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做人需要技巧,内智不妨外愚

【原文】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大意】 孔子说:“我和颜回谈论一整天,他从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就像一个愚笨的人。可是,我注意观察他课后的情况,却发现他很能发挥我所讲的内容,颜回并不愚笨!”

有大智慧的人,不显山露水,不卖弄聪明,表面上看起来很愚笨,其实却很聪明。有句俚语说得生动:“面带猪相,心头僚亮。”可惜颜回没有照片留下来,我们不知道他长得怎么样。

《小儿语》告诉我们:“洪钟无声,满瓶不响。”俗话说:“满罐水不响,半罐水响叮当。”如果你留意观察,生活中这种现象真是不少。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课堂上发言最踊跃的不一定是成绩最好的,而往往是所谓的“小聪明”。

《老子》有句名言:“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苏东坡补充说:“大勇若怯,大智若愚。”(《贺欧阳少师致仕启》)

颜回不正是这样一个外愚内智的生动形象吗?

外愚内智并非一种处世的技巧,也不是基督的那种泛爱与宽容,它是中国特有的做人的大学问、大智慧,也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人生大境界。

外愚内智是大智若愚、宽怀忍让;是大勇若怯,以柔克刚;是处事不惊,达观权变;是外乱内整,内精外纯;是无所为,而后无所不为;是宠辱不惊,是非心外;是得意淡然,失意泰然;是一笑置之,不计前嫌;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藏锋露拙,明哲保身;是匿壮显弱,明知故昧;是乐天知命,顺应自然;是淡泊名利,知足常乐;是与世无争,宁静致远;是吃亏是福,财去人安;是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是静心养神,清心寡欲;是沉默是金,寡言鲜过;是谤我容之,侮我化之。

拥有了外愚内智这种大智慧,人才会清醒,才会冷静,才会有大气度,才会有宽容之心,才能平静地看待世间这纷纷乱乱的“厮杀”,尔虞我诈的“争斗”;才能超越功利,超越世俗,善待世间的一切,才能居闹市而有一颗宁静之心,也才能做到待人宽容为上,处世从容自如。

拥有了外愚内智这种大智慧,你就会感到“天在内,人在外”,天人合一,心灵自由,获得一种从未有的解放。

凭着这颗自由的心,你再不会为物所累,为名所诱,为官所动,为色所惑。

拥有了这种做人的大智慧,你才能从容自若地面对一切,才能在成功时不骄不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才能在失败时不畏流言,不惧攻击,不失去奋斗的力量,不自暴自弃。拥有了这种智慧,做人绝不可能失败!

利而不露能自保

【原文】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较。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也。”

【大意】 曾子说:“能力强却向能力弱的人请教,知识丰富却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却向没学问一样,满腹经纶却像一无所知一样,别人冒犯自己也不计较,我曾经有一位朋友就是这样的。”

据说曾子的这位朋友就是那“大智若愚”的颜回。

古语说得好:“满招损,谦受益。”

一个人即使并不自满,而只是才华横溢,锋芒毕露,也都容易受到别人的攻击,受到损伤。因为你的流光溢彩使周围的人相形见绌,黯然失色,所以,你越能干,事情做得越完美,就越得罪人。也许你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甚至百思不得其解。可事实就是如此,人们完全可以这样想:“都是爹妈生的,你凭什么?!……”

所以,凡事当留有余地,不要那么锋芒毕露,咄咄逼人,要使人家感到需要你却不受到你的威慑。

没有谁的一生会一帆风顺,永远成功。有些才华横溢的人会把微小的才干显露出来而隐藏更大的才能,使它成为自己身上的发光点,而他们的真实才能一旦显示出来时足以令人震惊。当你既有才华又知展才之道时,结果一定惊人。

当然,我们也不应矫揉造作,因为炫耀易流于自大,自大则不免招致轻视。展示应以谦虚的态度流露,以免流于粗俗。露才过甚,为智者所不屑,恰到好处的展示是无言胜有言,以漫不经心的态度出之。巧妙地掩饰是赢得赞扬的最好途径,因为人们对不了解的东西抱有好奇心。不要一下子展露你所有的本领,慢慢来,逐次增多。赢得一次辉煌的成功后再进行下一次,获得热烈的掌声后再期待更大的成功。

作为一个人,尤其是作为一个有才华的人,要做到不露锋芒,既有效地保护自我,又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不仅要说服、战胜盲目骄傲自大的病态心理,凡事不要太张狂、太咄咄逼人,更要养成谦虚让人的美德。所谓“花要半开,酒要半醉”,凡是鲜花盛开娇艳的时候,不是立即被人采摘而去,就是走向衰败的开始。人生也是这样。当你志得意满时,切不可趾高气扬,目空一切,不可一世,这样你不被别人当靶子打才怪呢!所以,无论你有怎样出众的才智,也一定要谨记: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不要把自己看成是救国济民的圣人君子似的,还是收敛起你的锋芒,夹起你的尾巴,掩饰起你的才华吧。

春秋时期,郑庄公准备伐许。战前,他先在国都组织比赛,挑选先行官。众将一听露脸立功的机会来了,都跃跃欲试,准备一显身手。

第一项目是击剑格斗。众将都使出浑身解数,只见短剑飞舞,盾牌晃动,斗来冲去。经过轮番比试,选出了6个人来,参加下一轮比赛。

第二个项目是比箭,取胜的6名将领各射3箭,以射中靶心者为胜。第5位上来射箭的是公孙子都。他武艺高强,年轻气盛,向来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只见他搭弓上箭,3箭连中靶心。他昂着头,瞟了最后那位射手一眼便退了下去。

最后那位射手是个老人,胡子有点花白,他叫颍考叔,曾劝庄公与母亲和解,庄公很看重他。颍考叔上前,不慌不忙,“嗖嗖嗖”3箭射出,也连中靶心,与公孙子都射了个平手。

只剩下两个人了,庄公派人拉出一辆战车来,说:“你们二人站在百步开外,同时来抢这部战车。谁抢到手,谁就是先行官。”结果公孙子都跑了一半时,脚下一滑,跌了个跟头。等爬起来时,颍考叔已抢车在手。公孙子都哪里服气,提腿就来夺车。颍考叔一看,将车拉起,飞步跑开。庄公忙派人阻止,宣布颍考叔为先行官。公孙子都怀恨在心。

颍考叔果然不负庄公之望,在进攻许国都城时,手举大旗率先从云梯上冲上许都城头。眼见颍考叔大功告成,公孙子都嫉妒得心里发疼,竟抽出箭来,搭弓瞄准城头上的颍考叔射去,一下子把颍考叔射了个“透心凉”,从城头上栽了下来。

如果说这个例子还不能说明锋芒太露易惹祸上身的话,那么旧时为人臣者功高震主,为主所杀的例子就应该更具说服性了。打江山时,各路英雄汇聚主子麾下,锋芒毕露,一个比一个有能耐。主子当然需要借这些人的才能实现自己图霸天下的野心。但天下已定,这些虎将功臣的才华不会随之消失,这时他们的才能就成了皇帝的心病,让他感到威胁,所以屡屡有开国初期滥杀功臣之事,所谓“卸磨杀驴”是也。韩信被杀,明太祖火烧庆功楼,无不如此。大家读过《三国演义》后可能注意到,刘备死后,诸葛亮好像没有大的作为了,不像刘备在世时那样运筹帷幄,满腹经纶,锋芒毕露了。为什么?原因就是在刘备这样的明君手下,诸葛亮是不用担心受猜忌的,并且刘备也离不开他,因此他可以尽力发挥自己的才华,辅助刘备,打下一份江山,三分天下而有其一。刘备死后,阿斗即位。刘备当着群臣的面说:“如果这小子可以辅助,就好好扶助他,如果他不是当君主的材料,你就自立为君算了。”诸葛亮顿时冒了虚汗,手足无措,哭着跪拜于地说:“臣怎么能不竭尽全力,尽忠贞之节,一直到死而不松懈呢?”说完,叩头流血。刘备再仁义,也不至于把国家让给诸葛亮,他说让诸葛亮为君,怎么知道没有杀诸葛亮的心思呢?因此,诸葛亮一方面行事谨慎,鞠躬尽瘁,一方面则常年征战在外,以防授人“挟制”的把柄,而且他锋芒大有收敛,故意显示自己老而无用,以免祸及自身。这是韬晦之计,收敛锋芒是诸葛亮的大聪明。

你不露锋芒,可能永远得不到重任;你锋芒太露,却又易招人陷害。当你施展自己的才华时,也就埋下了危机的种子。虽容易取得暂时成功,却为自己掘好了坟墓。所以才华显露要适可而止。

深藏你的拿手绝技,你才可永为人师。当你施展才能时,必须讲究策略,不可把你的看家本领都通盘托出,这样你才可长享盛名,使别人永远惟你是依。在指导或帮助那些有求于你的人时,你应激发他们对你的崇拜心理,要点点滴滴地展示你的造诣。含蓄节制乃生存与制胜的法宝,在重要事情上尤其如此。

“枪打出头鸟”这个道理相信大多数人都明白,锋芒毕露可能会招致自身毁灭,所以,做人要灵活,不该出头别出头。

孔子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可见人不知我,我心里一定会老大不高兴,这是人之常情,尤其是年轻人,总是希望别人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就知道自己是个不平凡的、很有成就的人。要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最有效办法当然是先要引起大家的注意,要引起大家的注意,只是从言语、行动方面努力的话,会很容易在言行或举止方面锋芒毕露。

锋芒是刺激大家的最灵验的方法,但是如果仔细看看周围一些有人缘的人你会发现,他们与你完全相反。“和光同尘”毫无棱角,言语如此,行动也是一样。他们个个深藏不露,表面上看好像他们都是庸才,其实他们的才能颇有出于你之上者;好像个个都很讷言,其实其中颇有善辩者;好像个个都无大志,其实颇有雄才大略而不愿久居人下者。但是他们却不肯在言谈举止上露锋芒,不肯做出众人物,这是什么道理呢?

有句俗话说得好:人怕出名,猪怕壮。因为他们有所顾忌,言语露锋芒,便很容易得罪旁人,得罪旁人便成为自己前进的阻力,成为自己成功的破坏者。行动露锋芒,便要招惹旁人的妒忌,旁人妒忌也将成为你的阻力,成为你的破坏者。如果你的四周都是你的阻力或你的破坏者,在这种形势之下,你的立足点就会被推翻,哪里还能实现你求知于人的目的呢?

年轻人往往会狂妄自大,树敌太多,与同事之间不能水乳交融地相处,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在语言表达上、行为举止上锋芒太露,以至影响到他人。言语、行为之所以锋芒太露,是急于求知于人的缘故,这也是遭人妒忌的最大原因。

当然,你也许会说,采取这样的办法不是永远没有人知晓自己的才能了吗?其实只要一有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你把握住这个机会,并做出过人的成绩来,大家自然就会知道你,赞赏你。这种表现本领的机会不怕没有,只怕把握不牢,只怕做出的成绩不能令人特别满意。你如果已经具有真实的本领,就要留意表现的机会,如果还没有真实的本领,就要赶快准备。

易经上说:“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无此器最难,有此器不患无此时。锋芒对于年轻人,有的是害处,而好处却很小。这种锋芒好比是额头上长出的角,额上生角必然会很容易触伤别人,如果你不去想办法磨平自己的角,时间久了,别人也必将去折你的角,角一旦被折,其伤害也就太多了。

做人灵活,就不要太露锋芒,正如那句俗话说的:人怕出名,猪怕壮。太露锋芒很有可能招致“毁灭”,而盖其锋芒方可图日后更大发展。

凡事无可无不可

【原文】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大意】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无可无不可,只要是符合正义的就行。”

世界上的事情,没有什么是非这样不可的,也没有什么是非不这样不可的,只要是符合正义的原则就行。

这反映了孔子“毋必毋固”(《予罕》),通权达变的思想。正如孟子对他的赞美;“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从速则速。”(《孟子·公孙丑上》)只有“义”是唯一的标准。所以,孔子被称为“圣之时”,是识时务的圣人。

说得通俗一点,也就是凡事要采取一种灵活洒脱的态度,只要是不违背大原则,过去一点过来一点,先一点后一点,左一点右一点,无关宏旨,不伤大雅,也就无可无不可了。

这一点似乎更符合现代人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态度。不过还是需要提醒一句:前提是“义之与比”——正义的原则可是万万丢不得的!

世间许多的事情总是在经历过以后才会懂得。一如感情,痛过了,才会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傻过了,才会懂得适时的坚持与放弃,在得到与失去中我们慢慢地认识自己。其实,生活并不需要这么些无谓的执著,没有什么就真的不能割舍。学会放弃,生活会更容易。

学会放弃,在落泪以前转身离去,留下简单的背影;学会放弃,将昨天埋在心底,留下最美的回忆;学会放弃,让彼此都能有个更轻松的开始,遍体鳞伤的爱并不一定就刻骨铭心。

这一程情深缘浅,走到今天,已经不容易,轻轻地抽出手,说声再见,真的很感谢,这一路上有你。曾说过爱你的,今天,仍是爱你。只是,爱你,却不能与你在一起。一如爱那原野的百合,爱它,却不能携它归去。

每一份感情都很美,每一程相伴也都令人迷醉。是不能拥有的遗憾让我们更感缱绻;是夜半无眠的思念让我们更觉留恋。感情是一份没有答案的问卷,苦苦的追寻并不能让生活更圆满。也许一点遗憾、一丝伤感会让这份答卷更隽永,也更久远。

收拾起心情,继续走吧,错过花,你将收获雨;错过她,我才遇到了你。继续走吧,你终将收获自己的美丽。

爱情没有永久保证书。有个男士饱受一位前女友骚扰,骚扰范围之广,等于古代的“诛九族”,所有亲戚朋友都备受这位不甘离去的女友的电话恐吓。后来他亲自去恳谈和解时才发现,原来他的前女友已经有新的同居人——她自己有新欢,但就是不让他轻松自如。新的已来,旧爱还不愿割去。

最近还有一个令人震惊的例子,一位在婚姻关系中不断有外遇的丈夫,在因前妻以验伤单为由诉请离婚后,过了几年竟还来向前妻泼硫酸,导致前妻一眼失明,全身40%烧伤。

她失去工作,严重地破了相,苦苦地抚养着两个孩子,更担心因伤害罪入狱的前夫假释出狱继续伤害她。更可怕的是她的前夫沾沾自喜地叫人来传话:现在你没人要了吧,我还是可以要你,你乖乖把孩子带回来……

一个永远不想失去你的人,未必是爱你的人,未必对你忠贞不移,有时只是这种脑袋不清的强烈占有欲者,他们才会做出各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还如此理所当然。

心中如果有“曾经拥有就永远不要失去”的偏执与占有欲,那么越想要获得爱的永久保证书,只会越走越偏离。

谁说喜欢一样东西就一定要得到它。有时候,有些人为了得到他喜欢的东西,殚精竭虑,费尽心机,更甚者可能会不择手段,以至走向极端。也许他得到了他喜欢的东西,但是在他追逐的过程中,失去的东西也无法计算,他付出的代价是其得到的东西所无法弥补的。也许那代价是沉重的,直到最后才会被他发现罢了。其实喜欢一样东西,不一定要得到它。

有时候,为了强求一样东西而令自己的身心疲惫不堪,是很不划算的。再者,有些东西是“只可远观而不可近瞧的”,一旦你得到了它,日子一久,你可能会发现其实它并不如原本想象中的那么好。如果你再发现你失去的和放弃的东西更珍贵的时候,你一定会懊恼不已。所以也常有这样的一句话“得不到的东西永远是最好的”。所以当你喜欢一样东西时,得到它并不一定是你最明智的选择。

谁说喜欢一个人就一定要和他(她)在一起。有时候,有些人为了能和自己所喜欢的人在一起,他们不惜使用“一哭二闹三上吊”这种最原始的办法,想以此挽留爱人。也许这样能留住爱人的人,但却留不住他(她)的心。更有甚者,为了这而赔上了自己那年轻而又灿烂的生命,可能这会唤起爱人的回应吧,但是这也带给了他(她)更多的内疚与自责,还有不安,从此快乐就会和他(她)挥手告别。其实喜欢一个人,并不一定要和他(她)在一起,虽然有人常说“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快乐。喜欢一个,最重要的是让他(她)快乐,因为他(她)的喜怒哀乐都会牵动你的心绪。所以也有这样一句话“你快乐,所以我快乐。”因此,当你喜欢一个人时,暗恋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尝试。

有一首歌这样唱:“原来暗恋也很快乐,至少不会毫无选择。”为何从不觉得感情的事多难负荷,不想占有就不会太坎坷:“不管你的心是谁的,我也不会受到挫折,只想做个安静的过客。”所以,无论是喜欢一样东西也好,喜欢一个人也罢,与其让自己负累,还不如轻松地面对,即使有一天放弃或者离开,你也学会了平静。

喜欢一样东西,就要学会欣赏它,珍惜它,使它更弥足珍贵。

喜欢一个人,就要让他(她)快乐,让他(她)幸福,使那份感情更诚挚。如果你做不到,那你还是放手吧,所以有时候,有些人也要学会放弃,要知道很多事情是无可无不可的,放弃也是一种美丽。

施展才能要看时机和环境

【原文】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

【大意】 孔子对南容说:“国家政治清明的时候有官做,国家政治黑暗的时候也不致被刑罚。”

用现在的话讲解孔子的意思,就是在太平之世施展抱负,在黑暗之世保全自己。

由此可知,圣人并不主张我们去做一个黑暗时代的牺牲品,而是要求我们讲究一点处世的艺术。

南容能够做到这一点,所以孔子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他,以保证侄女在乱世来到时不会守寡。

公冶长人品好,南容人品也好。有意思的是,孔子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坐牢的公冶长,而把侄女儿嫁给处世很有一套,不会有坐牢之苦的南容。这种做法很有分寸,既对得起死去的兄长,又不会受到世人的指责。说起来,也是一种高明的处世艺术。

宁武子是春秋时代卫国很有名的大夫。“邦有道则知”,当国家政治清明,政通人和之时,他便充分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在“邦无道”的时候,他便表现得愚蠢鲁钝,碌碌无为的样子。在国家兴盛,政治稳定之时,人人都竭尽全力,大展其才;而在社会混乱之时,像宁武子一样,能韬晦沉冥,隐藏自己的智慧,“存身以求济大事”,安于朴实无华、老实平淡,就很难了。所以,孔子说:“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罗贯中的长篇小说《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就是一个很会看时机和环境的人。汉王朝末期,天下大乱,群雄称霸。当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专横一时。虽然此时刘备从卖草鞋的一直升到左将军,但仍处于劣势。不久,不满曹操专横的人暗自计划要推翻他,推举刘备为首领,集体签名上书。刘备为了避免曹操的怀疑,一心在家里的院子里种菜。但是有一天,曹操突然把刘备叫去,问道:“最近,听说你在干什么有趣之事。”刘备听后先吃了一惊,当他探明曹操是指种菜的事时,就放心了。过了一会儿,在酒宴上,曹操问刘备:“你辗转经行各地,觉得当今世上谁堪称英雄?”刘备举了好多人物,曹操都一一否定,最后说道:“当今天下胸怀大志的英雄,就是你、我两人。”刘备心想韬晦之术终于被看破,不觉脸色大变,筷子也掉了。恰巧这时,阴沉昏暗的天空中突然响起惊雷,刘备马上说:“听雷受惊,不免失态了。”勉强蒙混过去。《三国演义》在这一段叙述之后,有一首诗赞扬刘备道:“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清朝名士郑板桥说过一段话:“聪明难,糊涂亦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绝顶聪明之人,要收敛自己聪明的锋芒。刻意隐藏“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没有一点“卧薪尝胆”的功夫是难以做到的。”“敢为天下先”也是需要视时机和环境而定的。

不要卖弄你的小聪明

【原文】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

【大意】 孔子说:“大家整天聚在一起,谈话丝毫不涉及道义,却喜欢卖弄小聪明,这种人真是难办啊!”

我们今天的人尤其容易犯这种毛病。茶楼酒馆、卡拉OK厅等娱乐消闲场所一坐就是半天,大家说些天气,说些股票,说些海湾战争、中东问题,这还算好的。更糟糕的是说些东家长,西家短,某某领导和某某领导之间有些什么瓜葛,某某男同事与某某女同事之间又有些什么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关系,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没有一句话是上得台盘、见得世面的。这就是孔子所说的“群居终日,言不及义”现象,有点近似于我们所说的“清谈”之风。明末清初,顾亭林就曾经批评当时南方的读书人是“群居终日,言不及义”,而北方的读书人是“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言不及义也罢,无所用心也罢,都还只是无聊而已。可偏偏就是有些人还喜欢卖弄小聪明,大家凑在一起就专门研究张三,研究李四,耍些小心眼,出些鬼点子整人,今天攻击张三,明天攻击李四。在这些小聪明方面,这些人真正是天才,添油加醋,捕风捉影,甚至造谣中伤,无中生有,整起人来一套一套的。

所以,我们切不可轻视了这种小聪明的危害。

聪明是一笔财富,关键在于怎么使用。真正聪明的、有智慧的人会使用自己的聪明和智慧,那是因为他们深藏不露,不到火候时不会轻易使用,一定要貌似平常,让他人不眼红。一味地耍小聪明,不管必要或不必要,不管合适不合适,时时处处显露精明,不仅无益于成功,还往往招来祸根。

有大智若愚,同样也有大愚若智,区别在于是否有自知之明。

《老子》中云:“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这段话的意思是:一个人不自我表现,反而显得与众不同;不自以为是,反而会超出众人;不自夸成功,反而会进步。又云:“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夸者不长。”这是说:那些盲目自傲,不宽容,耍小聪明,固执己见,自以为是,好大喜功的人在任何一方面都是很难成功的。

在从政的过程中,在出将入相的过程中,切忌只知伸,不知屈;只知进,不知退;只知耍小聪明,不知深藏于密;只知自我显示,不知韬光养晦。西方有这样一种说法:法兰西人的聪明藏在内,西班牙人的聪明露于外。前者是真聪明,后者是假聪明。

在政治谋略中,“小聪明,大糊涂”更是万万要不得的。而杨修恰恰是犯了这个错误才作了曹操的刀下之鬼。

杨修是曹操的主簿,在《三国演义》一书中,他是很有名的思维敏捷的官员和有名的敢于冒犯曹操的才子。

刘备亲自打汉中,惊动了许昌,曹操也率领40万大军迎战。曹刘两军在汉水一带对峙。曹操屯兵日久,进退两难,适逢厨师端来鸡汤。见碗底有鸡肋,有感于怀,正沉吟间,有将入帐禀请夜间号令。曹操随口说:“鸡肋!鸡肋!”人们便把这作为号令传了出去。行军主簿杨修听到后即令随行军士收拾行装,准备归程。众将大惊,请杨修至帐中细问。杨修解释说:“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来日魏王必班师矣。”大家信服,营中诸将纷纷打点行李。曹操知道后,怒斥杨修造谣惑众,扰乱军心,便把杨修斩了。

后人有诗叹杨修,其中有两句是:“身死因才误,非关欲退兵。”这是很切中杨修之要害的。

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曹操兵出潼关,到兰田访蔡邕之女蔡琰。蔡琰字文姬,原是卫仲道之妻,后被匈奴掳去,于北地生二子,作《葫笳十八拍》,流传入中原。曹操深怜之,派人去赎蔡琰。匈奴王惧曹操势力,送蔡琰还汉朝。曹操把蔡琰许配董杞为妻。曹操去访蔡琰,看见屋里悬一碑文图轴,内有“黄绢幼妇,外孙杵臼”8个字。曹操问众谋士谁能解此八字,众人都不能答。只有杨修说已解其意。曹操叫杨修先勿说破,让他再想一会儿。离开董家后,曹操上马行3里,方才省悟。原来此含隐语“绝妙好辞”4字。曹操也是绝顶聪明的人,却要行3里才思考出来,可见急智捷才远不及杨修。

曹操曾造花园一所。造成后曹操去观看时,不置褒贬,只取笔在门上写一“活”宇。杨修说:“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园门阔耳。”于是翻修。曹操再看后很高兴,但当知是杨修析其义后,内心已忌杨修了。又有一日,塞北送来酥饼一盒,曹操写“一合酥”3字于盒上,放在台上。杨修入内看见,竟取来与众人分食。曹操问为何这样?杨修答说,你明明写“一人一口酥”嘛,我们岂敢违背你的命令?曹操虽然笑了,内心却十分厌恶。曹操怕人暗杀他,常吩咐手下的人说,他好做杀人的梦,凡他睡着时不要靠近他。一日他睡午觉。把被蹬落地上,有一近侍慌忙拾起给他盖上。曹操跃身起,拔剑杀了近侍。大家告诉他实情,他痛哭一场,命厚葬之。因此,众人都以为曹操梦中杀人,只有杨修知曹操的心,于是便一语道破天机。凡此种种,皆是杨修的聪明犯着了曹操:杨修之死,植根于他的聪明才智。

杨修终于结束了他聪明的一生。他的聪明,大智者看来,其实只是小聪明大愚蠢。大智者能心里明白而不随便表露出来,绝不表现得比别人聪明。如果杨修知道他的聪明会给他带来灾祸,他还会耍小聪明吗?所以他的愚蠢处就是不知道耍小聪明会带来灾祸。这样的人算聪明吗?显然不算。多少年来,他被提拔得很慢,显然是曹操不喜欢他的缘故,这他没有意识到。曹操对他的厌恶、疑心越来越深,他也没有意识到,这就是说,该聪明时他反倒真糊涂起来了。如果他迎合曹操,不表现他的小聪明,那么他很可能会成功的。人们也许会说,杨修的死,关键在于曹操的聪明和多疑,但是,换了谁,作为上级也不大愿意让部下全部知道他的心思、他的用意。显然,杨修最终非失败不可,这可算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典型。罗贯中说他“身死因才误,非关欲退兵”,也只是说对了一半。他的才太外露了,从谋略来看,尚不是真才,不是大才,至少他不知道韬光养晦,不知道大智若愚,不知道保护自己。那么,除了灾祸降临,他还会有什么结果呢?曹操是何等聪明之人,在他跟前,笨蛋当然不会受到重用,才能太露也有“功高盖主”之嫌,所以,真正聪明的人会掌握“度”。“过犹不及”,就是说,太聪明了反倒不如不聪明,实在是至理名言啊!

明代大政治家吕坤以他自己丰富的阅历和对历史人生的深刻洞察,提出了“古今得祸,精明人十居其九”的结论。他在《呻吟语》中说了一段十分精辟的话:“精明也要十分,只需藏在浑厚里作用。古今得祸,精明人十居其九,未有浑厚而得祸者。今之人惟恐精明不至,乃所以为愚也。”

译成今天的话就是:精明还是非常需要的,但要在浑厚中悄悄地运用。古往今来得祸的人绝大多数都是精明的人,没有因浑厚而得祸的。现在的人惟恐不能精明到极点,这就是之所以愚蠢的原因啊!

这就是说,聪明是一笔财富,关键在于怎么使用。财富可以使人过得很好,也可能使人毁掉。凡事总有两面,好的和坏的,有利的和不利的。真正聪明的人会使用自己的聪明,那就是深藏不露,不到火候时不要轻易使用,一定要貌似浑厚,让人家不眼红你。一味耍小聪明,其实是笨蛋。因为那往往是招灾引祸的根源。无论是从政还是经商,是做学问还是治家务农,都不能耍小聪明。

耍小聪明的人有两种灾祸,一个是被人猜忌防范而招祸,一个是自己会把事情办坏而不能成功。它可以使人得意于一时,获得心理上的满足,然而终究还是自毁,永远不会取得真正的、伟大的成功。从政的人耍小聪明会早早被扼杀在摇篮里,一个处处被人防范的人怎么能真正取悦于上司和同事呢?

做人诚信第一

【原文】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意】 孔子说:“作为一个人却不讲信用,不知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世!”

背信弃义与讲信用就像是一对孪生兄弟,它们穿越古今文化作品,跨过历史长河,直到今天,依然与我们同在。或者更准确地说,越到商品经济时代的今天,背信弃义与讲信用的矛盾越发突出,而前者还大有占上风的势头。

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是不是应该大书特书圣人的呼吁呢?——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金庸笔下的韦小宝尚且知道:“君子一言既出,那个什么什么马难追。”

所谓“一言九鼎”,“一诺千金”,古往今来关于讲信用的精言妙语的生动故事可以说是不胜枚举。

孔子在另一个地方对子贡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颜渊》)这种对“信”的强调,使人想到文天祥的绝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或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事实上,做人也好,处世也好,为政也好,言而有信是关键所在。

守诺是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的关键。不轻易承诺,一旦承诺,必须兑现。机会不会降临于一个言而无信的人。生活中有不少人平时信口开河,说过的话很快就全忘了。或许他承诺的是无足轻重的事,但对小事的失信会使人怀疑于大事的信用。没有信用的人就像一张空头支票一样没有意义。

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准备攻打原国,和大夫们约定十天攻下。到了第十天没有攻下,他准备鸣金收兵回国。有一个将军对他说:“再有3天就可以攻下了。”群臣也劝谏他再等几天。文公说:“我和士卒约好10天,10天不退兵,我将失去信用。得到原地而失去信用,这种事我不愿做。”毅然率军回归。原国的人听到此事,便说:“有像他这样守信用的君王,我们为什么不归顺呢?”于是自己出城投降了。卫人听说此事,也主动归顺了文公。

做人讲守信,做企业更应该讲守信,守信就是企业的生命。企业对员工、客户、社会都要有守信,不能守信的企业将不能持久。以前几年所谓的“十大经典策划”为例,某商场以拒售索尼彩电为由,大肆进行新闻炒作,理由是索尼对某消费者所购问题彩电赔付不满意。抛开当时的各种因素不谈,如果让时间“说话”,事实是索尼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仍是高科技进口家电的代表,而当时出尽风头的该企业却逐渐出现销声匿迹的态势。

投机钻营做不成百年企业,“口水战”的风光掩盖不了事实的“商业欺诈”,抓住极个别的偶然现象,否定索尼的全部,了解真相的消费者怎么能认可。

靠打击诋毁竞争对手,以对手的更坏来证明自己更好,不但有悖于守信经营,也是很不明智的。令人遗憾的是,有些商家仍在拿自己的信用当儿戏,为了和对手搞价格战,在报纸上打出价格很低的商品,等消费者蜂拥而至,却没有货销售。更有甚者,为了营造所谓的商业氛围,个别专营商家竟然明令员工家属排队烘托生意火暴的气氛,借以吸引和欺骗顾客。这些将守信当儿戏、愚弄消费者的企业,不仅自己丢了信誉,更是使整个社会的守信基础受到破坏。

在美国,信用有污点的人不能贷款、做老板,找不到好的工作。有一位在中国教公共英语的老外,自己编了一本参考书,到考试时,其他老师给学生划考试重点,他没有,而是让同学们学参考书的最后一课:关于诚信。听说中国学生考试作弊,他说打死了也不相信,因为一个民族靠作弊是不能强大的。作弊是最大的失信,因为生活本身就会惩罚没有诚信的人,而且要严厉得多。你的信誉价值连城,怎么舍得用一点考分把它出卖了呢?

社会进步了几千年,商家重提“质优价廉”、“童叟无欺”的古训,确实有回到起点的感觉,但消费者作为群体是最聪明和最有识别力的。为了增强社会的诚信度,商业企业更要重视建设自己的诚信形象。让消费者满意是商业企业发展的动力,只有施消费者诚信,消费者才能忠诚于企业,进而培养出企业的忠实顾客群。

全球最优秀的企业之一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不仅把诚信看作企业的外在形象,更将诚信作为崇高的道德理念和无价的资产,看得高于一切,甚至视为企业的生命。在通用,没有人会因为失掉一个地区或一个错误而失去工作,人们会有第二次、第三次机会,并且可以得到培训。惟一有一种表现是没有第二次机会的,那就是违反诚信。

日前,国内知名的经济伦理学专家共同对中国加入WTO后的道德挑战进行了深入探讨。专家认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竞争,说到底是道德素质的竞争:如何培养全民的经济德性应对入世,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道德素质的竞争,对商业企业而言,就是讲求诚信经营。首先要建立自己有诚信的人才队伍,提高全社会对整个商业的消费信心:第二是建立和完善全社会的信用体系,扩大整个社会的信用消费,提高消费质量及规模。

易货经济,货币经济,再到信用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推广诚信建设,是个人、企业更是全社会的当务之急这些正反两方面的例子可以说明,做人灵活,但不能失去原则,失去诚信,要信守诺言。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失信则失去别人的认可,对自己以后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做人不可无志气

【原文】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大意】 孔子说:“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关云长温酒斩华雄,千万军马中夺敌帅首级如探囊取物。

这是“三军可夺帅也”。

严颜宁死不屈,面不改色,“但有断头将军,无有投降将军”。

这是“匹夫不可夺志也”。

帅可夺而志不可夺,将可杀而不可辱。这是因为,军队虽然人多势众,但如果人心不齐,其主帅仍可能被人抓去,而主帅一旦被人抓去,整个军队失去了领导人,也就会全面崩溃了。匹夫虽然只有一个人,但只要他真有气节,志向坚定,那就任谁也没有办法使他改变。这种宁死不屈的烈士事迹,可歌可泣,在历史上不胜枚举。相反,一个人如果没有气节,志向不坚定,则很可能在关键时刻受不住诱惑或经不住高压而屈膝变节,成为人们所鄙视的叛徒。

所以,志向的确立和坚守是非常重要的,是儒家修身的基本内容之一。

志向要表现正气。争取多数人的支持是做人之本,由于正气从道德角度反映的是多数人的道德观念,从利益角度反映的是多数人的切身利益。因此,正义的一方必然会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和拥护,而一个人如果有了多数人的支持,自然就会更坚强、更有力量。

从本质上讲,任何孤立的个人都是软弱无力的。缺少了群体的支持,皇帝不见得比乞丐更尊贵,将军也不一定比草民更勇武。因此,受到侮辱的人必须善于表现自己的志气,争取得到多数人的认可和支持,这样才能够做到有志气。有些人受了侮辱,明明知道理在自己这一边,可还是由于惧怕对方或其他原因而忍气吞声,把苦水憋在肚子里,不懂得向别人表白,从而丧失了自己的志气。别人不了解你的苦衷,自然也就不会盲目地支持你,于是你失去了利用多数人的正义来维护自己的志气。饱经沧桑的老人都有一点体会,那就是尽管年轻时愤世嫉俗,但终究发现在这个世界上还是好人多,你把你的苦水吐出来,把你的正气表现出来,一定会有人支持你,为你的冤屈鸣不平,为你的正义之举鼓掌叫好。因此,只要理在自己这一边,就不怕以堂堂正正的方式表现出来,自己越是憋着越会觉得这个世上没有公理,天下乌鸦一般黑,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受了一次气你憋着忍着,那么欺负过你的人就会认为你是孤立无援的,于是就会更加明目张胆地欺负你。而如果你第一次就勇敢地表现正气,唤起大家的正义感和愤怒情绪,凭借群体的力量战胜了对方,那么他下一次就再也不敢欺负你了。

一个人,什么都可以失去,惟独志气不能丢。

有位刚刚高中毕业的青年人甲,来到某市的一家西餐馆打工。他本想学些炒菜的技术,结果3个月过去了,技术没学到,杂七杂八的活倒干了不少,险些累得趴下了。累也就罢了,偏偏还要受到酒店里洋鬼佬的气,这就让他更加难以忍受。

那个洋鬼佬是酒店里的大厨师,级别最高,因此经理给了他许多优待。正因为如此,他就自以为比别人高一等,在厨房打工的内地伙计几乎全给他欺负遍了。伙计们受他的气,可是谁也不敢吭一声,大家都知道要是触怒了这个外国大厨师,自己就别想在酒店里呆下去了。

也许是刚刚走出校门,还不知道外面社会深浅的缘故吧,青年甲对洋鬼佬仗势欺人的做法十分恼怒,这股怒火在心里压得久了,终于寻到机会爆发开来。

这天下班,青年甲拖着疲惫的双腿走进电梯,发现那个洋鬼佬也在里面。甲刚一进去,洋鬼佬就开始叽里呱啦地对他讲英语,虽然听不懂,但甲一看就知道他在揶揄嘲笑自己。这时候,洋鬼佬指了指甲的头,然后又指了指自己的裤裆,做了个侮辱性的手势,然后又啪的一声打扁了甲的帽子,并把肥厚的手掌重重地压在了他的头上,哈哈大笑起来。这一连串侮辱使甲的心燃烧起来,他屏住呼吸,一拳击中了洋鬼佬的小腹,然后又是一记狠狠的右勾拳,打得洋鬼佬瘫倒在地上……

电梯的门开了。眼前的一幕使门口的伙计们目瞪口呆。但他们随即欢呼起来,纷纷拥过来,又是伸大拇指,又是啧啧称赞。青年甲看到大家都很支持自己,感到这两拳不但为自己出了气,也为大家出了气,于是撇下瘫软的洋鬼佬,满怀信心地回家去了。

晚上入睡之前,青年甲也不是没有考虑过被“炒鱿鱼”的危险。但是,他一想到身后那么多同仇敌忾的伙计跟他站在一起,他就什么也不怕了。

第二天,一上班,甲果然被经理叫进了办公室。刚一进去,甲就看见那个洋鬼佬坐在经理旁边,得意洋洋地朝他坏笑。经理见甲进来,就问他:“昨天你打了大厨师?”甲很清楚,如果他一个人在这里申辩,是绝对争不过恶人先告状的洋鬼佬的,那么,为什么不争取全体伙计们的正义支持呢?于是他大声地对经理说:“我是不是打了大厨师,我说了不算,他说了也不算,只有在场的员工们说话才算数。”于是,青年甲推开办公室的门,把那些关注他命运的伙计们叫到办公室来。伙计们一见昨天打了洋鬼佬,为大伙出了口恶气的青年甲需要他们的帮助,都一拥而入,七嘴八舌地对经理嚷开了:“经理,不关甲的事,是那个鬼佬先动手的!”“没错,那鬼佬平时就老欺负人!”“对,我们都可以作证!”

甲得到了大家正义的支持,胸脯挺得更高了。洋鬼佬见触犯了众怒,紧张起来,连忙向经理使眼色。经理见到这个阵势,心里已经大致明白了原委。于是他让伙计们先退出去,并告诉他们此事他会公正地处理。

1小时以后,从办公室传来的消息让所有打工的伙计们欢呼雀跃:青年甲被宣布是清白的,而那个不可一世的洋鬼佬则被经理炒了鱿鱼。青年甲勇敢地表现正气,终于凭着群体的力量为中国员工争了一口气。

一个刚刚走出校门不久的高中毕业生,面对着外国人的欺凌就已经懂得调动群体的正义力量来保护自己,这对每一个人都应当是一种启迪与激励。我们应当永远记住:个人总是弱小的,要想不受气,只靠一个人的孤军奋战往往是不够的。那么,当你受气的时候,别害怕把自己的正气表现出来,去争取多数人的支持吧。只要想一想有多数人的正义力量在支持你,你就会感到自己有了更多的信心和勇气。一身正气的人终究会有一个强大的群体在支撑着自己的。只要你始终记着自己是正确的,而且自己的处理方式也是正确的,那么,对你来说世界就永远是光明的,正义的天平就会倾向你一方的。

要知道自己能吃几两干饭

【原文】 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

【大意】 孔子叫漆雕开去做官,漆雕开回答说:“我对做官还没有信心。”孔子听了非常高兴。

孔子为什么而高兴?

他不是高兴漆雕开不去做官,而是高兴漆雕开有自知之明。漆雕开能认识自我,认为自己还不具备当官的能力,于是便实事求是地承认自己的不足,而不是一听老师吩咐就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口答应下来,然后走马上任随便敷衍。这就说明他很清楚自己的能力,知道自己能“吃几碗饭”,孔夫子因此而高兴。

凡事都有个基础,成功也需要铺垫,“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这个铺垫就是自己的能力、本事。得失寸心知,客观地对自己评价是你能有多大作为的标尺。

中国老百姓说话最实在——一个人总得知道自己能吃几两干饭。但是,生活中几乎没有谁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如果你认定自己做到了客观,那也只能是相对客观。无论人们嘴上怎么说,在他们的心目中,自己总是比别人强,即使乞丐也可能这么想。不把自己当回事儿的人也有,比如说绝望的人群,他们张扬的是不值得提倡的自卑,评价同样不客观。做到客观很难,但是又很重要。所以,人们以“自知之明”为贵,这个提法准确得很,操作起来味道就变了。那大抵是在强迫人们谦虚,似乎更加不客观了。

做人首先要立身,而立身的关键是善学,即使孔圣人也是后天勤学苦修的结果。人的一生是学习的一生,只有不断学习,才会发现自己曾经不知道自己不懂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懂得并精通某一学科之后,还要在实践中打磨,从而在人群中完成“立德”。此后,才能考虑“立言”的问题。尽管现代生活为传统社会赋予了新的内容,但是,“立身、立德、立言”的问题绝不应该忽略。否则,人便真的不知道自己能吃几两干饭,于是,多年前,一位“大众作家”就很有姿态地发问:“你以为你是谁?”如果阿Q在世,一定会跟他对应一句:“你以为你是阿Q吗?”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大众作家”基本上提出了“客观评价自己”的问题。

在包装炒作泛滥的时代,很多人都想最大限度地膨胀自己,这时候,每个人都应该在自信的前提下有点自知之明。于是,当我们遇到有人把生活中的“丑”赤裸裸地展示出来时,就会感到窒息,因为那跟美的距离实在太大了。这样前卫的行为艺术并不被看好。如今,很多人都对自己根本不懂的事情跃跃欲试,如果通过刻苦的钻研,最终补充必需的知识,从而超越自己,那当然是一件好事。可是,有些人知道自己在某个领域毫无建树,也不可能有所建树,却在那里面硬撑着,因为那个环境比较舒适。这种状态初想起来就感到滑稽,再仔细品味就有点可怕了。

这是一种双重的可怕。一方面是对工作的对象而言,一方面是对自己来说。外行终归是外行,如果说他有存在的意义,那也只能是为内行提供反面教材。可现实中往往不是这样。他们极力地在各种领域表现自己,而藐视内行的谦让。一旦有机会领导内行,往往会变本加厉。但是,越是这样就越没有好处。因为内行永远不会发自内心地佩服你,而你又毫无所得,甚至永远失去充实自己的机会。耽误别人又最终对自己没什么好处的事情,做它到底干什么呢?

因此,既承认自己的能力,又看清自己不足的人最值得敬佩,他的心态非常健康。国际上知名的大企业都非常在意员工的人格魅力,因为人格成本尽管“看不见”,却是非常昂贵的,可见,“人贵有自知之明”已经不仅仅是一种人生素质,更是时代需要的成功资本了。

在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多少死胡同,能不能找到路,走得好不好,完全在于个人的本领。很多人迷路是因为他们手中没有路线图和指南针,缺乏自知之明,这样的人别说孔子,即使普通人也会非常之讨厌。

听取别人意见,能很好地保护自己

【原文】 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大意】 孔子说:“严正的告诫,能不听从吗?但要以确实改正为可贵。恭维的话,听了能不高兴吗?但要以冷静分析为可贵。盲目高兴而不加以分析,表面听从实际不改,我不知道拿这种人该怎么办了。”

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俗话又说:一人计短,两人计长。这都是告诉我们要多听取别人好的意见。

孔子所说的法语之言也就是忠言,严肃庄重的告戒,听起来虽然不顺耳,但却有利于行动。所以听忠言的关键是要牢记在心,落实在行动上,不然的话,就不会受到好的效果。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一个人再有本事也有可能对自己不能准确把握,身处危险之中而不能自知,这时旁人的意见往往能使你促醒,找到保护自己的方法。

秦昭王五十二年(公元前255年),燕国辩士蔡泽听说范雎在秦处境不利,便来到秦国。蔡泽是个十分聪明的人,博学善辩,曾游说诸侯,却一直得不到赏识。听说唐举善于相面,便去请唐举看相,对唐举道:“闻先生曾为赵国李兑看相,预言李兑‘百日之日可持国秉政’,有这样的事吗?”唐举答道:“确有其事。”蔡泽又问道:“臣下,先生以为何如?”唐举端详一番,笑道:“先生之鼻上翻,肩高脖短,面大鼻凹,双膝蜷曲。我闻圣人不在乎相貌,殆谓先生手?”蔡泽知唐举嘲笑于他,便以大言回敬唐举道:“富贵臣本来自有,不用你说,所愿知者唯寿数耳。”唐举道:“先生之寿,从今而后还有四十三年。”蔡泽听了,遂向唐举致谢,然后离去,并大声对其御者讲话,以让唐举知晓。蔡泽言道:“臣手持精米饭,口食肥肉,乘华车骏马,怀抱黄金印,腰系紫色绶带,面见君王,行君臣之礼,令取俸禄,享受荣华富贵,43年足矣!尚有何求?”唐举大笑,礼送蔡泽而去。

蔡泽复游说列国,先赴赵国,没有成功,遭到了驱逐。后往韩、魏,于野外被强盗抢走炊具。又闻听范雎保荐的郑安平、王稽,皆得重罪。范雎已违秦法,举措失利,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便西赴秦国。

蔡泽欲游说昭王,故意派人扬言激怒范雎道:“燕国辩士蔡泽,乃是名扬天下的有识之士,特来求见秦王,秦王如若见我,必令我代彼之位,相印可唾手而得。”范雎闻言,很不服气,说:“五帝三代之事,百家之说,我无所不闻,巧辩之士,遇我则屈,蔡泽乃无名之辈,何能难我,又岂能游说秦王,夺我相印呢?”于是派人去召蔡泽。

蔡泽见到范雎,神态非常傲,仅向范雎拱手施礼,并不朝拜。范雎本来就非常恼怒,召见蔡泽,范雎既不出迎,亦不行宾主相见大礼,更不命坐,只是踞坐堂中会见蔡泽,他见蔡泽举止骄矜,便厉声责问蔡泽道:“是你扬言取代我为秦国宰相吗?”蔡泽昂首答道:“正是。”范雎道:“你有何等韬略,可以夺我相位?”蔡泽道:“唉,您的见识何以落后到如此地步呢?夫四时循环往复,前者退,后者进,如今您应该退隐矣!”范雎道:“我不自退,谁又能令我退之?”蔡泽道:“以仁为根本,匡扶正义,施行恩惠,辅佐贤君实现自己的宏愿,难道不是我等聪明才辩之士所希望的吗?”范雎道:“是的。”蔡泽道:“既已得志于天下,富贵显荣,又能保守他的事业,能与天地一样长存,难道不是圣人所说的吉祥善事吗?”范雎道:“是的。”蔡泽道:“终其天年,享受俸禄,传之子孙,名实相符,恩德流传广远,难道不是您的愿望吗?”范雎答道:“正是。”蔡泽见他已经入彀,便将话锋一转,反诘范雎道:“至于秦国的商鞅、楚国的吴起、越国的大夫文种,皆功成天下而身死,也是您所愿意的吗?”范雎暗想:“此人口齿伶俐,步步相逼,如说不愿,正中其说术。”便佯应道:“有什么不愿意的。商鞅侍奉秦孝公,忠贞不贰,变法图强,富国强兵,为秦国拓地千里;吴起侍奉楚悼王,令私下不损公,制订法令,废贵戚以养士卒,南平吴越,北却三晋,威慑诸侯;大夫文种侍奉越王勾践,即使君主处境困厄,也尽忠不懈,终使越国转弱为强,并吞吴国,为其主雪耻会稽之辱。这三人为节义的典范、忠贞的准则,虽不得其死,却功垂天下,名传后世,大丈夫杀身以成仁,视死如归,何怨之有?”蔡泽说:“商君、吴起、文种作为臣子,所作所为为世人称道,而君主却错待了他们,三人功劳卓著得不到好报,难道世人会羡慕其冤屈而死吗?如果等到死后才可成名,那么,孔子就不配称为圣人,管仲就不配称为达人了。人们建功立业,难道不希望性命及声名俱全吗?故大夫立身处世,身名俱全者,上也;名传身死者,次也;名辱身全者,为下耳。”这一番话,正中范雎下怀,范雎只有点头表示赞许。

蔡泽进一步说:“辅助君主,修明政治,富国强兵,使王室显赫,声威慑于四海,功业昭著天下,声名流传万代,您与商鞅、吴起、文种相比何如?”范雎道:“我固不如。”蔡泽道:“如今您的功绩和所受到的宠爱,比不上商鞅、吴起、文种,而您的俸禄多,地位高,财富超过他们,如不及时隐退,后果会比他们更惨。常言道:‘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事物到了极点就要衰落,进退盈缩,须随时势变化,此为圣人处世之常道。您担任秦国宰相,计不下席,谋不出廊庙,坐制诸侯,威慑诸侯,功劳已达到极点了,如不隐退,就会落得与商鞅、吴起、文种同样的下场。我听说‘鉴于水者见面之容,鉴于人者知吉与凶’。古书上又说:‘成功之下,不可久处。’商鞅、吴起、文种三人的灾祸,为什么您还要随呢?您如乘机交还相印,让给贤德之人,自己归隐林泉,既可以得到尧时许由和吴国季子辞让的美称,又可以得到商末伯夷、叔齐归隐的贤名,世世代代享受君王的俸禄,这样的结果和遭受灾祸的结果相比,您选择哪一种呢?”

蔡泽还要说下去,范雎已深为所动,忙起身离座,对蔡泽道:“先生自谓雄辩有智,果然名不虚传。我听说‘欲而不知足则失其所欲,有而不知止则失其所有’。幸蒙先生指教,雎敬遵命。”于是,毕恭毕敬地请蔡泽入座,待以客礼,尊为上宾。

过了几天,范雎入朝,对昭王道:“有个朋友名叫蔡泽,近日从山东来见我。此人通达时变,有经天纬地之才,经世济时之略,足以辅佐秦政,成就君主三王五霸那样的事业。臣下见过的辩客很多,无人可同他相比,臣亦不及他,故冒昧地向大王举荐。”昭王遂召见蔡泽,问以治国图强、兼并六国之计。蔡泽答对如流。昭王十分欢喜,便拜蔡泽为客卿。范雎乘机托病,请还相印,昭王虽口头上不应允,还勉强使范雎理事,心中却早已看中了蔡泽。范雎再三以病笃相推,昭王便拜蔡泽为宰相。

于是范雎辞相隐退,安度晚年,终老于应地。

人心就是这样,就像孔圣人说的“巽与之言,能无说乎?”,恭维的话怎么能不让人高兴;相反,忠言就往往逆耳,在上面这个史实中,蔡泽对范雎的意见虽然有显示自己的功利性目的,但却是一番忠言,将其的危险与应变的方式说得头头是道,而范雎虽然开始很不高兴,但在被说服之后,还是能像孔子说的那样“改为之贵”,最终得以善终。

做人要知进退,但进退的主动权要握在自己手中

【原文】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大意】 孔子说:“好比积土成山,差一筐土就完成,却停下来了,那是半途而废;好比填土平地,即使只倒一筐土,却在继续,那是勇往直前。”

《尚书·旅獒》说:“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只差一筐而没有成功,前功尽弃,这是谁造成的?孔子回答:是自己。

同样的道理,我们要填平一块土地,虽然现在才倒一筐土上去,但如果我们锲而不舍地坚持下去,最终会大功告成,这是谁的功劳?孔子回答:还是自己。

所以说,按圣人的说法,进退成败全在自己,而不是像俗话说的那样:“成事在人,谋事在天”或者“进退皆身不由己”。

我们这里且不谈成败,但论进退的主动权。

进退决不能妄从他人。固然,退可能是受人所迫,但是退的主功权要握在自己手中,要主动地退。否则,你就很可能受制于人,一退再退,终不能进。

先看一个民间笑话:一场多边国际贸易洽谈会正在一艘游船上进行,突然发生了意外事故,游船开始下沉。船长命令大副紧急安排各国谈判代表穿上救生衣离船,可是大副的劝说失败。船长只得亲自出马,他很快就让各国的商人都弃船而去。大副惊诧不已。

船长解释说:“劝说其实很简单。我告诉英国人说,跳水是有益健康的运动;告诉意大利人说,不那样做是被禁止的;告诉德国人说,那是命令;告诉法国人说,那样做很时髦;告诉俄罗斯人说,那是革命;告诉美国人说,我已经给他上了保险;告诉中国人说,你看大家都跳水了。”

这则笑话固然令人捧腹,但其中体现的文化差异值得我们深思,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人是比较喜欢盲从的。这个笑话可能有些夸张,但中国人喜欢盲从的特点在现代生活中也不乏实例。

前些年,山地车流行起来,人们对其极为青睐,该车适宜爬坡和崎岖不平的路面,对于平坦的都市马路则毫无用处。山地车骨架异常坚实沉重,车把僵硬别扭之至,转向笨拙迟缓,根本无法对都市复杂的交通状况做出灵巧的应变;一天折腾下来,腰酸背痛;加上尖锐刺耳的刹车声,真正是一个中看不中用的东西。放着好端端的轻便车或跑车不骑,却要弄上一辆如此的蠢拙之物,好像一个人丢下良马,偏要骑那笨牛一样。时髦先生们头戴耳机,腰挎“随身听”,脚踩山地车,一身牛仔服,表面上自我感觉良好得一塌糊涂,然而这份潇洒的背后却有许多无奈。

但是,假如把时髦比喻成一座令人心旌摇荡的山峰,山地车的功能便昭然若揭了。追赶时尚,大约就像骑那山地车一样,即便累你个半死,也是心甘情愿。究其根源:“为什么这样?”必答曰:“别人都这样!”

盲从于人,不知情势,随波而流往往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伤害。我们做人要想做得成功,做得让人喜欢,就一定要摆脱盲从众人的坏习惯,善于运用自己的头脑,进退之间主动权要握在自己手中。

还是《国际歌》那几句唱得好: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

也不靠神仙皇帝。

要创造人类的幸福,

全靠我们自己。

对个人来说也是如此,进退的主动权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做人的原则不能丢

【原文】 子曰:“乡原,德之贼也。”

【大意】 孔子说:“好好先生是偷道德的贼。”

圣人微言大义,一言以蔽之,倒是孟子对孔子的“乡原”的问题作了较为详细的阐发。

在《孟子·尽心下》里,孟子引述了孔子在我们这里所说的:“乡原,德之贼也。”学生万幸便问:“什么样的人可以叫做乡原呢?”孟子回答:“阉然媚于世也者,是乡原也。”换句话说,乡原就是那种一味做事圆滑的人。万幸并没有很理解,于是又问:“一乡的人都称他为老好人,他自己也到处都表现得像个老好人,孔子为什么还要说他是偷道德的贼呢?”孟子说:“是啊,这种人,你要说他有什么不对又举不出例来,你要指责他似乎又无可指责。他所做的一切都符合世俗,看起来还很忠信廉洁,很得大家的喜欢。但实际上,他的作为并不合于尧舜之道,所以说他是偷道德的贼。”

说到底,是因为这种好好先生四处讨好,八面玲珑,无论在什么事情上都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不得罪人,结果使道德原则得不到伸张。又由于他是以老好人的面目出现,不像那些公开的坏人,所以,败坏了道德大家还不觉得,因此像偷道德的贼一样。

要说这种贼,在我们身边可多的是。拿原则做交易,拿工作当儿戏,圆滑世故,处处吃香。结果是升官发财,样样有望。你说他是贼,但他偷的是道德而不是现金,公安不能管,法庭不能上,又有谁能来捉他,谁能来审判他呢?

明代冯梦龙在《古今谭概》中讲了一个“好好先生”的故事。说的是东汉末年有个叫司马徽的人,无论别人讲什么事,他一律都回答“好”。久而久之,别人送他一个“好好先生”的绰号。“好好先生”讲面子不讲人格,讲人情不讲原则,认为“坚持原则是非多,碰着硬茬麻烦多,平平稳稳好处多,拉拉扯扯朋友多”。这类“好好先生”所奉行的做人原则和处世哲学就是“好人主义”。

好好先生是广泛存在于中国的山水城乡旮旯里。他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偶尔还隐藏在我们的灵魂之中呢!好好先生不但误己,还害人!他是成功的拦路虎,虽然他不凶神恶煞,但却是十足的笑面虎,使我们飘飘然,渐渐丧失进取心,最终一事无成,走向失败。所以,我们要走向成功,还必须不信好好先生,不做好好先生。

中国的春秋时代曾是百家争鸣、文化繁荣的昌盛时期。可自秦始皇统一之后,便严酷压制异己思想,实施愚民政策,谁敢说个不好,就是连坐、灭门。以后历代君主为了稳固江山,便沿袭了下来,使全中国的知识分子只能钻研几本儒学经典来猎取功名,而不敢发出不同声音了。两千多年来的习惯影响至今,就造就了好好先生繁衍生息的沃土。从这个角度看,好好先生的滋生,正是由于儒家学说得不到正常的宣扬所致。

好好先生们没有自己的主张,脑袋似乎拴在了顶头上司或专家权威们的裤裆上。上司说好,他们就说好;上司说不好,他们就忙于论证不好的理由,最后牵强附会,说上司的考虑实在英明。咳,还是一个好。这样的人,没有创造性思维,一贯唯唯诺诺,怎能不远离成功呢?他们的一生只不过是一些头头脑脑的附属品,而庸庸碌碌一辈子。上司兴,他们则兴;上司一倒,他们就树倒猢狲散,另觅新主了。

好好先生不但自己一生远离成功,亦使自己伺候的主子逐渐飘飘然,而偏离成功的航向,最终滑向失败的深渊。可不是么!上司做出的任何决定,好好先生一概只会说个好,不敢面对真理,一切唯上。怎能不使上司决策失误呢?怎能不使上司骄傲自满?怎能不使上司头昏脑热?难怪现在贪官一大把,他们走向失败,其后不正有好好先生们长期地推波助澜吗?

好好先生有这样一个特点,就是唯上是从,吹嘘拍马,缺乏主见,得过且过。问他意见,回答就是一个“好”字。

可这样的人,就是能玩得转、吃得开呢!最后,中国十几亿人,七成变“好好”了。他们把自己的想法、决断权都交给了三成的头头脑脑们了。自己除了张口说个“好”,万事皆有主了,从而懒于动脑,只会盲从,成了奴才,淹没了千万精英。而头头脑脑们却借机利用这点为所欲为,因为他耳闻身边只有“好”,没人感言“不好”啊。最终导致全体国人的不幸,导致国家的不幸。

好人主义,就是没有原则,不分善恶,有意以“好”去讨别人欢喜,不敢得罪人。奉行“好人主义”的人,都是多一点私心,少一点公心;多一点俗气,少一点正气;多一点圆滑,少一点原则。

唐朝有个文学家叫苏味道,曾经官居相位,向来处事圆滑,模棱两可,人称“苏模棱”。他对人传授其处世经,叫做“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

这种早就为孔子所唾弃的“好人主义”,时至今日,我们中的少数人仍然奉之为宝贝。在工作上,做“铁路警察”,各管一段,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样,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一团和气,表面上是“团结”了,可道德呢?良知呢?毋庸置疑,“好人主义”的危害是很大的,好人主义的盛行,使得正气不伸、邪气蔓延、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3J8lKVAOWwjWsPusBdEuk+FWlQhiWXbtNwfh5R6R3fTKTKr9ioC+hv/Nhq0edRW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