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这些年,当我带着中国的瑜伽修习者去印度圣地旅游时,我们总有很多机会一起探讨瑜伽的教导。在圣地的经历会自然而然地激发这些观光者们的灵性向往。因为他们能够近距离地观察和感受一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所以,关于瑜伽的修习方式、哲学以及文化,无数的问题会浮现在脑海中。通过讨论这些不同方面的问题,我发现,许多中国朋友对瑜伽的教导都存在误解。

当然,对灵性生活的误解不仅限于中国的修习者,在世界其他文化中也很普遍。其部分责任要归咎于上个世纪初最先旅行到美国的那些印度斯瓦米 和瑜伽师们,他们所介绍的思想和方法,已经偏离了灵性修习的标准。当时,为了更容易吸引听众,他们无不尝试着校正、妥协,以适合西方人欣赏。结果无论是理论还是方法都不严谨,远远偏离了传统。

当年削足适履,使我们今天仍深受其害。当我们看到市面上五花八门的瑜伽种类时,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商业因素是另一个重要原因,驱使瑜伽的传授者将这门科学弄得非常混乱。一个常见的现象是,很多瑜伽中心几乎都不教授瑜伽的哲学,就算有也只是停留在肤浅的表面,大都带着偏见和误解。这些瑜伽代表们唯一感兴趣的就是瑜伽的商业利益,出于这个原因,他们将瑜伽作为一种服务或者产品来贩卖,承诺人们会获得健康、美丽,释放压力等。

从某种意义上说,瑜伽能来到中国确实是一件好事,瑜伽会使所有接触它的人从中受益。但是,只有正确理解瑜伽的概念,才能真正得到益处。当人们意识到自己接受的瑜伽教导,哪怕是最基础的瑜伽知识都是错误的时候,就会意识到,应该有人编写一本书,帮助中国的瑜伽修习者明白真相。这本书应该内容全面,让读者毫不费力地就对瑜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且提供瑜伽科学多姿多彩的每一方面的信息,指导修习瑜伽者如何取得进步。

为了满足以上需要,扭转人们对瑜伽的普遍误解,本书应运而生。本人投身瑜伽事业20多年,对瑜伽的全貌有较清晰的认识,能有所侧重而不致迷失。为了完成本书,我尽力权衡我认为最重要而且真正有用的内容,呈现给对瑜伽和灵性进步感兴趣的读者。

您将从本书中看到的,并不是帕谭佳里 瑜伽格言的另一个版本。市面上这样的书籍已经为数不少,其中也有一些是中文的。本书的宗旨是为了让您能深入理解整个瑜伽科学的文化和价值。真诚的瑜伽学生既想从整体上对瑜伽科学有一个正确把握,又希望对特定的瑜伽终极目标有所感悟,本书正是为这样的学生而作,特别是那些对灵性进步感兴趣的学生。奎师那在《博伽梵歌》中说道,经过一段时间的瑜伽修习,灵性的知识就会在内心显现,照亮一切。“获得这样的喜悦后,人永远不会背离真理,不会认为还有比这更高的成就。在这种情况下,人即使陷于最大的困境,也永远不会动摇。这样才真正摆脱了因与物质接触而产生的痛苦。” 如果您想理解奎师那这段话的含义,本书就将呈现答案。这本书尤其适合想要弄明白“真理”的确切含义的人,以及想要学习真正的知识的人。人既不应该盲目接受,也不应该盲目拒绝。读者对本书中所阐释的一切都应该认真思考,这样才能最终消除疑惑,摆脱错觉,获得真正的灵性进步。

本书的内容大部分来自圣帕布帕德 及其弟子的教导,如苏候铎·斯瓦米(Suhotra Swami)、布王瑞占·达斯 、亚文铎·萨特斯瓦茹帕·达斯(Ravindra SvarupaDas)等等人。圣帕布帕德将众多古代瑜伽大师的著作由梵文译成英文,同时均加以评注,其著作的清晰与权威性是前所未有的。通过学习这些著作,人们就会逐渐认识到,奉爱瑜伽 才是瑜伽觉悟真正的最高层面,而其他种类的瑜伽都是这一目标的铺路石。

这一认识是其精髓,也是最基本的,但却是被无数瑜伽老师忽视的一环——是故意的或者他们本来就不知道。我决定将这一主题作为本书的核心。无论人们从其他帕谭佳里著作的译本及评注中学到什么,我们都应该确定无疑地认识到,如果没有包含奉爱瑜伽,这些评注便毫无价值。

在过去40年里,圣帕布帕德完成了他的杰作后,又涌现出更多的书籍和文章,它们从圣帕布帕德的著作和翻译中吸收养分,继续宣扬奉爱瑜伽的重要性。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我的工作主要是谨慎地选择内容,将所者那里获益。本书的完成要归功于我要致谢的这些朋友。比如,描述八部瑜伽的修习一章就完全摘自苏候铎·斯瓦米的著作,他是一位造诣高深的瑜伽大师,我个人就是从他那里获得指导。我在书中其他地方阐述的概念并非来自某位特定的作者,那都只是奉爱瑜伽传统的一部分。如果仍然有人觉得我的作品与他的相似,那完全是出于巧合和无心。对于任何可能造成的冒犯,我致以真挚的歉意。

本书将对圣地做一简要介绍,但对圣地的详细描述不是写作的初衷,本书更多的是对个人成长的一本指南手册,将深入地去理解瑜伽的教导,以及如何将之应用于我们自己的生活

我们以对瑜伽哲学历史的简要回顾作为行程的起点即第1章。第2章将阐述瑜伽哲学的基本要点,让我们能对这次瑜伽之旅有一个清晰完整的地图作参考。我们都是旅客,坐在一辆不受控制的马车上,尽管如此,却还要为旅行的结果负责。瑜伽强调对永不安宁的心意的控制,这是第3章的主题。在第4章,我们将开始逐一攀登八部瑜伽 的八个层次。而第5章,借用“瑜伽阶梯”的类比,我们将逐级而上,进一步认识我们的旅程。第6章指明方向,最终的正道是奉爱瑜伽。正如旅客必须知道并遵守正游历的国家的法律,我们将在第7章一起来认识全世界通用的业报法则。第8章讨论的是在我们做出决定时,到底有多少自由空间。人如果不破除先入为主的成见(思维范式),就无法在瑜伽中不断前进。我们如果总是沉迷于身后的风景不能自拔,就无法欣赏前方的美景,不能享受整个旅程的乐趣,这是第9章的主题。第10章提醒那些会将我们引入歧途的误解和偏见。瑜伽的目标是与至尊相联结,我们至少需要理论上对至尊有所了解,第11、12两章将面对面认识他。我们人生的旅程是如何在这个世界开始的,是第13章的主要内容。而第14章的内容是,我们人生的旅程将去往何方,最终目的地在何处。当然,旅程总是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危险,第15、16两章则会给我们相应的保护。瑜伽不是宗教,而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可以让我们以更有智慧的眼光认识和看待周遭的世界,第17、18章对佛陀所指明的道路加以分析,同时让我们能清楚了解其使命的意义。最后,我将在第19章结语部分告诉大家修习奉爱瑜伽的实际益处。

当然,仅仅看风景,感叹“真漂亮啊”还远远不够,本书的宗旨是希望能唤起读者实际的行动。尽管这里所讨论的一些规范准则可能已经成为瑜伽修习者生活的一部分,然而,要想保持坚定的决心并继续前进,我们还需要认清修习的目标,学习正确的知识。错误的想法只会带来错误的行动,错误的行动变成错误的习惯。习惯成自然,久而久之,整个生活就会走向失控的方向。

从前,人们向瑜伽导师们学习瑜伽,研习他们写成的梵文经典。帕谭佳里并不是唯一教授瑜伽的人。人们必须精通众多典籍,才能对瑜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些典籍也许在细节上有所差异,但其核心要旨是一致的。为了能给帕谭佳里的《瑜伽经》做一全面的阐述,本书选取众多典籍为参考,并对引述部分的出处作了具体说明,格式如下:

·《博伽梵歌》:Bg1.1,表示第1章第1诗节

·《圣典博伽瓦谭》:SB1.1.1,表示第1篇第1章第1诗节

·《瑜伽经》(Yoga Sutra):YS1.1,表示第1部分第1句经文。

·《永恒的柴坦尼亚经》(Caitanya Charitamrita):CC1.1,表示第1章第1诗节。

要想了解更多内容,请阅读参考书目。书后的附录里也有更多内容。现在,让我们开始这次旅程——一次带给我们智慧和快乐的瑜伽朝圣之旅。

希望本书能够激发读者重新审视现在的生活,并且和新老朋友一起,踏上瑜伽之圣道。 FvmSPWpTYOQklk7MLgYHaDUMWf+YwxWD+5N1R+Dz2ui3PUfdVHXGXkQwNAcW1zc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