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唐诗2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①。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②。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③。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④。

注释

①危樯:很高的桅杆。②大江:长江。③“名岂”句:(我)有点名声,哪里是因为我的文章好呢?官倒是因为年老多病而罢退。这两句都是反其意而写。④飘飘:漂泊。沙鸥:栖息于沙洲上的鸥鸟,用以自喻。

赏析

这首诗是代宗永泰元年(765)杜甫率领全家离开成都时所作。广德二年(764),严武再镇西川,执意劝杜甫入幕府。杜甫盛情难却,勉强就任,但终于辞职回草堂,不久携家乘舟东下。诗中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半生漂泊的情怀。诗的前半部分描绘江上夜景:细草微风、危樯夜舟、星垂平野、月涌江流。诗的后半部分尽情宣泄孤舟漂浮的情怀,情因景生,气势夺人心魄,艺术感染力十分强大,对自己在政治上的抱负不得施展以反语的形式表示极大的愤慨。最后两句以沙鸥自比,自伤漂泊,老怀悲凉之状愈加突出,读来使人为其命运的坎坷而辛酸。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①。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②。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③。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④。

注释

①渚:水中小洲。回:此指鸟在天空盘旋。②落木:落叶。萧萧:风吹飘落树叶发出的声音。③万里:指远离故乡。常作客:指长久客居异乡。这是引起悲秋的原因。百年:这里指到了晚年。独登台:独自登高眺望。④苦恨:极恨。繁霜鬓:两鬓白发不断增多。潦倒:困顿,衰颓。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夔州时所作。开头两句从细处选择六组景物:凄冷的秋风、高远的青天、悲凉的猿声、水清、沙白、群鸟回旋低飞。写耳闻目见,俯仰之间,犹如身临其境,气象苍凉恢廓,第三、四句的“落木萧萧”引起诗人“悲秋”之感,“长江滚滚”引起诗人对身世的感慨。后四句写登高的感慨,交织着对国运艰难的关注,同时对沦落他乡不胜感伤。第五、六句描写登高的情怀,抒写自己常年远离家乡为异乡客,孤独登台逢秋生悲,沦落不遇,晚年多病的感慨。全诗沉郁苍凉,感人至深,明胡应麟推此诗为“古今七律第一”。

绝句①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②。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③。

注释

①广德二年(764)春,杜甫初回草堂时所作。②黄鹂:也叫黄莺。白鹭:鹭鸶,羽毛纯白,能展翅高飞。③窗含:窗对雪岭,有如口含一般。西岭:岷山雪岭,西岭白雪,常年不化。泊:停泊。东吴:指今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

赏析

草堂外新绿的柳枝间,成对的黄鹂在婉转鸣唱;一碧如洗的晴空中,一行白鹭直上青天。黄鹂、翠柳、白鹭、青天,四种鲜明的色彩相互映衬,构成一幅绚丽和谐的图景。下联一“含”字,将西岭千秋雪野收入眼前;一“泊”字,将东吴万里船舶收入画中,用词十分豪健。全诗有动有静,有声音、有姿态,视角有远有近,活泼清新,读后令人觉其情韵悠长。

江南逢李龟年①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②。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注释

①李龟年:唐玄宗时的著名乐工。安史之乱后,流落江南。②岐王:唐玄宗弟李范,封为岐王。崔九:指崔涤。是玄宗宠臣,时为殿中监。

赏析

杜甫于唐代宗大历五年(770)逝世,本诗是他去世前不久的作品。杜甫少年时曾在洛阳听过李龟年唱歌,想不到几十年以后又在江南和他相遇,抚今追昔,无限感慨。江南的风景依然美丽,可是诗人与李龟年都已近暮年,好景不再,再加上国势江河日下,昔盛今衰,令人无限感喟,这一切都寄寓在景物描写中。历代评论家认为盛唐七绝当以此诗为压卷。

阁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①。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②。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③。

注释

①阴阳:此指昼夜长短的变化。短景:指冬季日短。霁:雨雪过后,天初晴为霁。②野哭:从野外传来哭声。夷歌:少数民族山歌。③卧龙跃马:指诸葛亮、公孙述二人。“人事”一句:意为自己飘零流落,音书断绝,寂寞孤独,只能任其如此了。

赏析

这首诗作于大历元年(766)冬,当时作者寓居夔州西阁。诗中前四句写景,尤其是第三、四句写得气势磅礴,境界开阔,历来视为名句。五、六两句写闻野哭之声,想到战乱中百姓流离失所,心情十分沉重。最后两句写诸葛亮和公孙述同样埋黄土,贤愚不分,联想到自己漂泊落寞,真是愁肠满怀。全诗写得悲壮沉重,为杜甫七律的名篇之一。苏东坡评这首诗为“七言之伟丽者”。

八阵图①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②。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③。

注释

①八阵: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八种阵势。图:法度,规模。

八阵图:聚细石成堆,各高五尺,纵横棋布。夏时为水隐没,冬时水退仍然出现。遗迹曾见于夔州西南永安宫前平沙上,相传诸葛亮所布八阵有四处,都在四川,以夔州最为有名。②功盖:在三国时功德最超卓,影响最大。三分国:三分天下的魏、蜀、吴三国。③石不转:指江流虽冲激甚烈,遗迹却终不消失。失吞吴:失策于吞吴。

赏析

《八阵图》旨在赞颂诸葛亮辉煌的一生,崇敬之情溢于言表。“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十个字,展现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极端崇敬心情。后两句惋惜诸葛亮不能阻止刘备因激于一时义愤,为报关羽被杀之仇而不顾大局采取的兴师战吴的行动,导致鼎足之势失衡,遗恨千古。全诗跌宕有致,感情深沉。

刘长卿

刘长卿(?~约789),字文房,河间(今属河北河间)人,籍贯宣城(今属安徽)。以五言律诗擅长,自诩为“五言长城”。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①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②。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注释

①芙蓉山:今山东临沂,福建闽侯,湖南桂阳、宁乡,广东曲江等地均有芙蓉山,不知此诗所指何处。主人:诗人所宿之家。②白屋:贫民所居之屋。贫:指萧条冷落。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贬谪湘楚之时,写一位行途中的旅客,在日暮天寒之时顶风冒雪寻找投宿的情景。一开始诗人便勾勒出寒冬山野景色:霭霭暮色笼罩着千嶂万壑,凛凛寒气侵袭着星点茅屋,反而构成一幅寒寂冷清的风景画,下二句由远景逐渐移入近处。“柴门”、“犬吠”二词既暗中照应,又是上句“白屋”的延伸。一“闻”,一“吠”,两动词前后呼应,又生动表现出行人在举目荒凉中感到归宿有望的喜悦,并且这两字又照应了第四句,才引出了一个“风雪夜归人”。至此景已尽,而意却无穷,全诗仅仅寥寥20字,便勾勒出一个严寒冬夜的山村景象和一个行人夜宿的艺术境界。诗人在诗中创造的幽隽意境和高超的语言艺术,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

长沙过贾谊宅①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②。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③。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注释

①贾谊:西汉文帝时政治家、文学家。后被贬为长沙王太傅,所以长沙有其故址。②谪宦:贬官。栖迟:淹留。楚客:指贾谊。长沙旧属楚地,故有此称。③汉文:指汉文帝。吊岂知:贾谊出为长沙王太傅,经湘水时曾作《吊屈原赋》,凭吊战国时楚国大诗人屈原,亦兼寄自伤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被贬睦州,途经长沙时所作。诗借凭吊贾谊抒发自己的悲愤心情。贾谊因谗被贬,作者遭遇也一样,所以为贾谊的遭遇而痛惜,而愤慨,而感叹,而哀怜,从而借他人之酒杯,浇己胸中之块垒,抒发自己心中的郁积和悲愤。全诗吊古伤今,借人抒怀,写得文婉情深,几乎句句双关,字字含情,情景相生,意到境成,使整个诗篇情致幽抑、悲恻感人。

张继

张继(?~约779),字懿孙,南阳(今属河南)人。其诗关切时事,爽利激越,事理双切,寄兴遥深。

枫桥夜泊①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②。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③。

注释

①枫桥:在今江苏苏州西郊。②渔火:渔船上的灯火。③姑苏:今江苏苏州。寒山寺:旧说在姑苏城西十里枫桥东。相传唐初诗僧寒山曾住此寺,因而得名。

赏析

诗人首先营造了一个没有星星和月亮、霜雾重重的茫茫长夜,一点昏暗、恍惚的渔船灯光,显得夜色是那样地黑暗厚重,偶有老树寒鸦的啼鸣划破夜空,却使人愈感夜的宁谧深沉,万籁俱寂之中忽而远处传来了一声悠长的钟声,更引发了诗人无尽羁旅的忧思。全诗孤寂冷绝,情景交融,为唐诗七绝的典范之作。

卢纶

卢纶(?~约799),字允言,郡望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后籍贯蒲州(今山西永济市)。卢纶工于叙事,古诗歌行不乏气势,律诗亦洗练明快。

塞下曲三首①

其一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②。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注释

①塞下曲:唐代乐府名。出于汉乐府《出塞》、《入塞》,谱入《横吹曲辞》。此诗一题《和张仆射塞下曲》,共六首,这里选其中三首。②鹫:大雕。金仆姑:箭名。燕尾:旗帜形似燕尾的部分。多以帛续之。蝥弧:此指绣在旗帜上的一种纹样。

赏析

第一首写将军发布军令时的情景。先着意用将士们佩挂的好箭和华美的战旗,来渲染军容的强盛,以显示主帅威严。再写将军一人发布命令,千军万马同声响应。诗人用“独立”和“千营”对比写出了官兵一致、团结作战的动人场景。

其二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①。

注释

①平明:天刚亮时。白羽:指尾缚白羽毛的箭。

赏析

第二首写将军夜巡,误石为虎,箭射入石的故事,以李广射虎的典故描绘将军的勇武。前两句写“夜引弓”,为后两句平明寻箭留下悬念,后两句不写是否射中目标,而写引弓的力度,显出将军的神勇。

其三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①。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②。

注释

①月黑:没有月亮的夜晚。单于:匈奴对最高统治者的称呼。遁逃:悄悄地逃跑。②欲:就要。将:带领。轻骑:轻装快速的骑兵部队。逐:追逐。

赏析

第三首写将军雪夜率兵追敌的壮举。诗用惊起宿雁高飞的画面,来衬托敌军溃败夜逃的情景。茫茫夜色中,洁白雪地上,一队轻骑正在集结,雪花顷刻便落满他们全身,遮掩了他们武器的寒光,但却难以遮掩他们必胜的信心,将士的英姿跃然纸上。

韦应物

韦应物(约737~约792),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望族出身,少为皇帝侍卫,后入太学,折节读书。代宗朝入仕途,历任洛阳丞、滁州刺史、江州刺史、苏州刺史,罢官后,闲居苏州诸佛寺,直至终年。

滁州西涧①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②。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③。

注释

①滁州:唐属淮南东道,在今安徽省滁州市。西涧:俗名上马河,在滁州城西。②怜:爱。幽草:背阴处生长的草。黄鹂:黄莺。深树:茂密幽深的树林。③春潮:二、三月间河水暴涨,称为春潮,俗称桃花汛。野渡:郊野的渡口。

赏析

这首诗是德宗建中二年(781),作者任滁州刺史时所作。诗人紧紧围绕“西涧”之“涧”,突出“无人”这一情景,为我们徐徐展示出一幅荒山野渡的画卷:涧边幽草,深树黄鹂,春潮雨急,一叶孤舟,横卧岸边,悠然自得,与大自然浑然一体。全诗有动有静,有声有色,形象丰富优美,形成一幅意境淡雅的风景画。旧注以为此诗有政治寄托,是写“君子在下、小人在上之象”,过于穿凿附会,难以自圆其说。

孟郊

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早年屡试不第,仕途坎坷,清寒终身。其诗主要述一己之穷愁,多不平之鸣,与贾岛齐名,世称“郊寒岛瘦”。长于五古和乐府。

游子吟①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②。

注释

①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吟:诗体名称。②寸草:小草。三春晖:春天的阳光。

赏析

这首诗通过母亲为游子缝制衣服这个日常生活中最为平常的片段,以白描手法抒写了慈母深厚博大的爱,语言朴实自然,清新流畅,是孟诗中最成功、最有影响的一首佳作。

韩愈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自称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其诗语言新奇,风格雄健,富于气势,当时自成一家。他与柳宗元一起,发起古文运动,世称“韩柳”。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①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②。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注释

①水部张十八员外:指任水部员外郎的张籍。②天街:长安街道。酥:酥油,喻春雨的滋润。

赏析

在这首诗中,诗人像一位高明的水墨画家,用饱蘸墨彩的妙笔,挥洒出一抹淡淡的绿,便是早春的草色了。全篇最传神的一句就是“草色遥看近却无”。在北方,在春寒料峭的二月,春在何处?她已经来了,但你却连影儿也见不到。当那纤细的小雨如酥油一样滋润大地后,你瞧,春来了。一层淡淡的小草芽从地里钻出来,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依稀有若隐若现的淡淡碧痕。当你带着无限喜悦之情走近,去饱览这初春秀色时,却只看到星星点点的嫩嫩的草芽。诗人在此妙用错觉,于远近、有无间,写出了早春景色的典型特点。末句更进一层,以杨柳堆烟的暮春景色相衬,虚实对照,衬托出诗人对清新可人早春景色的喜爱。诗人用他诗的语言描绘出一种极淡的、似有却无的色彩,刻画出早春万物萌生的新鲜感觉。显示了他敏锐的观察力和高超的驾驭语言的能力。

贾岛

贾岛(779~843),字浪仙,一作阆仙,范阳(今北京)人。早年出家为僧,法名无本。后还俗,屡试不第,被讥为科场“十恶”。是中唐著名的苦吟派诗人,与孟郊齐名,世称“郊寒岛瘦”,对晚唐及南宋江湖诗派影响甚大。

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①。

注释

①云深:山中丛林茂密,有云雾缭绕。处:行踪,所在。

赏析

这首诗寥寥二十字,却写得情景俱佳,淡淡几笔,就绘出了一幅童子松下遥指深山的枯墨图。诗用一问一答的形式,不但写出了松下询问的场面、山中林木茂密的景色,还写出了“师”的高隐品格。全诗用语朴素,谋篇精巧,历来为人传诵。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①。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注释

①云根:古人认为云“触石而出”,故称石为云根。

赏析

全诗抒写了作者走访友人李凝未遇之事。一联描写了李凝家周围的环境:一条杂草遮掩的小路通向荒芜不治的小园;近旁,也没有人家居住,写出了一个“幽”字,暗示出李凝的隐士身份。此时月光皎洁,万籁俱寂,僧人(作者,他早年曾出家为僧)一阵轻微的敲门声,惊动了宿鸟,引起鸟儿一阵不安的躁动。以动衬静,表现出环境之幽静。友人不在,怅然而回,小桥隔开辽阔的原野,晚风轻拂,云脚飘移,仿佛山石在移动。这幽雅的处所、悠闲自得的情趣,引起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决定不久就重来,不负共同归隐的约期。

王建

王建(约766~约831),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市)人。出身寒微,大历十年(775)中进士。历官昭应县丞、渭南尉、太府丞、太常寺丞、秘书丞、陕州司马等,晚年退居咸阳原上,家境拮据。擅长乐府诗,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乐府”。与张籍一起,成为中唐新乐府运动的先导。其诗多针砭时弊,揭露矛盾,反映民生疾苦。其诗洗练简朴,旨意显露。所作宫词,流传广泛。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①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②。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③。

注释

①十五夜:指中秋之夜。郎中:官名。②地白:月光满地。桂花:八月桂花盛开,又传说月中有桂树,此处兼有二义,而偏重后者,以代称月华。③秋思:感秋的情绪,又为琴曲名。蔡邕《青溪五弄》包括《游春》、《绿水》、《幽居》、《坐愁》、《秋思》五曲。

赏析

皎洁的月光洒满庭园,树头栖着几只寒鸦。冰凉的雾露,静静地润湿着月中桂花。“冷露无声”,何等凄清冷静。一个孤独的羁旅者独立中庭,仰头望月,苦思亲友。今夜的月亮有多少人在仰望,又有多少人各怀悲喜?言“不知秋思落谁家”并非真不知,而是极写秋思的浩茫浑涵,似虚而实,深得诗歌含蓄之美。

新嫁娘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①。

注释

①谙:熟悉。姑:这里指婆婆。

赏析

此诗写新娘嫁到夫家的第三天,便要进厨房煮饭烧菜。由于这位新娘不知道婆婆的食性,于是就叫丈夫的妹妹先尝一尝。此诗把新嫁娘谨慎、小心、敏慧和勤劳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作者借咏新嫁娘这一特定题材,叙述了自己初登仕途,对官场还不熟悉的惶恐状况。

元稹

元稹(779~831),字微之,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官至节度使。与白居易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后期之作,伤于浮艳,故有“元轻白俗”之说。

遣悲怀三首

其一

谢公最小偏怜女,嫁与黔娄百事乖①。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②。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③。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④。

注释

①谢公:指东晋宰相谢安。他最看重小女道韫。此以晋时才女谢道韫代指自己的亡妻韦惠丛。黔娄:春秋时齐国寒士。作者自喻。百事乖:百事都不顺心。乖:不顺。②泥:软语请求。他:同“她”。指韦惠丛。③藿:豆类作物的叶子。④营奠:准备祭品。营斋:延请僧人超度。

赏析

《遣悲怀》是元稹追悼元配韦惠丛之作,共三首,这是第一首。韦惠丛比元稹小4岁,死于元和四年,年方27。第一首写韦氏对其无微不至的体贴,生活贫困却怡然自得无怨尤,形象地表现她的贤惠和美德。最后两句叹惜韦氏早亡,未能与自己同享富贵,抒写自己负疚心情。

其二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皆到眼前来①。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②。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④。

注释

①身后意:死后的情境。②施:施舍。行看尽:眼看将要完了。针线:指韦氏生前做的针线活。③旧情怜婢仆:指韦氏怜惜婢仆的旧情。因梦送钱财:因自己积思成梦,梦后焚烧纸以慰韦氏。④诚知:的确知道。此恨:指夫妻间的死别。百事哀:每一件事都存在着悲哀。

赏析

第二首写睹物思人,表现了难以驱遣的悲怀、永诀后的悲哀。人已仙逝,而遗物还在。为了避免见物思人,将妻子穿过的衣裳施舍出去,将妻子做的针线活保存起来,不忍打开。但“不思量,自难忘”,仍无法摆脱对妻子的思念。积想成梦,送去纸钱,但哪里能减少心中的悲哀。“贫贱夫妻百事哀”一句常为人引用。

其三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①。

同穴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②。

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③。

注释

①寻:后来。知命:《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潘岳悼亡:潘岳,字安仁,西晋著名诗人。其妻死,作《悼亡》三首。②同穴:夫妻合葬。冥:渺茫深远。③开眼:传说鳏鱼眼睛终夜不闭,故无妻者称鳏夫。未展眉:指心情不愉快,眉头紧皱。

赏析

第三首起句“闲坐悲君亦自悲”,承上启下。以“悲君”总括上两首,以“自悲”引出下文。既悲妻子早逝,又哀叹人生短促,百年有限。诗中用邓攸无子和潘岳悼亡的典故,说明世事无定,求死后同穴、来世姻缘都是茫茫难料的,最终归结到“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此二句词苦情挚,读之令人酸鼻。元稹这三首悼亡诗,哀婉动人,后人论悼亡诗,都推此三首诗为冠。

行宫①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②。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③。

注释

①行宫:帝王外出所住的离宫。②寥落:寂寞冷落。③玄宗:唐明皇李隆基。在位期间开创了唐朝的全盛局面,史称“开元盛世”。

赏析

此诗所咏,全在一个“古”字,“古”即“旧”的意思。以前是何等辉煌的行宫现在已变成寂寞寥落的旧房子;以前是光彩可人的宫女,现在已变成白头老妪,她们空守着破败的昔日豪宅,寂寞无聊之时就闲谈玄宗时的旧事以打发日子,诗人明言宫女们的今昔,实际是对唐王朝盛时不再的感慨。此诗短小精悍,字字珠玑,貌似悠闲的笔调中却蕴涵无穷深意。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下(今陕西渭南)人,出生于新郑(今属河南)。少经离乱。贞元进士,为秘书省校书郎。宪宗朝为翰林学士,授左拾遗。上疏求追捕刺杀宰相武元衡凶手,被贬为江州司马。晚年定居香山寺,号香山居士。白居易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与元稹一起,世称“元白”。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并将这一主张付诸自己的诗歌创作实践,致力于讽喻诗。而其闲适抒情之作,却博得当世与后人的喜爱与传诵。白居易诗歌艺术总的特色是通俗晓畅,自然流丽,通俗而不浅薄,晓畅不失流丽。

长恨歌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馀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展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赏析

《长恨歌》描写了唐玄宗与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悲歌。“长恨”是诗歌的主题,恨在何处?一个皇帝竟无法保全心爱的女子,马嵬兵变,生死离别,昔日共聚的时光是多么美妙,分离之后的寂寞悲伤也就可想而知了。而唐玄宗本人,既是悲剧的承受者,又是悲剧的制造者。全诗通过精巧独特的艺术构思,讲述了一个哀婉动人的爱情故事,准确把握了人物个性,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塑造了唐玄宗、杨贵妃这两个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格调婉转缠绵、凄艳动人。全诗可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惊破霓裳”,写玄宗重色,杨妃专宠,朝政荒废,终于酿成了安史之乱,开头六句,交代了李、杨结合过程,点染了悲剧的开端。接下来,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写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既有“赐浴”、“侍宴”、“三千宠爱在一身”的人之常情,也有“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的过度荒唐,还有“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的艺术夸张。

第二部分写杨贵妃被绞死的经过。“六军不发”,要求处死杨贵妃,是愤于唐玄宗迷恋女色,祸国殃民。杨贵妃的死,在整个故事中,是一个关键的情节,在这之后,他们的爱情才成为悲剧。

第三部分,写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思念。从“天旋地转回龙驭”至“魂魄不曾来入梦”。白日里,看到太液池的芙蓉和未央池的柳就想到杨贵妃的容颜,景物依旧,人却不在了,禁不住潸然泪下。“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写夜间唐玄宗被情思萦绕久久不能入睡的情景。正由于诗人把人物的感情渲染到这样的程度,后面仙境的出现,便给人一种真实感。

第四部分写道士帮唐玄宗到仙山寻找杨贵妃。诗人用浪漫主义手法,上天入地寻找,终于在虚无缥缈的仙山找到了杨贵妃,让她以“花冠不整下堂来”、“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形象,殷勤迎接汉家的使者。杨贵妃极言生离死别之恨难消,托物寄情,“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又重申前誓,照应玄宗对她的思念,进一步深化、渲染“长恨”的主题。结尾点明题旨,把李杨爱情悲剧表现得淋漓尽致。

琵琶行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①。明年秋,送客湓浦口②,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③。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④,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⑤。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⑥。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⑦。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⑧。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⑨。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⑩。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11。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12。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舟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13。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14。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15。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16。

曲罢曾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17。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18。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19。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20。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21。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22。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23。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24。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25。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26。

注释

①左迁:贬官。古人以左为卑,故称贬官为左迁。②湓浦口:湓水入江处,在今江西九江。③倡女:歌女。善才:唐代对琵琶艺人及曲师的统称。贾:商人。④悯:忧愁。⑤转徙:辗转迁徙。⑥恬然:淡泊宁静的样子。是夕:这天晚上。⑦因为长句:因此作了长诗。凡:共。言:字。命:取名。⑧掩抑:形容声音低沉抑郁。⑨《霓裳》:指《霓裳羽衣曲》。《六幺》:唐乐曲名。⑩间关:形容鸟声婉转。这句形容乐声像婉转的黄莺叫声在花底下流过。冰下难:这是形容乐声像冰下流动的泉水,幽咽难鸣。11冰泉冷涩:形容乐声像结冰的泉水那样滞涩。弦凝绝:弦声凝滞停顿。12“银瓶”两句:意为它像是银瓶忽然破裂,水浆迸射,又像是铁骑突出,刀枪齐鸣。这是形容乐声在稍停之后,忽又高扬起来。13舫:船。14沉吟:满怀心事,欲言又止的迟疑样子。敛容:对客人矜持而有礼貌的样子。15虾蟆陵:在唐代长安城东南,曲江附近,是当时歌姬舞女聚居地。16教坊:唐代官办教习歌舞技艺的机构。17教:使,让。秋娘:唐时歌舞伎常用的名称,这里泛指能歌善舞的美丽女子。18缠头:赠给歌舞女子的锦帛,叫做缠头。19钿头银篦:上端镶着金花的银钗。击节:打拍子。20秋月春风:青春岁月。等闲度:随便地打发过去了。21阿姨:教坊中管歌女的头目。颜色故:容颜衰老。22浮梁:唐县名,以产茶著名。23去来:“来”是语助词,无实义。24梦啼:梦中悲啼。妆泪:妆饰好的粉脸上流着的眼泪。阑干:形容泪流纵横。25呕哑嘲哳:形容声音杂乱。呕哑,拟声词,形容单调的乐声。嘲哳:繁细嘈杂之声。26江州司马:作者本人。青衫:唐代八、九品文官着青色官服,作者任江州司马,职位仅为从九品,故着青衫。

赏析

这首叙事长诗,是白居易贬为江州司马第二年所作。作者在这首长篇叙事诗中,借一个沦落天涯的琵琶女的可悲遭遇来抒发自己仕途失意的愤懑。诗歌为琵琶女因年老色衰而被弃,自己直言敢谏而遭贬鸣不平,表现了深刻的社会意义。作者还善于运用细节描写突出人物的性格,运用景物描写渲染环境气氛,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富有音乐美的语言描写琵琶女的演奏技艺,给人丰富的联想。此诗写琵琶女的演奏技艺极为出色:写琵琶声急时,“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用“嘈嘈”这个叠音词摹声,又用通感,把音乐之美转为视觉之美,并以珠玉相击的声音模拟琵琶的音响效果,使人联想到乐曲的和谐,真是再贴切不过了。写琵琶声缓时,“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用“莺语花底”使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同时显露出来。写琵琶声寂时,“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描绘了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写琵琶声终时,“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铿然有声,震动心扉。此诗正是以对音乐的出色描写和对人生境遇的慨叹以及流利婉转的语词而享誉后代的。全诗虽长,却结构谨严,行云流水,一气贯注,从而成为有唐以来长篇叙事诗中最突出的名篇之一。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①。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②。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③。

注释

①离离:形容春草长得很好的样子。枯荣:指草的枯萎和茂盛。②“远芳”两句:无边的芳草吞没了古老的驿道,阳光下一片翠绿的野草连接着边远城镇。③王孙:本指贵族后代,这里泛指离家远游的人。萋萋:草长得茂盛的样子。“又送”两句:诗意本自《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这两句说,又要送别朋友离家远游了,那茂盛的春草像是满含着送别的情意。

赏析

这是作者少年时代的作品,也是一直传诵的名篇。诗人借不被人注意的野草,把咏物和言志结合起来,赞美野草顽强的生命力,抒发年少气壮之豪情。“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联,遗貌取神,唱出了对野草顽强生命力的赞歌。这是全篇的核心和最高境界所在。它是磅礴的诗情与深刻哲理的统一,是富有象征意义和引申价值的佳句。全诗运用比喻手法,表达送别友人的情怀,风格遒劲古朴。

钱唐湖春行①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②。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③。

注释

①钱唐湖:西湖,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唐时改“钱塘”。②云脚:古人称流荡不定像在行走的云气为“云脚”。③白沙堤:在今杭州西城外,沿堤向西南行直通孤山。简称白堤。相传为白居易所筑。

赏析

孤山在西湖后湖与外湖之间,峰峦耸立,上有孤山寺,是湖中登览胜地。贾亭在当时也是西湖名胜。诗人以如花妙笔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湖上早春的写意山水画。秋冬水落,春水新涨,在水色天光的混茫中,天空里舒卷起重重叠叠的白云,和湖面上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大自然从沉睡中醒来,“早莺”抢着向阳的暖树,来试它婉转的歌喉;“新燕”啄泥衔草,营建新巢,带给人们一种春天初见的喜悦。“几处”、“谁家”突出了还是初春,可是这蓬勃的春意,会传播开去,很快就会姹紫嫣红,绿毯般的嫩草也会遍地都是。骑着马儿走在这杨柳依依、平坦修长的白沙堤上将是诗人最大的乐趣。诗的前四句写湖上春光,从“孤山”一句生发出来;后四句专写“湖东”春景,归结到“白沙堤”。诗以“孤山寺”起,以“白沙堤”终,从点到面,又由面回到点,中间转换,不见痕迹,结构巧妙。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官至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诗与白居易齐名,时称“刘白”。其诗善使事运典,托物寓意,针砭时弊,抒写情怀,多有名篇传世。

蜀先主庙

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①。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②。

注释

①五铢钱:汉代的一种钱币。②“凄凉”二句:据《蜀后帝记》:“魏钟会、邓艾率十万兵入蜀,刘禅出降。魏封刘禅为安乐公。一日与宴,作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司马昭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至于是,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蜀故妓:指原蜀国宫中歌舞伎。

赏析

这是作者经过蜀先主(刘备)庙吊古的诗。庙在夔州,作者时任夔州刺史。诗人敬仰刘备,认为刘备的英雄气概,千载之后还能令人肃然起敬。诗的第二联概括刘备一生的伟业:刘备建立蜀汉,与吴、魏三分天下,成“鼎足”之势。“五铢钱”是汉武帝以来的钱币,王莽篡汉后,废止不用。这里用“复五铢钱”代指自称汉室宗亲的刘备要兴复汉室的雄心大业。诗的第五句说刘备得到丞相诸葛亮的辅佐,所以能开建蜀国。第六句叹惜后主刘禅不能守父业。末两句感叹后主亡国。首联气势不凡,尾联感慨深沉,是一首出色的怀古诗。

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①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②。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③。

注释

①看花诸君子:指一起承召回京的柳宗元、韩泰、韩晔等志同道合者。诗题中着一“戏”字,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保守势力的蔑视与憎恶之情。诗作本身也以讥刺为主,终致当政者恼怒,再度远贬。②紫陌:京都长安繁华的街道。红尘:街道上人行马驰扬起的飞尘。③玄都观:道教庙宇名。刘郎:刘禹锡自称。

赏析

“紫陌红尘”句,明写长安大道繁荣热闹,以致尘土飞扬,暗喻朝中窃踞高位的保守派新贵气焰熏天,甚嚣尘上,以致朝野内外政治昏暗、空气污浊。“无人不道”句,用夸张手法从侧面渲染桃花盛开隆重一时,既借以影射新贵的平步青云,亦勾画出凡夫俗子趋炎附势、争名逐利的丑态。“玄都观”句,以“桃花”喻新贵,不唯见轻蔑之意,也暗示他们终将凋零殆尽,很难永葆风华。“尽是刘郎”句,旨在揭露满朝新贵靠当年落井下石、投机取巧,才有今日的飞黄腾达。此诗在平畅语言中流露出一股不可羁绊的兀傲之气,爽朗坚定、豪迈倔强。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①。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②。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注释

①巴山楚水:泛指作者先后谪居的地方。因巴郡多山,楚地多水,故云。②闻笛赋:指晋人向秀的《思旧赋》。向秀经过亡友嵇康、吕安的旧居时,听到邻人吹笛,便写成此赋,寄托怀念旧侣之情。烂柯人:晋人王质入山砍柴,见二童子下棋。观棋至终,发觉手中斧柄已烂。回到家乡,才知已过百年,同辈人都已死尽。柯:斧柄。

赏析

一联概写谪守巴楚、受尽劫难的经历。“凄凉地”、“弃置身”,虽语含哀怨,却在感伤中不失沉雄,凄婉中犹见苍劲。二联感叹旧友凋零、今昔异貌。“闻笛赋”、“烂柯人”,借典寄慨,耐人寻味。三联展示的却是生机勃勃的景象,寄寓在其中的是新陈代谢的进化思想和辩证地看待自己的困厄的豁达襟怀。在手法上,它则将诗情、画意、哲理熔于一炉,以形象的画面表现抽象的哲理,旨趣隽永。尾联顺势而下,请白氏举杯痛饮,借以振奋精神。在这首诗中,诗人借酬答抒发了长期被贬的愤懑,也表达了坚持理想,寄希望于未来的信念。

乌衣巷①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②。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③。

注释

①乌衣巷:地址在今南京南城,与朱雀桥相近。三国时为吴国军营,士兵着黑衣,称乌衣营;晋时为王导、谢安等豪门世族居处。②朱雀桥:在朱雀门外秦淮河上,今南京城外。花:此为开花之意,作动词。③王谢:东晋时左右朝廷的以王导、谢安为代表的两姓豪门望族。

赏析

《乌衣巷》是《金陵五题》的第二首,也是诗人凭吊金陵历史遗迹后抒发的今昔之感。“野草花”、“夕阳斜”,作者描绘了乌衣巷而今衰败的景象:闲花野草丛生,残阳昏黄的光线更为乌衣巷口抹上一层衰败萧条的色彩。寥寥两句,写出旧地的没落。接着,作者发挥了丰富的想象,运用强烈的对比,道出了乌衣巷的沧桑变化。旧时,王谢两家豪门望族,车水马龙,冠盖相望,何等风光;而今,燕子飞入的不再是雕梁画栋的豪门,而是不知几易其主后变成普通民居的住宅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一句久经传诵。全诗深细婉曲,富于象征性。

柳宗元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贞元年间进士及第,复中博学鸿词,授集贤院正字。调蓝田尉,迁监察御史里行。顺宗即位,任礼部员外郎,参与政治革新。不久宪宗即位,废新政,打击革新派,被贬为永州司马,十年后召还长安,复出为柳州刺史。病逝于柳州。他与韩愈发起古文运动,为一代古文大家,世称“韩柳”。其诗常于自然景物之中寄托幽思,纤而归于淡泊,简古而含有深味,自成一格。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①。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②。

注释

①踪:行踪。②蓑:用棕或莎草编织成的雨具,即蓑衣。笠:斗笠。独钓寒江雪:严冬大雪天独自在江上垂钓。

赏析

这是首咏寒江雪景的诗。作者选择千山万径,人鸟绝迹这种最能表现山野严寒的典型景物,描绘大雪纷飞、天寒地冻的图景。在漫天皆白、毫无生机的特定环境下以一蓑衣钓翁来打破沉寂的画面,以无声胜有声。全诗以峻洁清冷的艺术境界,形象反映了诗人贬谪永州后不甘屈从而又备感孤独的心理状态。

张祜

张祜(约782~约852),字承吉,清河(今属河北)人。其诗或感伤时世,或歌咏从军,以乐府宫词著称。其宫词写宫女幽怨之情,有感而发,平易自然而不流于浅俗。

宫词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①。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②。

注释

①故国:故乡。②何满子:古曲名。君:君王。

赏析

《全唐诗话》载:“张祜此词传入宫禁,武宗疾笃,孟才人歌‘一声何满子’,气亟立殒。上令医候,曰:‘脉尚温而肠已断。’”这首宫怨诗,前两句写宫女远离家乡,与亲人不得相见。这两句叙事既是对宫女悲剧命运的高度概括,其中又倾注着作者对主人公的深切同情。入宫既久,又未为君王宠爱,宫女在歌舞时竟致声泪俱下,这两句以塑造鲜明的形象直抒人物心中的怨情。

杜牧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官至中书舍人。长于七言和绝句。他和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遣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①。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②。

注释

①落魄:潦倒。江湖:旧时泛指四方各地。载酒行:携酒漫游。意谓沉浸在酒宴之中。楚腰纤细:《汉书·马廖传》:“吴王好剑客,百姓多疮瘢,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掌中轻:《飞燕外传》:“赵飞燕体轻,能为掌上舞。”这句是写扬州歌女体态苗条。②青楼:歌馆妓院。

赏析

这首诗记叙了诗人在扬州流连青楼、放纵声色、绮艳放荡的生活。有关杜牧,《杜牧别传》上说:“牧在扬州,每夕为狭斜游(狎妓),所至成欢,无不会意,如是者数年。”《全唐诗话》中也说:“杜牧不拘细行,故诗有是句。吴武陵以《阿房宫赋》荐于崔郾,遂登第。”诗题为遣怀,作者虽有自责之意,但其中也可见诗人落魄不得志的幽怨情怀。诗的前两句是昔日扬州生活的回忆:潦倒江湖,以酒为伴;秦楼楚馆,美女娇娃,过着放浪形骸的生活。往日的沉湎酒色,表面上的繁华热闹,骨子里的烦闷抑郁,是痛苦的回忆,又有醒悟后的感伤,而那扬州往事不过是一场大梦而已。“赢得青楼薄幸名”,最后竟连自己曾迷恋的青楼也责怪自己薄情负心!这是对“扬州梦”的否定,写得貌似轻松而又诙谐,实际上暗含了作者的抑郁不得志之情。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①。

注释

①坐:因。

赏析

这是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远”写出了山路的绵长和山之深,“斜”与“上”呼应,写出了高而陡的山势。顺着这条山路极目而望,在白云飘浮缭绕之处,几椽芭屋若隐若现,不禁让人顿生亲切之感。但这前两句其实只是陪衬,后二句之枫林红叶方为此诗描写之重点。在夕晖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尽染,真是满山云锦,如烁彩霞,竟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呢!而停车凝望、陶然忘归的诗人也成为画面的一部分。但诗人没有像一般文人那样悲秋伤时,而是通过一片红色展现出秋天山林热烈蓬勃的景象,体现了豪爽向上的精神,英爽峻拔之气溢于笔端,表现了诗人的才气和见地。

泊秦淮①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②。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③。

注释

①秦淮:秦淮河。②“烟笼”句:互文见义的句法,即“烟”、“月”都笼罩着“水”和“沙”。③商女:指卖唱的乐伎。江:指秦淮河。

赏析

这是一首即景抒情之作,通过写夜泊秦淮所见所闻的感受,揭露了晚唐统治者沉溺声色、醉生梦死的腐朽生活。秦淮河两岸是六朝时的繁华之地,是权贵富豪、墨客骚人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场所。诗人夜泊秦淮,在茫茫沙月,迷蒙烟水中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不禁触景生情,顿生家国之思,将对历史的咏叹与对现实的思考紧密结合,从南朝陈后主的荒淫误国联想到江河日下的晚唐命运。全诗寓情于景,意境悲凉,感情深沉含蓄,语言精当锤炼,沈德潜称之为“绝唱”。

寄扬州韩绰判官①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②。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③。

注释

①韩绰:生平不详。判官:唐时节度使、观察使的属官。②隐隐:隐隐约约、时隐时现的样子。迢迢:遥远。草木凋:一作“草未凋”。③二十四桥:扬州名胜。又名红药桥,古有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故名。本诗即用此传说。玉人:美人。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第一句写远景,给人一种动感。第二句点明时令。虽已过深秋,江南的草木却还未凋落。这使首句的“青山”有了着落,也流露出诗人对江南山水的深情眷恋。第三、四句既写出月夜的幽静,又有声有色地用二十四桥美人吹箫的典故,探问友人近况,表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

秋夕①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②。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③。

注释

①秋夕:一题作《七夕》,诗咏七夕事。②银烛:言烛光色白,有寒意。轻罗:轻薄的罗纱。流萤:飞动的萤火虫。③天阶:指玉石台阶。牵牛织女星:两星座名,各在银河东西。民间传说将二星拟人化,言夫妻二人在七夕之夜始得度鹊桥相会。

赏析

这是一首宫怨诗。诗中“银烛”指白蜡烛。烛光使四周蒙上一层暗淡的色彩,只有那画屏隐约可见,陈设华美而气氛黯淡,衬托出宫女的孤寂。二句“轻罗小扇扑流萤”,时已秋季,小扇已非驱热之物,但宫女仍然拿着它来扑打流萤,可见她是多么百无聊赖。夜深阶寒,夜凉如水,但被人遗忘的宫女仍然没有入睡,身卧榻上却心向天外,久久望着天上的牛郎和织女。他们是在准备一年一度的相会还是欢会已过,又在隔着银河脉脉相视?而身居深宫的自己呢?她想着,望着;望着,想着……诗就在这耐人寻味的意境中结束了。诗人把无言的深深哀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暗暗憧憬都渗透在白描的画面上,看似平淡,实则蕴涵深厚,这正是此诗独到之处。

温庭筠

温庭筠(?~约870),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官至国子助教。诗风瑰丽精巧,与李商隐齐名,但诗不及李,主要成就在词上,为“花间派”之鼻祖。

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①。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②。

注释

①征铎:上路的铃声。②凫:水鸟名,俗称“野鸭”,能飞。

赏析

这首诗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描绘出一幅荒山草行图,寓艰辛于言外。第二句脍炙人口,把旅人住在茅店里,听见鸡声就爬起来,看见天上有月,就起身赶路等内容,有声有色地表现出来。第三句写路上的景色,描写一片寂静气氛,可见行程之早。末联写晨行中回忆昨晚梦境,同首联“悲故乡”相应,表露作者在人生道路上的失意之感。至此,“早行”之景与“早行”之情,都得到了完美的表现。

李商隐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生、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二年(837),登进士第。陷入牛李党争,仕途坎坷。擅骈文,尤工诗,为晚唐大家。诗与杜牧齐名,人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并称“温李”。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①。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②。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③。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④。

注释

①锦瑟:装饰华美的瑟。瑟为琴类拨弦乐器。此说“五十弦”,指古代瑟的体制。无端:无缘无故。②“庄生”句:《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欤,不知周也。俄尔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望帝句:《寰宇记》:“蜀王杜宇,号望帝,后因禅位,自亡去,化为子规。”③珠有泪:相传珍珠是由南海鲛人(神话中的人鱼)的眼泪变成的。蓝田:即蓝田山,在今陕西蓝田县,为有名的产玉之地。日暖玉生烟:相传宝玉埋在地下,在阳光下,良玉上空会出现烟云。唐代诗人戴叔伦曾说:“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这里化用其意,表示过去生活的图景如同蓝田玉山上的缕缕玉烟,依稀可见,却可望而不可即。④可待:岂待。惘然:惆怅的样子。这些情感不是今天回忆才有的,在当时就已经感到惆怅、迷惘了。

赏析

这首诗以首句头两字标题,实际是无题诗。对于本篇的主题,历来众说纷纭,有“爱情”、“悼亡”、“音乐”等等。但在众多解释中,把此诗看做诗人总结一生、自伤身世之作,说服力较强。第一联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之思,有无限伤感之意。第三、四句以庄周和杜宇的典故比喻自己道路坎坷,往事如梦幻一般。所遭遇的不幸,无处倾诉,只好如望帝托杜鹃诉说春心,自己托诗篇诉说不幸。第五、六句更以怀才见弃、理想破灭的切身感受,来抒发难言的隐痛。最后两句慨叹一生遭遇,怅惘失意,心潮难平。全诗运用比喻和象征,情意含蓄,感慨深长。

乐游原①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②。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注释

①乐游原:在长安东南,地势高,登原可以望长安。汉宣帝曾在此地建乐游苑,故名。②向晚:傍晚。意不适:心情不舒畅。

赏析

这首诗的重点在后两句,诗人因“意不适”而观古原,看到尽收眼底的壮丽山川,染上如血的晚霞,非常壮美。但诗人由这良辰美景中突然产生出一种悲哀的心情,夕照落霞景色虽好,但毕竟黄昏已近,难以长久啊,从而隐微透露出对大唐盛世一去不复返的伤感。诗人千丝万缕的心绪,都凝在“只是近黄昏”五字上。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②。

注释

①巴山:在今四川,绵亘数百里,东接三峡。②共剪西窗烛:在西窗下共剪烛芯。却话:回头说起。

赏析

这是李商隐脍炙人口的抒情短章。妻子从家中寄来书信,询问归期。但诗人却只能遗憾地回答:“未有期”。两个“期”字相重,在呼应之中孕育归期无日的怅惘,是为全诗感情发展的基点。第二句则借景物而使愁怀显现,以各种物象构成一幅充溢着迷蒙愁闷的图画。诗人与夫人王氏伉俪情深,时刻盼望能速归故里,与妻子共坐西窗之下,剪去烛花,深夜畅谈。而此时,却只能苦苦思念。诗只有四句,却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既包含空间的往复对照,又体现时间的回环跳跃。

无题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①。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②。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④。

注释

①画楼:雕梁画栋之楼。桂堂:桂木所建屋室。与画楼并喻住宅之豪华。②灵犀:传说犀牛角中有白纹,像线一样,从角尖直通大脑,所以称灵犀。③送钩:一种游戏,将钩藏于手中叫人猜,猜不中者罚酒。射覆:把一件东西放在碗下,盖住,叫人猜。④鼓:指更鼓。应官:上朝。兰台:指秘书省。掌管图书秘籍。作者当时任秘书省正字。

赏析

前人多把此首诗理解为爱情诗。全诗仿佛是给人讲述一个爱情故事,约会、赴宴、分手,情节完整,故事也美丽动人。时间是昨夜,地点是“画楼西畔桂堂东”,双方脉脉含情,在宴会上互送秋波,传递爱情。但时间过得如此之快,分手的时间很快到了,诗人只能无限惆怅地离去。“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一联为千古流传、脍炙人口的佳句。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①。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②。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③。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④。

注释

①“相见”两句:相见难得,离别是更难舍难分,又何况是在百花凋谢的暮春时节分别啊!②丝:双关语,与“思”谐音。蜡炬:蜡烛。泪:蜡烛燃烧时下流的油脂叫“烛泪”。③晓镜:早晨照镜子。云鬓:旧时用以形容妇女浓软如云的鬓发,此借指面容仪态。改:指容颜变得憔悴。月光寒:指处境凄寂。④蓬山:蓬莱山,相传为海中仙山之一。这里借指对方的住处。无多路:没有多远。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信息的神鸟,这里指信使。探看:探望,慰问。

赏析

虽曰“无题”,本诗却明显是写爱情、写离别相思之情的。诗从生别的痛苦写起,以暮春时节百花凋零予以烘托,唱出了绝望与希望相交织的感人至深的哀歌。三、四两句,是诗人擎出一腔鲜血和着热泪挥写出来的盟誓。诗人以春蚕和蜡炬为喻,表现了相思的热烈和至死不渝的感情。五、六句转换笔锋,诗人思忆着分手以后的姑娘,并且想象她别后的可怜生活,因相思之愁而“云鬓改”,因相思之深而觉“月光寒”。诗人在远方体贴对方心境的情怀,细致入微,深情款款,令人感动。最后是利用神话传说,表示希望有人传递消息,以慰思渴。全诗构思新颖巧妙,情思深沉绵邈,意境优美动人。

贾生①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②。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③。

注释

①贾生:贾谊,西汉著名的政论家,力主改革弊政,提出许多重要政治主张,但却遭谗被贬,一生抑郁不得志。②宣室:汉未央宫前殿的正室。逐臣:被贬之臣。贾谊被贬后,汉文帝曾将他召还,问事于宣室。才调:才华气格。③可怜:可惜,可叹。苍生:百姓。问鬼神:事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文帝接见贾谊,“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

赏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咏史诗。诗的前两句,是欲抑故扬,仿佛热烈赞扬汉文帝求贤之殷,丝毫不露贬义。后两句才笔锋突转,以犀利的辞锋,以“不问苍生问鬼神”的事实,鞭挞文帝不重视人才,感叹贾谊满腹才学却不被重用,显然寄寓着作者自己不能施展抱负的哀叹。此诗集抑扬吞吐之妙,辞锋极犀利,讽刺极辛辣,感慨深沉。

嫦娥①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②。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③。

注释

①嫦娥:娥,又称羲娥。《搜神记》:“后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嫦娥窃之以奔月。”②云母:一种矿石,晶体透明有光泽,古代常用来装饰屏风等家具。长河:指天上的银河。晓星:启明星。③碧海:形容蓝天一碧如海。夜夜心:指夜夜感到心情孤寂。

赏析

对李商隐的此作历来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是诗人自伤身世之作,有人说是悼亡之作,也有人说是诗人相思之作。前两句展现女主人公长夜难寐的情景:烛火映射着云母锦屏,银河中的晓星渐落。后两句抒发作者对月伤怀的感慨:嫦娥该是追悔当初偷吃灵药而飞升月宫之举动吧!以致今日在碧海青天之中夜夜忍受孤寂无欢的生活。这种“此恨绵绵无绝期”之感伤,使此诗更加曲折含蓄,旨趣遥深。

金昌绪

金昌绪,生卒年不详。余杭(今浙江杭州市)人,身世不可考,诗传于世仅《春怨》一首。

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①。

注释

①辽西:古郡名,在今辽宁省辽河以西地方。

赏析

这首诗写一个女子思念她远征在外的丈夫。诗中没有正面写她是如何思念,而是写她梦中去辽西和征夫相会。这就从另一个侧面把她的真挚深情有力地表达出来。但恐天明莺啼,将好梦惊醒,于是要赶走树上黄莺,“莫教枝上啼”希望把梦一直做下去。诗写春怨却无半个怨字,而是以口语化的文字,以“打起黄莺儿”的典型细节揭示少妇内心缠绵、委婉、曲折的感情,含蓄而有余味。 F0bUwnCe7cHQXToOdj1Gef3ZQhN6WO6gIuzatnATPsjBxFU7hrcTVRcVC1Nzipp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