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29年7月,裴松之终于完成了《三国志注》,南朝宋文帝阅后,叹曰:“不朽。”
裴松之其人,是晋末宋初有名的大嘴。裴松之玩八卦是靠稗官野史,无论讹谬乖违还是考无实据,都要引出来说道说道。宋文帝还不算太昏庸,也有些历史的底子,心里明镜似的,对裴松之《三国志注》里的八卦内容岂能不知?但是,从维护朝廷利益出发,从政治需要出发,裴松之再大嘴,其出发点都是好的,值得大赞特赞,送他一顶“不朽”的帽子也花不了多少口水,本来嘛,历史就是为现实服务的。
裴松之是个善于审时度势的人,从不编造同时代人的八卦,因为那样做弄不好要吃官司,还会毁了自己的政治前途。比如,他玩曹操的八卦是这么说的,“吴人作《曹瞒传》及郭颁《世语》并云:‘嵩,夏侯氏之子,夏侯惇之叔父。太祖于夏侯惇为从父兄弟’”,就这一句,让曹操死后1700年还进不了祖坟,到底是姓曹还是姓夏侯,曹操自己也弄不明白。人家陈寿的《三国志》就不敢妄加判断,只是据实记载:“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桓帝世,曹腾为中常侍大长秋,封费亭侯,养子嵩嗣,官至太尉,莫能审其生出本末。嵩生太祖。”裴松之作为古人,应该知道古人“过继”也是讲原则的,曹腾再笨,也不会把一个非宗族的曹嵩过继为养子吧。曹操是已经作古的人,曹家的势力经过司马氏的过滤,到了刘宋一朝早已凋零,玩曹操的八卦不仅不会带来现实的风险,还会讨好当朝皇帝,一举两得,何乐不为?再比如,裴松之为了坐实曹操的奸雄之名,引《魏书》“太祖以卓终必覆败,遂不就拜,逃归乡里。从数骑过故人成皋吕伯奢;伯奢不在,其子与宾客共劫太祖,取马及物,太祖手刃击杀数人。”《魏书》作者王沈本人属于司马氏集团,这样的记载是值得怀疑的,裴松之难道不知?
唐代著名学者刘知几曾炮轰裴松之“才短力微,不能自达……喜聚异同,不加刊定,恣其击难,坐长烦芜”(《史通·补注》),其中“喜聚异同,不加刊定”和现在八卦的特征极为相似。不管有无依据,不管是否真实,只要有人说过,就引为佐证,以讹传讹,这不是大嘴是什么?再比如,关于诸葛亮和刘备究竟是谁先拜访谁的,《诸葛亮传》所记情节已人所共知,但魏人鱼豢《魏略》和西晋司马彪《九州春秋》所记则不同,认为是诸葛亮先拜访刘备。从现在的三国研究成果来看,许多学者也倾向于是诸葛亮先拜访刘备。裴氏却将两书记载均抄录下来,引《出师表》所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一段,说明“非亮先诣备”。且不说《出师表》是否出于诸葛亮手笔,即便是真的,拿当事人自己的话以为证据,难免有褒诸葛亮贬刘备以讨好当朝权贵之嫌。由此可见,刘知几对裴松之的大嘴行为的批评,并非空穴来风。
刘宋以孝治国,于是,裴松之就玩魏明帝曹睿不孝的八卦来迎合宋文帝。他引《汉晋春秋》曰:“初,甄后之诛,由郭后之宠,及殡,令被发覆面,以糠塞口,遂立郭后,使养明帝。帝知之,心常怀忿,数泣问甄后死状。郭后曰:‘先帝自杀,何以责问我?且汝为人子,可追雠死父,为前母枉杀后母邪?’明帝怒,遂逼杀之,敕殡者使如甄后故事。”那么,曹睿有无不孝的行为呢?有,但并不是裴松之所引的那样。曹睿是个爱恨交织极为矛盾的人,一边是生母,一边是养母,都有养育之恩,为生母甄后报仇杀养母郭后肯定不孝,但不杀郭后同样是对生母的不孝,夹在父亲和两个母亲之间,任谁也想不出周全之策。一个传统的朴素的爱恨观导致的一个极为无奈的举动,到了裴松之笔下,就变成了曹睿怒杀养母的不孝,《汉晋春秋》的记载就那么值得相信?
整个《三国志注》里还有许多这样的八卦,由于篇幅的原因,不能一一举出。我们不否认《三国志注》对历史的贡献,同样也不否认裴松之在保存历史资料上的贡献。但是,《三国志注》的征引过于庞杂,虽然有了一定的考据、注解,但也留下了很多根本就是八卦或者说会影响研究的文字。另外,裴松之本人的封建史观要比陈寿还严重,陈寿处于司马氏当政之际,行文多回护是一种权宜之计,但他还能够不为统治者文过饰非,委婉地反映了司马氏篡权的史实。裴松之却在征引文字时,有意无意地做了一些不符合原文的文字改动,这些细微的改动,看似为了与陈寿的文字相照应,但却在根本上反映了裴松之在历史观上的一些糟粕之处。
裴松之的大嘴行为,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殊产物,是个人历史观和当时的现实环境所决定了的。晋和刘宋的立国都一样属于“窃国”,毁曹魏贬刘备有助于维护司马氏和刘宋的皇权正统地位,是否大嘴八卦,世人不会过多计较。裴松之受命于刘宋王朝对《三国志》进行补注,端的是刘宋的饭碗,做的是刘宋的官,现实政治环境或多或少影响了他的历史观,是存在着可能的。但是,作为一名史官,不以历史真实为依据,大量引用稗官野史来毁誉前人迎合权贵,如果不是气节上有瑕疵,那么,只能说裴松之的“不朽”是大嘴成就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