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皮谢姆斯基

皮谢姆斯基,1821出生于一个没落贵族家庭,1844年莫斯科大学毕业。他先后在政府机关任职约10年。1848年开始发表作品,成名作为中篇小说《窝囊废》(1850)。此后,《喜剧演员》、《有钱的未婚夫》(均1851)、《巴特马诺夫先生》(1852)、《吹牛者》(1854)、《她有罪吗?》(1855)等重要中篇小说相继问世。

皮谢姆斯基十分熟悉外省生活风习,擅长讽刺,在作品中暴露贵族地主的精神空虚和小市民的无聊习气,对受压迫的农奴和受凌辱的妇女表示同情。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他走的是“果戈理开辟的道路”。

皮谢姆斯基的代表作长篇小说《一千个农奴》(1858)展示了一幅农奴制俄国生活的广阔图景。作品描绘贵族的荒淫无耻和官吏的争权夺利,被车尔尼雪夫斯基誉为“我们当代第一流作家的杰作”。1859年他发表的剧本《苦命》通过一个农民家庭的悲剧,揭露贵族地主的专横,次年与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大雷雨》一同获得科学院奖。

1857~1860年,皮谢姆斯基参加《读者文库》杂志的编辑工作,1861~1863年任主编。此时俄国反农奴制的革命运动高涨,他先后发表许多小品文和长篇小说《浑浊的海》(1863)加以攻击,受到进步舆论界的谴责。他重新研究社会发展情况,写出自传性的长篇小说《四十年代的人们》(1869),深刻地揭示了农奴制下社会生活的矛盾。1871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在漩涡中》反映60年代的各种事件。将革命者写成一些高尚而孤独的人,为托尔斯泰所推崇。

晚年作品以暴露资产阶级的贪欲为基本主题,如长篇小说《小市民》(1877),写古老的贵族与资本主义的冲突,受到屠格涅夫的赞赏。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共济会员》(1880),取材于30年代的生活,表现资产阶级的贪婪无耻与共济会员的高尚精神。同类创作还有剧本《瓦尔》、《文明时代》、《理财天才》等。 NHeoFtT2uSQ+1VQ/HTH3ucii/kzZVnoH14wn3/ZqvIzefbfmIoo/ZdIKWeGC8/v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