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无相禅师外出云游时,因口渴而四处寻找水源。他看到一个青年正在小河边用水车打水,就向青年要了一杯水喝。

青年以一种羡慕的口吻说道:“禅师啊,如果有一天我看破红尘,肯定会跟您一样出家学道。但是,我出家后不会像您那样到处行脚,居无定所,我会找一个隐居的地方,好好参禅打坐,而不再抛头露面。

“哦!那你什么时候会看破红尘呢?”无相禅师含笑问道。

“我们这一带就数我最了解水车的性质了,全村的人都以此为主要水源,如果有能接替我照顾水车的人,无牵无挂,我就可以出家,走自己的路了。”青年自豪地回答。

“你最了解水车了,那么我问你,水车全部浸在水里,或完全离开水面会什么样子呢?”无相禅师接着问道。

“水车是靠下半部分置于水中,靠水流驱动而转的原理来工作的,如果把水车全部浸在水里,不但无法转动,甚至会被急流冲走;同样的,如果完全离开水面也不能抽上水来。”青年很认真地回答道。

“水车与水流的关系不正说明了个人与世间的关系吗?如果一个人完全入世,纵身江湖,难免不会被五欲红尘的潮流冲走。倘若全然出世,自命清高,不与世间来往,则人生必是漂泊无根。修道也形同此理,要讲究出入适宜:既不袖手旁观,也不投身粉碎。出家光看破红尘还不够,更要立度众生的宏愿才好。出世与入世两者并立,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这才是为人处世和出家学道应该持有的态度。”

听了无相禅师的一番开示,青年欢喜不已地说道:“禅师您这一席话,真叫我茅塞顿开,使我长了不少见识。”

醍醐灌顶

佛说,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虽有人世之伤,却无空虚之悲。生活中,不要太执著,太执著就会陷入固执;也不能过于清高,太清高就会消极避世。我们对人生要有无常的警觉,对物质要不拒不贪——生活离不开物质,但不能对它生起很重的贪心;对情爱不执不舍,爱不重不生娑婆。

禅机故事

一个孩子的开示

有一个寺院,佛像装点得太好了,珠光宝气。

一个小孩在寺院的大殿,当着住持,对着大佛撒尿。

住持惊讶,连忙阻止:“你这个孩子,不是造下地狱的因吗?”

孩子却说:“师傅啊师傅,十方都有诸佛,我往哪里撒不撒在佛的身上啊?”

这句话一说,住持大和尚马上深深给孩子鞠躬顶礼。

后来这个住持和尚跟别人说:“这个孩子不是一般人,是度我来了。”

佛学百科

中国佛教宗派

中国佛教是由汉语系佛教亦称大乘佛教、巴利语系佛教亦称南传上座部佛教(俗称小乘佛教)、藏语系佛教亦称喇嘛教三部派组成的。中国特有的许多佛教宗派,主要有三论宗(又名法性宗)、瑜伽宗(又名法相宗)、天台宗、化严宗(又名贤道宗)、禅宗、净土宗、律宗、密宗等八大宗派(都属于大乘佛教)。

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

盘珪禅师说法时不仅浅显易懂,也常在结束之前,让信徒发问问题,并当场解说。因此,不远千里慕道而来的信徒很多。

有一天,一位信徒请示盘珪禅师说:“我天生暴躁,不知要如何改正?”

盘珪:“是怎么一个‘天生’法呢?你把它拿出来给我看,我帮你改掉。”

信徒:“哦!现在还没有,但是,如果一碰到事情,那‘天生’的性急暴躁,就会跑出来了。”

盘珪:“如果现在没有,只是在某种偶发的情况下才会出现,那么就是你和别人争执时,自己造就出来的,现在你却把它说成是天生,将过错推给父母,实在是太不公平了。”

信徒经此开示,会意过来,再也不轻易地发脾气了。

“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任何人只要有心,没有什么改不了的恶习。

醍醐灌顶

“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其中的“心”,在佛家所指的是潜意识。比如:心生则种种法生,看到仇人会分外痛苦;心灭则种种法灭,如果将心念转变一下,宽恕他,原谅他,怨恨就会消失了。所以,对任何一件事,只要念头转变或消失,外界也就没有固定的、永恒不变的现象,只是随着我们的潜意识转变而变化了。

禅机故事

怎奈天不淋一人

有一位禅师写了一句话要弟子们参究,那一句话是:“绵绵阴雨二人行,怎奈天不淋一人。”

弟子们得到这个话题便议论了起来。

第一个说:“两个人走在雨地里,有一个人却不淋雨,那是因为他穿了雨衣。”

第二个说:“那是一个局部的阵雨,有时候连马背上都是一边淋雨,另一边是干的,两个人走在雨地里,有一个人不淋雨,却是干的,那有什么稀奇。”

第三个弟子得意地说:“你们都说错了,明明是绵绵细雨嘛,怎可说是局部阵雨,那是一定有一个人走在屋檐底下。”

这样你一句、我一句,说得好像都有理,都没有个完。

最后,禅师看时机已到,就对大家揭开谜底道:

“你们都执著于‘不淋一人’的话题,且也执著得过分厉害,那当然争论不休。由于争论,所以距离真理越来越远。其实啊,所谓‘不淋一人’,不就是两人都在淋雨吗?”

佛学百科

佛、菩萨

佛,是佛陀的简称,梵文的意译。意思为觉者,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觉有三个意思:自觉、觉他(使众生觉悟)、觉行圆满。据称,阿罗汉辟支佛(佛教的另一出世果位)缺后两项,菩萨缺后一项,只有佛才三项俱全。小乘佛教所说的佛一般是指释迦牟尼,大乘佛教除指释迦牟尼外,还泛指一切觉行圆满者。大乘佛教认为,三界十方,到处有佛,其数如恒河之沙。过去有七佛、燃灯佛,未来有弥勒佛,东方有阿閦佛、药师佛,西方有阿弥陀佛。从佛身上说,还有法身佛、报身佛、应身佛。

菩萨,是梵文菩提萨埵的简译音。菩提意思为觉悟,萨埵意译为有情意的生物或众生。大乘佛教认为,以阿罗汉果为修行的目标还不够,应修持佛果,即达到成佛的境地。但在成佛前,应先作菩萨,即一面修持佛果自度,一面教化众生,度众生到极乐彼岸。佛经中常提到的及在我国汉族地区影响较大的菩萨,有观音菩萨、文殊菩萨、地藏王菩萨和弥勒菩萨。

戒骄戒躁才能精进,虚怀若谷方能成器

据说,达摩是天竺国香至王的第三个儿子,自幼拜第二十七代佛祖般若多罗为师,跟随般若多罗潜心研习佛法。

一天,达摩向师父求教说:“我得到佛法以后,应到何地传化?”

般若多罗回答说:“你应该去震旦(即中国)。到震旦以后,不要住在南方,那里的君主喜好功业,不能领悟佛理。”

于是,达摩遵照师父的嘱咐,准备好行李,驾起一叶扁舟,乘风破浪,漂洋过海,用了三年时间,历尽艰难曲折,来到了中国。达摩到中国以后,广州刺史得知此事,急忙禀报金陵,梁武帝立即派使臣把达摩接到南京,为其接风洗尘,宾客相待。梁武帝是一个佛教信徒,主张自我解脱。达摩是禅宗大乘派,主张面壁静坐,普度众生。由于他们的主张不同,每谈论起佛事,二人总是不投机。这时达摩感到南京不是久留活动的地方,于是便告别梁武帝,渡江北上。

当时,中国有个高僧,名叫神光,是河南省荥阳县人。恰好那时神光在南京雨花台讲经说法,当地群众称:“神光讲经,委婉动听,地生金莲,顽石点头。”围观听讲的人是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达摩离开梁武帝北上,路过雨花台,见到神光在那里讲经说法,他就顺便挤在人群中,侧耳倾听。达摩听讲,听到有些地方点点头,听到有些地方摇摇头。点头表示赞同神光讲的观点,摇头表示对神光讲的观点不赞同。神光在讲解中,发现达摩摇头,认为这是对自己的最大的不尊,便问达摩:“你为什么摇头?”对于佛学的认识,二人因有分歧意见,达摩便主动让步,离开雨花台渡江北上去了。

达摩离开之后,听讲的群众中有人对神光说:“刚才那个人你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印度高僧菩提达摩,精通佛法,学识渊博。”神光听了以后,感到惭愧之极,师父到了跟前,自己却不认得,刚才自己也太没礼貌了。于是他就赶快追达摩,想要赔礼道歉。达摩在前边走,神光在后面紧追,一直追到长江岸。达摩急着过江,站在江岸边,只见水域茫茫即没有桥,也没有船,连个人影也不见。这怎么过江呢?达摩十分焦虑。正在无可奈何之际,达摩突然发现岸边不远的地方坐着一个老太太,身边放了一捆苇草,看样子好像也是在等船过江。达摩暗自盘算:“这位若大的年纪,为何孤苦伶仃,无人护送照料?”但是此处又没有别人,只好向她老人家求助了。于是他迈步走上前去,恭恭敬敬地向老人施了一礼,说道:“老菩萨,我要过江,怎奈无船,请您老人家化棵芦苇给我,以便代步。”

老人听到话语,于是抬起头来,仔细地端详着达摩。见达摩两只眼睛炯炯有神,满脸络腮胡子,卷曲盘旋,身材魁梧,举止坦然,形象端庄,仪表非凡。老人暗自点头称许,随顺手抽出一根芦苇递与达摩。达摩双手接过芦苇,向老人告谢而去。到了江边,他把芦苇放在江面上,只见一朵芦苇花,昂首高扬,五片芦叶,平展伸开,达摩双脚踏于芦苇之上,飘飘然渡过了长江。

当神光不顾疲劳,尾追达摩,到了江边的时候,看到达摩一苇渡江,就气急败坏地跑到老人面前不问青红皂白,抱起老人身边一捆芦苇,就“扑通”一声,扔到水中,双脚跳上芦苇捆子,匆忙过江。谁知说也奇怪,这捆芦苇不但不向前行进,反而很快便沉入了水中。神光见势不妙,急忙涉水而出,却险些溺入水中。

神光带着浑身泥水,冲向老人轻声责问道:“你给他一根芦苇就渡过江,我拿你一捆芦苇为什么还过不去呢?

只听老人不慌不忙从容不迫地答道:“他是化我的芦苇,助人有份;你是抢我的芦苇,物各有缘,无缘无故,岂能相助?”老人说罢,转瞬间悠然不见了,浩瀚的江面上空无一人。这时神光自知有失,惭愧不已,只有懊悔而归了。

自从达摩过江以后,手持禅杖,信步而行,见山朝拜,遇寺坐禅,在北魏孝昌三年的时候到达了嵩山少林寺。达摩看到这里群山环抱,森林茂密,山色秀丽,环境清幽,佛业兴旺,谈吐吻洽。心想,这真是一块难得的佛门净土。于是,他就把少林寺作为他落迹传教的道场。广集僧徒,首传禅宗。自此以后,达摩便成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初祖,少林寺被称为中国佛教禅宗祖庭。

醍醐灌顶

古人云:“满招损,谦受益。”这告诉我们,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那些麦地里的麦穗,越饱满的往往把腰弯得越低。谦虚是对别人的一种尊敬,也会让我们得到别人的尊敬。我们应谨记:戒骄戒躁才能精进,虚怀若谷方能成器。

禅机故事

修佛

一人去深山中的寺庙找禅师问道。

禅师问:“你到这儿来是干什么的?”

那人说:“我是来修佛的。”

禅师答:“佛没坏,不用修,先修自己。”

佛学百科

禅师

禅师是和尚的尊称。《圣善住意天子所问经》卷下:“天子问文殊师利言:‘禅师者,何等比丘得言禅师?’文殊师利答言天子:‘此禅师者,于一切法,一行思量,所谓不生,若如是知,得言禅师。’”即比丘能得禅定波罗蜜者曰禅师。南朝陈宣帝称南岳慧思和尚为大禅师,唐中宗赐神秀和尚以大通禅师之号,皆寓非常尊崇之意。后用为对一般和尚的尊称。

遵循无常,顺无常而为之

从前,在一个国家里,有四个很要好的修行道士。尽管那个国家有许多著名的学者和医生,但是没有一个人的能力,能胜过这四个修行道士。

有一次,四个修行道士又聚集到他们往常集合的地方来开会。他们中最年轻的那个修行道士说:“在这世间上,我们不知道可以活到什么时候呢?”

另外一个就接着说:“对了,让我们用法力来推算一下,到底我们可以活到什么时候?”

其他两人也很赞同这个提议。于是,他们便就地坐成圆圈。每人口中都开始念动奇怪的咒语,他们都在为自己推算到底能活多久。

过了一会儿,突然有一个铁青着脸很恐慌的跳起来:“呀!太可怕了,我再过七天,就要失去我的生命,我就要死去了!”

其他三人也接着很害怕地嚷起来:“呀!我们也只剩下七天的寿命!”

突然,其中有一个人说:“死,我是讨厌的。”

其他三个人也跟着说:“我们都是不愿意死的,死实在太可怕了。早知道这样,我们就不该推算了!”

最后他们一致通过了这样的决定:“既然讨厌它而又知道它将来临,所以,我们应该共同想一个从死神里逃脱的方法。”

他们中年龄最大的说:“我想到一个很好的方法。我要游到海的最中央,藏在海水里。海的广阔是无边际的,任是死神怎样,他也不容易在那无边际的海洋中发现我,那么我的生命是绝对有保障的了。”

第二个修行道士说:“我也想到了,我要尽我的能力,腾到天的最高层,钻进那密集的乌云里,我的生命便能得到安全的保障。”

第三个修行道士说:“我要到国王所居住的城里,那是比王舍城要大几倍的热闹地方,死神想发现我是不容易的,即使被发现了,我赶紧再往人群里一钻,死神一定会把别人以为是我而给带走。”

最后一个修行道士,则是认为山中是最安全的地方的。

就这样,四个人各想了一个逃避死神的方法。于是在第六天的清晨,他们相偕去到国王居住的城里,把他们的事情告诉了国王并向国王作暂时的告假。

国王听了后,非常的怜惜,办了一桌丰富的酒席招待他们,并很和蔼地说:“好好的躲起来吧!不要让死神发现你们。如果你们能平安的归来,我一定办一席比现在更丰富的酒席为你们庆生。”

四个修行道士很礼貌的向国王告假出来后,一个就到山中,一个前往海里,一个腾上天空,一个钻进如涌的人潮,他们急忙地找到自己认为安全的地方躲藏起来,以免被死神发现。

第二天中午的时候,官吏跑来向国王报告说:“有一个年轻的修行道士,死在最热闹、人潮最拥挤的街道上。”

国王吃了一惊,他暗想:“死了,多么快呀!那四人中最年轻的一个已经死了,那么其他的三人也一定死了吧!多可怜的修行道士们。”

不偏不巧,一堆乌云正疾走在王城的天空中,忽然那里面“扑通!”一声,一个东西恰巧掉落到宫殿前的院子,官吏走近一看,原来是另一个修行道士。同一时间近海的官吏又向国王报告:“有一个修行道士死在海里,被波浪打到沙滩上来。”

国王忽然想:“四个人已死去三个人了,那么那躲在深山里的那一个,恐怕也已死在山里了吧!”

国王越想越为四个修行道士的不幸遭遇感到可怜,他吩咐手下人说:“好好地把这不幸的四个修行道士埋葬了吧!”

然后,他就带了他的侍卫到释迦佛陀所住的地方去,告诉了佛陀四个修行道士的不幸遭遇。

佛陀静静地听着国王的叙述,过了些时候,佛陀慢慢的说道:“那的确很可怜,可是,要知道,在这世间上就是一个最伟大的人,也是无法从死里逃脱的,四个修行道士任他们有藏到海里和深山,腾上高空云层中,钻入如泉涌的人潮里的躲藏起来的本领,但没有一条是真能从死里把他们解救出来的路。因为只要是在这世间上有生命的,没有不会死的!有生就有死,没有一个人是不会死的,不过是迟早的差异……”

国王听了佛陀的开示后,细细地回味着佛陀话语中的意旨,渐渐地明白了人生的无常。

醍醐灌顶

俗话说:“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这是人生无常的写照。既然人生无常不可避免,生活中发生七灾八难也是正常的。人是要活下去的,面对人生的无常,任何悲观消极的做法都无济于事。我们应遵循无常,一切顺其自然,顺势而为,随遇而安,随机应变,在无常中寻求人生的真谛与快乐。

禅机故事

罗汉家风

有个和尚问罗汉桂琛禅师:“您老的家风是什么?”

桂琛禅师说:“我不告诉你。”

和尚说:“你为什么不告诉我?”

桂琛禅师说:“这正是我的家风!”

佛学百科

什么是无常

无常是佛教教义,指世界万有(一切事物和思维概念)都是生灭变化无常的。佛教认为,宇宙间一切现象,都是此生彼生、此灭彼灭的相互依存关系,没有永恒的实体的存在。所以任何现象都是无常的,表现为刹那生灭的。佛典中常提到的有:1.刹那无常。谓一切有为法,刹那之间,有生、住、异、灭的变化。2.相续无常。谓一切有为法在一期相续之上有生、住、异、灭之四相。佛教不仅认为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是普遍存在的,而且还认为有其发展的过程,可分为四个连续相承的阶段或呈现为四种相状,所谓“四相迁流”,即生、住、异、灭,一种现象的生起称生,事物或现象形成后有其相对的稳定性称住,在相对稳定中又无时不在变异称异,现象的消灭称灭。任何事物和现象在一刹那中都具有生、住、异、灭四相。

不要执著于过去心、现在心或未来心

从前,有个德山禅师俗姓周,因常讲《金刚经》,人称他“周金刚”。

当时北方的禅宗宣扬渐教,南方的禅宗宣扬顿教,宗旨互不相同。

周金刚听说龙潭祖师在南方提倡一乘顿教,宣扬“即身成佛”说,非常生气,心想,我们的教义认为三大阿僧祗劫的功行都不能成佛,德山禅师怎么敢说能够即身成佛,一定是邪师,便要去南方捣毁即身成佛者的道场。接着,他担着自己手写的讲《金刚经》的心得《青龙手抄》去南方参龙潭禅师,要与之辩论,想当面折服他,然后捣毁他的道场。

龙潭知道德山要来,就叫一位女弟子在路边卖油饼等他。德山禅师长途跋涉,又饥又渴,见到一位妇人卖油饼,就想买来当“点心”。

可是妇人很调皮,对他说:“我这些饼是供养大德的,如果你能答上我的问题,那么你就是大德,我就免费供养你,如果你回答不上来,就说明你没有真实的水平,我要烧毁你手上的《青龙手抄》。”

德山心想,一个妇人能有什么水平,就说你随便问。妇人问:“《金刚经》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既然心不可得,你怎么来买油饼作‘点心’呢?”

德山没想到妇人能提出这样高深的问题,顿时哑口无言,不知如何回答。哪个妇人也不客气,马上将《青龙手抄》烧掉。

醍醐灌顶

人不能执著于过去心、现在心或未来心,但也离不开过去、现在和未来,只有三者得到协调,才会大开智慧之门,才能回答生命的问题,才有点心可以吃的福报。而三者的协调,必须是超越的,只有智慧的空性才能整合它。过去心、现在心和未来心,是我们待人接物信念的来源,要契合它,超越它,但也不能离开它。

禅机故事

谁来教化你

有人问禅师:“大和尚还下地狱么?”

禅师回答:“我最早下。”

那人又问:“你道行如此之高,为什么还要下地狱?”

禅师回答:“我不下地狱,谁来教化你?”

佛学百科

《四十二章经》

为我国最早翻译之佛教经典。全经共有四十二章,故称四十二章经。每章内容简短扼要,最长者仅百余字,最短者二十余字。经中简要说明早期佛教之基本教义,重点在说明沙门之证果、善恶诸业、心证、远离诸欲、人命无常等诸义,阐示出家学道之要义,其说理方式平易简明,为佛教之入门书。

信仰之道贵在虔诚

从前,有一个年轻人名叫光藏,未学佛前,一心想成为一名出色的佛像雕刻家,所以他特地去拜访东云禅师,希望禅师能指点一些佛像的常识,使其在雕刻方面能有所进步。

来到禅院,东云禅师见了他以后,并未说什么,只是叫他去井边汲水。当东云看到光藏汲水的动作以后,突然间开口大骂,并赶他离开。

因为时近黄昏,其他弟子看到这种情形,颇为同情,就求师父留光藏在寺中住一宿,让他明天再走。

到了半夜三更的时候,他被叫醒去见东云禅师,禅师以温和的口气对他说:“也许你不知道我昨晚骂你的原因,但我现在告诉你:佛像是被人膜拜的,所以对被参拜的佛像,雕刻的人要有一颗虔诚的心,才能雕塑出庄严的佛像。白天我看你汲水时,水都溢出桶外,虽是少量的水,但那都是福德因缘所赐予的,而你却毫不在乎。像这样不知惜福且轻易浪费的人,怎么能够雕刻佛像?”

光藏对于东云禅师的训示,颇为感动而且钦敬不已,在深加反省后,终于入门为佛家弟子。后来,他对佛像的雕刻,其技艺也独树一帜。

醍醐灌顶

对宗教的信仰方式有很多,各种供品、祭物五花八门,但神灵最想要的,是我们一颗虔诚的心。这样一颗心灵,自然比千万种戒律和苦行更能生发出圣洁美善,且伴随着无以名状的轻松、自由和宁静。对于现实中我们,可以把一颗虔诚的心,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样自然会形成一种平和的心态,每一天都可以过得轻松自在。

禅机故事

难舍身外之物

很久以前,有一个老人,一生信佛,日日积德行善,天天读经诵佛,他有一件宝贝从不离身,就是他念经时的佛珠,那不是一串普通的佛珠,年轻时因缘而得,得到后如获至宝,由于历史久远,佛珠颗颗光润亮泽,传为佛门一宝。后为一贼人所觑,夜半入室行窃,欲取佛珠,老人拼死护珠,大声呼救,贼人情急之中举刀杀之,夺珠惊慌而逃,老人身中数刀,不治而亡。众人目睹惨状,质问佛既慈悲,为何不护其生灵,任由歹徒胡作非为,佛答曰:“难舍身外之物,佛能奈何?”

佛学百科

寺、院、庵

寺:在古代本是朝廷机构的名称,如“大理寺”“太常寺”,又引申为官署。汉代设有鸿胪寺,用以招待四方宾客。后来佛教传入中国,从西域来的僧人渐多,遂在洛阳建白马寺,专供外来僧侣居住。佛教僧人居住修行之处所,都可总称为寺。

院:本是寺内的一部分,寺内的别舍。后来佛教僧人也单独用院作为居住处所的名称,但院的规模一般比寺略小。

庵:是专指佛教出家的女众(比丘尼)居住的处所。

从另一面去看问题,也许会很简单

佛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很久以前,在印度有一位非常仁慈善良的婆罗门国王。这位国王非常爱他的子民,以爱心、同情心和体贴心来治理他们。

每次当这位国王看到他的子民时,他总是注意到他们的脚,那是很久远的古代,人们还没有鞋子,所以他们的脚常常会被石头及灌木的刺给弄伤。那些灌木有时会落到路上,所以当人们经过的时候,脚就会被刺到而受伤,有时还会流血和感染细菌。

国王看到这种情形很痛心,就命令军队去找那些死去动物的毛皮,将毛皮覆盖在所有的道路上,这样子人们走在路上时脚就不会受伤流血了。他还下令:不只是道路,全国所有的子民可能经过的地方,也都要覆盖上毛皮。

那时有一位年老有智慧的大臣就对国王说,他有一个更好的点子。这位大臣说道:“要在所有土地上覆盖毛皮并不方便,而且花很多时间及金钱,倒不如只要在每个人民的脚底覆上毛皮,这样子他们就可以自由走动了。”

后来,人们都穿上了鞋子。

醍醐灌顶

对于所接触的事物,我们往往是只习惯于认识一面,而却经常忽视了另外一面。如果我们从正面去想,找不到合适的办法时,不妨换一个方向,从反面来观察一下,运用逆向思维,反其意而思之,或许就能够找到一个巧妙的解决方法。

禅机故事

割耳救雉

智舜禅师,隋代人,一向在外行脚参禅。有一天,在山上林下打坐,忽见一个猎人,打中一只野雉,野雉受伤逃到禅师座前,禅师以衣袖掩护着这只虎口逃生的小生命。不一会儿,猎人跑来向禅师索讨野雉:“请将我射中的野雉还给我!”

禅师带着耐性,无限慈悲地开导猎人:“它也是一条生命,放过它吧!”

“你要知道,那只野雉可以当我的一盘菜哩!”

猎人一直和禅师纠缠,禅师无法,立刻拿起行脚时防身的戒刀,把自己的耳朵割下来,送给贪婪的猎人,并且说道:“这两只耳朵,够不够抵你的野雉,你可以拿去做一盘菜了。”

猎人大惊,终于觉悟到自己打猎杀生犯了最残忍的事。

佛学百科

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是梵文的意译,传说唐代避李世民名讳,略去“世”字简称观音。他是阿弥陀佛的左胁侍。佛教认为他大慈大悲,遇难众生只要念诵他的名号,“菩萨即观其音声”,前往拯救解脱,故叫观世音。据说观音可以应机以种种化身救苦救难,所以有各种不同名称和形象的观音,如白衣观音、送子观音、鱼篮观音、水月观音、干手千眼观音等。观世音菩萨在印度原为男像,自传入中国后,逐渐被汉化,大约从南北朝起,他的塑像也由男转女,成为大受我国俗众欢迎的女菩萨,以至千百年来,有“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之称,相传其显灵说法的道场在浙江省的普陀山。

能够忍受苦难,才能修成正果

佛陀曾给弟子们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很久以前,佛陀化身为一只大龟王,来统领深蓝海中所有的水族。它每天在五彩缤纷的鱼、珍珠白的蛤蜊,及蓝蓝的海鲸之间游来游去,除了帮它们解决问题外,还希望它们事事如意。所以,一切的水族众生,都在它的王国里,过着既快乐又祥和的生活。

有一天它爬到沙滩上小睡片刻。可是它实在太大了,大得好像一片陆地一样,所以这一睡,竟然睡了一千年的时间。

有时,小雨会滴在大龟王的背上,嘀嗒!嘀嗒!雨滴流进了它巨大龟壳的缝隙中,形成了亮晶晶的河流和湖泊,可是大龟王还是没有感觉地沉睡着;有时,风把细沙吹到大龟王的背上,呼咻!呼咻!沙粒堆在一起,形成了山岭和峡谷,可是大龟王还是沉睡着;有时,飞鸟衔落的小种子掉到大龟王的背上,哔剥!哔剥!种子在龟背上发了芽,长出花草树木来,可是大龟王还是沉睡着。

白天,阳光温暖了大龟王;夜晚,月亮映照着它。时间一天一天过去了,春、夏、秋、冬四季轮流拥抱着大龟王,动物们也来住在它的背上,度过了四季,并且数量一天天地增加。

有一天,一位无法分辨土地和龟背的小女孩,在山谷间漫游,采了一些野花。第二天,她带着家人又来了,她的父亲说:“这是一片可以建造家园的好土地,我们不但可以在这儿种稻,还可以从海里采盐呢!”可是大龟王还是沉睡着。

过了一年,另一个家庭又搬进小山,接着,其他的家庭也陆续地搬来了。这时,马路被造起来了,商人也来设立商店。有一位王子甚至建立了一座宫殿!可是大龟王还是沉睡着。

人们在马路上开车骑马,车辙深深地切进了龟壳内;他们的城市重重地压在它的背上;人们的嘈杂声,如捶鼓似地传入了它的耳朵;他们所点燃的大火,更是烧透了它的壳!

终于有一天,大龟王从烧灼的痛苦中醒来了,它想要凉快自己,就开始往海里爬。但是它没听到人们哭喊着:“地震!地震!”也没看到人们正在四处狂奔。

当大龟王回到海里时,它将自己浸在冷水中,以解除痛苦;而它背上的居民一看到水涨到身边,都尖叫起来:“洪水!洪水!我们快淹死了!”

这一次,大龟王总算知道有人住在它的背上了。为了不给人们带来痛苦,它又爬回到海滩上。另一个一千年又过去了,它还是任由大火灼烧着它,任由城市隆隆的声音震动着它。白天它的泪水往体内吞着,晚上它则让泪水静静地流下来。它的痛苦是如此的巨大,可是它的泪水却如此的无声无息,以至于没有人知道它的牺牲。

最后,大龟王决定它必须回到海里去,所以慢慢地抬起头来对人们说:“不要害怕!我不会伤害你们的。你们看!我是一只巨大的乌龟,可是你们却住在我的背壳上。现在我必须回到水里,否则我会死的。”

这时,人们一个接一个收拾他们的财物,然后搬到岸上。当背上的建筑物、家园、宫殿被除去后,大龟王也感到舒服了。人们在陆地上建立了新的村落和城市,就如同以前一样地过日子。大龟王的慈悲,令大家都非常感激,人们礼拜它说:“数千年来,你让我们在你的背上建立我们的世界,现在还救了我们的生命,你真是一位王者呀!将来一定会成佛的!”

接着鸟儿也来到它的上空飞翔,将香花挂在它的颈子上;猴子们用了药草来帮它敷愈伤口;大象们竖起长鼻子,奏着甜美的音乐,来抚慰它的耳朵;人们则拿着孔雀的羽毛扫除了它背上的沙。最后大龟王又回到海里。

讲完了这个故事后,佛陀就说:“我就是那只大龟王,那些住在我背上的人,后来就变成我的弟子。”

醍醐灌顶

苦难是一种财富,是对人生的一种考验。那些能善待苦难、忍受苦难、超越苦难的人最终成为了人们羡慕的成功者。真正能激人奋进的只有苦难。大多数艺术大师也都是在体验苦难的过程中才抵达自己的艺术天堂的。能够忍受苦难,才能修成正果。

禅机故事

一与十

龙潭崇信禅师是湖南人氏,未出家前非常穷困,在天皇道悟禅师寺旁,摆一个卖饼的摊子,连一个住所也没有。道悟禅师可怜他的穷苦,就将寺中一间小屋给他居住。崇信为了感恩,每天送十个饼给道悟禅师。道悟禅师收下以后,每次总叫侍者拿一个还给崇信,

有一天,崇信终于向道悟禅师抗议道:“饼是我送给你的,你怎么每天还我一个,这是什么意思?”

道悟禅师温和的解释道:“你能每天送我十个,为什么我不能每天还你一个?”

崇信不服气地抗辩道:“我既能送你十个,何在乎你还我一个?”

道悟禅师哈哈笑道:“一个你还嫌少吗?十个我都没有嫌多,一个你还嫌少?”

崇信听后,似有所悟,便决心请求道悟禅师为其剃度,准他出家。

道悟禅师说道:“一生十,十生百,乃至能生千万,诸法皆从一而生。”

崇信自信地应道:“一生万法,万法皆一!”

道悟禅师为其剃度,后在龙潭居住,世称龙潭崇信禅师。

佛学百科

浴佛节

浴佛节,为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日,是我国佛教徒纪念教主释迦牟尼佛诞辰的一个重要节日,亦名“佛诞节”。相传在2600多年前,释迦牟尼从摩耶夫人的肋下降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于是大地为之震动,九龙吐水为之沐浴。因此,各国各民族的佛教徒,通常都以浴佛等方式来纪念佛的诞辰。

命运是可以修炼的

很久以前,有一个年轻人跟几个亲戚合伙做棉花生意。结果,他们第一次外出购货,就遭遇了数十年不遇的暴雨,数千斤棉花被浸泡在库房里霉烂,损失惨重。

当他黯然返回家乡后不久,父亲经营的饭铺意外遭遇大火,被烧成了一堆瓦砾。从此,他的家境一贫如洗。他的父母则因为悲伤过度,先后病故。

接踵而来的变故,让他对自己的人生产生了迷茫。一日,他在集市上请一个算命先生为自己占卜一下前程。结果,算命先生告诉他,命数注定,他一辈子都不会有发迹之日了。从此以后,他彻底失望了,什么事都不再去想,什么事也都不想去做,只靠亲戚和一些好心邻居的接济勉强度日。

后来,他终于厌倦了这种生活,厌倦了这个世界,便独自来到河边欲跳河自杀,结果被路人救了起来。

路人问他为何轻生,他就将自己的不幸命运告诉了路人,那人便劝他到湛山寺去拜谒惠明禅师,求他指点迷津。于是,他便心怀一线希望,到湛山寺去拜见惠明禅师,又将自己的不幸对惠明禅师倾诉了一遍,然后问道:“命数可以逃避吗?”

惠明禅师看着这个年轻人,微捻苍髯,笑着说:“命,是由你自己做成的。你做了善事,命就好了;你做了恶事,命就不好了。那你此前做过恶事吗?”

年轻人摇了摇头说道:“从来没有过。”

“那么,从现在开始,就重修你的命运吧。”惠明禅师仍笑着对他说道。

“师傅,命运真可以重修吗?”他有些迷惑地问道,心中急切地想得到一个答案。

然而,惠明禅师没有回答,只是从几案上的瓷盘里摘下一粒葡萄攥在手心里,然后,问道:“你能告诉老衲,这一粒葡萄是完整的还是破碎的呢?”

他想了一会儿说:“如果我告诉您它是完整的,您一用力它就会变成破碎的了。”

惠明禅师朗声笑了起来,说道:“命运就像这粒葡萄一样,就在你的手中啊!”

年轻人终于悟出了惠明禅师的禅意,重新振作起来,操起父亲生前的生意,先是在街市上摆了一个小吃摊,接着生意一点一点做大了。再后来,他就成了“三盛楼”的首任掌柜。

醍醐灌顶

命运有着不可预测的复杂性。在许多时候,成功和挫折会交替出现。我们可以知命,但却不能任由命运来摆布,更不能因为遭遇一次或几次不幸和挫折,就随波逐流,将自己打入永世不能翻身的精神“牢狱”。命从心生,运由心转。人生事业成败的关键之处,不在命运,不在风水,而是在你自己的手中。

禅机故事

一滴水的价值

小沙弥在庭院中,将一桶水往地上倒。老和尚刚好路过,于是便问道:“你为什么把水倒在地上呢?”

“师父!这是我刚刚用剩下的一点水,我把它倒掉。”

“哦!那你知道吗?一滴水浇在花草上,花草受了滴水的滋润,就可以吐露芬芳,一滴水送给焦渴的旅人,旅人可能因此得救,一滴水也可以汇聚成澎湃的江海,一滴水也可以使森林生长茂盛。所以,我们不可以因滴水的微小而轻视它。”

“我刚刚没有想那么多,原来一滴水有那么多用处啊!”

“嗯!所以,滴水之恩,涌泉以报;一丝一缕,恒念物力惟艰;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了解一滴水的价值,我们才会了解来自于家人、朋友、社会大众这么多的点滴因缘,万种恩情都聚集在我们身上。”

“师父,师父教导我,信徒爱护我,我身上也聚集了许多的恩情,所以,我也要用善行来回报!”

佛学百科

汉传佛教

汉传佛教又称汉语经典系佛教或汉地佛教,俗称大乘佛教。汉传佛教唐代传入云南。史料记载,唐开元二年(714年),南诏国王盛逻皮遣宰相张建成向唐朝入贡通好,得唐玄宗厚礼相待,并赐给佛像。张建成过成都时学习佛经,回到云南后传播汉传佛教佛经。传播地首先在大理苍山、洱海地区。南诏中后期,统治者崇拜佛,佛教得以发展;劝丰佑时建崇圣寺千寻塔。隆舜时,佛教“遍于云南境中,家知户到,皆以敬佛为首务”。大理国时期,佛教进一步发展,以至于大理国有“佛国”、“妙香国”之称。现在,汉传佛教主要分布在昆明、大理、保山、玉溪、红河、楚雄、东川、曲靖、临沧和昭通等地,为部分汉族、白族、纳西族、彝族和拉祜族群众所信仰。

世间有四事不能够长久

有一次,佛陀在祇园精舍为诸比丘说法的时候,有一个比丘愁眉苦脸,匆匆忙忙来到佛前,顶礼佛陀说道:“佛陀!我不幸遭遇到人生最烦恼的两件事,请佛陀为我解决,以减少忧愁。”

佛陀就慈爱地问道:“是什么事使你这样悲伤?”

这个比丘就回答说:“佛陀!第一件是我最心爱的女儿,今年才十五岁,长得美丽聪明,非常令人喜爱,前天忽然得重病死了。还有一件是我田里所种的麦子,正成熟待割的时候,又被野火烧光了。我的心血劳苦在几天之内破坏幻灭,怎不教我烦恼得几乎要发疯呢?正当我精神恍惚,痛不欲生的时候,有人告诉我,佛陀能解除人生一切的烦恼,因此我特来请求佛陀解救我。”

佛陀怜悯道:“比丘!不必悲伤了,这是定业,非人力所能挽回的。世间的一切都是生灭无常,世间没有不散的筵席,没有不凋谢的花朵,也没有不飘落的叶子。自然界的现象是如此,人生的一切也是如此。世间有四事不能够长久:一、有常,必有无常;二、有富贵,就必有贫贱;三、相聚者,终要别离;四、强健者,仍不免衰老病死。”

比丘屏气静听,把佛陀的话思考一番后,问道:“佛陀!既然世间上的一切是无常不可靠的,那么什么才是真实的呢?”

佛陀开示道:“唯有真理法性啊。”

简单的一句话,使真实体验过无常变化的比丘立刻有所感悟。比丘的心中,被佛智的光明一照,烦恼痛苦的云雾立刻消散。于是剃除须发,发愿追随佛陀出家。

醍醐灌顶

佛家认为,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存在的,唯有自己真正认识到无常,认识到自性,才会远离很多的烦恼和痛苦。而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真如自性,往往被无明愚痴蒙蔽了,被虚幻的境界搞得烦恼不安。只有认识了自性,在智慧之光的朗朗照耀下,烦恼痛苦才能消失。

禅机故事

多少重

苏东坡因与照觉禅师论道,谈及“情与无情,同圆种智”的话后,忽有省悟,因而作三偈。未参禅前的境界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皆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到了参禅时,其心得是:“卢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归来无一事,卢山烟雨浙江潮。”及至参禅悟道以后,其心境是:“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苏东坡自此禅悟后,对佛法自视更高,闻荆南玉泉寺承皓禅师禅门高峻,机锋难触,心中甚为不服,因此微服求见,想要试一试承皓禅师的禅功如何。才初见面,苏东坡说:“闻禅师禅悟功高,请问禅悟是什么?”

承皓禅师不答反问道:“请问尊官贵姓?”

苏东坡道:“姓秤,乃秤天下长老有多重的秤!”

承皓禅师大喝一声,说道:“请问这一喝有多少重?”

苏东坡无以为对,遂礼拜而退。

佛学百科

五山十刹

根据有关史料记载,“五山十刹”是佛教禅宗名寺的总称,亦作“五岳十刹”,为我国禅林宫寺制度中最高级别的寺院。

禅院五山是:余杭径山兴圣万禅寺、杭州南屏山净慈寺、杭州灵隐山灵隐寺、宁波阿育王山峰广利寺、鄞县天童山景德寺。

禅院十刹是:杭州中天竺永祚寺、湖州道场万寿寺、温州江心龙翔寺、金华宝林寺、奉化雪窦资圣寺、天台国清寺、福州雪峰崇圣寺、南京灵谷寺、苏州万寿报恩光孝寺、苏州虎丘云岩寺。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很久以前,有一个月船和尚,他的道行颇高,尤其擅长绘画,但他并不常常为别人作画。他为别人作画时都得有个条件,那就是必须先付报酬,否则决不动笔,而且他要的报酬非常高,因此得了个“小气画家”的恶名。

一天,有一个艺妓找到月船和尚,想让他为自己画一幅画。

月船和尚平静地问道:“那要看你能付多少报酬。”

这位女子熟知月船的脾气,就回答说:“你要多少我就付多少,但我要你当面作画才行。”月船和尚并未推辞,答应了这个艺妓的要求。

第二天,月船和尚被请到了艺妓的住处,那时她正为他的顾主举行一次宴会。

艺妓跟月船和尚说:“我现在正宴请宾客,你就在大厅里画吧。”

于是,月船和尚就开始作画了。他笔法娴熟,画风老道,几笔便完成了一幅画,然后向艺妓索要了当时最高的酬劳。

那位艺妓看了看画,付了报酬,转身对她的顾主说道:“这个和尚的画虽不错,但心地肮脏,只知道要钱。出于这样一种污秽心灵的作品,是不宜挂在客厅里的,它只能装饰我的一条裙子。”

于是她脱下正穿着的一条裙子,要月船在它的上面再画一幅。

月船依然沉静地问:“你能出多少?”

艺妓鄙夷地哼道:“随便。”

月船开了一个更高的价格,然后依照要求画了一幅,就离开了。

后来人们才知道,月船和尚居住的那个地区时常发生灾荒,富人不肯出钱救助穷人,因此他建了一个任何人都不知道的秘密仓库,里面贮满稻谷,以供赈济之需,而购买稻谷的钱正出自于画画的报酬。月船的师父生前发愿建一座寺庙,但不幸早亡,他要完成师父未竟的心愿,于是积极筹款。除此以外,月船还用这些钱为当地人修了一条路。

当月船和尚靠绘画攒够了钱,完成了这些善举之后,立即抛弃画笔,退隐山林。

醍醐灌顶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我们常常也会面对一些谣言与诽谤,或者是闲言杂语。这时我们可以要到的,就是保持沉默。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以一种淡然的心态,用无声的语言,来捍卫自己的尊严。这才是智者之举。

禅机故事

不知道

宋朝有一将军曹翰,在讨伐南方的贼寇之后,路经庐山的圆通寺,寺僧因知曹翰的军队风纪不好,大家就吓得四散逃逸,只有住持缘德禅师端坐法堂不动。曹翰叫他,他也不理不睬,曹翰非常生气的说道:“我的军队路过此间,为什么你连一声招呼都没有?你竟敢如此无理!”

禅师听后,平静的睁开双眼,回答道:“一个军人站在佛前咆哮,如此无礼,难道你不怕因果报应吗?”

曹翰更是大吼道:“什么因果报应不报应,难道你不怕死吗?”

缘德禅师也提高了声音说道:“难道你不知道面前坐着一个不怕死的禅僧吗?”

曹翰非常讶异于禅师胆量,同时也被禅师如此的定力折服,问道:“这么大的一座寺庙只剩下你一个人,其他人呢?”

缘德禅师道:“只要一打鼓,他们就会闻声回来。”

曹翰就猛力敲鼓,敲了好久,但却没有出现任何人。曹翰不悦道:“已经打鼓了,怎么还没有人回来?”

缘德禅师从容道:“因为你打鼓的时候,杀气太重,请念一句‘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然后敲一下!”

因此,曹翰念佛打鼓,打鼓念佛,不久藏起来的寺僧都跑回来了。曹翰此时非常有礼地合掌问道:“请问禅师尊名?”

禅师平静地回答道:“我是缘德。”

曹翰惊叹不已,随即跪下来祈求道:“原来是德高望重的缘德禅师!禅师,请指示我,如何才能在战争中制胜?”

缘德禅师漠然的应道:“不知道!”

佛学百科

佛教善恶的标准是什么

从善恶的概念界定讲,导致快乐的思想行为为善,导致苦难的思想行为为恶。

从思想感情来说,贪心,嗔恨心,不分善恶的无明心,我执、法执等邪见,嫉妒心,傲慢,自私等属于恶;无贪心、无嗔恨心、无无明邪见、知羞耻心、平等心、慈悲心、自知自律心、尊敬爱护众生心等都属于善心。

从行为方面讲,杀生、盗窃、淫乱、说谎、挑拨离间、恶言伤人、拨弄是非等违犯道德和法律,危害社会和众生的一切行为都属于恶行;不杀生、不偷盗等十善行,遵守道德、法律,做有利于社会安定、繁荣、昌盛,使众生幸福快乐的一切行为都属善行。

说的一丈,不如行的一尺

很久以前,有一位老修行,在大众会下住了多时,度量很宽,待人厚道,常能劝人放下。

于是就有人问他,“你这样劝人教人,你自己放下没有?”

他说:“我三十年前就断无明了,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呢?”

后来觉的在女众会下,还是有些不自在,所以就跑到深山住茅棚去。

这回无人来往,自由自在,以为就真无烦恼了。

谁知有一天,在庵中打坐,听到门外有一群牧童,吵吵闹闹说到庵里去看看。

有的说:“不要动修行人的念头。”

有的说:“修行人的念头是不会动的。”

后来,牧童都进来了。老修行坐在蒲团上没有理他们。他们找吃的,找喝的,闹个不休,老修行不动不声,牧童以为他死了,摇他也不动。但摸他身上,还有暖气。

有人说:“他入定了。”有人说:“我不相信。”于是,有人拿根草挑他的腿,老修行还是不动;挑他的手,也不动;挑他的肚脐,也不动;挑他的耳朵,也不动;挑他的鼻孔——老修行忍不住,打了个喷嚏,大声骂道:“打死你这班小杂种!”

那时观音菩萨在空中出现,说:“你三十年前就断无明了,今天还放不下吗?”于是菩萨留下了两句偈语:“说的一丈,不如行的一尺;说的一尺,不如行的一寸!讲道容易修道难,杂念不除总是闲;世事尘劳常挂碍,深山静坐也徒然!”

老修行听了,知道自己原来心中仍有挂碍,于是就更加刻苦修行了。

醍醐灌顶

我们知道,说比做容易。当我们决定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只是一个起心动念,但真正到了去做的时候,往往却要考虑很多外界的因素,还要想到自己是否有坚定的毅力把这件事情做下去。总之,无论什么时候,要想做好一件事情,非但要对自己说,更要有毅力做下去。

禅机故事

哪里没有佛

一次,有位禅师在佛殿里随众课诵,忽然咳嗽了一声,就将一口痰吐在佛像身上,管理的纠察师看到以后就责骂他道:“岂有此理!怎么可以把痰吐在佛身上呢?”

这位吐痰的禅师又再咳嗽了一下,对纠察师说:“请您告诉我,虚空之中哪里没有佛?我现在还要再吐痰,请问哪里没有佛?”

佛学百科

关于道

道:1. 真理的意思;

2. 即梵语所说的菩提或涅槃;

3. 修行的方法。

道士:有道之士。

道元:道的根本。

道力:种种正当道理的力量。

道心:1. 义理的心;

2. 求道的心。

道行:修道的功行。

生活应像弹琴一样,应张弛有度

佛陀在世的时候,经常外出游历,随缘度众生。有一次,他游历到占波国境内,选了一个叫雷声池的大湖岸边暂时住下来。

占波国的民风淳朴,风景优美,尤其雷声池湖边的风景更加秀丽迷人。每年夏季多雨时节,这里常常有很响亮的雷鸣声,久久在湖面上回荡,所以因此而得名。由于占波国风景优美,尤其是依山傍水的雷声池那里又很幽静,所以吸引了许多修行者到这里修行,苦修者亿耳就是其中之一。

亿耳在雷声池湖畔找了一个幽静的地方,一个人独自在那里修行。他奉行的是以苦行获得解脱的修行方式,所以常常不分昼夜的赤着双脚在山林中快速行走,就算脚掌被利石划破、被荆棘刺穿,也不停下来休息。尽管亿耳这么勤苦地修行,但是他身体中存在的欲望并没有消除,心中的痛苦仍没有得到解脱,所以亿耳更加苦恼了。

有一天,亿耳心想:“像我这样吃苦修行,从不因痛苦而退缩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恐怕找不到第二个了。可是到现在我心中还有欲望没有被清除,心中的痛苦也没有得到解脱,这是为什么呢?对了,我家有产业,积有不少财富,我应该回去把财物都布施给他人,这样对我的修行应该大有益处。”于是亿耳决定回家把财产全部施舍出去。

亿耳的家距离雷声池不远,他很快就回到家中,不顾家人的劝阻,大量向别人及僧侣施舍财物。他什么也不想,只盼着施舍完财产能尽快修得正道。

佛陀知道了亿耳广施财物的事,并且明白亿耳心中所想的一切。佛陀觉得应该点化这位认真的苦行僧,于是动身到亿耳的家中。等到亿耳发放完食物后,佛陀来到他面前,对他说:“亿耳,我听说你末出家时,弹得一手好琴,是吗?”

亿耳答道:“是的,我从前很会弹琴。”

亿耳知道眼前这位慈眉善目的人就是人们传诵的佛陀,虽然他选择的修行方式与佛陀倡导的不一样,但亿耳还是对佛陀很尊敬。

佛陀又问:“假如你的手指不停的拨动琴弦,使琴弦发出急促的声响,这样的琴声好不好听?”

亿耳回答:“这样弹奏的琴手不是好琴手,弹出的音乐也不会好听。”

“那么,如果你的手指一直很慢的拨动琴弦,这样的琴声好不好听呢?”

“这样弹奏的琴手也不是好琴手,而且弹出的音乐也是不好听的。”

佛陀按着问:“如果一个琴手按照音乐的节拍旋律,有快有慢,有板有眼的弹奏,弹出的音乐将会怎样?”

亿耳认真回答:“这样的琴手才是好琴手,弹出的乐声是很动听的。”

亿耳隐约感受到佛陀想教他些什么,所以屏住呼吸,全神贯注地等待佛陀开口。

果然,佛陀慢慢开了口,对亿耳说:“一个人在修行时,为了更快得到正果,急功近利,是不能够摆脱痛苦欲念,求得正果的;如果一个人对修行十分懈怠,从不努力去做,同样也是得不到正果的。只有处于两者之中,既不急躁也不懈怠,中道的修行,才是真正的修行,持续努力一定会得到解脱。”

亿耳听了佛陀的话,大受启发。他又重新回到雷声池湖畔,认真按照佛陀提示的方法修行,最后终于修成了阿罗汉。

醍醐灌顶

生活也好,修行也罢,都应像弹琴一样,张弛有度。这样才不至于让自己的神经绷得太紧而觉得太累,也不至于太松弛了导致懈怠。我们需要好好地调节一下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的方式,劳逸结合,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的乐趣。

禅机故事

途中善自珍重

灵训禅师在庐山归宗寺参学时,有一天动念想下山,因此向归宗禅师辞行。

禅师问道:“你要到哪里去?”

灵训照实回答:“回岭中去。”

归宗禅师慈悲关怀道:“你在此参学十三年,今天要走,我应该为你说些佛法心要,等你行李整理好,再来找我一下。”

灵训禅师将整理好的行李先放在门外,就去见归宗禅师。

归宗禅师招呼道:“到我前面来!”

灵训依言近前。

归宗轻轻地说道:“天气严寒,途中善自珍重。”

灵训禅师顿然彻悟。

佛学百科

顿悟是什么意思

顿悟是佛教关于证悟成佛的步骤和方法。与渐悟相对,指无须长期按次第修习,一旦把握住佛教真理,即可突然觉悟而成佛。顿悟之说,在佛教经典中早有记载。《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一即有“速疾解脱顿悟涅槃”之语。《菩萨珞璎本业经》卷下“佛母品”也称“听等觉如来说珞璎法藏,是故无渐觉世尊,唯有顿觉如来。”中国佛教不同派别在成佛的步骤、方法上,理论各有差别。安世高所传的小乘禅学,侧重于数息行观的精神修炼,认为达到阿罗汉果位也要累世修行,积累功德,后被看成是主张渐悟的一派;支谶、支谦所传的大乘般若学,侧重于义解,直深实相本体,后来被看成是近于顿悟的一派。东晋时的支道林、道安、慧远、僧肇等把成佛的步骤、方法与所谓菩萨修行的“十住”阶次相联系,认为在“七住”以前是渐悟过程,到了“七住”,对“无生”(实相、真理)法有了坚定的识,已证得“无生法忍”,虽非究竟,但已可有顿悟。这种顿悟,还承认“一住”至“七住”是渐修过程,是一种渐进的顿悟,被称为“小顿悟”。 d7594FAS/MOKbk+aUuGdPhtsZsy7crccjFdfDzj0n2hDtA/olHbNJGiPfPK3z+a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