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孩子是未来,是希望,是国家不断发展进步的根本所在。而老师则肩负着教育孩子的重任。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很多老师发现很难真正的走入孩子的心灵,让孩子接受自己,以至很多老师都在抱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但事实并不是如此,老师之所以没能教好孩子并不是因为孩子难教,而是老师在教育上的失误,老师没能“蹲下来和孩子一起去看世界”。

那么什么是“蹲下来和孩子一起看世界”?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用这样一个事实或许更容易说明这个问题。现在的超市经营者,都很懂得儿童的心理,一般都会把儿童玩具和食品摆放在货架的底层,而将成人用的货物摆放在高处。这样如果我们带孩子走进超市,在我们的视线内问孩子要不要这个,要不要那个,那么大多数孩子都会不理睬你的,因为他看不到你所指的商品。而在他的视线内,他看到的都是自己喜欢的各种各样的商品。这个时候,你要想知道孩子的需要,就得蹲下你的身子,和孩子一起去看他的“世界”,那样,你也才会走入孩子的“世界”。

这里面的道理用在教育上,就是要求我们做老师的必须意识到孩子是一个平等独立的个体,去尊重每一个孩子,去倾听孩子的心声,和孩子有共同的生活。

教师工作具有极强的艺术性。而对于孩子,也就是那些中、小学生来说,由他们的本身特点及身心发展规律所决定,老师又必须要能抓住这些孩子的特点,避免成人化的教育方式。因此,老师在教育时,必须要能“蹲下自己的身子”。

本书吸收了近几年教学实践中的经典案例以及中外教育的各种优势,对“蹲下来”的教育方式进行精辟的阐释,相信对广大教育工作者会大有裨益,当然由于编者能力所限,其中必然也存在着一定的漏洞与不足,还请读者们批评指正。 zJcf7+vado9WgYUrX1n9z2ooE+h8Vrx/GcbCl8B16TCzc178xCqPGijuPx4B0jE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