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 从小事中挖掘到大机遇

我从不间断地去阅读新科技、新知识方面的书籍,不至因为不了解新讯息而和时代潮流脱节。

——李嘉诚投资箴言

任何一个投资者都要有从小事情当中发现商机的本事,这样会给你带来更多的机会。并且,一般情况下这种机会是别人看不到的,所以发现它就可以让你占尽先机,出奇制胜。无疑,李嘉诚是这方面的专家,他一步步的成功,很多时候都是从小事情中发现的机遇。

当长江塑胶厂发展得一帆风顺的时候,李嘉诚没有忘记未雨绸缪。当时市面上已经有了很多种类的塑胶产品,长江塑胶厂生产的塑胶玩具在国际市场上已经达到了饱和状态。要使长江塑胶厂有足够的实力,在日渐激烈和多样化的竞争中生存下去,必须选择一种有发展空间的新产品来打开市场,从而实现长江塑胶厂的“转型”。

李嘉诚在经营自己事业的同时,一直都没有放松对知识的追求。那个时候,在香港塑胶生产行业,看英文版《塑胶》专业杂志的人很少,但李嘉诚却一直很看重这本杂志,经常从里面学习塑胶行业的前卫知识。有一天,李嘉诚完成给自己规定的工作后,又随手拿起《塑胶》杂志翻阅,忽然发现了这样一个消息:“意大利一家公司,用塑胶原料设计制造的塑胶花即将倾销欧美市场。”

就是这样一则小小的消息,在李嘉诚眼里却变成了一个莫大的商机,他很快就意识到:在当今经济发达的社会中,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准都有了极大的提高,那么对于精神享受的要求,也自然会相应的提高。亲手种植花草树木,这种修身养性的消遣方式,给人精神上的愉悦享受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浇水、施肥等一系列必须要做的工作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加之自然花的花期又短,这就与现在人们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产生了矛盾。而塑胶花则能以鲜艳、美观、大方的外观来装点人们的生活,同时又价廉物美,一定会受到大众的欢迎。

于是,李嘉诚在香港做了一次调查,他发现那么多的商场里,居然没有一家卖塑胶花的。对于长江塑胶厂来说,如果塑胶花的生产和销售能够获得成功,那么企业就有重新壮大的一天。

要成功,只有好的想法是远远不够的。李嘉诚是一个想得到就做得到的人,1957年他带着希望和信心开始学习塑胶花制作技术。李嘉诚心里很清楚,对于任何刚面世的新产品,每个商家都会非常重视,为了不让竞争对手或者其他人将技术学到手,对技术资料都会有很大的保留。为了克服这些看似不可逾越的难关,李嘉诚不断以购货商、推销员的身份打入企业内部,甚至采取了为别人打短工的方式,千方百计地搜集每一点关于塑胶花制作的技术资料和信息。

除此之外,李嘉诚还在国外购置了大批在款式、色泽上各具特色的塑胶花带回香港,然后又以重金聘请了香港乃至海外的塑胶专家,对买回来的塑胶花品种进行详细的研究。李嘉诚自己则一边进行国内的市场调查,一边了解国际市场上最新的发展动态,以此希望能够确定一种最受欢迎的塑胶花品种,然后大量投入生产。

在一切条件都成熟之后,李嘉诚正式开始一系列具有冒险和创新意义的“转型”行动——大量生产既便宜又逼真的塑胶花。这个行动在当时的香港无疑还是一个冷门,没有人能肯定地说此举到底会不会获得成功。但是,要做就做到最好,这是李嘉诚做事的基本原则。塑胶花生产既然已经花费了很多精力开了头,就一定要继续努力将它做下去。

在保证塑胶花质量的同时,李嘉诚又打出了很多促销广告,展开了很多推广活动。渐渐地,塑胶花开始在社会上引起各方的注意,得到了香港市民的普遍认同,最后甚至发展成为时尚生活的潮流。“长江塑胶”这个本来名不见经传的品牌,也逐渐被人们所熟知。

由于塑胶花的大量生产和销售,长江塑胶厂也慢慢走上了稳定发展的道路。1957年底,李嘉诚将长江塑胶厂改名为长江工业有限公司,由他自己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同时,公司总部由新莆岗迁往北角,厂房则分为两部分:一边仍然生产塑胶玩具,另一边则生产塑胶花,而且塑胶花的生产逐渐成为公司发展的重点。

又有一次,李嘉诚也是在完成当天的工作后,随手翻阅杂志时看到一条信息说:国外有一种生产塑胶瓶的机器,能生产出非常优质的产品。具有商业头脑而目光又非常敏锐的李嘉诚看到这则消息后,立刻想到这是一个潜在的巨大商机。于是,他又开始着手进行一系列详细周密的市场调查,结果发现全香港果真没有使用这种机器的公司。

这个形势对于李嘉诚来说,无疑又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于是李嘉诚当机立断,决定以最快的速度直接向生产这种机器的外国厂商订购,以免被其他人抢得先机。但是在当时的条件下,从国外订购商品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仅购买的周期很长,所需的费用也非常昂贵。更何况,购买这种机器还需要事先预定。这一套程序下来,可能当初预计的机会就已经不存在了。

考虑到这些,李嘉诚很明智地放弃了订购机器的计划。但是,若能拥有这样先进的机器,那么在香港就算是独家“垄断”,可以想像从中获得的回报会有多大。经过认真的考虑后,李嘉诚做出了一个令人非常震惊的决定:自己来研制这种生产塑胶瓶的机器!

在决定了自己要研制新机器后,李嘉诚付出了很大的心血,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精心研究和反复测试,他竟然真的把这“洋机器”摸索着制造了出来。在机器投入生产使用后,运行情况一直非常良好。后来,李嘉诚在回忆这件事的时候,说:“靠这部机器,在最短的时间内,我至少赚了几万元。”虽然几万元现在听起来并不是一个很大的数目,但是,对于当时一个艰辛创业的小企业主来说,这确实已经是莫大的进步和鼓舞了。

被称为“塑胶花大王”的李嘉诚,发财致富的契机就是在杂志上一些短短的消息中找到的。我们在为李嘉诚的巨大成就而折服的同时,也不禁为他在生活中、工作中的仔细而感到惊讶和佩服。就是这样一点小小的资源,也能被李嘉诚开发出很大的盈利空间。可见,在小事中发现机遇这样的习惯,也是不容轻视的。 PLWz7V+SAr0F7oboxP6Ib/2uugzGdW9admxMWRzKtlARfnLETVaazxVLkDEQEQN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