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妈妈的抱怨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假若孩子在实际生活中确认,他的任性要求都能得到满足,他的错误行为并未导致任何不愉快的后果,那么他就渐渐习惯于顽皮、任性、捣乱、不听话,之后就慢慢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
为什么孩子练琴让人烦?钢琴学习与生活教育有关系吗?

孩子犯错的时候,教育的时机就出现了,敏感的家长如果善于抓住时机,就能顺时顺势,因势利导增进孩子的成长一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机会教育。但如果琴童家长敏感度不高,本身对问题认识不清,那么,不仅会白白错过教育的机会,还不得不在孩子学琴的过程中,疲于应付那些“都是练琴惹的祸”。

吉米妈妈最近很心烦,下课后跟我诉苦,说儿子“越大越不听话。态度温和地跟他交代事情,他不听,非要很厉害地跟他说话才服管”。而且,“他练琴练得我都烦死了”!

通过平常的观察我也感慨,陪吉米练琴对妈妈而言真是苦差事。因为一遇到难处,儿子就会以哭腔指望妈妈帮自己解决问题,妈妈事必躬亲。糟糕的是,儿子虽然依赖妈妈,但当妈妈指出问题要求其改正时,儿子多数时候又很固执,根本不听从建议。

“闭嘴!”因为嫌妈妈啰唆,正在练琴的吉米生气地呵斥妈妈。我正经过琴房,看到妈妈对儿子的无礼呵斥毫无反应,毫无作为,这让我甚是诧异。

“吵死啦!你们都闭嘴!”几分钟后,我再次听到吉米的呵斥,因为另一个家长跟妈妈讲话,让他很烦。

被孩子呵斥过后,两位家长很有共识,一起听话地“闭嘴”,为吉米保持安静。

接连两次“闭嘴”,吉米妈妈都毫无反应,于是我丢下手头的工作,天兵下凡般“气势汹汹”地降临到孩子面前,告诫他在钢琴教室不可以大呼小叫,对妈妈说话要有礼貌。从孩子跟我学琴以来,老师第一次一改温和的态度,对他言辞犀利,当下吉米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脸都红了。

事后,我私下跟吉米妈妈交流,告诉她当孩子对长辈无礼的时候,事情放一边,先纠正态度,因为只有在妈妈得到儿子尊重的前提下,她的指导练习才有作用。

之后几天,孩子每天下午一见到我就恭敬地大声问好。妈妈高兴地跟我说,这几天孩子听话多了,练琴的状态也好多了,希望我以后多多提醒她。可是三天的大声问好之后,第四天问好的声音就没有那么恭敬了;隔天,连问好声都没有了,经妈妈提醒,孩子才突然记起似的头也不回地应付一声了事。

“你眼睛瞎了?自己错了还说我!”两天后小家伙“旧疾复发”,而妈妈依然跟以前一样,好像什么都没听到,只是督促孩子练琴。

妈妈没有反应,我这个做老师的却不能不尽自己的本分,不得已我再次出面,再一次教训了那个小家伙。我问吉米“你刚才跟妈妈说了什么不礼貌的话”时,妈妈开始跟着数落儿子,就跟受了委屈的孩子一样:

“他说妈妈眼睛瞎了!他真不听话!刚才来的路上要他不要用伞打水,他就是不听,说了好几次,都不听!”

原来吉米妈妈也知道儿子无礼呀!可为什么在孩子无礼的时候,妈妈就是对这种错误的态度视而不见呢?

下课后,妈妈对儿子说:“错误改了就是乖孩子。”

看着母子的背影,我感慨万千,教育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乖”孩子呀!

现代社会,家长老师同声齐叹孩子难教,教育难做。蔡礼旭老师在做中国传统文化演讲时,请家长们自己总结现在孩子的毛病。家长们一条条列举:自私、脾气大、不懂礼貌、浪费、懒惰、没有责任心、依赖心强、没有志向……这些全是让家长极为苦恼的现代孩子的通病。就像吉米妈妈,抱怨孩子不听话,抱怨孩子对自己不尊重。然而,当儿子对自己不尊重时,妈妈却没有任何反应,只是抱怨“他练琴练得我都烦死了”。当钢琴学习像一面明亮的镜子,映射出家庭教育的缺失和盲点时,钢琴本身就成了母子沖突的导火索,成了令人厌烦的东西。面对学琴的烦恼,面对孩子的“难教”,吉米妈妈到底该抱怨谁呢?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假若孩子在实际生活中确认,他的任性要求都能得到满足,他的错误行为并未导致任何不愉快的后果,那么他就渐渐习惯于顽皮、任性、捣乱、不听话,之后就慢慢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当吉米第一次在钢琴教室对妈妈无礼时,妈妈如果能立刻敏感地抓住时机进行教育,往后的钢琴练习就会轻松许多,吉米练琴时,妈妈和儿子的沟通就会更容易、更顺畅。

《现代汉语词典》上对“时机”的定义是具有时间性的客观条件,多指有利的条件;对“敏感”的定义是生理上或心理上对外界事物反应很快。遇到问题,如果能够处处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怎样做对孩子有益”,教育的敏感度和教育的智慧自然会渐渐生发。真心希望吉米妈妈能提高自己的警觉心,在孩子学琴的过程中,做个敏感的家长,抓住有利时机,给予孩子人生指导,将钢琴从令人生厌的学习负担转化为促进儿子成长的好伙伴。 ZQFXHB/T4r4/zp1bI3LXD3j1YGXDqsii3KmR+MnqIlSw0OrMZCooGQtuYTivjc/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