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和老师总在告诉我们好成绩是多么的重要:只要你好好学习,就能考得好分数;只要考得好分数,就能得到好名次;只要得到好名次,就能取得好成绩;只要取得好成绩,就能考到好学校;只要考到好学校,以后就能找到好工作。为了他们美好的愿望,我们只有好好学习,拼命向分数的极点冲刺。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这是我们在读书的时候自己编写的歌谣,这充分说明了分数的重要性。无论在学校还是家里,老师和家长都是用分数来评价我们是不是好学生,学校每个学期评“三好学生”的标准也是靠分数。分数难道就这么重要吗?分数难道就代表一切吗?
一位在商业上有着惊人业绩的企业家,在他事业处于巅峰的一天,陪母亲到一家饭店吃饭。在那个高级的饭店里,有一个人正在弹钢琴。他的琴艺很高,很多人都报以热烈的掌声。企业家听了,不由黯然神伤。他回忆起自己小的时候,也曾对钢琴有着一股执著的狂热,可现在,自己却连一支简单的曲子都不能完成。于是,他对母亲说:“如果我小时候好好地练琴,今天我也和他弹得一样好,或许比他弹得更好。也许现在在这里演奏的是我,而不是他。”他的母亲回答他说:“是啊!孩子。但是如果真是那样的话,你现在就不会有机会在这里用餐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于我们已经失去的优势,我们不应该总是斤斤计较。如果真是需要的话,就应该去努力从头开始,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自己的真正价值。当我们为失去的东西而叹息时,就往往忘记对已经拥有的东西的珍惜和把握。对于自己的成绩,一定要认真分析,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这样才能真正确定自己以后的努力方向。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母亲玛特琳•盖茨说:“现在的父母,往往把孩子的分数看得很重,但多少事实证明,天才与庸才的孩子的差距,不是分数而是能力。把分数视为一个普通的数字吧,即使孩子的成绩不行,但他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表现自己。”
比尔•盖茨,美国人,是现在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我们都知道他在哈佛大学读过书,这可是世界最著名的大学之一,是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学府。但比尔•盖茨读到大学三年级就退学了,是哈佛大学不够好吗?还是比尔•盖茨学习不好呢?
原来他有别的爱好。盖茨从小就酷爱读书,但他从不喜欢看连环画、卡通画之类的儿童读物,也不喜欢看一般儿童都喜欢看的童话故事或寓言故事,他专爱看大人看的书。除了在学校的时间以外,其余的时间总爱把自己关在家中的书房里,随意翻看父母的藏书。他在班级里的成绩算不上好,更别说高分了,但他的父母从没对他有过苛刻的要求,没有需要他每次都要考“A”,就算得了“C”,也没有批评过他,完全按照他的爱好发展。他们从不强求他做自己不喜欢的事,虽然他们也有想法。
盖茨12岁上了湖滨中学,这是一所富有的私人学校,很早就购进了当时十分昂贵的终端设备。盖茨对计算机很是着迷,很快他便成了学校里知名的计算机迷。
盖茨和他的小伙伴一有时间就呆在计算机房里,在里面反复拨弄,操作机器,一做就是好几个小时,真是如痴如醉。他们为此感到欣喜若狂,完全忘记了外面的世界。
对于计算机方面的资料和书籍,盖茨总是百读不厌,并且能够举一反三,把所学的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
客观地讲,盖茨不是玩计算机的计算机迷,而是研究计算机的计算机迷。他将书上或文章里提到的计算机程序编制方法和提出的各种问题,一一拿到计算机上去检验。他将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和从操作中得来的经验联系在一起,每天都有新的发现和体会,这使他常常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
不久,盖茨就被小伙伴们公认为“数学家”、“计算机权威”。
后来,比尔•盖茨发明了MS-DOS软件和视窗软件,被称为“软件大王”,他创办的微软公司是当今世界上经济效益最好的公司。
比尔•盖茨虽然没被评为“三好学生”,没考得好分数,没取得好成绩,没读完名牌大学,甚至没有找工作,但他凭借着在计算机方面的能力特长一样取得了成功,而且还不是一般的成功。难道这些都是分数能够证明的吗!他虽然没有在学校里得到高分或好名次,但他一样用别的能力告诉我们:高分不一定高能,低分能力未必就一定低;分数不代表能力,名次不代表一切。许多人都拥有自己最擅长的方面,善于利用自己的特长,也一样能取得成就。
有一个10岁的男孩,在一次电击事故中失去了左臂,但他很想学散打。最终,小男孩拜一位散打高手做了师傅,开始学习散打。他学得不错,可已经练了三个月了,师傅还是只教他一招,小男孩有些不理解。
他终于忍不住问师傅:“我是不是应该再学学其他招术?”
师傅回答说:“不错,你的确只会一招,但你只需要会这一招就足够了。”
小男孩还是不很明白,但他很相信师傅,于是就继续照着练了下去。
几个月后,师傅第一次带小男孩去参加比赛。小男孩自己都没有想到居然轻轻松松地赢了前两轮。第三轮稍稍有点艰难,但对手不久就变得有些急躁了,小男孩连着用那一招,又赢了。就这样,小男孩迷迷糊糊地进入了决赛。
决赛的对手比小男孩高大、强壮许多,也似乎更有经验。有一度小男孩显得有点招架不住,裁判担心小男孩会受伤,就叫了暂停,打算终止比赛,判对手赢,然而师傅不答应,坚持说:“继续下去!”
比赛重新开始后,对手放松了戒备,小男孩立刻使出他的那一招,制服了对手,由此赢得了比赛,得了冠军。
回家的路上,小男孩和师傅一起回顾每场比赛的每一个细节:“师傅,我怎么仅凭这一招就赢得了冠军?”
师傅答道:“有两个原因:第一,你已经完全掌握了散打中最难的一招;第二,对付这一招惟一的办法是对手抓住你的左臂。”
在这个故事中,小男孩的最大劣势变成了他最大的优势。每个人都有优势和劣势,在优势面前不要得意,在劣势面前也不要悲观。只要扬长避短,正确面对,就能把劣势变成优势,获得成功。
人的优势和劣势是有一定的转变规律的,有的时候,劣势反而会变成优势,这就看如何把握了。学习也是同样的道理。
布劳恩很小的时候,就对自然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一天,他忽然问母亲:“月亮上面有什么东西?”
母亲虽然是一个很有学问的天文爱好者,但她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只是鼓励她的儿子说:“这需要你去探索。”
不久,到了布劳恩的生日,按照家族祖传的习惯,父母应送给儿子一只金表,但是母亲却破例送给他一架天文望远镜,以满足儿子对星空的好奇心。
在母亲的影响下,布劳恩从孩童时代就萌发了到其他星球旅行的幻想。当时,已经有一些科学家提出了用火箭发射登月工具的设想,有不少科学家都在设计自己的火箭。
年仅10岁的布劳恩竟然也投身于这个行列,开始模仿大人的试验,设计起自己的火箭来。
由于布劳恩废寝忘食地试验火箭,把学业都荒废了:年终考试几门功课都不及格,险些要被学校劝退了。
一天,布劳恩买来了一本名叫《通向星际空间之路》的书,书中的数学公式多得很,他大都看不懂。老师告诉他:要弄懂这些公式,必须认真学好数理化各门基础课。这一件事,对布劳恩触动很大,他认识到要实现自己到其他星球旅行的理想,不学好功课是没有希望的。
布劳恩暗下决心,要学好各门功课。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到学期末时,他的各门功课的成绩都提高了很多。
后来,布劳恩毕生都从事于火箭和宇航技术的研究,是美国发展航天事业的关键人物,曾任马歇尔航天中心主任职务。
比尔•盖茨、断臂的小男孩、布劳恩都没有把分数当作实现理想的必备条件,但他们都依靠自己的勤奋、刻苦,始终向自己的目标前进,并且都实现了。分数不代表一切。学习,要靠自觉。家长重视考试分数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分数毕竟是学习状况的一种重要反映。但不能一味地把自己的爱好和理想强加到学生身上,学生有自己的优势,有自己擅长的学科,要注意发展特长。
在孩子的成长中,高分数、好成绩并不代表一切。事实上,一些决定孩子命运的关键问题常常被家长忽略,它们才是孩子未来的保障。父母的目光不能只盯在暂时的成绩上,孩子要进行的是一场人生的、持久的接力赛,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只有解决了教育的关键问题,才能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才能积蓄竞争力,打好持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