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佛教名画

(一)一团和气图

此图作于1465年。粗看似一笑面弥勒盘腿而坐,体态浑圆,细看却是三人合一。左为一着道冠的老者,右为一戴方巾的儒士,二人各执经卷一端,团膝相接,相对微笑,第三人则手搭两人肩上,露出光光的头顶,手捻佛珠,是佛教中人。作品构思绝妙,人物造型诙谐,用图像的形式揭示了儒、释、道“三教合一”的主题思想。

陶渊明、陆修静与慧远法师三人发生在庐山东林寺虎溪前的故事又称“虎溪三笑”,流传至今。虎溪在庐山刻于东林寺三笑堂旁东林寺前,相传晋僧慧远居东林寺时,送客不过溪。一日陶潜、道士陆修静来访,与语甚契,相送时不觉过溪,虎辄号鸣,三人大笑而别。另有一说主人公为佛印、苏东坡与黄庭坚。不论哪种说法,都是历代文人渲染所致,未必真有其事。

(二)无量寿佛图

无量寿佛是净土宗主佛之一,常与释迦、乐师二佛并坐,称为三尊。

此图佛陀盘坐崖前,作说法状。佛像开相,富于个性,双目炯炯,显现睿智与神威。这种以浓丽取胜,重色中求和谐的手法在虚谷以后的作品中比较少见。此画系为挚友高邕所作。款署“无量寿佛,李盟弟,虚谷写”。钤“虚谷书画”、“三十七峰草堂”诸印。

(三)宋刘松年罗汉图

这幅《罗汉图》虽然取自佛教题材,实际上已有着明显的世俗化的倾向。在意境表现上,画家通过对山石树木等自然景物的精心布置和渲染,营造出一个草木丰茂、秋清气爽、山果飘香的画境。罗汉与小和尚置身其境,神情悠然自得,营造了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依存的祥和气氛。

另外,这幅《罗汉图》在艺术处理上吸取了佛教壁画在佛像头部画上佛光的方法,其表现手法是十分高超的。罗汉头像的佛光就如聚光灯一般,如雾如纱。朦胧中一组树枝隐约可见,使画面的虚实对比更加强烈。

(四)宋梁楷泼墨仙人图

此图画一位仙人袒胸露怀,宽衣大肚,步履蹒跚,憨态可掬。那双小眼醉意朦胧,仿佛看透世间一切,嘴角边露出一丝神秘的微笑。那副既顽皮可爱又莫测高深的滑稽相,使仙人超凡脱俗又满带幽默诙谐的形象活灵活现。画面上几乎没有对人物做严谨工致的细节刻画,通体都以泼洒般的淋漓水墨抒写,那浑重而清秀、粗阔而含蓄的大片泼墨,可谓笔简神具、自然潇洒,绝妙地表现出仙人既洞察世事又难得糊涂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

(五)观音图

《观音图》是金礼赢的传世作品。图中画观音坐在狮子身上,注视着在地上玩耍的善财童子。观音神态静穆,面部略加烘染,衣纹线条流动,已含人间生活气息。用笔工细,观音衣纹及狮子,均有淡墨勾线,长发浓墨,颇为醒目。观音、童子、鹦鹉三者神态相互呼应,整个画面呈清淡高雅之气,是观音绘画题材中的佳作。 7LZm1BDYC6rNas+Gd/aVAY1E6EWiAAAwoW1CgPo8kXKl/9Aobae/9buVRySXOIZ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