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中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也是我们做事前最必要的准备工作之一。办事不了解对象,不仅达不到既定目标,往往还会适得其反。反之,了解了对方的情况,则能有备而来,游刃有余。
在做事的过程中,如果了解了以下几种类型的人,就会少走一些弯路,省去一些麻烦。这也是做事取巧的“窍门”之一。
这种类型的人,当有人很客气地与之打招呼、寒暄时,他也很难做出对方所预期的反应,而且通常他不会注意对方在说些什么。
与这种人打交道时,就要多花些时间,仔细观察、注意他的一举一动,从他的言行中,寻找出他所真正关心的事。紧接着,要抓住这一话题,让其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也许你要办的事情在这个时候就有解决的机会了。所以,与这种类型的人交往,就要寻找并抓住其兴趣点所在。
人们都不喜欢与傲慢无礼的人打交道,因为这种类型的人总表现出自视清高、目中无人,“惟我独尊”的样子。
当我们不得不与这种类型的人交往时,要注意说话应该简洁有力,不要长篇累牍,所谓“多说无益”,在与这类人交往时一定要谨记这一点。
当对方表现出十分客气的时候,我们就要谨慎了,因为,他多半是缺乏真心诚意的。最好的方法是,在不得罪他的情况下,言辞尽可能简洁。
当与不爱开口的人交往时,往往会让人感到头疼,对于这种类型的人,最好采取直截了当的方式,明确自己的观点,尽量避免迂回式的谈话。
深藏不露的人,不肯轻易让人了解其心思,或知道他们在想些什么。当我们做事时,遇到一个深藏不露的人,最好的方法是把自己预先准备好的资料拿给他看,让其根据资料,作出最后决断,这种办法十分有效。
人们都有普遍的共性,大多不愿将自己的弱点暴露出来,即便你要求他说出自己的看法时,他也故意闪烁其词,从而给你留下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而事实上,这只是他伪装自己的手段。
这种类型的人,当我们与其共事的时候,他们好像反应很快,常在交涉进行到最关键的时候,给人一种做事干净利落的感觉。但由于这类人多半性子急,因此,有时候他们做事就会显得随便而草率。
一般来讲,这种类型的人经常会“错误地领会别人的意图”,在没有耐心听完别人谈话的情况下,就往往“断章取义”,作出自己的判断。在这种形势下,作出草率的决定,多半会留下后遗症,进而影响到以后事情的顺利发展。
当我们遇到这种人时,最好把谈话分成若干段,或者把事情分层次地讲给他听,征求他的意见,让其有充分的考虑时间,如果没有问题,再继续进行下去。
这种类型的人不仅说话慢,做事也总是很慢,换句话说,也就是行动比较缓慢。对这类人绝对不能着急,因为他的步调与我们的进度总有一定距离。所以,我们拿出耐心,尽可能配合他去做,这样做比急着催促他更为有效。
自私自利的人心中只有自己,凡事都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假如要让他做些于自己无利的事,是很困难的。
当我们在做事的时候,遇到这种类型的人要暂时按捺住自己的厌恶之情,用最恰当的方式顺水推舟、投其所好。对方一旦发现自己的利益被保全了,心里自然高兴,如此,事情也就好办多了。
事是死的,但人是活的。办法总比困难多。做事前认清摸透对方的性格脾气,“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懂得对症下药,量体裁衣,这才是做好事情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