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 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 ① 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宋道君皇帝 《燕山亭》 ② 词亦略似之。然道君不过自道身世之戚,后主则俨有释迦 、基督 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其大小固不同矣。
①尼采《苏鲁支语录》:“凡一切已经写下的,我只爱其人用血写的书。用血写书,然后你将体会到,血便是经义。”
②宋徽宗《燕山亭》: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燕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冯正中词虽不失五代风格,而堂庑特大 ,开北宋一代风气。与中、后二主 词皆在《花间》 范围之外,宜《花间集》中不登其只字也。
正中词除《鹊踏枝》、《菩萨蛮》十数阕最煊赫外,如《醉花间》之“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 ① ,余谓韦苏州 之“流萤渡高阁” ② ,孟襄阳 之“疏雨滴梧桐” ③ ,不能过也。
①冯延巳《醉花间》:晴雪小园春未到,池边梅自早。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 山川风景好,自古金陵道。少年看却老。相逢莫厌醉金杯,别离多,欢会少。
②韦应物《寺居独夜寄崔主簿》:幽人寂无寐,木叶纷纷落。寒雨暗深更,流萤渡高阁。坐使青灯晓,还伤夏衣薄。宁知岁方晏,离居更萧索。
③王士源《孟浩然集序》云:“浩然尝闲游秘省,秋月新霁,诸英华赋诗作会。浩然句云:‘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举座嗟其清绝,咸阁笔不复为继。”
欧九 《浣溪沙》词“绿杨楼外出秋千” ① ,晁补之 谓只一“出”字,便后人所不能道。余谓此本于正中《上行杯》词“柳外秋千出画墙” ② ,但欧语尤工耳。
①欧阳修《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樽前。
②冯延巳《上行杯》:落梅着雨消残粉,云重烟轻寒食近。罗幕遮香,柳外秋千出画墙。 春山颠倒钗横凤,飞絮入帘春睡重。梦里佳期,只许庭花与月知。
梅圣俞 《苏幕遮》词:“落尽梨花春事(当作‘又’)了。满地斜(当作‘残’)阳,翠色和烟老。” ① 刘融斋谓少游 一生似专学此种。 ② 余谓冯正中《玉楼春》词:“芳菲次第长相续,自是情多无处足。尊前百计得春归,莫为伤春眉黛促。” ③ 永叔 一生似专学此种。
①梅尧臣《苏幕遮》: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独有庾郎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 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②刘熙载《艺概·词曲概》云:“少游词有小晏之妍,其幽趣则过之。圣俞《苏幕遮》云:‘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此一种似为少游开先。”
③冯延巳《玉楼春》:雪云乍变春云簇,渐觉年华堪纵目。北枝梅蕊犯寒开,南浦波纹如酒绿。 芳菲次第长相续,自是情多无处足。尊前百计见春归,莫为伤春眉黛蹙。
人知和靖 《点绛唇》 ① 、圣俞《苏幕遮》 ② 、永叔《少年游》 ③ ,三阕为咏春草绝调。不知先有正中“细雨湿流光”五字 ④ ,皆能摄春草之魂者也。
①林逋《点绛唇》: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②见第二十二则 注①。
③欧阳修《少年游》:阑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 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吟魄与离魂。那堪疏雨滴黄昏。更特地,忆王孙。
④冯延巳《南乡子》: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烟锁凤楼无限事,茫茫。鸾镜鸳衾两断肠。 魂梦任悠扬,睡起杨花满绣床。薄幸不来门半掩,斜阳。负你残春泪几行。
《诗经·蒹葭》 ① 一篇最得风人深致 。晏同叔 之“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② ,意颇近之,但一洒落,一悲壮耳。
①《诗·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②晏殊《鹊踏枝》: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水长阔知何处。
“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 ① ,诗人之忧生也。“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② 似之。“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 ③ ,诗人之忧世也。“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 ④ 似之。
①《诗·小雅·节南山》:“驾彼四牡,四牡项领。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
②见第二十四则 注②。
③陶潜《饮酒二十首》之二十: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④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忘却归来,不道春将暮。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飞来,陌上相逢否?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① ,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当作‘蓦然回首’),那人正(当作‘却’)在灯火阑珊处” ③ ,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①见第二十四则 注②。
②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③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