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6 大胆尝试,积极运作经营方略

决定一件事时,事先都会小心谨慎研究清楚,当决定后,就勇往直前去做。

——李嘉诚投资箴言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曾说:“最美好的财富人生始于个人敢于行动的气魄。”金钱是发亮的,美梦也是发亮的,但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呢?毫无疑问,这些人缺乏实现自己那些梦想的勇气。换句话说,他们大都喜欢沉浸在过去的经验之中,却没有尝试新的成功途径的勇气。

李嘉诚的财富之梦,完全出自于自己对成功人生的期盼和努力,他善于经营自己的每一步,并把每一步都视为开拓人生的重要环节,所以他赢得了财富人生。

我们知道,投资绝对不能死守在一项计划上,必须要学会多计划经营,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创造利润。所以大投资家都善于创新去旧,或者说调新离旧。所谓调,就是从市场调查出发,从自己的头脑中调出新观点、新计划,所谓离就是抛开陈旧思维,另起炉灶。

李嘉诚在投资的过程中非常善于调新离旧,这与他“尝试是成功的开始”的投资谋略有关。前面我们已经提到,李嘉诚在中国内地搞了许多开发计划,其中最引人瞩目、并引起轩然大波的投资项目,是东方广场计划。这对他来说,也是尝试成功的新开始。

东方广场位于北京王府井商业区,邻近的具有古今象征意义的建筑有故宫、天安门、人民大会堂等。1992年6月,北京市政府放出风声,表示可以考虑与外商合作王府井旧城区改造工程。一时间,香港各大财团蜂拥而至,试图分得一杯羹。

王府井是首都最繁华、历史最悠久的商业区,有如上海的南京路、香港的铜锣湾。在这些黄金地段,想找一间铺面都难似登天,现在竟可望获得以公顷计算的大幅土地租用权。这样的肥肉,谁不想咬上一口呢?

1992年6月25日,李嘉诚、郭鹤年搞妥了上海闸北一块土地,旋即联袂飞往北京,第二天便与北京市政府签署意向书。签约双方一方是香港嘉里发展公司,另一方是北京东城区房地产公司。嘉里主席郭鹤年在香港名气不如李嘉诚,但他却是大马首富。他投资内地在李嘉诚之先,与中国高层关系之密切也不亚于李嘉诚。

李郭二人能如此神速搞定这么大的项目,是他们多年来在内地耕耘(捐赠与投资)的结果。在香港,他们亦曾竭力鼎助中资(中信、首钢、光大)打天下。所以,如此迅速地签下这一意向书,并非李嘉诚有多么神,而是他长期深谋远虑、有意铺垫的必然结果。

位于王府井大街南口的这块地皮面积共有5.11公顷,可规划建筑总面积14万平方米,计划建成亚洲乃至世界一流的商业中心。中港双方签署的意向书中并未涉及该项目的地价、投资金额、工期、物业规划等内容,可见合作意向是在匆忙中敲定的,细节有待以后再谈判。消息传来,香港各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人们都把李嘉诚看神了,似乎世界上没有他办不成的事。

意向书签定后,北京王府井商业中心,似乎已成了李家大院的池中之物了。然而,形势却在时刻变化着。

1993年,因经济发展过热,中共中央政府决定加强宏观调控,压缩基本建设规模。这意味着要与北京方面谈妥这一项目,将会异常艰难。面对这种情况,不大善于谈判的郭鹤年知难而退,留下李嘉诚孤身应对,发展王府井地盘物业的控股权便顺势完全落入长实之手。

李嘉诚的信心依然十足,再一次运用他非凡的智慧与谈判技巧,有关立项、规划等异常繁杂的手续,在1993年间就全部获得市政府的批准。该建筑被正式定名为东方广场。

东方广场建筑高度计划为70多米,地盘面积10.1万平方米,这比当初意向书中的14万平方米要少许多,然而毕竟这一年的形势和去年大不相同了,能达成这一协议,已经很不容易。

该大型物业投资预算逾12亿港元,长实负责起楼价,合作伙伴东城区房地产公司负责地价。香港是地贵楼贱,内地则相反。据说,李嘉诚用了不到2亿港元就获得了这块50年期限的地皮,在“天子脚下”,京城中心,李嘉诚也能捡到便宜,确实不凡。

一般房地产开发,最大的难题莫过于当地居民与商家的搬迁了。李嘉诚把这道难题交给北京市政府去做,即由他们负担地价和搬迁费,请市政府出面做好原住户和业主的搬迁工作。

这些拆迁户将从此丧失在王府井居住的权利,而要迁到离市中心相当远的新住宅区;对于那些如果想继续留在王府井的商业区,就要向王府井重新申请地皮,但能否获准就很难说了。但是只要有钱,搬迁对北京市政府来说其实不算什么大的难题。结果搬迁出人意料地顺利,很快便完成了。

据说,李嘉诚曾暗自去王府井探看拆迁状况,看到当地住户纷纷迁走时,他不禁双眼潮润,感叹道:北京的老百姓真是太好了,这在香港,简直是不可想象。

然而,搬迁过程并非完全没有一点波折,全球最著名的快餐集团麦当劳,竟成了此次搬迁的“钉子户”。

王府井麦当劳是该集团最大的一家分店,两层楼面共2.8万平方英尺,700余个座位,每天平均有10000多人光顾,在开业之初,顾客排队竟有几里之长,盈利丰厚,自不待言。

麦当劳当然不愿意把这棵摇钱树从聚宝盆里连根拔出,但是,北京市政府早就有了最新文件,责令麦当劳限期搬迁。于是,麦当劳抛出了它的杀手锏,即当年麦当劳集团与北京市政府签署的长达20年的经营合同,营业地区为王府井现址,租期要到2010年才满,当时才经营了两年多。麦当劳以此契约为要挟,扬言要与北京市政府对簿公堂。

那时,王府井这块地盘已快夷为平地,只剩下麦当劳孤零零地站在空旷的废墟上。某外国通讯社记者拍下了这一景象,于是世界传媒大都刊出了这张既滑稽、又可怜的“麦当劳孤立无援”的照片,因而国际舆论逐渐变得对麦当劳十分有利。香港民间也有传言,说李嘉诚为了做北京地王,不惜把契约在手的麦当劳撵跑,只许自己发大财,不准他人赚小钱。

其实,搬迁只是北京市政府与拆迁户之间的事,李嘉诚并不用承担什么责任。但李嘉诚一直奉行以和为贵,不想把事情闹得太僵,于是出面与北京市政府协商,表示只要麦当劳答应迁出王府井,日后东方广场将留一个比现在面积更大的铺位给麦当劳。

北京市政府只好与美国麦当劳公司重新进行谈判,除了李嘉诚提出的条件外,又列出了一系列更优厚的条件,例如,批准麦当劳在北京多开若干家分店等等。面对如此优厚的条件,麦当劳当然同意搬迁了,美国佬的“官司癖”自然也就烟消云散了。

有人说,东方广场计划无疑是在天子脚下搭戏台,戏演得好,龙颜大悦,利润丰厚;戏演砸了,连戏台都可能被端掉。对李嘉诚来讲,这是个机遇,同时也是个挑战。但是,他敢于大胆尝试,敢于开创新路,因为他知道惟有如此,才能在财富之路上走得更远。 tCoszmrK/SqOjarOUc/iNgu6zO99H61m6fbxSWq8Yk5oRe7Mhdt6zuCmjx/Z/pC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