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7.“一见钟情”和“日久生情”,哪种爱更可靠?

浪漫的爱情剧中不乏这样的桥段:男女主角相遇了,也许是相视而立,也许是擦肩而过。然后,电光火石之间,他们深深地爱上了对方,世界上再也没了其他人……人们将这种瞬间产生爱意的感觉称为“一见钟情”。

诗仙李白在诗歌《长干行》中描述过另一种浪漫场景:“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正如诗中所描述的那样,相处时间较长的一对男女之间,也会产生比较稳定而长久的爱意。人们通常称之为“日久生情”。

赞同“日久生情”的人通常对“一见钟情”不屑一顾,认为那只是人们的心理暗示在作怪。在他们看来,缺乏了解,缺少相处,是不可能产生真实的爱意的。即使有爱,也只是自己虚幻出来的“虚假爱意”。而“一见钟情”的拥护者们则认为“日久生情”滋生的不是爱情,而是友情甚至是亲情。他们认为相爱只要一瞬间的时间便足够了,这种爱来源于心灵最直接的感应,与物质无关,与对方的身份背景和性格特征都无关。相爱只是一种感觉。

到底哪种爱更接近真实呢?或者说,哪种爱更加可靠呢?让我们先保留这个悬念,来了解一些关于爱的研究。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伊莱恩·哈特菲尔德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她让一位女性实验参与者接近一些陌生的男大学生,经过简单的自我介绍后问他们一些问题,如:愿不愿意今晚跟她约会?愿不愿意今晚跟她回公寓?愿不愿意今晚跟她做爱?结果,有50%男大学生愿意接受约会,69%的人愿意跟她回公寓,75%的人愿意跟这位初次谋面的女子做爱。接着,哈特菲尔德用同样的实验手段对女性进行了实验,即让一位男性向陌生女子问同样的三个问题。结果,愿意参与约会的女子占了所有被询问者的50%,不过,只有6%的女子愿意跟男子回公寓,并且,没有一位女子表示愿意与陌生男子做爱。

当然,以上的实验仅仅是停留在问问题阶段。事后,发问者会向对方解释他们正在进行一项心理学研究。不过,这个令人惊讶的实验结果还是大大鼓励了哈特菲尔德继续针对爱的研究。尽管在当时,她的这一研究并不为外界所看好,甚至受到了一些批评和讽刺。后来,哈特菲尔德根据自己的分析研究,将爱情分为两种类型,即激情之爱(Passionate love)与伴侣之爱(Companionate love)。

激情之爱即“一种整个心思几乎都被另一个人占据的强烈情绪状态”。它会引起人们身体上的强烈兴奋感,并使人们心中充满了迷恋之情,以至于几乎感受不到其他的情绪。这种充满强烈情绪色彩的爱情,满足了人们渴望“坠入爱河”的憧憬,同时也刺激着人们的大脑处于神经兴奋的状态。

哈特菲尔德认为,激情之爱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情侣之间必须生活在一个充满爱情的世界里。不管是文学作品中还是生活中,情侣们必须能够观察或学习到激情、浪漫的爱情,并产生模仿心理和行为。

2、要有“合适”的对象出现。所谓“合适”对象,一般指的是有自己中意的外表,或者富有教养和思想、有一定社会经济地位的异性。

3、必须体验可以被解释为“爱”的生理唤醒。在相爱的过程中,人们必须能体验到一些较大起伏的情绪,哪怕是恐惧感、沮丧和愤怒、性兴奋等,都可能被解释为“爱”。

伴侣之爱则强调人们之间的依恋情感而非吸引力,它主要建立在尊重、相互了解和彼此信任的基础上,带给人一种温暖、亲密、和谐、安宁的心理感受,而非一时的强烈吸引力和跌宕起伏的情绪风波。伴侣之爱强调的是一种相对稳定、平和的依恋关系,平时可能并没有感觉到彼此对对方有强烈的吸引力,但假如要分开,那也是困难的,因为双方都默契地将对方看作是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那般不可缺失。

继哈特菲尔德提出这两种爱情之后,包括她自己在内的许多研究者们进行了更多的探究,试图对这两种类型的爱进行科学性的衡量。为此,研究者们制作了大量的问卷,针对恋爱初期的情侣、新婚夫妇以及结婚多年的夫妻进行了调研。之后,研究者们得出了一些更加意味深长的结果。

研究者们发现,在恋爱初期阶段,情侣们的“激情之爱”非常充沛,令人惊讶的是,这个阶段中的“伴侣之爱”也非常充沛。不过,这两种类型的爱在新婚夫妇那里实现了攀升,也就是说,新婚夫妇之间的“激情之爱”和“伴侣之爱”要比恋爱初期的人们更加充沛丰盈。然而,随着婚龄的增加,这两种类型的爱的水平都在下降,其中,“激情之爱”比“伴侣之爱”的水平下降得要更加明显。这就是为什么人们会认为夫妻在一起生活久了,爱情会转化成亲情。此时,爱情并非真的转化成了“亲情”,而是人们之间的“激情之爱”减少了。“伴侣之爱”也在减少,但仍然占据主要位置。而“伴侣之爱”的许多特质与亲情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因而会被人们混为一谈。在习惯的作用下,爱变得不易被人们感知到,从而令“老夫老妻”们觉得他们之间已经没有爱情了。

哈特菲尔德的发现多少有些让人泄气,尤其是随着离婚率的升高,人们对爱情越来越没有信心,在很多人心中,“激情之爱”变成了海市蜃楼,“伴侣之爱”变成了自我安慰。人们开始疑惑:这个世界,真的有爱存在吗?如果有,那么“一见钟情”和“日久生情”,到底哪种爱更加值得信任和依靠呢?

心理学家斯坦利·沙克特用一个实验向我们证明了一个耐人寻味的观点。

沙克特招募了一些实验参与者,给他们注射了一种含有肾上腺素的液体,并告诉他们给他们注射的是一种维生素化合物。当然,沙克特同时谎称这个实验是针对视力方面的研究的。然后,被注射了药物的实验参与者(A)单独来到指定的休息室,在那里,有一位假装也注射了药物在等待药物生效的“实验参与者”(B)。经过短暂的相处,B开始变得快活起来,一会玩呼啦圈,一会爬到家具上玩“投篮”。这样的场景持续了15分钟之后,研究人员来到休息室让A填写了一张情绪状态调查表。

根据实验参与者们填写的情绪调查表,沙克特发现,跟看似快活的B在一起,A们亦即实验参与者们普遍认为自己很快乐。

接下来,沙克特进行了第二个实验,这个实验最大的变化就是当A走进休息室的时候,遇到的不是一个快活的B,而是一个愤怒的B。B不停地抱怨,生气,甚至勃然大怒。除此以外,实验没有其他的变化,连注射的药物都是一样的。

但这一次,实验参与者们填写的调查表却显示,他们的情绪处于生气、愤怒的状态。

为什么差别不大的实验手段,换来的结果却相差如此之大呢?如果你还记得“表现”原理的话,应该不难理解。根据“表现”原理,人们会根据自己的身体反应及周围环境判定自己的情绪属于哪种。当注射进体内的肾上腺素发挥作用时,人们会感受到心跳加快、双手颤抖、嘴巴变干的身体信号。由于快乐和生气的情绪都与这样的身体感受有关,这时,环境引导便成为了决定性因素。因此,与快乐的B待在一起时,人们觉得自己心跳加速是因为感到快乐,于是将原本没有与某种情绪绑定的身体反应判定为快乐的情绪;当与愤怒的B待在一起时,受到对方情绪的暗示,人们便将自己心跳加快、双手颤抖的身体反应判定为与对方一样的情绪类型,觉得自己是愤怒的。

现在,我们用同样的道理来解释爱。其实,“一见钟情”与“日久生情”之间,最大的差别并非孰深孰浅、孰真孰假的问题,而是人们对爱的感受力的时间问题。只要人们能够持续感受到爱的感觉,那么,不管是哪一种相爱方式,都是为人们所欣然接受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相爱的两个人之间并非减少了爱,而是对爱的感受力降低了。当“激情之爱”和“伴侣之爱”都被习惯淡化,当人们的注意力不再持续集中在对爱的感受之上时,人们很容易轻率地下一个结论:我不再爱他(她)了,或者,他(她)不再爱我了。于是,便出现了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原本相爱的两个人,不是分道扬镳,便是貌合神离。爱被负能量包围着,逐渐缩小,变淡,直至看不见…… 7XlSTg8vxXSRV7ucQDQAufCM72Vt57TPrUdYQrGyTHJSATY7EfhJO5SBANWClAX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