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从众心理:让别人追随你左右

从众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通常情况下,多数人的意见往往是对的。从众服从多数,一般是没错的。但缺乏分析,不作独立思考,不顾是非曲直的一概服从多数,随大流走,则是不可取的,是消极的“盲目从众心理”。

学者阿希曾进行过从众心理实验,结果在测试人群中仅有1/4~1/3的被试者没有发生过从众行为,保持了独立性。可见它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从众性是人们与独立性相对立的一种意志品质;从众性强的人缺乏主见,易受暗示,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别人的意见并付诸实行。

从众心理在我们生活中比比皆是。大街上有两个人在吵架,这本不是什么大事,结果,人越来越多,最后连交通也堵塞了。后面的人停了脚步,也抬头向人群里观望……

美国人詹姆斯·瑟伯有一段十分传神的文字,描述了人们的从众心理:

突然,一个人跑了起来。也许是他猛然想起了与情人的约会,现在已经过时很久了。不管他想些什么吧,反正他在大街上跑了起来,向东跑去。另一个人也跑了起来,这可能是个兴致勃勃的报童。第三个人,一个有急事的胖胖的绅士,也小跑起来……十分钟之内,这条大街上所有的人都跑了起来。嘈杂的声音逐渐清晰了,可以听清“大堤”这个词。“决堤了!”这充满恐怖的声音,可能是电车上一位老妇人喊的,或许是一个交通警察说的,也可能是一个男孩子说的。没有人知道是谁说的,也没有人知道真正发生了什么事。但是两千多人都突然奔逃起来。“向东!”人群喊叫了起来。东边远离大河,东边安全。“向东去!向东去!”……

从众心理还表现在工作、学习等方方面面。有的领导的意见本是错误的,有些员工由于惧怕反对而对自己今后不利,而违心地投了赞成票,结果后面的人都跟着投了赞成票。如果这时,你能坚持住,是会对单位今后的工作有益的;有的老师的一个解题方法本来不是最佳的,由于很多学生不反对,而导致绝大部分学生效仿老师的那种解题方法。如果你这时能提出比老师的方法更好的解题方法,那不是会使很多学生少走弯路吗?

看来,从众心理对人的影响确实很大。造成人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群体中,个体会因为标新立异、与众不同而感到孤立,而当他的行为、态度与意见同别人一致时,却会有“没有错”的安全感。从众源于一种群体对自己的无形压力,迫使一些成员违心地产生与自己意愿相反的行为。

一个中国女孩出生在英国,长在英国,她所受到的教育以及生活方式都是英式的。女孩12岁的时候和妈妈回到中国生活。下了飞机后,女孩和妈妈欲穿过马路。可在十字路口时,红灯亮了,路面上没有车辆行驶,她习惯性地站在原地等候,这时她看到周围的人全部没有注意红灯是否亮着,便横穿马路。她张望了一下,没等妈妈拦住她,便也跟着大家横穿了马路。当妈妈询问她为什么这样做的时候,她低下头说:“我以为这么多人都这样做,他们的做法是对的。”

后来她一直在中国长大,这件事情早已被她遗忘了。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又去了英国,也是在一个十字路口,红灯亮了起来,路面上没有车辆行驶,她按照中国人的习惯,要穿越马路。走到路中间的时候,她突然发现前后没人。回头望去,她发现英国人全部秩序井然地站在原地等候,他们都诧异地看着她。她的脸刷地红了,赶紧退回到人群中。

在此,不去评论女孩前后的举动是否正确,也不去评论哪个国家的秩序好坏,仅从女孩的心理活动,以及做出不同举动的行为来看,女孩的确受到了从众心理的影响。因为人们意识中会习惯性地认为,大家都坚持的想法以及都做的举动是正确的,否则这么多人中一定会有人发现这是错误的,进而拒绝做此事情。既然没有人提出这样的质疑,那么大家便可以继续着同样的行为。

中国有句俗话:“一人胆小如鼠,二人气壮如牛,三人胆大包天。”这句看似庸俗简单的话,形象且精辟地说明了人们的从众心理。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是这样,首先不论好坏,只要有人敢做,其他人便会蜂拥而至。因为很多时候,当众人都参与到其中的时候,便会被少数人理解为是合情合理的行为,进而引发更多的人参与其中。正是人们习惯于从众,所以常被人们利用为影响他人为自己服务的有利工具。

某些商业广告就是利用人们的从众心理,把自己的商品炒热,从而达到目的。生活中的确有些震撼人心的大事会引起轰动效应,群众竞相传播、议论、参与。但也有许多情况是人为的宣传、渲染而引起大众关注的。常常是舆论一“炒”,人们就易跟着“热”。广告宣传、新闻媒介报道本属平常之事,但有从众心理的人常会跟着“凑热闹”。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独雁南飞,险必随之。”与众不同是要承受很大心理压力的,人们正是畏惧这样的心理压力,所以,多数情况才会选择从众的思想以及行为。从影响人的角度而言,便可以利用他人“随大流”的心理,为自己造声势,让其在你的声势中心甘情愿地为你服务。

投射效应:别相信自己的感觉

朋友过生日的时候,你挑了一件自认为最适合朋友的礼物,但生日过后却从未见过朋友用该礼物;当领导让你按照计划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也许为了凸显自己的能力,你用另外的办法做这件事情,却遭到老板的责备;为了让父母高兴,你给他们买名贵的衣服、高档的补品,但父母仍然闷闷不乐;为了托朋友办事情,你曾尝试着送烟、送酒,甚至人民币,但朋友依然向你摇头;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你给他买各种与学习相关的电子产品以及复习资料,但孩子的成绩依然不见提高……生活中这样的事情,相信很多人都曾经历过,但不知曾经历过这种事情和正在经历这种事情的你,是否想过其中的原因?这便是心理学中投射效应的气场。

那么,什么是投射效应?

所谓投射效应,是指以己度人,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特性,他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的一种认知障碍。即在人际认知过程中,人们常常假设他人与自己具有相同的特性、爱好或倾向等,常常认为别人理所当然地知道自己心中的想法。比如,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会以为别人都是善良的,一个经常算计别人的人就会觉得别人也在算计他,等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是一种典型的投射效应。当别人的行为与我们不同时,我们习惯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的行为,认为别人的行为违反常规;喜欢嫉妒的人常常将别人行为的动机归纳为嫉妒,如果别人对他稍不恭敬,他便觉得别人在嫉妒自己。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生活中这不仅仅是一句俗语,更是人们心理活动的一种折射。在众人眼里,同一个群体的人总会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征。所以,在影响人的过程中,对于那些身份、地位、年龄、性格与自己相同或者相似的人,便会习惯性地用自己的喜好去认识、评价、判断、衡量,认为他们也应该有着和自己同样的想法、观念、处世原则等。但事实上,在这种心理的驱策下,人们的行为往往有失偏颇,也不能更好地影响他人为自己做事情。

宋朝的著名才子苏东坡结识了佛印和尚,后来两人成了好朋友。有一天,苏东坡去拜访佛印和尚,和他相对而坐,苏东坡就开玩笑说:“我看你是一堆狗屎。”可是,佛印却微笑着说:“我看你是一尊金佛。”苏东坡认为自己占了便宜,非常得意。回到家以后,他就得意地将这件事告诉了自己的妹妹,没想到苏小妹却说:“哥哥,你错了。佛曰‘佛心自现’,你看他人是什么,就意味着你看自己是什么。”

曾有一位心理学大师这样说:人们常常错误地认为,自己的生活周围是透明的玻璃,我们能够看清楚外面的世界。其实,所有人的四周都是一面面十分巨大的镜子,镜子反射着自己生命的内在历程、价值观和自我的需要,即我们看见的并非外面的世界,而只是自己。

尧到华山视察,村民祝他“长寿、富贵、多子多孙”,尧都辞谢了。村民说:“长寿、富贵、多子多孙,是所有人都希望的事情,你为什么不喜欢呢?”尧说:“孩子太多了,就会多操心;太富裕了,就会有很多烦心事;寿命太长了,也是一种痛苦,除了病痛,还要为失去工作和生活的能力而焦虑、悲哀。因为以上三点,所以我不喜欢。”

确实,人的心理特征不一样,就算是“福、寿”等基本的目标也不能够随意“投射”给别人。

具体地说,投射效应有以下三种表现:

第一是相同投射。在与陌生人交往时,因为互相不了解,相同投射效应特别容易发生,通常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然从自我出发做出判断。自己感到热,以为别人也闷热难耐,以致客人来了就大放冷气空调;自己爱喝酒,招待客人就推杯换盏猛劝酒;有的老师在讲课时,对于某些概念不加说明,以为这是十分简单的基本常识,学生们应该了解和熟悉,但是,在老师看来很简单的东西,在学生看来则不一定简单。这种投射作用发生的主要机制在于忽视自己与对方的差别,在意识中没有把自我和对方区别开来,而是混为一谈,认为他人也和自己一样,从而合二为一,对对方进行了自我同化。

第二是愿望投射。即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加于对方的投射现象。认知主体以为对象正如自己所希望的那样。比如一个自我感觉良好的学生,希望并相信导师会对他的论文给以好评,结果他就会把一般性的评语都理解成赞赏的评价。

第三是情感投射。一般来说,人们对自己喜欢的人越看越觉得有很多优点;对自己不喜欢的人,则越看越讨厌,越来越觉得他有很多缺点,令人难以容忍。因而人们总是过度地赞扬和吹捧自己喜爱的人,而严厉地指责甚至肆意诽谤自己所厌恶的人。这种现象在爱情生活中表现得十分明显。

为了影响对方,人们会想方设法地向对方施加拉近距离的方法,但其方法会受到自我思维定式的影响。克服这种心理倾向的关键是认清别人与自己的差异,不能总是以己之心度人之腹。另外,需要客观地认识自己,既要接受自己,又应不断完善自己。同时,我们必须时刻保持理性,克服潜意识和惯性思维的不良影响,让事物的发展规律还原它本来的面目,学会辩证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学会客观和冷静地看待我们周围的这个世界。

破窗效应:诱导的连锁反应

破窗效应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

1969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PhilipZimbardo)进行了一项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停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辆,他把车牌摘掉,把顶棚打开,结果车当天就被偷走了。而放在帕洛阿尔托的那一辆,一个星期也无人理睬。后来,辛巴杜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呢,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以这项实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效应”理论,他们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繁荣。

我们日常生活中也经常有这样的体会:桌上的财物,敞开的大门,可能使本无贪念的人心生贪念;对于违反公司程序或廉政规定的行为,有关组织没有进行严肃处理,没有引起员工的重视,从而使类似行为再次甚至多次重复发生;对于工作不讲求成本效益的行为,有关领导不以为然,使下属员工的浪费行为得不到纠正,反而日趋严重,等等。一间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他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墙上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而在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会很不好意思扔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人们就会毫不犹豫地随地乱扔垃圾,丝毫不觉得羞愧。这就是“破窗效应”的表现。

美国有一家公司,规模虽然不大,但以极少炒员工鱿鱼而著称。

有一天,资深车工克罗在切割台上工作了一会儿,就把切割刀前的防护挡板卸下放在一旁。没有防护挡板,虽然埋下了安全隐患,但收取加工零件会更方便、快捷一些,这样克罗就可以赶在中午休息之前完成三分之二的零件了。不巧的是,克罗的举动被无意间走进车间巡视的主管逮了个正着。主管雷霆大怒,令他立即将防护板装上之后,又站在那里大声训斥了半天。第二天一上班,克罗就被通知去见老板。老板说:“身为老员工,你应该比任何人都明白安全对于公司意味着什么。你今天少完成了零件,少实现了利润,公司可以换个人换个时间把它们补起来,可你一旦发生事故、失去健康乃至生命,那是公司永远都补偿不起的……”

离开公司那天,克罗流泪了,工作了几年时间,克罗有过风光,也有过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公司从没有人对他说不行。可这一次不同,克罗知道,这次碰到的是公司灵魂的东西。

这个小小的故事向我们提出这样一个警告:一些“小过错”通常能产生无法预料的危害,没能及时修好自己“打碎的窗户玻璃”,也许能毁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在管理实践中,管理者必须高度警觉那些看起来是个别的、轻微的但触犯了公司核心价值的“小的过错”,并坚持严格依法管理。如果不及时修好第一扇被打碎玻璃的窗户,就可能会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

纽约市交通警察局长布拉顿受到了“破窗理论”的启发。纽约的地铁被认为是“可以为所欲为、无法无天的场所”,针对纽约地铁犯罪率的飙升,布拉顿采取的措施是号召所有的交警认真推进有关“生活质量”的法律,他以“破窗理论”为师,虽然地铁站的重大刑案不断增加,他却全力打击逃票。结果发现,每七名逃票者中,就有一名是通缉犯;每二十名逃票者中,就有一名携带凶器。结果,从抓逃票开始,地铁站的犯罪率竟然下降了,治安大幅好转。他的做法证明,小奸小恶正是暴力犯罪的温床。因为针对这些看似微小、却有象征意义的违章行为大力整顿,却大大减少了刑事犯罪。

在日本,有一种称为“红牌作战”的质量管理活动。日本的企业将有油污、不清洁的设备贴上具有警示意义的“红牌”,将藏污纳垢的办公室和车间死角也贴上“红牌”,以促其迅速改观,从而使工作场所清洁整齐,营造出一个舒爽有序的工作氛围。在这样一种积极暗示下,久而久之,人人都遵守规则,认真工作。实践证明,这种工作现场的整洁对于保障企业的产品质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破窗效应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道理: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都在传递着一种信息,这种信息会导致不良现象的无限扩展,所以必须高度警觉那些看起来是偶然的、个别的、轻微的“过错”,如果对这种行为不闻不问、熟视无睹、反应迟钝或纠正不力,就会纵容更多的人“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就极有可能演变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恶果。

所以,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不要做“破窗”之人。

木桶效应:团队气场的软肋

木桶效应是指要给一只木桶盛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如果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或者某块木板下面有破洞,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这也就是说,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这也可称为短板效应,一个木桶无论有多高,它盛水的高度取决于其中最低的那块木板。

同样,任何一个组织,可能面临着一个共同问题,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着整个组织的水平。

一个企业要想成为一个结实耐用的木桶,首先要想方设法提高所有板子的长度。只有让所有的板子都维持“足够高”的高度,才能充分体现团队精神,完全发挥团队作用。在这个充满竞争的年代,越来越多的管理者意识到,只要组织里有一个员工的能力很弱,就足以影响整个组织达成预期的目标。而要想提高每一个员工的竞争力,并将他们的力量有效地凝聚起来,最好的办法就是对员工进行教育和培训。企业培训是一项有意义而又实实在在的工作,许多著名企业都很重视对员工的培训。

被誉为美国“最佳管理者”的GE公司总裁麦克尼尔宣称,GE每年的员工培训费用就达5亿美元,并且将成倍增长。惠普公司内部有一项关于管理规范的教育项目,仅仅是这一个培训项目,研究经费每年就高达数百万美元。他们不仅研究教育内容,而且还研究哪一种教育方式更易于被人们所接受。

员工培训实质上就是通过培训来增大这一个个“木桶”的容量,增强企业的总体实力。而要想提升企业的整体绩效,除了对所有员工进行培训外,更要注重对“短木板”——非明星员工的开发。

在实际工作中,管理者往往更注重对“明星员工”的利用,而忽视对一般员工的利用和开发。如果企业将过多的精力关注于“明星员工”,而忽略了占公司多数的一般员工,会打击团队士气,从而使“明星员工”的才能与团队合作两者间失去平衡。而且实践证明,超级明星很难服从团队的决定。“明星”之所以是“明星”,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和其他人的起点不同,他们需要的是不断提高标准,挑战自己。所以,虽然“明星员工”的光芒很容易看见,但占公司人数绝大多数的“非明星员工”也需要鼓励。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对“非明星员工”激励得好,效果可以大大胜过对“明星员工”的激励。

有一个华讯员工,由于与主管的关系不太好,工作时的一些想法不能被肯定,从而忧心忡忡、兴致不高。刚巧,摩托罗拉公司需要从华讯借调一名技术人员去协助他们搞市场服务。于是,华讯的总经理在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派这位员工去。这位员工很高兴,觉得有了一个施展自己拳脚的机会。去之前,总经理只对那位员工简单交代了几句:“出去工作,既代表公司,也代表我们个人。怎样做,不用我教。如果觉得顶不住了,打个电话回来。”

一个月后,摩托罗拉公司打来电话:“你派出的兵还真棒!”“我还有更好的呢!”华讯的总经理在不忘推销公司的同时,着实松了一口气。这位员工回来后,部门主管也对他另眼相看,他自己也增添了自信。后来,这位员工对华讯的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华讯的例子表明,注意对“短木板”的激励,可以使“短木板”慢慢变长,从而提高企业的总体实力。人力资源管理不能局限于个体的能力和水平,更应把所有的人融合在团队里,科学配置,好钢才能够用在刀刃上。木板的高低与否有时候不是个人问题,是组织的问题。

在家电的舞台上,百家争雄,然而海尔却一步一个脚印地跑在最前列。为什么?海尔的资本不比别人厚,引进的国际人才也不比别人多,人才素质并不比别人高……一句话,海尔的“高木板”并不多,但人家有一个好的团队,其整体绩效不比任何“高木板”差。

所以,在加强木桶盛水能力的过程中,不能够把“高木板”和“低木板”简单地对立起来。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高木板”,与其不分青红皂白地赶他出局,不如发挥他的长处,把他放在适合他的位置上。

除了用人,木桶效应在企业的销售能力、市场开发能力、服务能力、生产管理能力等方面同样有效。进一步说,每个企业都有它的薄弱环节,正是这些环节使企业许多资源闲置甚至浪费,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如常见的互相扯皮、决策低效、实施不力等薄弱环节,都严重地影响并制约着企业的发展。

可见,企业要想做好、做强,必须从产品设计、价格政策、渠道建设、品牌培植、技术开发、财务监控、队伍培育、文化理念、战略定位等各方面一一做到位才行。任何一个环节太薄弱都有可能导致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位置,最终导致失败的恶果。

墨菲定律:一切皆有可能发生

墨菲定律亦称莫非定律、莫非定理、摩菲定理,是西方世界常用的俚语。墨菲定律的主要内容是:事情如果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

比如,你兜里装着一枚金币,生怕别人知道也生怕丢失,所以你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用手去摸兜,去查看金币是不是还在。于是你的规律性动作引起了小偷的注意,最终被小偷偷走了。即便没有被小偷偷走,那个总被你摸来摸去的兜最后终于被磨破了,金币掉出去丢失了。

这就说明了,越害怕发生的事情就越会发生的原因,就因为害怕发生,所以会非常在意,越在意,就越容易犯错误。

墨菲定律告诉我们,容易犯错误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弱点,不论科技多发达,事故都会发生。而且我们解决问题的手段越高明,可能面临的麻烦就越严重。所以,我们在事前应该尽可能想得周到、全面一些,如果真的发生不幸或者损失,就笑着应对吧,关键在于总结所犯的错误,而不是企图掩盖它。

2003年,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即将返回地面时,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中部地区上空解体,机上6名美国宇航员以及首位进入太空的以色列宇航员拉蒙全部遇难。“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也印证了墨菲定律。一次事故之后,人们总是要积极寻找事故原因,以防止下一次事故,这是人的一般理性都能够理解的,否则,或者从此放弃航天事业,或者听任下一次事故再次发生,这都不是一个国家能够接受的结果。

人永远也不可能成为“上帝”,当你妄自尊大时,“墨菲定律”会叫你知道厉害;相反,如果你承认自己的无知,“墨菲定律”说不定会帮助你。

这其实是概率在起作用,人算不如天算,如老话说的“上的山多终遇虎”。如彩票,连着几期没大奖,最后必定滚出一个千万元大奖来。灾祸发生的概率虽然也很小,但累积到一定程度,也会从最薄弱环节爆发。所以,关键是要平时清扫死角,消除安全隐患,降低事故概率。怕什么来什么,好的状态是只想技术要领,忘掉自己。

生活中,墨菲定律被认为是无处不在。

当你在街上准备拦一辆车去赴一个时间紧迫的约会,你会发现街上所有的出租车不是有客就是根本不搭理你。而当你不需要租车的时候,却发现有很多空车在你周围游弋,随时等待你的召唤。

当你炒股时,你越怕跌,它就偏偏跌给你看;你越盼涨,它却偏不涨;你刚忍不住卖了,它却开始涨了;你看好三只股,买进其中的一只,结果除了你手中的那只外,其他两只涨得都很好。

如果你把一片干面包掉在你的新地毯上,它两面都可能着地。但你把一片一面涂有果酱的面包掉在新地毯上常常是有果酱的那面朝下。

随着社会的发展,墨菲定律的内涵出现了众多的变体,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就是“如果坏事有可能发生,不管这种可能性多么小,它总会发生,并引起最大可能的损失”,“会出错的,终将出错”。

墨菲定律是一条悲观的宿命论法则,凡事总是从最坏的方面考虑,就像一种诅咒,如果被它盯上,你就会永远处于错误中,不断地迷失在失败里。

事情总有两面——积极面与消极面,所以,我们不妨从积极的一面去理解墨菲定律,就会得到如下启示:

首先,凡事必有其因果,不要归咎于运气不好。当我们遇到失败和挫折的时候,我们应该冷静地分析得失,找到真正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怨天尤人。只要找到正确的方向、方法,持之以恒,善于借助团队的力量,你就一定可以成功。

其次,要重视心理暗示的作用。人们在追求成功时,会设想目标实现时非常美好、激动人心的情景。这个美好的愿景就会对人构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暗示,它为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地震灾害中的许多幸存者,正是抱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渴望,凭借积极的自我暗示才顽强坚持到最终被成功救援,得以生还。所以我们要善于利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来消除墨菲定律的消极作用。

最后,要善于做好危机管理,防患于未然。在人生的旅程中会有各种意想不到的事故出现,虽然我们不知道这意外具体是什么,会在何时来临,但是,只要我们能够防患于未然,做好事前防范工作,预先制订好紧急事件处理机制,危机到来时就不至于措手不及。

“墨菲定律”是客观存在的,弱者把它当做无力回天的借口,而强者则把它当成提醒自己随时保持警惕的警钟。面对大自然的高深莫测,面对人类认知世界的局限,如果我们能想得更周到、更全面一些,采取多种预防措施,就能将灾难和损失的发生可能降到最低。墨菲定律并不可怕,只要我们能科学理解,积极对待,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墨菲定律带来的负面影响,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

蝴蝶效应:把气场传染给别人

蝴蝶效应是混沌学开创人之一、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EdwardLorenz)于1963年提出来的。其大意为: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两周后会在美国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原因在于,蝴蝶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引起微弱气流的产生,而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它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

蝴蝶效应说明,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从而造成很大的气场。

“蝴蝶效应”也可称“台球效应”,它是“混沌性系统”对初值极为敏感的形象化术语,也是非线性系统在一定条件(可称为“临界性条件”或“阈值条件”)出现混沌现象的直接原因。

蝴蝶效应之所以令人着迷、令人激动、发人深省,不但在于其大胆的想像力和迷人的美学色彩,更在于其深刻的科学内涵和内在的哲学魅力。混沌理论认为在混沌系统中,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我们可以用西方流传的一首民谣对此形象进行说明。

这首民谣是:

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

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

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

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

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马蹄铁上一个钉子是否会丢失,本是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但其“长期”效应却是一个帝国存与亡的根本差别。这就是军事和政治领域中的所谓“蝴蝶效应”。有点不可思议,但是确实能够造成这样的恶果。一个明智的领导人一定要防微杜渐,一些看似极微小的事情却有可能造成集体内部的分崩离析,那时岂不是悔之晚矣?横过深谷的吊桥,常从一根细线拴个小石头开始。

“蝴蝶效应”的理论以实证手段证明了中国1300多年前《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谬以千里’”和《魏书·乐志》:“但气有盈虚,黍有巨细,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哲学思想,从这点说明感知比认知来得直接。

这里有个故事:

商纣的王叔箕子见到纣王用象牙筷子就很害怕,因为有了象牙筷子,杯子也换成了犀玉杯,有了象牙筷子和犀玉杯就不吃粗食豆汤,要吃牛肉、象肉、豹肉等精美的食物。吃牛肉、象肉、豹肉,就不会穿着短的粗布衣在茅屋中食饭,就穿着很多华衣美服,在华丽的宫殿进食。箕子从纣王开始用象牙筷子而预见到纣王将来的穷奢极欲,以致亡国。

纵观今天的企业,其命运同样受“蝴蝶效应”的影响。消费者越来越相信感觉,所以品牌消费、购物环境、服务态度……这些无形的价值都会成为他们选择的因素。所以只要稍加留意,我们就不难看到,一些管理规范、运作良好的公司在他们的公司理念中都会出现这样的句子:

“在你的统计中,对待100名客户里,只有一位不满意,因此你可骄称只有1%的不合格,但对于该客户而言,他得到的却是100%的不满意。”

“你一朝对客户不善,公司就需要10倍甚至更多的努力去补救。”

“在客户眼里,你代表公司。”

今天,能够让企业命运发生改变的“蝴蝶”已远不止“计划之手”,随着中国联通加入电信竞争,私营企业承包铁路专列、外资企业参与公交车竞争等新闻的出现,企业坐而无忧的垄断地位日渐势微,开放式的竞争让企业不得不考虑各种影响发展的潜在因素。

精简机构、官员下岗、取消福利房等措施,让越来越多的人远离传统的保障,随之而来的是依靠自己来决定命运。而组织和个人自由组合的结果就是:谁能捕捉到对生命有益的“蝴蝶”,谁就不会被社会抛弃。

同样的道理,蝴蝶效应会改变人的一生。

气场与一个人对他人的开放性有密切的关系。生活中有一些人是相当封闭的,当对方向他们说出心事时,他们却总是对自己的事情闭口不谈。但这种人不一定都是内向的,有的人话虽然不少,但是说些无关紧要的话题,从不触及自己的私人生活,不谈自己内心的感受。

总体来说,一个人要想提高自己的气场,他对别人的开放性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由初次见面时待人接物的习惯所决定的,这称为社交性。一个有气场而社交能力强的人善于闲谈,但谈话中未必会涉及根本问题。第二个方面是由一个人是否愿意将自己的本意、内心展现给他人所决定的,这称为自我展示性。

实际上,人和人情感上多少会有相通之处。如果你愿意向对方适度袒露,总会发现相互的共同之处,总能和对方建立某种感情的联系。对可以信任的人吐露秘密,有时会一下子赢得对方的心,赢得一生的友谊。

一个灿烂的微笑,一个习惯性的动作,一种积极的态度或真诚的服务,都可能会发现生命中意想不到的起点,它能带来的远远不止一点点喜悦和表面上的所获,而是会给一个人带来具有强大气场的人生。

互惠原理:让给与取形成良性循环

互惠原理在我们的周围随处可见。

1985年9月19日,墨西哥发生大地震,为了帮助墨西哥地震中的受难者,当时并不富裕的埃塞俄比亚红十字会向墨西哥捐出了5000万美元。这让很多人感到震惊。后经证实,1935年埃塞俄比亚抗击意大利卫国战争时,墨西哥曾给埃塞俄比亚提供过巨大的帮助。

美国康乃尔大学雷根教授曾主持过一个实验:实验对象被邀请参加所谓“艺术欣赏”,与另一个人(雷根教授的助手,我们称其为乔,实验对象不知情)一起给一些画评分。实验分为两种情况:其一,乔在评分休息期间,出去几分钟,买了两瓶可乐,给了实验对象一瓶,并告诉他说:“我去买可乐,顺便给你带了一瓶。”当时可乐是10美分一瓶。其二,乔在休息出去后,并没有给实验对象带任何东西。当评分结束后,乔请试验对象帮他一个忙,说他目前正在卖彩票,如果他卖的彩票数目是最多的,他就会得到50美元的奖金,彩票是每张25美分。实验的目的是比较在两种情况下乔卖掉彩票的数目。结果是,第一种赠可乐的情况下卖掉的彩票数是第二种情况的2倍。

以上两个例子中,显著的共性是一方给予了另一方恩惠,而另一方做出了积极的回报。所谓互惠原理,概括起来说,就是一种行为应该用另一种类似的行为来回报。其关键是一方的行为造成了另一方的负债感,另一方会运用类似的行为来消除负债感。一个人如果接受了人家的恩惠却不回报,在社会中是非常不受欢迎的。

在生活中,互惠原理还表现为,人们经常会以相同的方式,回报他人为自己所付出的一切,即行为孕育同样的行为,友善孕育同样的友善,付出也会孕育同样的付出。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样对待你。因为,当人们给予他人好处后,他人心中会有负债感,并且希望能够通过同一方式或者其他方式还这份人情。所以,有时候适当吃小亏的人,往往能够获得长远的利益。

小明是一个用心经营服装店的店主,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他将自己的一家小店扩展出五家分店,迅速成为当地服装行业的龙头。他做服装生意秉承两个原则:一是“以量制价,物美价廉”;二是有着一套较好的互惠模式。如客人A在商店购买到物美价廉的货物后,如果能够介绍客人B购买货物,那么客人A将会得到一张打折卡,客人B介绍客人C,客人B也会得到打折卡,循序渐进地进行,在商店获得利润的同时,客人也会因得到商店给予的利益,激发介绍朋友的欲望,从而促进商店的消费。

小明这种看似吃亏的促销方式,其实巧妙地运用了心理学中的互惠原则:把实惠送给顾客,同时使顾客自发地为自己介绍客户。

互惠原理的威力在于,即使是一个陌生人,或者是一个不讨人喜欢或不受人欢迎的人,如果先施予我们一点小小的恩惠,然后再提出自己的要求,也会大大提高我们答应这个要求的可能。

这个使我们产生负债感的恩惠并不一定是我们主动要求的,它完全可以是强加到我们头上的。而即使这个好处是不请自来的,这种负债的感觉还是照样存在。

我们接受恩惠的义务感削弱了自己的选择能力,把决定我们会对谁负债的控制权交到了别人的手里。

所以很多时候,会产生这样一种不对称,所有真正的选择都在主动施予恩惠的人手里:他选择了最初的恩惠,他也选择了恩惠被回报的方式。

郭峰是一家外企的白领,有着稳定的工作和不错的收入。他爱上了和他同一个学校毕业的林曼。为了追求林曼,他送花、请吃饭、出去游玩……几乎一切追女孩子的办法都用上了,但仍然没有打动林曼的芳心。后来,郭峰了解到林曼是一个孝顺的女孩,生活中很多事情她都会征求妈妈的建议。于是,郭峰借着坐车让座的机会,认识了林曼的妈妈。经过一段时间熟悉后,郭峰经常替林曼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有时还会买些好吃的东西送给老人家,林曼妈妈对郭峰很喜欢。当老人得知他没有女朋友后,有意地提到自己的女儿,还说要介绍他们认识。结果,郭峰成功地追求到了林曼。

也许有人认为郭峰的做法是别有用心,但是我们无法否认郭峰的方法很有效果。他巧妙而灵活地借助心理学中的互惠原则,为自己赢得了爱情。从这一点来说,他是一个成功者。世界就是这样,只有你先施恩于人,别人才可能给你回报。施恩会让对方对你产生负债感,在负债心理的影响下,对方会心甘情愿地为你提供你所需要的。

为什么互惠原理有如此威力?关键就在于那种令人难以忍受的负债感。由于互惠原理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种负债感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副迫不及待要卸下的重担。一旦受惠于人,就如同芒刺在身,浑身都不自在。而我们之所以会痛痛快快地给出比我们所收到的多得多的一切,就是为了尽快使自己从这样的心理重压下获得解放。

互惠原理这个根深蒂固的社会规则对个人来说就是一把双刃剑,你可以利用它来达到你的目的,当然你也会成为别人的目的,如果这个目的是别人需要的也是你需要的,那么互惠就成了一种良性的互动。 wh464x2fpGY7drrrru4DdhOuz8nEnhXyJtg4jN8Lvjvg93uoF3WIh5fovvQ6Vur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