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林语堂半半哲学全集珍藏版
华业

第一章 半江瑟瑟:品读林语堂的中庸之道

以与众不同的姿态永远停留在人们仰视的目光中的林语堂,教给世人用“半半哲学”泰然潇洒地直面人生。他讲述的“半半”,是大道之行的中庸,却又彰显着自己的个性。因为他告诉我们的,不是处心积虑地算计世事,而是让我们要用最放松的心态享受最趣味的生活,用最纯净的心灵接近最快乐的本性,触摸云与海的彼端。

简朴是人生的要义

中国文化最健全最优美之处,乃是“淳朴”二字,教人认得简朴生活之美。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神话中的仙子是从来不食人间烟火的。倘若一旦犯了戒,马上就会觉得身体像灌了铅块,再也飞不到天上去了。仙子之所以能成仙,虽然说首先得有仙根慧体,但在他修炼的过程中最基本的是什么?无过于四个字:清心寡欲。因为寡欲,所以省却多少俗世纷扰,才能神清气爽,珍爱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因为清心,所以见风是风,见雨是雨,而不会弄出将风听成是鬼吟哦,将雨当成是离人之泪种种。然后就会生活得很痛快,少烦恼,自然就长寿,自然就得道成仙了。

天地之间的事物都保持自己的本然形态,曲的不需用钩,直的不需用笔墨描直,圆的不需用圆规,方的不需用角尺,黏合在一起的不需用胶漆,捆缚在一起的不必用绳索,它们自自然然生成这个样子。天地从来不加干预而让万物任其自然。

要实现自然的美就必须无为,一有人工雕琢的痕迹就破坏了自然。

应该不经磨砺而志向高尚,不讲仁义而有修养,不求功名而能治国,不处江海而心境清闲,不事养生而能高寿,自然无所不忘,可又无所不有,这样,无为至极而又众美荟萃。

美是在一种毫无目的毫无意识中实现的。天地之中的月白风清、春华秋实,或曲或直、或方或圆,并没有谁去为它苦心追求和精心修饰而成为这个样子,一切都是在无心无为中自然达到的。

一个内心自由、舒展之人必然是生活俭朴之人。他去掉了生活中那些不必要的奢华排场、时髦感觉,而热爱平实单纯的格调和方式。

生活的简朴必然是精神、思想简朴的外化,它使一个人完全褪尽浮华,尽露本色。

思想的简朴是指思维冲破了迷雾、排除了纷扰而达到明朗清纯时的状态。

林语堂有一段话说得极为中肯:“说起来有点矛盾,简朴就是思想深刻的标志和象征。在我看来,在研究学问和写作上,简朴是最难实现的东西。欲求思想明澈已经是一桩困难的事情,然而简朴更需从明澈中产生出来。当一个作家在役使一个观念时,我们可以说那观念也在役使他。这里有一桩普遍的事实可以证明:一个刚从大学里以优异成绩出来的大学助教,他的讲辞是深奥繁杂、极其难于理解的,只有资格较老的教授们才能把他的思想用最简明易解的字句表达出来。”

林语堂强调:“生活及思想的简朴性是文明与文化的最崇高最健全的理想,当一种文明失掉了它的简朴性,人们深染习俗、熟悉世故而不再回到天真淳朴的境地时,文化就会到处充满困扰,日益退化下去。”他的一生最为得意的事情就是在这个污浊社会中非常明智地保护了自己自然的天性。

平淡像醇酒一样,表面上看起来朴素平淡,不修饰,不华丽,不以鲜艳浓丽吸引人,但含蕴却深厚丰富,相处久了,越看越有味。

当然,平淡不能淡而无味,否则,平淡就会滑向平庸。外表的平淡必须与内在的深厚结合在一起,这就能使一个人于朴素中见光华,在平淡处显清秀。

这些大致就是简朴的真实境界,只要有与自然相契的精神,你就可以变成尘世的精灵。

做个好人就自在

文字不好无妨,人不可不做好。

——林语堂《论做好一个人》

在古人的梦想里,是大丈夫就要有如下的抱负,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不管你愿不愿意,都要把修炼自身品行放在首位。否则即使你有不世之才,也会令世人所不齿。那种鄙视的力量有时能把你从高官厚禄上扯下来,有时能阻止你成就事业,甚至还送你上断头台——这可丢掉本钱了。

林语堂说的“做好一个人”是说做一个有起码的道德操守的人。林语堂不反对人成为完美无瑕的圣人,但那种人毕竟不可多得,所以他更欣赏一般的好人和有缺点的人。他将未来的希望寄托在这样的人身上:“人人都把眼前手下的事做好,有识见,有操守,这个国家就好办了。”

林语堂始终主张人生在世首先不是学做事,不是建功立业,而是学做人,按照人所以为人的那些古学做一个好人。

要想修得好品德,首先要牢记一个原则,就是对人要厚道。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理念。什么叫厚道?不负于人,不欺于人,就叫厚道。

没错,深刻的道理往往掩藏在最朴实的语言中。做人要厚道,无论讲给谁听都像是一句略显多余却又无可厚非的、乡巴佬味十足的俗话。认同归认同,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敢面无惧色地承担起“厚道”与生俱来的良知和沉甸甸的社会责任呢?

其实,厚道不外乎“忠厚之道”,它包含了诚实、善良、豁达、感恩、直率、助人为乐、爱憎分明等品质,浓缩了几千年来人类的精神美。而对天性追求真、善、美的人类来讲,没有谁愿意拒绝厚道。

“做人要厚道”其内涵和外延无限延伸,语境放之四海而皆准。从老子而来,提倡“做人要厚道”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个传统美德,在大讲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今天,不但需要发扬光大,而且应该成为人人具有的一种涵养。

厚道为人之所以今天还需要,是因为现实生活中还存在着许多有失厚道的地方,极大地妨碍着人际关系的和谐,影响着同志间的团结。例如,那种得理不让人,无理搅三分,动辄小题大做,来一个针尖对麦芒;那种论人单论短,不首先看人家长处,见人家有什么毛病则抓住不放;那种计恩怨翻小账,谁有意无意对自己有所得罪,便十年八年耿耿于怀;还有些年青人,自认为读过几年大学,眼里容不得意见不同的人,横竖看不惯,常有指责挖苦之言,等等。对人对事多有刻薄之意,少有宽厚之心。这类事情往往弄得亲友红脸,同事反目,让旁观者也都痛心。

厚道对于人,可以说是立身之本。古语云:“君子不可苛察。”诗人萨迪也说过:“无论你是一个男子,还是一个女子,待人温和宽大才配得上人的名称。”可见,在为人要厚道这一点上,古今所见略同,没有教人要刻薄的。

人和动物的一个根本区别就在于人的社会性,不论何时何地,人要在社会上立足、生存、发展,都要结成群体和衷共济。谁都不可能独来独往。从这个意义上广而言之,不厚道无异自绝于人群;而厚道,则既厚于人,同时也厚于己。用林语堂的话来说,就是人与兽类的最本质区别。

厚道得人心,人们常常称许那些善于从大处着眼不计前嫌的人“有政治家的风度”,这种风度不应当仅属于政治家,我们都要这样为人处世。厚道意味着谅解、体贴、信任、爱护。“人察无徒”,厚道待人,往往赢得友情和尊重。

选择做一个好人,你能得到的是那些以前连想都想不到的东西,也就是碰上我们通俗地称之为“傻人有傻福”的事。何乐而不为?

中庸透出的人情味

中国人对于人类所抱的一般态度,可归纳为,让我们做合理近情的人。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中国的“大道”,即是几千年来一直孜孜不倦地教导着人们的孔孟哲学,而要成为一位博学大师,光有满腹经纶是远远不够的,处世之道才是最主要的。因为,无有此不足以扬名,无有此不足以立世,无有此更难以治学。

林语堂曾说,“一个有教养的人就是一个洞悉人心和天理的人”。而“人心”和“天理”恰恰就是中庸糅杂的两个方面,是“近人情”、“近天情”,既要与人民大众连成一片,又要与皇亲国戚礼尚往来;既要“入仕”,又要“出世”;既要学得会“小隐隐于市”,更要做得来“大隐隐于朝”,这样才可称得上是一个合理的人在过比较理性的生活了。

“近情精神使我们的思想人性化,并且使我们不坚信自己总是对的。它的影响是在于刨去我们行为的棱角,并使它调和起来。和近情精神相反的,就是思想和行为中,我们的个人生活中,国家生活中,婚姻、宗教,与政治中的一切方式的狂热和武断。我以为,在中国狂热和武断是较少的。中国的暴众虽也易于鼓动(例如庚子年的拳匪),但近情的精神确在某种程度上使我们的皇帝专制,我们的宗教和所谓‘欺压女性’受到人性化。近情精神在这些当中当然都是有限制的,不过它确是存在着的。中国的皇帝并不是像日本天皇那么半神道的,而中国的史家并已演绎出一个皇帝受命于天,但他如失德便将丧失天命的假说。他如失德,我们可以杀他的头,在历代的兴衰中,被人砍去脑袋的皇帝已不知道有多少个,这就破除了我们的皇帝乃是神圣的或半神圣的念头。我们的圣人也没有被人尊奉为神道,而不过始终认他们为聪明的教师。凡是出乎情理之外的事情,我们一概称之为‘不近人情’,太过于矫情的人就是大奸,因为他在心理上是反常的。在政治的区域内,某些欧洲国家人们心中的逻辑和他们的行事实在异常地不近人情。”

〖1〗0〖1〗0林语堂的这段话不知你是否认同。但不管你的态度如何,在中国没有绝对的圣人是真实的。秦桧与和砷也是“纵有千日的不是,也有一日的好”。秦桧大抵与宋高宗的关系很铁,很够哥们儿义气,和砷爱子之心又感动世间多少父母呢!这就是中庸,这就是把一个人的思想剖成两部分来看。没有什么是极端和绝对的,所以我们不能没有人情味儿,不能把任何主观意念里是善或者恶的都划得泾渭分明,否则就会古板,会失去对事物的灵敏性。

可见,在中庸的指导之下的人情方圆之道是无比可贵的。由于它的存在,我们才可以不偏执,不极端,懂得待人要理智、接物要全面的道理。我们也才能够平心静气、有容乃大地过生活,能屈能伸,才能够做“中”国之人,方方正正、端端庄庄地安享几世同堂或是普天同庆的乐趣吧。

林语堂说过,“我像所有的中国人一样,相信中庸之道。”他反对思想和行动上的任何偏激、极端,讲求合理和有节。就像他对体育运动历来缺少好感,尤其反对那些消耗相当巨大或是对身体会造成许多危害的训练。他说,“可是当一个人打破一个百米短跑纪录时,那是确定的——当然也有例外——他不会做得好什么事了。”中庸和人情的思想影响着林语堂对《红楼梦》人物的喜好。他并不看好灵气逼人的黛玉,也并没有为绝对沉稳的宝钗说一句好话,而是独爱小说中并不占主角地位的探春,因为她具有黛玉和宝钗二人品性糅合之美质。

林语堂非常称羡古代高人所倡导的“中庸生活”。那是指“介于两个极端之间的那一种有条不紊的生活”,即在一切事情上讲究适度和谐,求得天性的完整和心灵的快乐。这造就了一种人,他“在动作与静止之间找到了一种完全的均衡”。林语堂开怀地说:“这种人物的典型应是一半有名,一半无名;懒惰中带用功,在用功中偷懒;穷不至于穷到付不出房租,富也不至于富到可以完全不做工,或者可以称心如意地资助朋友;钢琴也会弹弹,可是不十分高明,只可弹给知己的朋友听听,而最大的用处还是自己消遣;古玩也收藏一点,可是只够摆满屋里的壁炉架;古书也会读读,可是不很用功;学识颇博,可是不成为任何专家;文章也写写,可是寄给泰晤士报的稿件的一半被录用一半被退回……”他接着下了个结论:“总之,我相信这种中等阶级的生活,是中国人所发现的最健全的理想生活。”因为它既不会让你过分得意扬扬,觉得自己高高在上而改变了对普通人的友善态度,又不至于令人灰心丧气,失望绝望。中国人的中庸,果然是最关注人的精神,是最具人情味儿的,最合乎天、地、人和谐的方式。

守拙也是真聪明

盖中国人之聪明达到极顶处,转而见出聪明之害,乃退而守愚藏拙以全其身。

——林语堂《中国人之聪明》

盖天下之深悔者,大约都是应了“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教训。如古之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如古之杨修忖度上司之意被割了脑袋,都让人叹之,息之。但是,若古人真是那样儿,也不见得能有几人为他怆然泣下,因为他们纯属活该,咎由自取。

林语堂在《中国人之聪明》一书中引用了陈眉公的一句话:“唯有知足人,鼾鼾睡到晓;唯有偷闲人,憨憨直到老。”这里的“憨憨”,真是让人羡慕至极,那岂不是愚者之福吗?可见从古至今有智慧的人大都认同“守拙”即是“纳福”的真道理。

在《红楼梦》中,有这么几句话说薛宝钗:“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安分随时,自云藏愚守拙。前几句是说她面相极好,大方、老实、美貌。后几句说她处世娴静、端庄,所以贾府上上下下都喜欢她。”不过,她的守拙可不是娘胎里带出来的,而是修炼得成。她待人接物极有讲究,且善于从小事做起:元春省亲与众人共叙同乐之时,制一灯谜,令宝玉及众裙钗粉黛们去猜。黛玉、湘云一干人等一猜就中,眉宇之间甚为不屑,而宝钗对这些“并无甚新奇”,“一见就猜着”的谜语,却“口中少不得称赞,只说难猜,故意寻思”。有专家一语破“的”:此谓之“装愚守拙”,因其颇合贾府当权者“女子无才便是德”之训,实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之高招。读之而想,不由拍案:绝了!

看似精明的人成功起来的确会难一些,因为你还未开口,别人已经把你当成了假想敌,和防备着你的人合作总会有点难。或者周围的人觉得你有不错的资质,对你的期望过高也是一种阻力,因此你让他们失望的概率会更高。

如此看来,人还是傻一点儿好,不够傻的话,就装装傻吧。

装傻,看似愚笨,实则聪明。人立身处事,不矜功自夸,可以很好地保护自己。即所谓“藏巧守拙,用晦如明”。

人人都想表现聪明,装傻似乎是很难的。这需要有傻的胸怀风度,既能够傻,又愚得起。《菜根谭》说:“鹰立如睡,虎行似病。”也就是说老鹰站在那里像睡着了,老虎走路时像有病的模样,这就是他们准备猎物吃人前的手段,所以一个真正具有才德的人要做到不炫耀,不显才华,这样才能很好地保护自己。

古时有“扮猪吃虎”的计谋,以此计施于强劲的敌手,在其面前尽量把自己的锋芒收敛,“若愚”到像猪一样,表面上百依百顺,装出一副为奴为婢的卑躬,使对方不起疑心,一旦时机成熟,即一举把对手打败了。这就是“扮猪吃虎”的妙用。

不过,装傻实在是一门高超的大智若愚术。它需要出色的表演才能:拿出来表演的,是为了愚人耳目,真功夫却不可告人。或者装疯,或者装哑,或者装傻,或者装不知道。宗旨只有一个,那就是掩藏真实目的;要求也只有一个,即逼真,使旁观者深信不疑。

既是演戏,除了演技之外,顶要紧的是自信。自信自己会成功,自信自己确能愚人耳目,自信自己演技胜人一筹。这样,演起戏来才会面不改色心不跳,沉着冷静,应付自如,仿佛完全进入角色。

孔子年轻的时候,曾经受教于老子。当时老子曾对他讲:“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即善于做生意的商人,总是隐藏其宝货,不令人轻易见之;而君子之人,品德高尚,而容貌却显得愚笨。其深意是告诫人们,过分炫耀自己的能力,将欲望或精力不加节制地滥用,是毫无益处的。

中国旧时的店铺里,在店面是不陈列贵重货物的,店主总是把它们收藏起来。只有遇到有钱又识货的人,才告诉他们好东西在里面。倘若随便将上等商品摆放在明面上,岂有贼不惦记之理?不仅是商品,人的才能也是如此。俗话说“满招损,谦受益”,才华出众而又喜欢自我炫耀的人,必然会招致别人的反感,吃大亏而不自知。所以,无论才能有多高,都要善于隐匿,即表面上看似没有,实则满腹经纶。

林语堂先生既然夸奖了中国人的聪明,我们就应该发扬下去。聪明不露,才会产生任重道远的力量。人们不管本身是机巧奸猾还是忠直厚道,几乎都喜欢傻呵呵不会弄巧的人,这并不以人的性情为转移,所以,要达到自己的目标,要学会装傻、懂得藏巧,不为人所识破,也就是大智若愚。

即使你有真学问,真聪明,但也得时时刻刻控制自己,装糊涂,才能获得大成功。倘若你实在不愿辜负自己的才情,也不要一时冲动惹来杀身之祸,只要露出一半,便可得人关照,便可为生活增光添彩了。

圆熟的学问

中国文中的“德性”一语,使吾人浮现出一个性情温和而圆熟的人物的印象,他处于任何环境,能保持一颗镇定的心,清楚地了解自己,亦清楚地了解别人。

——林语堂《中国人之德性》

在我们眼中,“圆熟”这个词代表的是一种极高明的处世手腕。“圆”,即是“圆通”,“熟”则是娴熟。当然,它与“圆滑”一词是意思及感觉都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

比方说,曾国藩之待人处事,为将为臣都做得让人挑不出什么毛病来。虽然是镇压农民起义的第一大恶人,却获得了“中兴之臣”的至高荣誉,并且还是为后人所钦佩和津津乐道的,这就是他善于“圆熟”之道的缘故。可是同样有着才干的袁世凯却收拾不好或者是收拾不了身边这堆“烂摊子、破事儿”,结果不但让人们以“滑”字冠之,还稀里糊涂地送掉了性命,贻笑世人。

再比如说,杨过之智慧,人谓之“圆熟”,杨康之狡黠,人称其“圆滑”,又是在于一个使了好心,一人满肚子坏水之故。

可见,人要做到“圆”且“熟”并不容易,是要掌握好火候的。

林语堂言:“所谓圆熟,是一种特殊环境的产物。实际任何民族特性都有一有机的共通性,其性质可视其周围的社会、政治状况而不同,盖此共通性即为各个民族所特有的社会政治园地所培育而发荣者也。故‘圆熟’之不期而然出产于中国之环境,一如各种不同品种的梨出产于其特殊适宜的土地。”“中国的大学生比之同年龄的美国青年来得成熟老苍,因为初进美国大学一年级的中国青年,已不甚高兴玩足球,驾汽车了。他老早另有了别种成年人的嗜好和兴趣,大多数且已结过了婚,他们有了爱妻和家庭牵挂着他们的心,还有父母劳他们怀念,或许还要帮助几个堂兄弟求学。负担,使得人庄重严肃,而民族文化的传统观念亦足使他们的思想趋于稳健,早于生理上自然发展的过程。”

在世人眼中,“少年老成”便算得上不错的品质了。

然而,你可要知道,由“熟”转“滑”可在于一念之间。那么,你是英雄还是奸雄,是万人瞩目的真君子还是众口唾骂的恶小人,就看这跷跷板的哪一侧分量加重了。

那么,圆熟是什么呢?人们说,圆熟既是一种姿态,也是一种风度;既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品格;既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谋略。懂得运用圆熟心法去处世,不仅可以在纷繁的社会中很好地保护自己,很好地与人们和谐相处,不蹿高,不树敌,也可以让人暗蓄力量、悄然潜行,在不显不露中成就事业;不仅可以让人在卑微时安贫乐道,豁达大度,也可以让人在显赫时持盈若亏,不骄不狂。

说到底,用圆的方式处世就是用最理智的心态去面对世间的一切。若能修炼到此种境界,为人便能善始善终;处世便能宠辱不惊。观人生百态,似看庭前花开花落;看世间冷暖,如望天上云卷云舒。真正实现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人生追求。

圆熟处世,可以帮助人们获得一片广阔的天地,成就一份完美的事业,更重要的是,能赢得一个蕴涵厚重、丰富充沛的人生。

学习圆熟的技术,是需要眼到、口到、手到、心到的。就是懂得审时度势,见佛说真话,有容人之海量,隐峰藏机等,皆是处世的大文章也。

愚人俗中愈恶,智人俗中愈雅。小家子做事既俗又滑,大家子行为则端且熟,让人爱瞅爱看爱模仿。因此,让自己圆熟老辣起来的最好办法不是别的,而是提高你自己的内涵。

糊涂一半即成熟

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

——林语堂《吾国吾民》

林妹妹,至纯至美,至真至灵,至情至性,至明至悟,却凄凄艾艾终了青春,这是逃脱不了的命运,因为她“至”过通灵。

不周山,有着撑天而立的丰功伟业,有着无人望其项背的绝对海拔,却依旧沉默而痛苦。这也是挣脱不了的命运,因为它“至”高无及,所有高度都不去与它比较而将它忽视。

还有李太白,诗情灵性,感天动地,人生却落魄失意;

还有东方不败,武功内力登峰造极,人生却苦闷凋零;

还有李叔同,品学才貌蜚名四海,人生却漂泊无寄。

所以多少年后,睿智聪明的林语堂先生告诉我们这一点,让我们在“彻悟”时需要做好接受痛苦的心理准备。人生,果真是聪明一半,糊涂一半最好。

只要是正常人就能理解,人类生活中充满了矛盾的道理,这世上一切都是相对的,没有任何绝对的事情。稍不留神,人们就会从一个方面走到另一个方面了。比如说,城市生活与乡间生活看起来是一对矛盾,乡间的人往往羡慕城市的生活,而城市的人却又憧憬着乡间的乐趣。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人们都想尝试一下不属于自己的生活,这是一种否定自我而追求完美的精神。

其实,到山乡去居住的本意是要远离尘杂喧嚣的生活,而得到宁静的体验,并且从自然的风景中领略到超越和升华,与宇宙的神秘融为一体。但是,如果对山野林麓生起了执著的热情,整天魂萦梦绕,片刻也不能离开,岂不是有违本来的意愿吗?山野本来很宁静自然,但如果我们由于喜爱它而在其中大兴土木,岂不是又把它变成了市朝吗?原来的野味天韵尽失,再加上游人熙熙攘攘,照样喧嚣不宁,得不到本来所期望的那种体验了。

在现实生活中,也许不是人人都有乐山乐水的闲情逸致,但十之有九都会跌入功利的圈套,经营自己的荣华富贵。《红楼梦》中就有一位对此悟得最透彻的金钗,那就是王熙凤。只不过,这位美女算尽的是名利的机关要诀,看透的是荣华的世态厚薄,于是她锋利,她尖刻,她凡事与别人两样儿,于是她看得仔细,便下手准且稳,便不顾一切地将自己推向极端。她与黛玉,一至俗,一至雅,但同是玲珑剔透人儿,同是水晶玻璃心儿,一同踏入的都是无休无止的痛苦。

就是这样一个“巾帼英雄”,想尽各种办法,用种种计谋,想使贾府振兴起来,或者至少维持着大家族的局面,同时也积攒些家私。然而她的努力,她的鞠躬尽瘁,却招来贾府上下人的一片不满,最终也没有使贾家有什么起色,贾母这位庇护者升仙后就马上“一令二从三人木”,被愚笨的丈夫休回了家。

凤姐比一般人更多地体验了痛苦的折磨,且不说她因背后遭骂挨咒而劳心竭力,绞尽脑汁,就是死时的凄凉和死后的寂寞也使她备尝苦楚。倒是李纨并不轰轰烈烈,并不劳心竭力,却落得干净自在,人缘好,中年时儿子功成名就。的确,王熙凤太过聪明,而且也只知自己聪明,却不知道厚道待人,只知损人利己,不知深藏于密。甚至连自己的丈夫也数落她,背叛她,她实在是活得好苦,而这一切的根源,就在于她的聪明外露。

通透是人的一种智慧,至少说明你有着过人的智商,但聪明也会让人变了心性,进而糊涂和痛苦。这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的道理。对聪明人来说,是这样。如果你本不聪明,而故作聪明状,那就更令人可笑了。因为你会由此而玩弄了你自己,这样反而唐突了上天所恩赐给你的愚笨了。

古人说:“声色未必障道,聪明乃障道的屏藩。”意思是说,声色可能迷惑不了意志坚强者,但是,人的偏见、陋习却是很难自觉。聪明的危害大于声色犬马的诱惑啊!事实上,在我们身边,真正聪明的人会使用自己的聪明,深藏不露,或者不到刀刃上、不到火候时不轻易使用。事物是复杂的,不顾客观实际,一味循着自己的思路去考虑问题,卖弄点小聪明,是愚人的行为,是引发那绑在自己身上的痛苦炸弹的根源。如果你有了洞彻一切的双眼,再能有颗热爱世俗的心,那该有多好!

林语堂的人生,就恰“半”到了好处,他一边做学问,一边过生活;一边高雅文儒令人仰慕,一边浅游低唱让人好笑。他日子过得怡然自得,正是能悟而不悟的作用。这是聪明的最高境界了,而从他身上提炼出来的精妙之处,即在此。

正如他在《秋天的况味》里所说“秋是代表成熟的,对于春天之明媚娇艳,夏日的茂密浓深,都是过来人,不足为奇了,所以其色淡,叶多黄,有古苍茏之概,不单以葱翠争荣了。这是我所谓秋天的意味”。在他看来,既无争夺,亦无清高,雅到只懂得奉献,不计较个人感受的时候,便是成熟了。

人生在这个世上,即便智商高达180,也不要太过聪明。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日子就轻轻松松地过去了。倘若太注重自我,思虑太多,就显得过于可怕。幸福失去了倚靠之处,它当然会离你而去了!

酒饮半酣正好

半醉的人似乎是很自得的,相信自己有力量可以克服一切的阻碍,同时又有一种更灵敏的感觉;在这个时候,人类介于事实和幻想间的思想创造力,便比平时更高了,人类似乎有一种自信和解放的力量,便是创造工作所需要的要素。

——林语堂《谈饮酒与酒令》

人之初,性本善。人心里原本有的是善良和美好,可是随着年岁的增长,各种各样尘世的欲求狂奔了进来。那看似水涨船高的欲望,和它所带来的一切用于享受的东西,恰似海平面上异军凸起的悬崖,看似高大雄伟,实际上陡峭得很,也险峻得很。

《中庸•素位章》上说:君子安心于现在的地位,做本分的事,不存分外之想。向来身处富贵的地位,就行富贵的道理;向来身处贫贱的地位,就行贫贱的道理;向来身处夷狄的地位,就行夷狄的道理;向来身处患难的地位,就行患难的道理。君子没有一处不悠然自得、自乐而安于其位的。

孔子曾经问礼于老子的也有这么一句话:祸患没有比不知满足更大的了,灾难没有比贪心欲得再大的了。可见欲望与满足之间,总是此消彼长,这也就像饮酒,若是酩酊大醉,不省人事,倒不如留下三分清醒看素月,赏落花的好。

欲求之于现实,又有谁能把握得住呢?

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成了仙之后,总想找一个弟子传授仙术,他决定在世间选一个不贪心的人,把一身的功夫传承下去。

吕洞宾变成一个卖馒头的老人,在摊上贴了一张布告:馒头一文钱吃一个,两文钱吃到饱。

许多人纷纷来他的摊位买馒头,但是所有的人都是两文钱吃到饱,没人愿意一文钱只吃一个。

眼看将近黄昏,突然有一个年轻人跑来,居然付一文钱吃一个。吕洞宾大喜过望,马上追了过去,问他说:“你为什么只吃一个,而不要两文钱吃到饱?”

那人无奈地回答:“我也想呀!可恨全身上下只有一文钱了。”

吕洞宾长叹一声,纵身飞上了天,从此断了收徒的念头。

吕洞宾收徒这个故事,说明大多凡夫俗子,在脑海中都有一个贪欲。从中庸的角度看,有这种思想并不可怕,关键是别过头了。

日本有个民间故事,叫做《会唱歌的乌龟》,很能反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观念的本质。

这个民间故事说的是在很久以前,有个地方住着一家四口人:一对夫妻和他们的两个儿子。后来,丈夫去世了,妻子守寡,要带大两个孩子,生活过得很拮据。想不到大儿子贪得无厌,偷偷地将家里稍值钱的财物席卷一空,独自离家出走了。小儿子倒是十分孝顺,千方百计地照顾母亲,与母亲相依为命。为了赡养母亲,他每天上山去砍柴,然后挑到集市去卖,挣得一些钱,买回米和母亲喜欢吃的蔬菜。

有一天他砍柴时,遇到了一只小乌龟。小乌龟告诉他,自己会唱许多动听的歌,只要将它带到人来人往的集市上去表演,就可以挣得比卖柴多好几倍的钱。第二天,小儿子照乌龟的话做了,将它带到集市去唱歌,赢得了行人的称奇,果然获得了许多作为谢礼的钱。此后,小儿子经常带着小乌龟一边卖柴,一边表演,挣了好多钱,很快就成了一个富裕的人,使母亲过上了舒适安逸的生活。

那没有良心的大儿子听说弟弟发了财,便厚着脸皮回来,向弟弟打听发财的奥秘。小儿子忠厚老实,念兄弟之情,便将来龙去脉都向兄长和盘托出。大儿子羡慕不已,认定小乌龟就是摇钱树,死皮赖脸地向弟弟要去了小乌龟。

大儿子迫不及待地将小乌龟带到集市,要它表演,但它就是不吭声,引起围观路人的嘲笑,使他出尽了洋相。大儿子一气之下,就将小乌龟给宰了。小儿子得知乌龟死了,非常伤心。他将小乌龟埋在自己家的附近,还在坟上栽了一棵小树。奇怪的是,第二天早上一看,小树已长成了参天大树,树上有几百只乌龟,每只乌龟嘴里都叼着金块。小儿子将金块收起,一下子成了大富翁。

大儿子知道后,又跑来砍下这棵树的枝条,插到自己家的院子里。第二天,这根树枝也长成了参天大树,树上也有几百只乌龟,但它们口中都没叼金块。大儿子气急败坏,就爬上树去捉乌龟。他爬得很高,乌龟没捉到,手上抓着的树枝却突然折断了。他从高高的树上掉了下来,受了重伤,腿骨也摔断了。

这个民间故事中贪心的大儿子,实在是一个愚蠢的人。因为他不懂得,期望值和满足程度是成反比的。一个人的期望值越高,便越难获得满足,生活就越是痛苦。假如你的一生一世都被欲望套牢,都要为它做牛做马当奴隶而丧失了享乐的能力的话,难道不觉得很冤枉吗?林语堂在“贪”的问题上,曾经不止一次地对大家说,不是因为完美与安顺,而是因为残缺与波折才使人生显得美丽动人。再进一步说,其实人生是不必严格区分完满与残缺、得与失、成与败、快乐与忧伤的,关键是你有没有“乐亦乐”、“忧亦乐”的情怀。

欲求本是心念,是每人都有的东西。既然它存在,就自有存在的理由。比如说,欲望之于追求,之于理想,之于目标,之于那一切一切催人萌生万千勇气以求上进的东西,都是一股强大的推动力。而世人在教导子孙成人成才时,也必然首先激发他对某件事情的欲望,否则便无以成功。这便是“欲”的好处。不过,在你准备“贪得无厌”的时候,一定要先回想起那句“爬得越高,摔得越重”的古训,收敛一些,方能保一身平安,得一生趣味,做一生成就,赚一身口碑,这方是上上的聪明人。

隐忍的价值

中国固把忍耐看作崇高的德性,有句俗语说:“小不忍则乱大谋。”由是观之,忍耐是有目的的。

——林语堂《中国人之德性》

中国是一个崇尚德行的国家,从古到今,上至帝王,下至平民,无一不是尚德不尚武,所以也就可以解释为何中华泱泱大国很少有侵略他族的意图了。即使是有敌人,依我国人之意,也莫不是先强压怒火,忍耐着,以德报怨。因其大,才不怕被外国占个块块角角;因其大,才不怕外族进来跟你谈天说地;也因其大,才最终将每一个外人的后代都用“血浓于水”的方法同化掉了。

所以林语堂先生说,中国人的忍耐,确实是有目的的。就像他自己,在国外求学的时候穷到不名一文,太太患盲肠炎入院的一周靠桶老人牌麦片度日。这是林语堂一生最艰难的时日:他觉得肚子像个无底的大口袋,刚喝下一杯麦片转眼间又饿了,而且总是头昏眼花,周身冒汗。此时的林语堂深切理解了钱的意义,也体会到穷人挨饿的滋味!事后,林语堂一见麦片胃里就往上涌冒酸水,为此他一生都讨厌麦片。

太太回家得知后伤心得大哭,林语堂忙拿出妻兄廖超照寄给他的一千美元跟太太眉开眼笑地说:“凤,你看,现在钱已寄到,病也好了,后面就轮到我们过好日子了。”

他们的日子并没有好起来,因为付不起哈佛大学的学费,林语堂只好携妻子去法国勤工俭学,又辗转德国莱比锡大学深造,最终获得哈佛大学硕士和莱比锡大学博士头衔回国。如果当时没有对梦想的追求,没有对学业的渴望,林语堂是不会在忍耐贫穷中获得成功的。可见,忍耐需要理想的支撑。

当然,忍耐又是一种在无声无息中将祸患化解的高明手法,是我以不变应万变,是看你横行到几时。

清•金兰生《格言联璧•存养》中说:“必能忍人不能忍之触忤,斯能为人不能为之事攻。”战国时期,有一位出生于魏国的范雎,因家境贫穷,开始时只在魏国大夫须贾手下当门客。有一次,须贾奉命出使齐国,范雎作为随从前往。到了齐国,齐襄王迟迟不接见须贾,却因仰范雎的辩才,叫人赏给范雎十斤黄金和酒,但范雎辞谢了。须贾却由此产生了疑心,认为范雎是把秘密情报告诉了齐国,才得赠送礼物。回国后,须贾将自己的疑心告诉了魏国宰相魏齐。魏齐下令把范雎传来,用竹板责打他,打折了肋骨,打落了牙齿。范雎假装死了,被人用箔卷起来,丢在外面。接着魏齐设宴喝酒,喝醉了,轮流朝范雎身上小便。后来,范雎设法逃出魏国,改换姓名,辗转到了秦国,当了秦国的宰相。

谁不想功成名就,谁不想轰轰烈烈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可是这世界上能干事的人不少,成大业的却不多,究其原因,方方面面,主、客观因素都有。比如要有良好的社会背景,有千载难逢的机遇,也要有智商、有文化、有修养,等等。其中,“忍”也是成就大业的必备心理素质。

孔子曰:“小不忍则乱大谋。”也就是说想成大业、干大事,就得忍住那些小欲望,或一时一事的干扰。对于有理想、有抱负,想为国家、为民族干一番大业的人这完全是对的。

成语“负荆请罪”的故事中讲到蔺相如身为宰相,位高权重,而不与廉颇计较,处处礼让,何以如此?为国家社稷也。“将相和”,则全国团结,国无嫌隙,则敌必不敢乘。蔺相如的忍让,正是为了国家安定之“大谋”,忍让成大事。一时的“糊涂”换得一国的平安,何乐而不为呢?相反,不忍让而“乱大谋”的事也不鲜见。楚汉相争时,项羽吩咐大将曹咎坚守城皋,切勿出战,只要能阻住刘邦15日,便是有功。不想项羽走后,刘邦、张良使了个骂城计,派人马到城下,指名辱骂,污辱曹咎。这下子,惹得曹咎怒从心起,早将项羽的嘱咐忘到九霄云外,立即带领人马,杀出城门。真是,冲冠将军不知计,一怒失却众貔貅。

我们生活在现实中,难免会遭人非难排挤,说些刺耳的话。这些非议说大不大,还没严重到要法庭上见;说小不小,他人说的可能根本就不是那么一回事。如果非常在意,堵在心底,那份痛苦不就大大增加了吗?

要做到置若罔闻,泰然处之并不容易。如果只是不得已的“逼迫”自己这样做,其实是忍受着极大的痛苦熬煎,难以做到。

如果换个角度看问题,做到表面迷糊,内心清醒,超然于随风而逝的毁誉荣辱,追求心灵的解脱和自由,岂非更加明智?

现实社会中,虽然人生一世,绝不能糊涂一世,事事糊涂,不是好事。但难得糊涂那么一会儿,于心灵并非坏事。这就是林语堂追求的糊涂境界。

取道中庸,你也可以成为哲人

中国的哲学家是睁着一只眼做梦的人,是一个用爱和讥评心理来观察人生的人,是一个自私主义和仁爱的宽容心混合起来的人,是一个有时从梦中醒来,有时又睡了过去,在梦中比在醒时更觉得富有生气,因而在他清醒时的生活中也含着梦意的人。

——林语堂《醒觉》

林语堂认为,人生最大的苦恼,不在自己拥有的太少,而在自己向往的太多。向往本不是坏事,但向往的太多,而自己能力又不能达到,则会构成长久的失望与不满。在对环境、对自己都长久地感到失望与不满的情形之下,就产生了自卑、疑惧和对环境的戒备及内心的紧张。林语堂的书房叫做“有不为斋”。并且,他确实做到了,也确实获得了心灵上的宁静。这种幸福是竭尽全力争斗的人无法体会的。

现在的社会脚步总是太凌乱,又慌张,归根结底还是欲望太多,追求太多,在一片忙碌中很多人丧失了本性、天真,而日益狰狞起来。那些太急于求利或急于求功的人们来说,有必要学会一份“心灵上的舒展”。这种心灵上的舒展就是让自己能把一切看平淡些、看轻松些,不要期望得太高,不要过分地求全责备。固然,在正常的情形之下,我们都应该要求自己上进,要求自己做事要成功、要精确、要胜利、要超然;但是在这一切要求之上,还必须有另一种要求来使它平衡,这要求就是使自己“量力而行”、“轻松平淡”。

聪明的人都知道,走不通的路,就立即收住脚步。

放弃是一种让步,让步不是退步。让一步,避其锋,然后养精蓄锐,以利更好地向前冲刺。放弃是量力而行,明知得不到的东西,何必苦苦相求,明知做不到的事,何必硬撑着去做呢?

放弃需要明智,该得时你使得之,该失时你要大胆地让它失去。有时你以为得到了某些时,可能失去了很多;有时你以为失去了不少,却也有可能获得许多。不以得喜,不以失悲,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

你应该明白:即使你拥有整个世界,但你一天也只能吃三餐。这是人生醒悟后的一种清醒,谁真正懂得它的含义,谁就能活得轻松,过得自在,白天知足常乐,夜里睡得安宁,走路感觉踏实,蓦然回首时没有遗憾!

托尔斯泰讲过一个故事:有一个人想得到一块土地,地主就对他说,清早,你从这里往外跑,跑一段就插个旗杆,只要你在太阳落山前赶回来,插上旗杆的地都归你。那人就不要命地跑,太阳偏西了还不知足。太阳落山前,他是跑回来了,但已精疲力竭,摔个跟头就再没起来。于是有人挖了个坑,就地埋了他。牧师在给这个人做祈祷的时候说:“一个人要多少土地呢?就这么大。”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所拥有的财物,无论是房子、车子……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没有一样是属于你自己的。那些东西不过是暂时寄托于你,有的让你暂时使用,有的让你暂时保管而已,到了最后,物归何主,都未可知,所以智者把这些财富统统视为身外之物。

不管你是否失去过,都不要总想着挽回,有时人生需要放弃,需要的是失掉一些东西后对思想、对命运的历练。放弃是一门艺术,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既需要你作出选择,而更多的则是放弃。与其说是抉择得当,不如说是放弃得好。人生苦短,要想获得越多,就得放弃越多。那些什么都不放弃的人,是不可能有多少获得的,其结果必然是对自身生命的最大的放弃,让自己的一生永远处在碌碌无为之中。

所以老子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对于那些生命中本不属于你的东西,该放弃就放弃好了!

林语堂的人生哲学告诉我们:你真正所应珍惜的,是现在,是拥有,是可以享受到的一切幸福。比如家庭,比如爱情,比如闲散自在,不受功名利禄骚扰的生活。

这山望着那山高,登上去已是困难,若中途再遇上野兽,或山体滑坡,或是雪崩葬送了自己,倒还真不如快快乐乐地住在山脚,与日月同劳同休,与小溪群鸟捉个迷藏,多么逍遥啊! BIrvar7F68SbAJrwgW7tVF+3pEY8VPV7aH+BAAPKnooymJBxS2cAkQCykMnPDlM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