得说服父亲,在此之前,李月池为了劝告儿子走科举的道路,曾举了若干古代传说给他听。例如三国时代的神医华佗晚年曾经对自己行医表示悔恨,晋代的殷浩怕人知道自己精于医术,悄悄烧掉了药方之类的事情。他末了总是这样说:“孩子,应试做官,才是一条康庄大道。做医生,是给高门大户瞧不起的。”李时珍根据自己的读书心得,经常和父亲辩论,古代的许多著名学者文士,郑虔(qián)、文彦博、苏轼、陆游,不是都兼懂医术吗?陆游经常给人看病,赢得了许多庄稼人的尊敬,许多人家的孩子,都来请他命名呢!尽管李时珍侃(kǎn)侃而谈,但有很长一段日子,他却始终未能说服父亲。

在决心下定之后,当他们乘船返回蕲州的时候,李时珍就一再在船上恳切地向父亲表达了自己的意念。他说能够救活千千万万人的医道是崇(chónɡ)高的,他相信自己必定能够继承父业,做一个出色的医生,不辱家门。

李月池看到儿子果断的、凛(lǐn)然的神色,不觉怆(chuànɡ)然,沉默了好一会,终于点了点头:“哎,好吧!时珍,就按照你自己的主意办吧!”

李时珍回到家乡不久,蕲州发生了一场大火,灾民很多,李时珍跟着父亲,为群众诊病,救死扶伤,忙碌了好些日子,得到同乡们的称赞。

但是,李时珍自知学识还很不够,他下决心苦读十年八年,积累书本上的知识,然后亲自实践。况且,他家的经济状况始终保持小康的水平,父亲李月池并不急干等待他赚钱回来帮补家计,也乐于由他埋头典籍和医书。

从武昌乡试失败,回到蕲州之后的10年,即从23岁到33岁这个阶段,是李时珍埋头苦学的时期。他读的书以医书、药书为中心,同时也对经传子史、声律农圃(pǔ)、医卜星相、乐府诸家,都广泛涉(shè)猎。就是历朝的诗歌,特别是唐诗,他同样读得入迷。他有时还把精彩的唐代律诗一一抄录起来,辑(jí)成一本呢!自然,他读的主要是医药学方面的书,例如历朝的各式各样的“本草”著作,以至历代研究博物的专书。

李时珍到了30岁左右,为了学有所用,他为了印证书上的道理,给人看病渐渐多了起来,由于经常妙手回春妙手回春:称赞医生医道高明,一下子就能把垂危的病人治好。,对于贫穷的人又常常不收他们的医药费,受到群众交口赞誉。声名越来越大了。

他救活了许许多多的人:

有人二便不通,终日呻吟,给他医好了。有人患上了奇难杂症,给他医好了……这些事情越传越远,远远近近来求诊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说蕲州瓦屑坝出了个神医。声名渐渐传到蕲州以外的许多州县去了。

“李大夫”的声名传遍了蕲州一带,患上各种严重疾病,以至各种奇难杂症,而被他一一医好的人,一传十,十传百,竟使得远在千百里外的人也有不辞舟车劳顿,赶到蕲州城来请他看病。

明太祖朱元璋为了皇室的长治久安,先后分封子孙25人为王者出驻北方重镇和内地各省,作为屏藩。这些王者的嫡(dí)子又继续袭位为王,加上后来皇帝新封的王,数量非常可观,几乎每两三个州就有一座王府。这些宗室贵族高高在上,盘剥百姓,成为各地的一股特殊势力。

李时珍医术高明,声名远播,许多王府也都知道了。附近的一些王,荆穆王、富顺王、都昌王和府县衙门的大小官员,都经常请他去为家人或者自己治病。李时珍并不阿谀阿谀(yú):迎合别人的意思,说好听的话(含贬义)。权贵,也不受分外之财,只是重视医德,治病救人罢了。对任何人的病他都尽心尽力去诊治。因此,他也得到这些王府人物的器重。

那时,荆府富顺王朱厚焜(kǔn)特别溺(nì)爱他的偏房所生的一个儿子,准备废掉正妃所生的嫡(dí)子,另立自己喜欢的庶(shù)子做世子(被立为“世子”的儿子将来才能够继承王位),这事外界都有不少人知道了。刚好嫡子生病,富顺王把李时珍请去,言谈之间也流露出对嫡子的憎恶,表示聊尽人事,医得好,医不好也只好听天由命。李时珍知道他的意思,依然极其细心地诊脉,看完后开了一个处方,因为其中有“附子”一味药,特意取名“附子和气汤”。这是藉“附子”与“父子”谐(xié)音,规劝富顺王以父子大义为重,不可凭一己好恶,任意行事。这种藉药方的用字谐音,讽喻权贵人物的事情,在封建时代是常有的。富顺王看了药方,果然受到感动,“废嫡立庶”的事后就中止了。而且,嫡子的病也渐渐痊愈。

封藩在武昌的楚恭王朱英烇,听到李时珍的这桩义举,对他的品德和医术十分赞赏,就派专人到蕲州来,聘请李时珍到王府去担任“奉祠(cí)正”(这个职务是主持王府的祭祀仪一类事情的。同时,又让他掌管“良医所”,负责王府宗亲的医疗保健)。王府里的体制并非十分严格,所以可以身兼两职。这些职位,都是正八品小官,比七品的知县略低一些。

此后约莫有七八个年头,李时珍都在楚王府任职,有时,他也回蕲州省(xǐnɡ)亲,经营他在雨湖畔新的住宅。他工作得非常尽责,一直没有出过什么岔(chà)子。所以这个阶段,他的生活过得既平稳又安详。他担任的这些职务都不会太忙,常常有时间到武昌各处走走,在王府里他当然接触到更多的药材和典籍,一有空闲,他就继续写他的《本草纲目》,并记录下他所接触到的一切灵验药方。

他和蛇山观音阁的一个和尚感情很好,常常去那里走动。许多百姓不敢擅(shàn)进王府,都来这里找他医病,他也乐于把那里作为自己的义务诊所,他和广大人民的密切联系始终没有中断。

李时珍本来就写得一手精采的律诗,在武昌的几年里,他时常和一帮文友互相唱酬(chóu),写了许多诗篇,因此,他除了是著名大夫之外,又是当地颇(pō)有文名的诗人,结识了不少文朋诗友。

楚王有一个世子,常常患一种突然昏厥昏厥(jué):因脑部贫血引起供氧不足而短时间失去知觉。、不省(xǐnɡ)人事的急病,李时珍就细心给他治疗。李时珍凭着自己高超的医术,把他救活过来,而且最后彻底痊愈。王妃感激得不得了,亲自派人捧了金银珠宝来报答,李时珍认为这不过是职责所在,坚决辞谢了,表现了高尚的情操。这使得王府里的人,对他不能不格外尊重。

大概楚王对这件事也铭(mínɡ)感在心吧,不久,当朝廷寻求良医的时候,楚王就把他推荐给朝廷,让他在太医院里当了一名太医。

于是,李时珍就水陆兼程,上北京过崭新的丰富的生活去了。

太医院的药王庙里,还供有显示人身各个穴位的铜人模型,太医院常常在这里考试研习针灸(jiǔ)的医生。这是他从前所知道,但是还未曾亲眼见过的。从而使他对穴位、经络(luò)的理解更加深了。

太医院里的人员很多,李时珍并不十分忙碌。但是这段时间他的生活也不很愉快,上层人物中,排挤倾轧倾轧(yà):在同一组织中排挤打击不同派系的人。之风十分流行。常常持有自己见解,又曾上书要求纂(zuǎn)修“本草”的李时珍,不免引起官僚们的嫉视和憎恶。而且,皇帝宠信方士,有些方士仅仅因为献上新鲜灵芝的缘故竟被任命为太医。李时珍当然是不屑和这类人物为伍的。一方面因为在太医院里并不能充分施展才能,另一方面也因为他这时已经差不多50岁,急于要倾全力完成自己的著作,所以,在太医院工作大约一年光景,他就找了个托辞,卸职回乡了。

《本草纲目》问世之前

在李时珍的书房里面,书架上,案头上,摆满了书籍。一叠叠、一函函的书,名称里有“本草”两个字的,触目皆是。

原来,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药物学的学问就被称为“本草学”。

随着医学的进步,药物当然就逐渐增加起来了。因此,每隔若干年代,就有增补了的本草书籍出现。

李时珍在熟读各种版本的“本草学”之后,将它们互相比较,再印证在行医当中接触到的各种药物上,触类旁通触类旁通:掌握了关于某一事物的知识.而推知同类中其他事物。,领悟了医药学中的许多道理。他一方面惊叹于前人的辛勤,正是他们遗下了一份份宝贵的医学遗产。但是他在详细研究之后,也发现了历代本草书籍中的一些错误,有的同一样东西,而有各种名字的,竟被误成两种。有的分明是两样东西,却又被当做一种。还有的,对它们药性的阐述,不切实际,夸大了,或者缩小了。更加令人遗憾的,是从宋代以后新发现、新采用的许多药物,都没有一本崭新的本草学书籍来加以记载。

越是认真研究,李时珍就越发对这事感到遗憾,渐渐地,他就萌(ménɡ)发了写一本新的本草学的书籍,以总结明代药物学的发展水平。他后来想起了要把这部巨著命名为《本草纲目》。

他决定到各地去游历,增长见识。他到过河南、河北、江苏等许多地方,连牛首山、天柱峰、茅山上,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有一次,李时珍听说均州(现在湖北省均县)的太和山上有一种果子,名子叫榔梅,是稀有之果,人们称之为仙果,吃后可以长生不老。李时珍对此根本不信,他决定亲自去看看。这一天,走了几天路程的李时珍来到太和山。爬到半山腰,山中有一座古刹。李时珍向看门的老人寻问山中何处有榔(lánɡ)梅树。老人指着不远处的一座山峰说:“那山峰的后面,就有几棵榔梅树”,老人说着吐了吐舌头严肃地说:“可不能去采啊!当今皇上有命令,榔梅只能由皇家采摘。别人采摘了,官府要问罪捉拿的。”

李时珍可不管这些,这天夜里山风呼啸,枯草败叶被刮得满天纷飞,虎狼的叫声阵阵,随风从深山处传来,甚是吓人。半夜时分,李时珍起床上了山路,他腰插一把匕首,手提一根结实如铁的枣木短棒,犹如过景阳冈的武松英勇无畏。他趁着月色走在白天看好的山路上,来到那座山峰后,终于找到了几棵榔梅树,他连枝带叶折了几枝,连夜下山。回家仔细一研究,原来榔梅是一种榆(yú)树类的果实,根本不是什么“仙果”。说吃了能长生不死,完全是骗人的鬼话。

李时珍看到陶弘(hónɡ)景写的书上说:河边有一种动物叫穿山甲,最喜欢吃蚂蚁。蚂蚁那么小,穿山甲怎么吃它呢?李时珍来到河边,找到了一只穿山甲仔细观察。原来,穿山甲身上披着一块块的鳞片,能张开又能合拢。它把鳞片全张开的时候,身上放出一种特殊气味,蚂蚁闻到就往鳞片底下钻。等蚂蚁爬满了一身,它就突然把鳞片合拢,然后钻到水里,把鳞片张开。不一会儿,蚂蚁都浮到水面上来,穿山甲就可以饱餐一顿了。为了进一步证实,李时珍特地捉了一只穿山甲,把它的肚皮切开一看,果然胃里装了一升多蚂蚁。李时珍就是这样通过实物实地观察,弄清了许许多多书本上没有解决的问题。

李时珍除了向书本学习医学知识外,他还非常重视向民间学习,向老百姓搜集药方。他这样做是受了一件事的启发。有一次,李时珍从外地行医回家,途中住在客店里,晚上,他见几个车夫在锅里煮一种粉红色的花,他知道这种花叫旋花,可煮旋花干什么呢?车夫告诉他:“喝了这种花熬的汤,可以治筋骨痛。我们整天在外边奔跑,风里来雨里去的,筋骨中风受潮,容易得病,得了病疼痛难忍,所以经常煮点旋花汤来喝。”李时珍听了,心里想:“我经常诊治筋骨痛的病人还未找到明显见效的药,谁知老百姓竟有这么好的治病经验。真是踏破铁鞋无觅(mì)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今后,一定多向老百姓请教!”这件事后,李时珍开始向民间搜集药方。他给人看病常不收诊金,只要求别人告诉他一点验方偏方、一点有关药材的知识。什么河豚(tún)的眼睛和肝脏有毒啦,刀豆吃了能止打呃(è)啦,他都是这样学来的。他还记录了许多民间谚(yàn)语,像什么“穿山甲,王不留,妇人吃了奶长流”(两种药都可以下奶水)这一类的顺口溜等。李时珍觉得民间有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医药宝库,因此无论走到哪里,他都认认真真地向老百姓学习。

李时珍带着他从各地采集到的标本和验方,回到蕲州来了。

早在楚王府供职“奉祠正”,偶尔回乡的时候,他就在蕲州的雨湖北岸,一个叫做红花园的地方,搬进了一座新居,李时珍把它题名叫做“遵所馆”。这地方宽敞、明亮,正好让他安敢各种各样的书籍和在园圃里栽种形形色色的药草,一边研究,一边过潜心著述的生涯。

他连年奔走各地,虽然也准备了大量材料,并已经写出稿子的一部分,但这距离他的目标:写成大大超越前人的崭新本草著作,增加药物900多种,字数达100多万的巨著,还有十分艰辛遥远的历程呢,他在心里琢磨着:“在我有生之年,一定要完成它,为苍苍黎民献出我的心血,造福千家万户。我决不能与草木同腐!”正因为这样,当他在堆满历代种种本草书藉、案头搁着一叠叠材料的书房里工作的时候,他固然是紧张万分,就是当他蹲在园圃(pǔ)里,观察自己所栽种的各式药草的时候,他也是聚精会神,备极辛劳:“怎样把它们栩栩如生栩栩如生:形容生动活泼的样子。、绘声绘色地描述出来呢?”当他对着他所栽种的蕲艾、紫苏、薄荷、丝瓜、鬼针草、铁丝莲一类植物的时候,他也总是凝神沉思,该怎样恰如其分地写出它们的形貌,阐释它们的药效,让人们一目了然一目了然:一眼就能够看清楚。,记忆深刻呢?这时候,他所读过的历代文学名家状物写照,恰如其分的精彩句子,就纷纷飞临他脑海了。他决定在必要的时候,要适当引述一些文学名句才好。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够使这部药书写得更加美妙和精彩。

这时候,李时珍已经有4个儿子,依次是建中、建元、建方和建木。这些儿子继承了李家的传统美德,都淳(chún)朴忠厚,助人为乐。在李时珍回乡初期,急于从事著述的时候,他们都成为他的得力助手,他们都深深知道父亲从事的工作的深远意义,都乐于协助父亲,有的人校勘(kān)资料,有的人从事绘图,有的人帮忙抄录。李时珍有一个孙子,楷书写得很漂亮,就专事誊(ténɡ)写,以便来日一并交给书坊,作为雕版的蓝本。可以说,李时珍为了写作《本草纲目》,是把全家的力量都动员起来了。

工作一天天在进展,一叠叠的原稿连同图谱,越堆越高。他的书房里,仅仅是历代的本草著作,就有好几十部,加上五花八门的经、史、子、集,还有许多标本;再添上这一叠叠的原稿,简直就像是一个小图书馆了。

他一辈子都奔波劳碌,从没有肥胖过,到了越发劳碌的晚年,就显得更加瘦削了。

李时珍完成《本草纲目》的著述工作以后,又经过三次大规模的修订,使它更加完善。1578年(明万历六年),这部巨著终于大功告成了。他是在1552年,34岁的时候开始执笔写它的,历时27年,完成的时候,李时珍已经是61岁、白发苍苍的老人了。

《本草纲目》是一部集中国历代药物学大成的巨著,它总结了16世纪中国的博物学成就。第一是篇幅巨大,全书52卷,约190万字,收载药物1892种,附图1109幅,附药方11096个,而旧本附方,不过2935个罢了。第二是内容丰富深厚,所收资料非常广泛。《本草纲目》引述的书凡八百家,共993种,其中包括历代诸家本草41种,古今医家书目361种,古今经史百家书目591种。第三是内容博而不繁,采订精深。旧本本草中,凡是重复的,都被删(shān)去,一共删了200多种,加上了金、元、明时代新补的39种,李时珍自己增补了374种。《本草纲目》近2000种药物中,大部分都经过他自己的实地考察,或临床验证,或向有实践经验的人采访。第四是编纂(zuǎn)合理,《本草纲目》的体例要比它以前出现的任何本草学书籍更系统更先进。它把1800多种药物分成16个部门,作了介绍。每一部门分成若干类,一共包括了60类。在解释工作上,他定下的体例是:用“释名”一栏确定每一药物的名称;用“集解”一栏说明它的出产地带、形态和采集方法;用“修治”一栏讲解它的炮灸(jiǔ)过程;用“气味”、“主治”、“发明”各栏,分析它的性质和功用;最后以“附方”一栏把它所收集的10000多个药方分别作为附录,以供天下医家参考。

这部巨著对中国,对世界将发生怎样的影响,李时珍当时还未能充分意识到,但是他确信这将有助于千万医生的治病救人,有利于千万病人的脱离苦海。但是,这样卷帙(zhì)浩瀚(hàn)的大书,190万字,1000多幅插图的巨著,将到什么地方去寻求出版呢?一个崭新的难题又出现了。

蕲州虽然是一座名城,也有些大户名流,把刻书当做一件赶时髦(máo)、扬名声的雅事,但是他们刻的大都是经、史一类的书籍,并没有谁认识《本草纲目》这样的学术著作的伟大意义。他们对出版它毫无热情。懂得它的价值的人,又没有什么实力,帮不了什么大忙。

李时珍四处访寻能够出版的书坊,但是不幸的是多方接头,却连连碰壁。一年、两年过去了,始终一筹莫展一筹莫展(chóu):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

那时的南京,是东南一带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李时珍不久就前往南京找寻门路。同时,他也想到:他认识的文坛名宿王世贞,就住在南京附近的太仓,何不去找他写一篇序文,使这部药书的出版,获得一些便利的条件呢!

王世贞是当时文坛领袖,声名很大,他曾任山东副使,后来官至刑部侍郎,颇称博学。像李时珍这样的著名医生,交往的人是很多的。7年前王世贞担任湖广按察使的时候,他们就相识了。

王世贞对这位著名医生从前本就有相当的了解,对他接待得十分亲切,并且留他小住几天,彼此可以海阔天空地倾谈。那些日子里,他们一同饮酒赋诗,纵谈经史、山川、声律、医理、园艺、民俗,十分投机。王世贞对于这位目光明亮,脸色红润,身材瘦长的来客见识渊博、谈吐如流暗暗感到惊奇,在他的生活经历中,碰到这样熟谙(ān)古今、娴(xián)习博物的人是极少极少的。因此,当李时珍打开了行囊,把几十卷《本草纲目》的原稿抄本拿了出来,请求他作序,以便这书能够更好地流传的时候,他翻着翻着,对于卷帙(zhì)如此浩瀚,插图这样丰富的著作感到十分意外,略一沉吟,就痛快地答应下来了。

有了王世贞答应写序,李时珍挟着他的著作,在南京访寻能够出版它的书坊。

李时珍打听到:当时南京的书坊,一般都是以印50部书为“一帖”,一种书印行到“十帖”,即500部,就算是很高很高的纪录了。李时珍惆怅惆怅:伤感;失意。地想:“这太少了!五百部能推销到多少县份去?能散播到多少省份去?要使这部耗(hào)尽我毕生精力的大书广布全国,这样的印法只能是遥遥无期。”但就是这样的印数,也没有什么人愿意承刻。也可以说,唯其印数少,书商对赚钱没有把握,就更不敢轻易接纳这么大部头的书了。

也有些书商是懂行的。他们说:“李先生独立完成这样的本草新著,真是可钦(qīn)可敬!但是这种大部头的药书,历朝都是由皇帝诏令修撰(zhuàn),命大臣主持其事,由京师刊刻。《唐本草》、《蜀本草》是这样,宋朝的《开宝本草》、《嘉祐本草》也是这样。本朝能够出现李先生这样的新编《本草》,自是祥和之事。但是这样的伟业,没有朝廷的力量,终究是很难办到的。”

10多年的磨难挫折,10多年的失望难堪,谁也不知道李时珍是怎样熬过那悠长痛苦的日子的。他的著作的伟大价值终于被一个相当懂得医药的书商胡承龙发现了,胡承龙震惊于这部书的伟大,立下宏愿,一定要把它刻印出来。

一块块木版逐渐被胡承龙的书坊刻了出来,这时,距离李时珍完成书稿的时间已有10多年,李时珍已经是一个73岁的老人了。

由于长年累月著述《本草纲目》,生活极端劳累,书成以后,为了出版的事奔走劳瘁,受到许多打击,七十五六岁的时候,就显得日渐衰弱和更加瘦削了。他想到:如果朝廷能加以重视,下一道诏(zhào)书,就可以使全国都风起云涌,竟相刊刻传播了。想到这儿,他觉得将来这书出版,是应该献呈一部给朝廷才好,说不定这样一来,这部耗(hào)尽他一生心血的书,就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风行四方了。这样一想,他就强忍着病痛,起身伏案,执笔沉吟(yín),赶着写一份“奏表”。

李时珍并没有缠绵卧榻(tà)经历过长久的疾病折腾,他是在日渐衰弱中突然去世的。那时是1593年(万历二十一年),他76岁。

李时珍的逝世,在蕲州一带引起很大的震动。他的墓地在雨湖南岸的土耳地,下葬那一天,受过他诊治的、仰慕他的仁厚为人的,敬重他的奇才卓(zhuō)识的,亲朋邻里、四面八方的人,都怀着哀伤的心情前来送丧,撒下了纸钱,发出了悲声。

李时珍的墓地是和他父亲李言闻、母亲张氏的墓地紧紧地依靠着的,他的早已去世的妻子吴氏也和他葬在一起。

《本草纲目》在朝廷里没有受到充分的重视,但是在民间却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300多年间不同的版本的出版超过了60种,重印的就没法计算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文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本草纲目》不但是药学、医学的巨著,而且也是博物学的大辞典,李时珍不仅是医药学家,而且也是伟大的博物学者、自然科学家。他总结了16世纪中国灿烂文明的成就。中国自汉代至于近古的一系列古代自然科学家中,他的名字现在是被排列在最前头了。

《本草纲目》17世纪的时候传入日本,最早的版本是小野蓝山翻译的,它被人献给幕府首脑(当时的日本君主)德川家康,德川见了如获至宝,经常置于座右,被称为“神君御前本”,它在日本人心目中的地位可想而知。在江户时代的200多年间,日本学术界研究《本草纲目》的热潮一直奔腾不息,形成了一项专门的学问。在它的影响下,日本还出现了专门解释自己国家药物的《大和本草》。

日本很快有了《本草纲目》的节译本,到了1934年,又有了严格的全译本。

在亚洲,《本草纲目》还传到朝鲜、琉(liú)球、越南等国和地区,在朝鲜的影响很大,它成为医家们的重要参考书。现存的朝鲜医籍中,依据和引用《本草纲目》的十分普遍。

《本草纲目》中提到的植物达1181种,动物达462种,而且,它又有极其新颖的、在当时是雄踞世界最前列的分类法,因此,又引起了许多博物学家的注意。

达尔文在他的名著《物种起源》、《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中曾十几次引用和赞美了“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科学家们考证得出结论,达尔文所称的“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有时是指《本草纲目》,有时是指《齐民要术》。他在谈到鸡的七个品种的资料以及金鱼家化后的变异时,都是从其他学者对《本草纲目》的译文中转引的。

唯其如此,世界许多国家的图书馆,都藏有各个时期《本草纲目》的各种版本。日本、美国、德国的图书馆中便藏有最先刊印的金陵版。 e6gI5kYeULimhDx01WN6mEAJqgG5eFqlrn1p2cAZGshmXv1jaoSIatFTA7OBjKh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