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P R E F A C E

这本书的主题是性别。在中国,像本书作者这样写书的人并不多。他广泛涉猎古今中外与这个主题有关的资料、思想,融会贯通,用经过自己深思熟虑的逻辑加以重新整理和论述。虽然有些论述尚可商榷,但是作者能够自圆其说,提出了许多新颖而有趣的理论。

性别问题有着什么样的重要性呢?在我看来,性别这个范畴同阶级、种族、年龄等范畴处在同一个数量级上。书的标题 点明了全书的主题:父权制的形成及其走向。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大多数文化都形成了父权制,并持续了数千年之久,只有少数例外,例子有人类学家米德所研究的一些岛国和蔡华研究的我国云南省的摩梭文化。因此,可以断言,父权制是一个跨文化的现象。

尽管女性主义理论千差万别,但是在一点上保持高度一致,那就是:父权制既不是“自然”的,也不是永恒的,它有人为建构的成分,而且是可以改变的。其实,在最近100年间,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这一改变与女性主义理论家、实践家的努力有关,是风起云涌的妇女运动的直接后果。

父权制(patriarchy)在西方学术话语中也被称为男权制,原因大约在于,从词根上讲,父权制与父系的(patrilineal)、男性家长(patriarch)同源,相对于母系的(matrilineal)、女性家长(matriarch),表示一种男性占据统治地位的两性不平等的制度。从众多的关于父权制的定义来看,父权制与男权制完全重叠,应当可以通假,视为同义词。

下面我们看一组关于父权制(男权制)的定义:

——父权制就是将男性身体和生活模式视为正式和理想的社会组织形式。

——这是一个系统的、结构化的、不公正的男性统治女性的制度。男权制包括这样一些制度(如政策、实践、地位、机构、角色和期望)和行为,它们为男性授予特权(较高的身份、价值和特权)。这些制度和行为构成了性别主义的概念框架,后者反过来维护前者,将前者合理化。男权制的核心是对男性特权和权力的维护及将其合理化。

——长期以来最令人惊异的一个事实是,作为女性的对立面,男性的活动总是被当作绝对重要的,文化体系对男性的角色和活动赋予了绝对的权威和价值。

——父权制:一个社会由男性统治,是认同男性的,男性中心的,这个社会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压迫女性。

——男权制(父权制)又称男性中心主义(androcentrism)。所谓男性中心是指:注意的中心在于男性及其活动。

概括地说,父权制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男性统治:在一个社会中,无论在政治、经济、法律、宗教、教育、军事、家庭领域中,所有权威的位置都保留给男性。

第二,男性认同:核心文化观念关于什么是好的、值得向往的、值得追求的或正常的,总是同男性和男性气质理想联系在一起的。

第三,女性的客体化。

第四,男权制的思维模式。

当所有的男权制思想家、理论家为男性统治女性的历史、现实、制度和观念辩护时,他们的一个潜台词总是:是上帝(或自然)迫使女性服从男性的。他们通过赋予男性某些品质(理性、逻辑、智力、灵魂),赋予女性另外一些品质(混乱的情感、无法控制的性欲等),将女性边缘化。除了赤裸裸的男权制思想言论之外,有些时候男权制的逻辑并不直接说女性什么,而是用委婉的话去掩饰真正的含义,当它想维护既存制度促使女性屈从于男性时,所使用的却是诸如“保护家庭”一类的口号。

在当今社会,男权制思想精英不敢再公开说女性是天生的二等公民,关于有某一类人生而低人一等的话语在21世纪的话语中没有合法性。但是,性别歧视的话语和观念还远远没有退出公共话语的舞台。男女平等的事业还将经历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为什么现代社会仍然存在性别歧视?主要原因在于性别歧视深种于文化之中,这一文化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作者在这本著作中致力于梳理目前盛行于世界的父权制的起源、发展,及其在婚姻、爱情和性的领域中的表现。感谢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性别问题的思路,使我们在掩卷之后,能够在被作者拓宽的视野中对性别问题作一番全新的思考。

李银河
2007年2月2日

zaKjIMgzyoRk5mUWKhYfLUiBR9ENHk/bu0B9Zn1iDZ4D06k4ExMlpLjxLlEySNI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