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老实人怕交际

其实,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得到公众的尊重和喜欢,也包括老实人在内,但是这种自尊的需要仅仅是自已本人的一种希冀,能否在事实上得到,则取决于公众对自己言语、举止、行动的评价和肯定。

老实人总是不能大大方方地出现在社交场合,他们在众人面前或陌生人面前显得腼腆、忸怩,缺乏自信,很不自然,他们在大多数人心目中属于“见不得世面”和“成不了大事”的那类人。

老实人的社交恐惧症一般始于青少年,主要表现为害怕被人审视,在被观察时或有可能受到评论的处境中产生不适当的焦虑。有的老实人当目光直接与别人对视时就会特别紧张,会有脸红、手抖的丧现。于是,老实人就特别回避社会交际。有时无法回避,即使处在社交场合时,老实人也不能完全参与,他们避免交淡,或坐在不引人注目的地方。社交恐怖症常伴有自我评价较低和害怕批评的情况。在极端情况下,可引起老实人与社会隔离开来。

诚然,从一定意义上讲,生来什么都不怕的人几乎是很少见的。每个人的情况不同,都会有自己惧怕的东西,如有人怕蛇,有人怕狗等,但是在社交中如果“见人便脸红,启齿更慌恐”,那便达到了更严重的程度,是一种病态。无疑,社交中的恐惧心理,对于正常的交往是一种心理障碍。

那么,社交中的恐惧心理是怎么来的呢?是天上掉下来的,还是老实人自身所固有的?应当说,这种恐惧心理主要是主客观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客观方面。由于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文化传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所产生的“小农意识”,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于是“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长期的历史积淀,在人们的心理上形成了一种惰性,在行动上失去了机会,缩小了自己的社交圈。结果,清高者有之,谨小慎微者有之,夜郎自大者有之。如此一来,越不交往,便越没有交往,形成了一种“越怕……就越不敢……”的格局。老实人就是在这种失去常态的思想、观念和心理支配下,害怕这害怕那,平白无故的自寻烦恼!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社会环境愈是文明、开放,老实人的生存空间就越狭小。

其次,是社交活动进行者主观方面的原因。这里主要有三个“病因”,都体现为为什么怕和怕什么的问题。

一、老实人过分自尊的心理所致

世界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自我实现心理学,提出了人的自尊需要。如果说将自尊的需要作为一种动机去指导自己的行为,这本没有理论上的错误。问题是这种自尊心理不能过分。老实人在社交中过分自尊心理占据指导和支配地位,他就会怕自己的行为是否得当,怕人们会怎么看待自己,甚至有时会因为过分自尊心理之故,而不愿与比自己强的人交往,担心相比之下,会掉自己的“价”,失去尊严。如此思来想去,怕这怕那,时间一长,凡事还没做,便失去了“勇气”,被沉重的顾虑担忧所左右,这样恐惧心理也就不请自到了。

二、老实人的自卑情绪所致

自卑是老实人对自己虚设的一种自我否定,也就是说“自己瞧不起自己”,缺乏自信和自强。这种心理一般表现为害怕失败,或者说不能正确对待失败。日本的学者研究认为有自卑感的人,一般属于下列十种类型之一,或是合乎其中两种以上:

1. 为了追求超过限度的愿望而心焦气躁;

2. 由于企求赞赏的愿望太急切,不时形之于言表。如未如愿,则反过来责备别人;

3. 产生自己是十全十美的错觉,因而自以为能够使出本身产生不了的力量;

4. 企盼做出超出能力的事,由于达成无望,因而经常消极地嘲笑自己;

5. 曾经在竞争中输给过别人,却一直难以忘怀;

6. 被别人的成功所压倒,叹息“鸿运”没有降临到自己头上;

7. 没有自己的测量尺度,总是以别人的尺度测量自己;

8. 逢人便说:“我的工作条件不好怎能成功?”借此逃避自己的责任;

9. 经常担心自己被别人看穿了,因此与人接触总是戒意在先;

10. 不敢面对缺乏能力的自己——刻意逃避自己。事实证明,有自卑感的人,总是畏畏缩缩,社交时自然“不战自败”。

三、老实人受羞怯心理的影响

老实人常常担心自己被别人否定,他们总是把别人看作是自己的法官,这样一来,跟其他人在一起就会感到羞怯,畏首畏尾老不自在。特别是和名人或比自己水平高的人交往,这种“不自在”好比芒刺在背,恐惧自然就成了主要的心理状态。

此外,恐惧有时也是由愚昧无知所致。一位西方心理学家指出:“愚昧是产生惧怕的源泉,知识是医治惧怕的良药。”例如他人正在谈论一个话题,一个根本不知晓此类问题的人若在这种社交场合下,定会产生恐惧心理。因为,他若是不介入谈论,就会明白地告诉他人自己是无知于此道,若是介入谈论,使会由于无知而“出丑”,所以这种进退维谷的局面,无知者不可能不惧怕三分。

那么,老实人应怎样克服在社交中的恐惧心理呢?

首先,老实人要正视具体的恐怖对象及其威胁。社交恐怖症许多是意外的、强烈的刺激所留下的心理后遗症,亦即人们常说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其实困于这种心理完全是作茧自缚。老实人应该知道. 在正常的社交活动中,人们是不会嘲笑、讥讽、冷落你的。过去你碰到过这种厄运,甚至有可能将来还会遇到,但那是没有涵养的人的无知、浅薄的行为,你不应如此在意,更没有必要还用它折磨自己。你应主动地和他人接触,当然首先是自己最信赖的朋友,在其陪伴和鼓励下,一步一步地向陌生人、陌生的环境迈进。

其次,老实人要善于表现自己的优势。如果你想克服怕生的毛病,那你得正确认识自己。有自卑感的老实人,应该记住,你并不是个一无是处的人,你也有自己的优势。你应扬长避短,尽最在你能表现的方面、场合多露面。这样的经历多了,你就会在别人的眼光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增强你的自信心,在生人面前才会逐渐表现得自如起来。

第三,老实人应该丢掉那张虚伪的面子。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在交往中我们肯定会遇到比自己强的人。这是常事,是“上帝的旨意”,没什么好自卑的。如果你正确地对待强者,你便会从中学到许多优点。只有自然坦荡地交往,才能使大家相互取长补短,逐步完善自己。

老实人不敢和陌生人说话

老实人往往害怕陌生人,例如:在聚会上他们想不到有什么风趣或是言之有物的话可说的时候;在求职面试中他们拼命想给人好印象的时候……事实上,无论何时何地,他们遇上陌生的人,心里都会七上八下,不知该怎样打开话匣子。

然而,老实人应该知道,懂得怎样毫无拘束地与人结识,能使我们扩大朋友的圈子,使生活丰富起米。

多年来,美国著名记者阿迪斯以记者身份往返世界各地,他和陌生人的谈话有许多是毕生难忘的。他说:“这就好像你不停地打开一些礼物盒,事前却完全不知道里面有什么。老实说,陌生人引人入胜之处,就在于我们对他们一无所知。”

阿迪斯举例说,新奥尔良那个修女,她看起来温文尔雅,不问世事。但是阿迪斯不久便发现她的工作原来是协助粗野的年轻释囚重新做人。他还在加拿大一列火车上遇到一位一本正经的老妇,她说她正前往北极圈内的一个村庄,因为她听人说在那里她会见到北极熊在街上走!

阿迪斯说:“跟我谈过话的陌生人,几乎每一个都使我获益匪浅。”在公园里遇到的一个园丁告诉阿迪斯关于植物生长的知识比他从任何地方学到的都多。埃及帝王谷一个计程汽车司机请阿迪斯到他没铺地板的家里吃茶,让他认识到一种与自己迥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在挪威奥斯陆,一个二次世界大战时曾经参加秘密抵抗组织的战士带阿迪斯到海边一个风吹草动的荒凉高原,他告诉阿迪斯说,就在那个地方,纳粹为了报复抵抗组织的袭击而把人质处决了。

我们过去从来没有见过的人,甚至能帮助我们认识自己。因为我们可能对一个陌生人说出我们时常想说但又不敢向亲友开口的心里话,他们因此便成了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新镜子。

如果运气好,和陌生人的偶遇还会发展成为终身不渝的友谊。阿迪斯说:“世界上没有陌生人,只有还未认识的朋友。”

那么,身为老实人的你下次遇到陌生人时,怎样才能好好利用这一刻呢?

一、老实人要先了解对方

美国总统罗斯福是一个交际能手。早年还没有被选为总统时,在一次宴会上,他看见席间坐着许多不认识的人。如何使这些陌生人都成为自己的朋友呢?罗斯福找到自己熟悉的记者,从他那里把自己想认识的人的姓名、情况打听清楚,然后主动叫出他们的名字,谈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事。此举大获成功。这些人很快成了罗斯福竞选时的有力支持者。

二、老实人要学会选择适宜的话题

如果觉得“实在没有什么好说”,可以考虑以下话题:

1. 坦白说明你的感受。例如你可能在晚餐会上对自己嘀咕:“我太害羞,与这种聚会格格不入。或是刚好相反,你认为许多人讨厌这种聚会,但是我很喜欢。”

不管你怎么想,你要把你的感受向第一个似乎愿毅洗耳恭听的人说出来。这个人可能就是你的知音。无论如何,坦白说出“我很害羞”或“我在这里一个人也不认识”,总比让自己显得拘谨冷漠好得多。

最健谈的人就是勇于坦白的人。这还有一个好处,如果你能坦诚相见,对方也会无拘束地向你吐露心声。

一次,阿迪斯跟写过一本好书的心理学家谈话。阿迪斯通常对这类的访问都能应付自如,而且会从中得到很大裨益,所以当他发觉自己结结巴巴,不知怎样开口时,简直大吃一惊。最后阿迪斯说:“不知为什么我对你有点害怕。”那位心理学家对阿迪斯这个说法非常有兴趣,随即大家就自然谈起来了。

2. 谈谈周围的环境。如果你十分好奇,你自然会找到谈话题目。有一次一个陌生人审视周围,然后打破沉默,开口说:“在鸡尾酒会上可以看到人生百态!”这就是一句很有趣的开场白。

阿斯有一次坐火车,身边坐了一位沉默寡言的女士,一连几个小时他千方百计引她说话都未成功。等到还有半个小时就要分手时,他们经过一个小海湾,大家都看到远处岬角上一座独立无依的房屋。她凝视着房子,一直到看不到它为止。然后她突然说道;“我小时候就生活在像这种杳无人迹的地方,住在一座灯塔里。”跟着她讲述了那种生活的荒凉与美丽。

3. 以对方为话题。有一次,阿迪斯听见一位太太对一个陌生的女士说:“你长得真好看。”也许,我们大多数人都没有说这种话的勇气,不过我们可以说:“我远远就看见你进来,我想……”或是:“你正在看的那本书正是我最喜欢的。”

4.提出问题。许多难忘的谈话都是从一个问题开始的。阿迪斯常常问别人:“你每天的工作情况怎样?”通常人们都会热心同答。

一定要避免令人扫兴的话题。可能没有人愿意听你高谈阔论诸如狗、孩子、食物和菜谱、自己的健康、高尔夫球,以及家庭纠纷之类的事。所以,在谈话中最好不要谈及这些问题。

丘吉尔就认为有关孩子的话题是不宜老挂在嘴边的。有一次,一位大使对他说:“温斯敦·丘吉尔爵士,你知道吗,我还一次都没跟您说起我的孙子呢。”丘吉尔拍了拍他的肩膀说:“我知道,亲爱的伙伴,为此我实在是非常感谢!”

三、老实人要学会引导别人进入交谈

在交谈中,除了吸引对方的兴趣之外,还必须学会引导对方加入交谈。

一些老实人在约会的时候,老是不能保证交谈生动活跃。其实,这本来是一个非常易于掌握的技巧,只要问一些需要回答的话,谈话就能持续下去。但是,如果你只问:“天气挺好的,是吧?”对方用一句话就可以回答了:“是啊,天气真不错!”这样,谈话也就进行不下去了。

如果你想让你的谈话对象开口畅谈,不妨用下列问句来引导:“为什么会……?”“你认为怎样不能……?“按你的想法,应该是……?”“你如何解释……?”“你能不能举个例子?”总之,“如何”、“什么”、“为什么”是提问的三件法宝。

四、老实人说话要简洁而有条理

不懂节制是最恶劣的语言习惯之一。

无论是和一位朋友交谈,还是在数千人的场合演讲,最重要的就是“说话扼要切题”。

担任企业行政主管的人几乎都认为:在商业场合里,最让人头痛的就是讲话没有条理。不知有多少人的时光都因此浪费在那些信口开河、多余无聊的车轱辘话中去了。

如果你说话的目的是要告诉别人一件事,那就直截了当地说出来,不必扯得过远。

五、老实人说话要避免过多的“我”

人们在口头最常用的字之一就是“我”。这些人应该学学苏格拉底不说“我想……”而说“你看呢?”曾有这么一个笑话:在一个园艺俱乐部的聚会中,有位先生在3分钟的讲话时间里用了36个“我”。不是说“我……”,就是说“我的……”,“我的花园……”,“我的篱笆……”。结果,他的一位熟人忍不住走过去对他说:“真遗憾,你失去了妻子。”“失去了妻子?”他吃了一惊。“没有!她好好的啊!…“是吗?那么难道她和你谈到的花园一点关系郜没有吗?”

我们需要陌生人的刺激——我们不同、暂时是个谜的人。此外,和陌生人见面还会多少对你有所影响。在最好的情况下,那是彼此心灵相通,意气相投,一次邂逅成为你以后生命的一部分。

老实人都想说别人期待他们说的话,而且觉得自己与别人不同就担心。其实,正因为有了这种不同,人生才能成为大戏台。如果我们彼此坦诚相对,不为别的而只为互相了解,那么我们就能谈得投机,相见欢愉。

老实人害怕当众出丑

人们都想使自己聪明,都怕在众人面前出丑。这似乎是绝然对立的两件事,聪明人绝不会出丑,出丑的人必然是笨蛋。然而,实际生活并非如此。最聪明的人有时简直就像一个大傻瓜,他们当众出丑,却若无其事,他们被人嗤笑却会不以为然。然而,他们就这样聪明起来。老实的王明读书时网球打得不好,所以老是害怕打输,不敢与人对垒,至今他的网球技术仍然很糟糕。而小马的网球打得很差,但他不怕被人打下场,越是输越打,后来成了令人羡慕的网球手,成了大学网球队队员。

聪明是令人羡慕的,出丑总使人感到难堪。但是聪明是无数次出丑中炼就的。老实人不敢出丑,就不会聪明。

值得赞赏的是那些勇敢地去干他们想干的事的人们,即使有时在众人面前出了丑,他们还是洒脱地说:“哦,这没什么!”就是这么一类人,他们还没学会反手球和正手球,就勇敢地走上网球场;他们还没学会基本舞步,就走下舞池寻找舞伴;他们甚至没有学会屈膝或控制滑板,就站上了滑道。这一点很值得老实人学习。

再看看伊米莉,她只会说一点点可怜的法语,却毅然飞往法国去做一次生意旅行。虽然人们曾告诫她:巴黎人对不会讲法语的人是很看不起的,但她坚持在展览馆、在咖啡店、在爱丽榭宫用法语与每个人交谈。她不怕结结巴巴、不怕语塞傻笑出丑吗?一点也不。因为伊米莉发现,当法国人对她使用的虚拟语气大为震惊之状过去后,许多人都热情地向她伸出手来,为她的“生活之乐”所感染,从她对生活的努力态度中得到极大的乐趣。他们为伊米莉喝彩,为所有有勇气干一切事情而不怕出丑的人欢呼。这类人还包括那些学习对他们来说并不容易学习新东西的人。

生活中老实人由于不愿成为初学者,就总是拒绝学习新东西。他们因为害怕“出丑”,宁愿错过自己的机会,限制自己的乐趣,禁锢己的生活。

的确,若要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位置,我们总要冒出丑的风险。除非你决心在一个地方、一个水平上“钉死”了。老实人不要担心出丑,否则你就会没有什么出息,而且更重要的是你同样不会心绪平静、生活舒畅。你会受到困于静止的生活而又时时渴望变化的愿望的痛苦煎熬。老实人也许应该记住这一点,由于我们害怕出丑,也许会失去许多生括机会而长久感到后悔,而且我们也应该访记住法国一句成语:“一个从不出丑的人并不是一个他自已想象的聪明人。”大愚若智,积愚成智,生活的哲学就是这样。

老实人常封闭自己

在人际交往中,开放区域比较大的人,往往易受到欢迎,易与他人相处。老实人总是把自己封闭在秘密区域之中,不愿向他人吐露半点想法,他们就很难与别人进行交往。

在生活中与人相处时,尽量扩大开放区域,缩小秘密区域,可以减少人际关系的隔阂。你若不主动地向对方进行有效的——“自我暴露”,对方又怎么会告诉你他的情况呢?人与人的交往是平等的,双方必须以相互信任为基础。对自己的情况“滴水不漏”,无疑是向对方作出不信任的表示。

“自我暴露”是扩大开放区域,搞好人际沟通,促使人际交往的一种重要方法。“自我暴露”有两种,一种是自觉的“自我暴露”。比如向交往的对象主动介绍自己的姓名、职业、家庭、身世、经历,为的是让对方更多地了解自己。这种自觉水平的“暴露”有口头谈话形式和书面报告形式。前者随便一些,宜用于朋友、同事之间的交往,后一种则比较正规和严肃,常表现在上下级的交往中。所谓不自觉的“自我暴露”是一种无意识的暴露,如酒后失言,下意识的动作、表情,以至服装穿着、环境布置等等。别人可以通过这些细小的方面来了解一个人,知晓他的人生观、情操、兴趣爱好等。当然,要向对方表示诚意和信任,应比较注意自觉水平的“自我暴露”。

“自我暴露”不是不讲内容,不分地点场合,不分对象地乱说一气。“自我暴露”的内容是有选择的。老实人应该在生活中要创造一种良好的人际环境,应当学会怎样来开放自我,暴露自我。原一平作为最成功的推销员,就是因为他在顾客面前,永远都是坦诚的,从来不掩饰自己,他的自我暴露使他能够引导顾客进行思想交流,彼此成为朋友。

老实人应该开放自我,与人坦诚相待,自然就会得到别人的信任,也就能够把自己推销给社会。

老实人不会主动争取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靠自己积极争取,才能建立起来的。老实人需要积极主动,不能被动等待。

人际关系必须非常积极地努力去拓展,你只有非常努力地进行才能有所收获。

如果你对自己很有信心的话,就必须掌握每一个与别人相识或见面的机会。

老实人只是一味地等待,是不会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他们必须一步步积极地进行才行。

有一些国会议员或地方议员,为了争取选票,在小酌一番后,鞭策自已到选举区域中到处走走,和每一个人谈谈聊聊或讲讲:工作上的困难及结婚后的优点等,在那一个区域中的支持者就很自然地增加了,而获得更多选票。

很多事情,都必须像参加竞选议员一样的努力。我们一定要在每天与别人相识、拓展人缘层面中,使得人际关系日益繁盛,并且找到和自己层次相同的人。

对于人际关系,我们不能不注意层次的问题。

甚至,我们非得强迫自己十分努力地去做才行。这也就是“人际关系不能被动等待”,必须“从自己努力做起”的原因。了解了这个道理,请老实人立即行动,积极地去拓展你自己的人际关系。

大卫在一家广告公司做事,他很会发展人际关系,不久便发展了最大的两家客户,同时,他的年薪也涨到两万五千美元。由于公司具有十足的发展潜力,因此他的前途也很光明。

但是,他仍然希望能拥有一家自己的公司,他认为“打铁须趁热”,再不开始施展抱负,可能要坐失许多良机!于是,就在二十七岁那年,他辞去了令人羡慕的显职,而投身于自己的事业。此时,他过去的一些交际关系便能派上用场了。

通常来说,广告业比其他行业更重视个人交际,甚至可以说广告业就是建立在人际关系上,需靠交际才能得以维持。一家广告代理公司建立之初,最重要的课题就是如何才能获得顾客,此时,公司职员们过去的个人交际便能产生极大作用。

大卫曾经是许多公司的赞助者,信誉卓著,各方面关系都不错。所以,他的公司一开业,便有厂商指名要他代理,这使他的公司业绩蒸蒸日上。

五年后,他的公司已雇有三十名职员,全美各地都有他们的客户,其中足以维持公司的大客户就有十五家之多。他本身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及其交际能力皆是他成功的重要保障。

大卫就这样利用人际关系“赢取”着成功,但他是否从此就满足而不再前进了呢?

当然不是。据说,他后来又创办了一家“一年一元俱乐部”。该俱乐部是同业友人聚会的场所。凡是会员,业务上有任何疑问或困难,都可在俱乐部公开提出讨论或在会员间彼此交换意见。俱乐部可以算是“脑力激荡中心”。俱乐部的会员中,有一流的出版业者、广播业者、广告业者等等,几乎都是社会上的精英分子。通过这种形式,他的人际关系又得到了发展。

大卫本身在即将进行某一新企划时,也会到俱乐部寻求各方面专家们的意见,他对于在那儿讨论出的结论极有信心与把握。

他工作上所需要的交际多半都在白天进行,但有时候夜晚也在做。他不仅常把工作带回家,也常请俱乐部的朋友到家里来。关于这一点他曾经说:

“水龙头扭紧,自来水就无法流出。同样的道理,工作与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也是分不开的。此三者若能加以协调,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

现在,他的朋友仍在不断增加,交际范围也随之不断扩大。相信将来他还会从周围的人群中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契机。

老实人应该学大卫,应该积极拓展人际关系,想方设法为自己创造与人交往的机会,只要你想多交朋友,你就一定会有很多的朋友。有了朋友,你就能够推销自己,就能够实现你心中的梦想。

人太老实门路少

陈师傅这一辈子,老实巴交,小心谨慎过日子,奉公守法,兢兢业业,从来就信奉“万事不求人”的原则,也没有什么事值得去求人。除了老婆孩子,其他社会关系一个也没有。

陈师傅的儿子跟人吵架,一气之下动了手脚,把人打得头破血流,闯下了大祸,被关进了临时拘留所,等待着他的将是法律的制裁。

陈师傅就这么一个儿子,视同心肝宝贝,见儿子蹲了班房,又气又急,直拿脑袋撞墙,饭吃不下,觉睡不着,简直感到整个世界都崩塌了。加上老伴儿整天以泪洗面,更使他觉得没了活路。

这时,有人给陈师傅出主意:“别这么死心眼儿了。当今社会都是人求人,有关系,什么事都能通融。你这么成天闷在家里也不是办法,为儿子着想,得赶紧出去‘活动活动’呀!”

邻居帮他分析情况,说他儿子的事弄不好得判刑,该提早到检察院“活动”。

另一个说,检察院管起诉,最后结果还得看法院如何判,所以该去法院“活动”。

还有的说,判归判,只要关系硬,搞个假释,保外就医什么的还不是很容易。你们是大单位领导有来头,面子大,求他出面作担保,把人保出来也行。

又有人说,市场上有个卖肉的某某,跟公安局某科长是连襟,可以求他高抬贵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放人算了。

甚至有人竟然出了这么个主意:牢房的滋味儿可不好受,听说某某的亲戚在看守所当管教,你得赶紧去他家打点打点,到时候省得儿子在里面遭罪……

邻居们七嘴八舌,主意出了一火车,把陈师傅搞得晕头转向。人家都是一片好心,陈师傅不能不听。于是,他横下一条心,豁出一张老脸,就求人这一回吧!与老伴儿商量了一整夜,第二天,从银行取出了自己一辈子的积蓄2万多元钱,开始马不停蹄地奔走,今天跑东家,明天串西家,每天累得东倒西歪地回来。

邻居们给他指的路子,他几乎都跑遍了,甚至街道办事处、居委会也走了不止一趟,逢人便递烟、流泪、送礼、诉说。

总共算起来,陈师傅求人求了十几家,送礼送了一万多,他一天天地“跑”,一天天地等,可儿子就是出不来。一转眼,半个月过去了。

儿子的事情就这样被耽误了。

痛定思痛,陈师傅心中很不是滋味儿,自己老老实实过了一辈子,朋友圈子小得可怜,遇到难事就没了门路,只好临时抱佛脚了。

老实人不会求人

人是有情之灵物,人人都难脱一个“情”字。亲戚之间本就有一种基于血缘或亲缘关系的亲情,维系、培养、发展这种亲情需要我们时时走动联络,进行感情投资。

建立好的亲戚关系是求亲戚办事成功的经验,但好关系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必须从一点一滴入手,依靠平日的积累。只有不断的构建和巩固,亲戚关系才能牢固。有了“铁”关系垫底,何愁求助无门?只有经常进行感情投资,亲戚常来常往,才会建立“铁”关系。

老实人认为“我一生能求几回人呢?何必花那么多的冤枉心思去搞马拉松式的感情投资?”

老实人往往信奉“万事不求人”的原则,他平时很少留意交朋友。人单势孤正是他们生存状态的写照。一旦有什么难事他们就会孤立无援。

俗话说得好,“平时多烧香,急时有人帮”,“晴天留人情,雨天好借伞”。真正善于求人的人都有长远的战略眼光,早作准备,未雨绸缪,这样在急时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帮助。

感情投资不仅要重“事前”,“事后”更得注意。正所谓有始有终情不断,寸心缕缕慰亲情。

老实人在求人中往往会犯这样的毛病:认为对方是亲戚,他们为自己做事,帮忙是理所当然!不需刻意致谢的。

这是十分错误的想法。“礼尚往来”的中国人做人处世的准则。“投桃报李”、“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等等,就体现了我们民族知恩图报的良好品德。

您挤车上班,别人主动让座;您上街购物钱款不足,熟人给您垫上…对这种交际中的回报,无需送礼,也无需宴请,一句感激的话语,一声夸奖的辞句,足以表达您的心愿。但注意不要有太多的恭维。肉麻的赞美只会令人不自在。

致谢必须是发自内心的,同时不管对方是陌生人还是亲朋好友,都要有所表示,许多老实人忽视了这一点。事实上不论是一般关系的人还是亲朋好友,都愿意听到感谢的话,虽然他们付出的微不足道,但受惠人一句滚烫贴切的话无疑对他们是一种最好的心理补偿。

对热情相助的人,在物质上给以回报,也是一种不失礼节的方式。物质交际虽然不是人际交往的主要方式,但它毕竟存在于现实生活之中。我们提倡淡化物质交往,不是要取消物质交往,而是要让这种交往多一份真情,少一份铜臭。

有时适量的物质回报是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特殊需要。比如某人曾多次无私地帮助过你,某一天当他生病住院的时候,你拎上礼物去探望,无疑对他是一种莫大的慰藉。总之,物质回报要遵循适度的原则,适量地“往重于来”。但不要出于功利目的借回报之名行贿。

当语言回报不足以表达心意,物质回报又不合时宜时,行为回报则不失为一种得体的回报方式。某单位干部小王幼时父亲不幸去世,是城里的叔叔供他上高中、念大学。近来叔叔体弱多病,小王经常利用空闲时间帮叔叔干家务,还时常利用下乡机会寻医找药。做叔叔的听在耳里、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行为回报虽不像语言回报和物质回报那样悦耳、显眼,但它是无价的。于细微处见真情,好的行动无须用语言证明。当一个具有真才实学的青年求职时历经挫折终被一位贤明的“老板”录用之后,最好的报答不是好言好语,也不是厚礼,而是实干。

一滴汗水能让一筐好话失色,一丝奉献能使一片真情增辉。

希腊一位哲人曾说:“感谢是最后会带来利益的德行。”善于求人的经常都备妥感谢之辞,因为它往往成为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润滑剂,在生意上的来往也因它而顺利进行。

事实上,没有人不喜欢常听到感谢之辞的。因此把“谢谢”二字随时摆在心中,需要时刻派上用场,没有比这个更简单而容易使用的了。所以,对亲戚也别忘了感谢。

老实人容易轻易承诺别人

一般来讲,承诺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自觉的承诺,明确地答复人家,应允其请求之事;一种是不自觉的承诺,这就是自己本来并未应允,但在别人看来,你已应允了。

其实,在应酬中轻易承诺很容易造成被动的局面。拿破仑曾说过:“我从不轻易承诺,因为承诺会变成不可自拔的错误。”

例如,一个朋友托你办一件事,而这件事在你看来可以办或不可以办,或介乎两者之问,你可应允一定为其办理,这叫自觉承诺。你也可能会说“让我想一想”,这叫不自觉承诺。在人家看来,你也承诺了。

有一个故事说,在一个十字路口上,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有一位老实人正坐在树下歇息。突然,一个年轻人飞奔到老实人面前,惊慌地哀求老实人救他,说有人误以为他是小偷,偷了人家的东西,正带领一帮人追捕他,要剁掉他的双手。说罢,纵身爬到那棵大树上躲了起来,并再一次要求老实人不要告诉追捕他的人他躲在树上。老实人看年轻人的长相不像个小偷,便回答说:“让我想一想。”

就是老实人这句不自觉的承诺,使年轻人放心了。

不一会儿,追捕的人赶到大树下,问老实人:“你有没有见到一个年轻人从这里跑过去?”

谁知这个老实人曾发过誓,今生绝不讲假话,便随口回道:“见过。”

追捕的人又问:“他往哪儿跑了?”

老实人随手朝树上指了指。年轻人终于从树上被拖了下来,剁掉了双手。

年轻人当然大骂老实人违背了自己的承诺,背叛了他。

应切记,现代社会大家都喜欢“言出必行”的人,从来很少用宽容的尺度去谅解你不能履行某一件事的原因。我们常常在应酬中听到某位朋友说,某某分明答应为我办一件事,可是他却食言了。仔细地想一想那位朋友的话,虽然某某曾经答应过他,但那很可能只是表面上的应会,或者是这件事根本就不可能办到;其实,恐怕连那位朋友也心知肚明,他所请托之事有些强人所难。但是他会责备自己而不责备别人吗?如不细想,即使我听了,也会觉得某某不对,因为到了这地步,谁还会顾及当初某某自觉或不自觉地应允朋友时的为难境地呢!

有人不禁会问:“在朋友面前,对朋友提出的请求非应允不可,而实际上这种要求根本就办不到时怎么办?”

日本的应酬学家掘川正义告诉我们:“我们在聆听别人陈述和请托完毕之后,不妨轻轻地摇头,不必强烈地表示出拒绝的态度。”

这就是说,老实人不必用伤害感的强烈言辞云拒绝,只要轻轻摇一下头,把拒绝的意思含蓄其中,朋友便可以理解。再加上你充分陈述拒绝的理由,朋友会更容易接受。

还有一些老实人,当朋友提出某种请求时,不是果断地回答,而是采取拖的办法,这都是不好的应酬之道,后果必然不好。

老实人不爱搞应酬

古代,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想求官老爷办件事,官老爷见他两手空空,顿时不悦,只冷冷地道了一声“难办”,就只顾埋头打瞌睡。第二天,一位精明的商人也去求官老爷办事,在官老爷未开口时,商人就从怀里掏出一个金镯子,官老爷顿时两眼发亮,将那“难办”的事办了。老实的农民问商人为什么“难办”的事他可以办到,商人笑而不答。

现在,让我们看看一下这个“礼”字在社会生活和人际交往中的作用。

有人经过调查研究指出,日本产品之所以能成功地打入美国市场,其中最秘密的武器之一就是日本人的小礼物。换句话说,小礼物在商务交际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当然,这句话也许有点言过其实。但是日本人做生意,确实是想得最周到的。特别是在商务交际中,小礼品是必备的,而且根据不同人的喜好,设计得非常精巧,可谓人见人爱,很容易让人爱礼及人。

小礼物起到了非同小可的作用,而精明的日本人此举之所以成功,在于他们聪明精明,摸透了外国商人的心理,又运用了自己的策略。一是他们了解了外国人的喜好而投其所好,以取得别人的好感;二是他们采取了令人可以接受的礼品,因为他们深知欧美商业法规严格,送大礼物反而容易惹火烧身,而小礼物绝没有受贿行贿之嫌;第三他们又很执着于本国的文化和礼节。

如今商品社会,往往是“利”“礼”相关,先“礼”后“利”,有礼才有利,这已经成了商务交际的一般规则。在这方面,道理不难懂,难就难在操作上,你送礼的功夫是否像日本人一样到家,不显山露水,却能够打动人心。

送礼其实已成了一种艺术和技巧,从时间、地点一直到选择礼品,都是一件很费人心思的事情。很多大公司在电脑里有专门的储存,对一些主要公司、主要关系人物的身份、地位以及爱好、生日日期都有记录,逢年过节,或者什么合适的日子,总有例行或专门的送礼行为,巩固和发展自己的关系网,确立和提高自己的商业地位。

人们都讲礼尚往来,人之常情,在求人办事时也不例外。

送礼是表达心意的一种形式。礼不在多,达意则灵;礼不在重,传情则行。双方都不要着重礼物本身的物质价值,而应视收到的是一份浓浓的情,厚厚的意。礼物是一种友情的表示,中国早就有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习俗。朋友之间或出远门旅游捎回一点当地特产,或年节佳辰,个人喜庆,赠送一点敬贺礼品,表现彼此间的一番情谊则是有必要的,这是一种诚挚的感情交流,是发自内心的赠予,是感情的物化。

送礼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自有其特定的规律,不能盲目去做,随心所欲。它反映出送礼者的文化修养、交际水平、艺术气质以及对受礼人的了解程度和关系远近。在一定意义上讲,是一门特殊的交际应酬艺术。

老实人不讲客套

在老实人眼里,应酬、寒喧、客套是虚伪的表现,就大加排斥客套,不学客套,也不讲客套。老实人把表面的客套视为虚伪,其实,与人交往客套会使对方有受到尊重的满足感。我们民族有一些习惯用语可供老实人参考。

一、尊称对方除了称对方“您”以外,还可以称对方为“先生”、“老先生”、“老伯”、“伯父”、“伯母”、“阿姨”、“大哥”、“大姐”、“兄弟”等。对晚辈,也可以称“贤侄”、“贤婿”等。在谈话中,遇到与对方关系密切的人,同样以习惯的尊称,例如,称对方的父亲为“令尊”,称对方的母亲为“令堂”,称对方的女婿为“令婿”,称对方父子俩为“贤娇梓”,称对方兄弟俩为“贤昆仲”,称对方的学生为“高足”、“贤门生”等。

二、谦称自己。封建社会中常用“鄙人”、“小人”、“仆”、“臣”、“在下”、“妾身”等自称以示谦逊,现在不用了,但仍然有称“小侄”、“小弟”、“学生”、“部下”、“门下”、“弟子”的。说话时见到与自己有关系密切的人,也有习惯谦称。例如,称自己的父亲为“家父”、“家严”、“家君”,称自己母亲为“家母”、“家慈”,称自己的兄、姐为“家兄”、“家姐”,称自己弟、妹为“舍弟”、“舍妹”,称自己的侄儿为“舍侄”,称自己的妻子为“内人”、“内子”、“内助”,称自己的丈夫为“外子”、“我先生”,称自己的儿子为“犬子”,称自己女儿为“小女”,称自己的朋友为“敝友”等。

三、使用敬词。除了通常使用的“请”、“谢谢”以外,在言谈中,我们还有丰富的谦敬语可供选用。例如:求人释疑说“请问”,请人指教说“赐教”,问人姓氏说“贵姓”,问人年龄说“贵庚”、“青春几许”,托人办事说“拜托”,对别人的看法、见解表示称赞说“高见”,欢迎人家作客说“恭候光临”、“恭候大驾”,自己的举动涉及到对方时则可说“奉陪”、“奉送”、“奉告”、“奉劝”,请人给自己的作品提意见说“雅正”、“斧正”等。

四、使用客气话。客气话林林总总,不胜枚举,常用的除‘对不起”、“请原谅”、“请多关照”以外,我们在答谢对方帮忙办事时要说:“有劳了”、“难为您了”、“让您费心了”、“不好意思,让您破费了”;在请人给予方便时说“借光”,在请人原谅时说“包涵”,在因故不能陪伴别人时说“失陪”,在发觉自己的礼貌不周时说“失敬”,分别时劝告主人不要再送行说“留步”,表示对初会者神交已久说“久仰”,与朋友多时不见说“久违”等。

希望老实人能正确地对待交际中的客套,适当地运用客套,相信一定会使你大有收获。 hFWKSLUuMmQvvx3I2RvW+7tLYYRECuG87G+PxEmWQetNxSFM2OdMsLfaR4wbFjr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