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

《国语》

《国语》是我国第一部按国别记事的国别史。它记载上自西周穆王二年(前990年),下至东周定王十六年(前453年),前后共538年的历史。全书二十一卷,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卷。《国语》以“国”分目,记“语”为主,故名《国语》。其作者问题,宋以前大都认为它和《左传》同出左丘明之手,故在汉唐时都把其称《春秋外传》。宋以后学者们认定其“必非出一人之手”,可能是战国初年一位熟悉各国历史掌故的人,根据春秋时代各国史官的原始记录,加工整理汇编而成。

《国语》反映了春秋时期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各方面的历史,勾勒出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阶段的时代轮廓,表现了许多重要人物的精神面貌。虽然其在史学价值和文学成就上不及《左传》,但仍有其独到之处。首先,它开创了国别史的体例;其次,由于作者是以变革发展的史学观念来看待历史,尽管大部分是从维护正统,甚至保守的立场记录的史事,但通过作者采撷的篇章、事件、言论,除客观保存了大量史料外,也反映出当时处于社会大动荡时期人们思想意识和一些进步观点。《国语》作为优秀的历史散文,在散文发展史上有其独特的成就,擅长于记载历史人物的语言和对话,语言古朴简洁,议论时旁征博引,对话幽默风趣,口吻毕肖,颇能表现出人物的个性与精神面貌。

季文子俭德

季文子相宣、成,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仲孙它谏曰:“子为鲁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文子曰:“吾亦愿之。然吾观国人,其父兄之食粗而衣恶者犹多矣,吾是以不敢。人之父兄食粗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且吾闻以德荣为国华,不闻以妾与马。”

文子以告孟献子。献子因之七日。自是子服之妾,衣不过七升之布,马饩不过稂莠。文子闻之曰:“过而能改者,民之上也。”使为上大夫。

敬姜教子逸劳

公父文伯退朝,朝其母,其母方绩。文伯曰:“以歜之家,而主犹绩。惧忏季孙之怒也,其以歜为不能事主乎?”其母叹曰:鲁其亡乎?使僮子备官僮子备官:僮子,即童子,年轻不谙世事的人。备官,做官。而未之闻邪!居,吾语女:

昔圣王之处民也,择瘠土而处之,劳其民而用之,故长王天下。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沃土之民不材,淫也;瘠土之民莫不向义,劳也。是故天子大采朝日,与三公九卿祖识地德。日中,考政,与百官之政事,师尹惟旅、牧、相,宣序民事。少采夕月,与太史、司载司载:记录史事的官。又说为主管天文灾异的官员,载,为“烖”(“灾”字篆书),纠虔天行。日入,监九卿,使洁奉禘郊之粢盛,而后即安。诸侯朝,修天子之业命;昼,考其国职;夕,省其典刑;夜,儆百工,使无慆淫,而后即安。卿大夫朝,考其职;昼讲其庶政,夕序其业,夜庀其家事,而后即安。士朝而受业,昼而讲贯,夕而习复,夜而计过,无憾,而后即安。自庶人以下,明而动,晦而休,无日以怠。王后亲织玄,公侯之夫人加之以,卿之内子为大带,命妇成祭服,列士之妻加之以朝服,自庶士以下皆衣其夫,社而赋事,烝而献功;男女效绩,则有辟:古之制也。

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训也,自上以下,谁敢淫心舍力?今我寡也,尔又在下位。朝夕处事,犹恐忘先人之业;况又怠惰,其何以避辟?吾冀而朝夕修我曰:‘必无废先人!’尔今曰:‘胡不自安?’以是承君之官,余惧穆伯之绝祀也!

仲尼闻之曰:“弟子志之:季氏之妇不淫矣。”

叔向贺贫

叔向见韩宣子。宣子忧贫,叔向贺之。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对曰:“昔栾武子无一卒之田,其宫不备其宗器,宣其德行,顺其宪则,使越于诸侯。诸侯亲之,戎狄怀之,以正晋国;行刑不疚,以免于难。及桓子骄泰,奢侈贪欲无艺,略则行志,假货居贿,宜及于难,而赖武之德,以没其身。及怀子改桓之行,而修武之德,可以免于难;而离桓之罪,以亡于楚。夫郤昭子,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恃其富宠,以泰于国。其身尸于朝,其宗灭于绛。不然,夫八郤、五大夫、三卿,其宠大矣,一朝而灭,莫之哀也:唯无德也。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是以贺。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何贺之有?” eTO2G/OcTVQexCLboJEfOuiOPdlK+v+Gnjwj3yl83I1SFbf3PDDUbnDYxHtv7VZ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