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 第三章 |

人与姓名,一生相伴

名字是与历史、社会、文化联系在一起的。名字与人的一生相随相伴,进而影响着人的一生。人生是有意义的,与人相伴一生的名字同样也是有意义的。

金榜题名,人皆向往,名落孙山,世人皆叹;名垂史册,美名远扬,人人羡慕,人人敬仰;名誉扫地,臭名昭著,则世人唾弃。

名字与人的关系就好比树与根的关系,但名字与人毕竟是两码事,人生命运不会由此决定。一个人的名字能否万代流传,关键还在于人,是人留名。

然而,“不怕生坏相,就怕起坏名”。此话深刻反映出中国人对起名的关心和重视,也说明了人名与受名者的人生、命运有着密切的关联。

因此说,起名不仅是起名者所创造的一种指代人的特定符号,还是对个人、家庭、家族乃至社会担负起的重要责任。

爱而呼之——小名

1.什么是小名

天下父母无不钟爱自己的孩子,其表现之一便是给他取一个亲昵的小名。小名,或叫乳名、奶名、小字,是父母为初生的孩子所起的名字,便于口头叫唤,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和民间习惯。小名是非正式的名字,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习俗和叫法。例如,农村的孩子叫幺妹、脚盆、狗儿、香巴等,城里的孩子叫娟娟、娜娜、乔乔、倩倩等。

有一个人,从小在乡下生活,家里人一直叫她“幺妹”,以至于现在成了母亲,回到娘家仍被唤做“幺妹”。一般来说,小名是孩提时期一个人用的名字,成人之后多弃之不用。不仅平头百姓如此,即便是古代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为人之初,也多曾有过难登大雅之堂的小名。雄才大略的魏武帝曹操,小名阿瞒。宋代词人辛弃疾有名句“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句中的“寄奴”,即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小名。明太祖朱元璋,小名重八。风流倜傥的汉赋大家司马相如,小名犬子。耿介淡泊的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小名溪狗。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的东晋画家顾恺之,小名虎头。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小名官奴。宋朝名相王安石,小名却叫粗鄙不堪的獾郎。女子也是同样,汉武帝皇后小名阿娇。唐中宗最小的女儿安乐公主出生后,中宗十分怜爱,“解衣以褓之”,因而给她取个小名“裹儿”。

现代史上的一些著名人物,也多有小名:郭沫若因为母亲受胎时梦见被豹子咬住左手而惊醒,所以他的小名叫文豹。彭德怀小名真伢子。廖承志小时候长得胖乎乎,所以小名肥仔。阎锡山小名万喜子。

2.小名的主要特征

小名的主要特征之一是鄙俗粗野。马来西亚学者萧遥天说得好:“它的鄙俗粗野和绰号的鄙俗粗野味道不同,绰号多意在讽刺调侃,而小名则最难听处正洋溢着父母的真爱。”

同样体现父母之爱的,是反其意而用字,父母希望孩子聪明伶俐,却故意起名“傻蛋”“丑货”。

鲁迅有一则故事出自宋朝笔记小说《道山清话》,“道学先生”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六一居士。他同韩愈一样,从来不信佛,可是他给自己的小儿子取的乳名却叫“和尚”。

有人感到不理解,便去问他:“你既然不信佛,为何又用‘和尚’做小儿子的乳名呢?”

欧阳修回答说:“正因为我看不起佛学,所以才为小儿命名‘和尚’,正像人们看不起牛儿、狗儿,却以此命名自己的孩子一样。”

3.小名与大名的区别

一般来说,小名与大名有明显的区别:一是小名前缀“阿”、“小”等。如阿香、阿斗、阿牛、小雪、小米、小羊、小三等;二是小名后缀“子”、“奴”、“儿”等字,如“林子”、“三子”、“寄奴”(宋武帝刘裕)、“车儿”(宋文帝刘义隆)、“练儿”(梁武帝萧衍)、“客儿”(南朝诗人谢灵运)等;三是小名多用叠字,如欢欢、佳佳、刚刚、倩倩等。

小名一般是在家庭内部使用,体现的是骨肉之情,天伦之乐,或者在好朋友之间使用,表示相互关系亲密无间。唐人陆龟蒙撰《小名录》,辑秦至隋各代人物小名。宋张邦畿亦有《待儿小名录拾遗》。小名虽然不属正式名号,但也并不是只在家人中、口头上流传,它还往往载诸典籍。像北魏司徒崔浩,小名桃简,《魏书·崔浩传》里有“浩小名桃简,颐小名周几”的记载。东汉护军司马傅燮的儿子傅斡,小名别成。

个性特征——大名

1.什么叫大名

大名,也叫训名、学名、谱名、本名,是孩子长大后取代小名而用的正式名字。

谱名即指族谱名。在旧时代,每个家族都要修谱,家族中生下一个孩子,便要取一个名字,写入族谱中。取谱名有一定的规矩,最重要的一条是按辈分用字。这就是所谓的“字辈”。一个谱名在结构上可以分为三部分:姓、字辈、名。正规的排法也是以“姓+字辈+名”为顺序排的,如康(姓)贻(字辈)勇(名),其弟名康(姓)贻(字辈)刚(名)。也有个别的把字辈放在最后,如高(姓)凌(名)志(字辈),其弟名高(姓)宏(名)志(字辈)。

因此,属于同一个家族的同辈人,在谱名上有两个字(即姓和字)是相同的。如毛泽东的弟弟毛泽民、毛泽建,都属“泽”字辈。

2.字辈谱的排列

一般每个家族都有一个字辈谱,这种字辈谱通常是一段诗文。如山东曲阜孔府的字辈谱排列为:希言公彦承宏闻贞尚衍兴毓传继广照宪庆繁祥令德惟垂佑钛绍念显扬;贵州普定一支康氏家族的字辈谱排列为:狮子庭文德大众登朝贻祖穆荣显庆世福永宏星道生崇本离强吉卫何来;江西九江某地的吴姓家族字辈谱排列为:伦常呈瑞家敦厚做英雄孝友祯祥集熙康治理通书香延祖泽华耀正兴丰。这种序列由家族的祖先预先排定,然后一辈一字,世代相传,后代不得随意更改。每一代人起名都按字辈规定起名,表达祖祖辈辈对子孙后代的期望。

许多人以谱名作为学名和本名,也有在谱名之外,另取学名或本名的。另起名有时是因为本人、家长或老师认为原来的谱名不合适而另取新名,也有的是根据命相学、五行命理的说法,缺水、缺木,因而改名加以补救的。鲁迅在小说《故乡》中,就曾涉及用五行起名的方式。

因此,我们中国人,尤其是长年居住海外的华夏子孙更热衷于寻根问祖,他们往往就是依据家族谱和字辈谱来寻找自己的根脉。

古代成人的正式称谓——字

1.古人姓、名、字三者的关系

当今的中国人,习惯用一姓一名,但在古代,人们的姓名并不如此简单。一般情况下,除了姓和名之外,还有字、号等。

人们经常说的名字,在古代包括姓、名、字三部分,三者都有各自的作用和功能,是三个独立而又互相依存的整体。

古人刚出生不久就要起名,长大之后要取字,两者联合起来,通称为名字。关于二者的作用,《颜氏家训》中说:“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意为名是用来区分彼此的,字则是示德的。二者的性质不同,用途也不同。

2.古人的取字方法

取字始于西周初年,助周武王灭纣的姜尚(吕尚),传说他是姜姓部族族长,世称姜太公,字望;一说字子牙,他是第一个取字的名人。

通常说来,古时候,名是阶段性的称呼,小时候称呼小名,长大后叫大名。古制中男子二十加冠、女子十五及笄时,表示已经长大成人,将要在社会上与人交往,所以就要在“名”之后,再加“字”。

在周代,取字还与财产地位相关,取字是贵族家庭和知识分子阶层的事,穷困无着落、目不识丁的平民百姓对此是不关注的。

贵族男子字之前通常加“伯、仲、叔、季”表排行,字的后面加“父”、“甫”表性别,并美其名,成为字的一个部分。如屈原的父亲伯庸,他的完整称呼是屈伯庸父,其中屈是姓氏,伯是排行,庸是字,父是男子的美称。还有如伯禽父、仲山甫、仲尼父等。

周代贵族女子的前面加姓,姓的前面加“孟(伯)、仲、叔、季”表排行,字的后边加上“母”、“女”表示性别,也成为字的一部分,如孟妊车母、中(仲)姑义母等。

古代普通人家的男女通常不用性别和排行取字,排行与性别都与地位和财产有关。

另外,有学问、有地位的人,通常在字的前后加上表敬称的“子”。例如,春秋时期的政治家公孙侨,也叫公孙成子,是为郑国贵族,取字子产,又字子美,其父为郑国大司马,表字子国。

有了字,名便成为应该避讳的东西,相称时则只能称字而不能称名。简而言之,名是在家庭内叫的,字是供外人叫的,人际交往通常称呼字而不称呼名,称人之字就是敬其名。

多数情况下,名与字的组合,共同构成了一个人的代号,尽管用途各不相同,但二者之间还是存在一定联系的。古人大多因名取字,名与字内容丝毫不相干的情况几乎没有。

三国时期的蜀国名将张飞,字翼德,“飞”是名,“翼德”则是对“飞”的解释,因为“飞”就是“翼之德”(翅膀扇动而造就的功德)。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名与字联系紧密,“居易”是因,“乐天”是果。只有居处平安宁静,才能知命而乐天。

有些人在取字时往往效仿古人,取字思诚、士则、思贤等;或取字寄托对当事人的殷切期望,如取字温叟(长寿不夭折)等,无不具有深刻含义。

另外,还有些人按照自己的心愿随意取字,实际上是另取一名,有很强的随意性。例如,北宋画家米蒂的长子米友仁,人称“小米”,他的原名“伊”,小名叫“寅哥”,又名“鳌儿”。北宋著名的诗人黄庭坚(米蒂的好友)戏称米友仁为“虎儿”,还赠给他古印并诗:“我有元晖古印章……教字元晖继阿章(米蒂的名)。”米友仁便摘取诗中之词,取字元晖。

取字起初属于贵族阶层的特权,后来逐渐扩展成为知识分子阶层的事,而一般的下层还不能享有这个权利,宋代曾经有明令,不允许下层社会之人取字。

到明清时期,平民百姓、官僚乡绅,三教九流等几乎人人有字。尽管一般平民取字会遭到文人、士大夫的讽刺,然而取字的习俗仍能得到普遍推广。

值得一提的是,秦汉及其之后,历史上的一些才女都有各自的字,诸如西汉王嫱字昭君;东汉班昭字惠班、蔡琰字文姬;唐代薛涛字洪度、鱼玄机字幼微;宋朝谢金莲字素秋等。

不过,有字的女性,只局限于贵族或上层女子。当女子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许配人家时,要把垂发挽在头顶,用笄别住,同时为她取字。这种礼制,在秦汉后期并没有继承下来。一般女性自幼年到成年,仅有一个小名,也叫闺名。

新中国成立以后,人们的诸多观念都在发生变化,字被看作是人名的“蛇足”,将取字视为一种迂腐的表现。于是,名字越来越简化,逐渐将字省去了。

名外之名——号

1.什么是号

“号”又叫“外号”,是除名、字外的又一种对人的称谓。号是一种别名,旧时的文人、江湖游侠、和尚道士等通常都有号。号包括“外号”、“绰号”、“诨号”等。

“外号”一般反映当事人的外貌、性格等特点,如《水浒》里的宋江外号“及时雨”,杨志外号“青面兽”等。外号还有言志作用,表示志趣、爱好、理想等功能。这里主要叙述古代文人的“号”,把它和“绰号”分开来讲。

“号”的蕴意有褒贬之别,例如:某医生因其给患者做手术的技术高明,被人赐予“神刀”,此雅号就是人们对医生的高度赞美。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里的神医胡青牛,外号“蝶谷医仙”,誉其医术高超。

2.古人如何取号

古代文人通常是自己取号,如××居士,××山人,××翁,以示清高,不入浊世。如梁启超就有两个号,年轻时以“任公”为号抒发其救国大志。“任公”典出《庄子·杂篇·外物第二十六》:“古有善捕巨鱼的任公,用大钩粗帛做钓具,以五十头牛为钓饵,蹲在会稽,下钩东海,待大鱼吞钩,牵动鱼钩在海中挣扎,千里之内都受震动。”后人即以“任公钓鱼”比喻豪迈的举止或远大的抱负。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逃亡日本,又以“饮冰室主人”为号喻其忧国之心。饮冰,形容惶恐焦灼。典出《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意思是说,早晨接收诏命后,暮夕饮冰水,说明内心恐惧忧愁,焦灼不安。

梁启超为两个儿子起名,他们果然也都颇有名气:长子名梁思成(1901-1972),为著名建筑学家,中科院学部委员;次子名梁思永(1904-1954),为著名考古学家,曾任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对新石器时代和商代考古有重要贡献。

北宋诗人林逋(960-1028),字君复。他一直在孤山过隐居生活,终生无官、无妻、无子,常以梅花、仙鹤为伴,因而人称“梅妻鹤子”。同时,该号也表达了他的淡泊情趣。

号并非中国所独有,自古以来,“号”就是世界各国共有的民俗文化之一,“号”的生命力直到今天仍然十分旺盛。“号”绝大多数是由别人根据当事人的外貌、性格、特长、嗜好、生理特征、行为等特点而起的。

南朝齐梁的道教思想家、药物学家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陶弘景年轻时抱着“一事不知,以为深耻”的态度,勤奋学习,读书万余卷。他博览广学,人如其字“通明”,精通天文、地理、医药、历算,善棋琴,工草隶。未满20岁,他就因知识渊博,被齐高帝聘为诸王侍读,官至左殿卫中将军。但他看淡名利,36岁便辞官归隐。梁武帝即位后,凡有国家大事难以决策时,都要派人入山,询求陶弘景的意见,当时人们称他为“山中宰相”。

他辞官归隐句容(今属江苏)句曲山修炼采药,山有金陵洞穴,方圆150里,名曰华阳洞山。因此,他自号“华阳隐居”,晚年又号“华阳真逸”、“华阳真人”。

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晚年有一号——“六一居士”,并把自己的读诗札记称做《六一诗话》,把自己的一些著作编为《居士集》。

“六一”,古代曾有“天一地六”之说,即天为一统,地有上下东南西北。“六一”实则包括了天地空间。

晚清学者辜鸿铭(1856-1928),福建同安人,名汤生,鸿铭是他的字,后人多称其字而很少用他的名。

晚年辜鸿铭自号“东西南北老人”。这个自号概括了其丰富的人生经历。他祖籍福建同安,出生于“南”亚马来西亚的槟榔屿;青少年时代受教育于“西”方的英国;长期居住“北”京,就任北京大学教授;1924年后又应日本大东文化协会邀请,前往日本“东”京帝国大学讲学。这“东西南北”,构成了他的人生轨迹。

再如,北宋词人张先(990-1078),字子野。据《后山诗话》载,“张先善著词,有云:‘云破月来花弄影’,‘帘压卷花影’,‘堕风絮无影’。世称诵之,号张三影”。他写词常喜欢用“影”字来描绘景物中的朦胧美,为此诗坛友人送他一个雅号“张三影”,因他官任郎中,又称“三影郎中”。他也常以“张三影”自称。

历代名人的号如:

杜甫——号少陵野

唐寅——号江南第一风流才子

辛弃疾——号稼轩

吴承恩——号射阳山人

邹容——号革命军中马前卒

苏轼——号东坡居士

欧阳修——号醉翁

罗贯中——号湖海山人

王夫之——号南岳卖姜翁

陆游——号放翁

3.幽默与戏谑——绰号

绰号,又叫诨名,是社会交往中常见的语言现象。与人的正式名称相比,大部分绰号形象、幽默、戏谑,不失为生活的趣味添加剂。如以某人品性或生理特征为绰号,“竹竿”(意指高个子)、“麻子”等。

如文学巨匠鲁迅所说,绰号是“传神的写意画”,“并不细画须眉,并不写上名字,不过寥寥几笔,而神情毕肖,只要见过被画者的人,一看就知道这是谁:夸张了这人的特长——不论优点或弱点,却更知道这是谁”。

《水浒》中的梁山好汉一百零八将,人人都有一个精彩的绰号:“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花和尚”鲁智深、“玉麒麟”卢俊义、“神行太保”戴宗、“浪里白条”张顺、“霹雳火”秦明、“鼓上蚤”时迁、“一丈青”扈三娘等。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些妇孺皆知的绰号,为民除害、替天行道的梁山好汉绝不会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如此鲜活的印象,使人们有口皆碑,津津乐道。

《红楼梦》里的人物,也有传神的绰号。用兴儿的话说,寡妇奶奶绰号是“大菩萨”,“第一个善德的人”。二姑娘绰号叫“二木头”,戳一针也不知道“哎呀”一声。三姑娘绰号是“玫瑰花”,“又红又香,无人不爱的,只是有刺戳手!”

时值当今,也有些人热衷于互相起“绰号”,其意义有褒有贬。如“大头”、“假姑娘”、“阿鼠”、“探长”等。

无论古代或现代生活里,起绰号、叫绰号,都是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绰号与姓名、字、号的本质区别在于:姓名、字、号或由长辈取,或由自己定,但都是本人接受、承认的;而绰号则是由旁人根据你的某种特征给他们留下的认知印象而决定,不管你本人是否接受、承认,它都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流传开来。

给人起绰号、对人称绰号,不仅需要有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动机,还要看对象、讲感情。即便给人起的是谴责性的绰号,也不能伤人自尊,使人生气,以达到在笑声和戏谑中受教育的目的。

4.非常情况之名——代号与化名

在某种特定的境遇里,人们不便或者不许可使用自己的真实姓名,便只好“改名换姓”,另取代号、化名。在历史和现实中,这样的情形时时可见。

战争年代使用代号,是为了便于保守军事秘密,特别是做间谍工作的,更必须有代号。

电影《林海雪原》的主人公、年轻英俊的团参谋长少剑波,他在小分队里,被称作“203首长”。这“203”,就是少剑波的代号。战争年代,不仅像少剑波这样的中级指挥员有代号,而且比他的地位高得多的统帅部成员,也有各自的代号。东北人民解放军(即原来的东北野战军、第四野战军)的司令员林彪、政委罗荣桓、参谋长刘亚楼,代号分别为101、102、103。为了保密,这仅限于“东总”指挥机关里的人知道哪个代号代表谁。

另外,在并不需要保密的情况下,人们也常常使用代号,则是出于方便管理的目的。例如,召开运动会,所有参赛的运动员,都有一个编号。赛场工作人员点名时,只叫“某某号”,而不称呼张三、李四的名字。

在高科技发达的今天,计算机的应用日益普及。由于计算机识别对于数码的敏感要大大优于汉字,所以在人事管理电脑系统中,每一个人的姓名都被一组数码置换,该组数码就是某人的代号。

如此说来,代号和姓名仿佛相差很远。其实,它只能在那些特殊的环境、场合取代姓名的作用。就此而论,代号的使用,就比不上化名了。化名同样也具有保密的功用,而且其形式与真实的姓名完全相同,因而就更有隐蔽性、迷惑性,更有利于保密。

化名,也就是改名。因为不同的原因,改名的目的和意义也不一样。古人一般是不改名的,因为姓名是父母取的,即所谓“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但在特殊情况下,或为躲避迫害,才不得不更名改姓或埋名隐姓。范雎化名即为一例。

战国时代的魏人范雎(?-前255),字叔。据《史记》载,他因事为须贾所诬陷,被魏国丞相魏齐派人打得皮开肉绽,几乎丧生。在朋友的帮助下,他改名“张禄”,逃亡到秦国,游说秦昭王,得其信任,出任相国,并以张禄之名闻名于世。

在一些特别场合,人们并没有生命之虞,但为了某一特殊的需要,也会使用化名。如在商场,为保守商业机密,可以将参加制订策略的有关人员,统一使用化名,等到项目完成后,再恢复其真实姓名。

化名和代号的使用,共同点都是为了将某人的真实身份隐瞒起来。因而有时化名直接由代号演绎而成。

无论过去还是将来,使用代号和化名都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起名现象。

5.佛道之号

和尚有法名,道士有道名,凡出家为僧、为尼,寺庙的长老都要给他取一个法名,如“通惠”、“三藏”、“鉴真”、“海灯”、“惠海”、“圆觉”。这些法名大多来自于佛家的典籍、教义中的用词。另外,各宗派亦有字辈谱,每一辈须取谱中一字。如禅宗的字辈谱为:

智慧清净

道德国明

真如性海

寂照普通

道士的道名如“太真”、“灵素”之类。道教的名宗派亦有按辈起名的规矩,如混元派字辈谱为:

混元乾坤祖

天地日月星

三教诸圣师

金木水火土

6.从宫廷到民间——封号、谥号、称号

封号、谥号是古代帝王授予的一种称号,如封某个儿子为“太子”,封某个功臣为“××侯”,封某个女人为“××夫人”,都称为封号。谥号是对死者的追认,如宋代的包拯,谥号为“孝肃”;清代的林则徐,谥号为“文忠”。

据记载,周朝时人们就已经开始取号,《周礼》解释说:“号为尊其名,更为美称焉。”也就是说,号是对人的名字的尊称或美称,起号之人早期多为圣贤、隐士、文人。例如:老子,字伯阳,号广成子;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诸葛亮,别号卧龙等。

古代,皇帝的儿子一般用带“王”的封号,例如,唐太宗的儿子李承乾被封为“恒山王”,女儿则用带“公主”二字的封号,如“文成公主”。

“号”有的是人活着时候被封的,如诸葛亮号为武乡侯,另有别号卧龙先生;张良号为“留侯”。号也有的是在人死后被追封的,称为“谥号”,例如诸葛亮的谥号为“忠武侯”,欧阳修的谥号为“文忠”。

古代号的作用有的是表明等级,如“王”、“公主”;有的是表示功绩,如刘子项号为平西将军,王延之号为镇南将军;有的是评价个人生平行为,如唐朝皇帝李世民的谥号为“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具有歌功颂德的作用。

称号,如王羲之被称为“书圣”,孙思邈被称为“药王”,神农氏被称为“炎帝”,轩辕氏被称为“黄帝”等。

除了宫廷,民间有些名人的称号是后人给加的,如“大成至圣先师”是孔子的号,又如“诗圣”、“药圣”、“茶圣”等。

再如东汉末年医学家华佗(?-208),他与三国时政治家曹操(155-220)是同时代人又是同乡。华佗在中国医学史上就有“神医”之称。

时至今日,如“劳动模范”、“战斗英雄”等,都是称号。

7.帝王——微号、庙号、年号

在封建社会,“九五至尊”的皇帝,不仅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而且还有着冠冕堂皇的徽号、庙号、年号,这些是封建皇帝的专利,成为皇权的象征。徽号是用以称颂帝王功德的。如汉代开国皇帝刘邦的徽号是“太高祖皇帝”,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徽号是“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庙号表示一位帝王在宗庙之名号,如高祖、太宗、玄宗,一般称呼是在庙号前加上朝代名,如“汉高祖”刘邦,“唐太宗”李世民,“明太祖”朱元璋等。

年号是纪年用的。古时每一个皇帝即位,从即位这一年起,都要立一个新号,如“嘉靖元年”,一直到他死去,然后另一位皇帝即位,又立一个新的年号。如果一个皇帝在位20年,则在这20年中,每一年都按他的年号纪年。如清圣祖的年号为“康熙”,在位61年,他在位期间,便有“康熙三年、康熙十八年”等。由于明代以前的皇帝常常于在位期间更改年号,所以史书上多以庙号称呼他们,如“唐玄宗”、“唐太宗”等。明代以后,实行一帝一号制,一个皇帝只用一个年号,故而史书上多以年号称呼他们,如“嘉靖皇帝”、“乾隆皇帝”、“光绪皇帝”。

8.类群统称——群体之名

个体的人有独自的姓氏名号,群体的人也往往因为某一方面的特殊关系或者相同特性而拥有一个共同的代称。一般情况下,这种群体代称不可能自封,而是约定俗成,并且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才得以流行于世。在学习中国历史文化时,我们常常会遇到这一类群体代称,如果不了解它们的具体所指,就会陷入茫然与困惑之中,以致不知所云。

群体统称的组成形式多种多样。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

(1)以数字总括

三皇:传说中的三位远古帝王。

五帝:传说中的五位远古帝王。

三曹:曹操及其子曹丕、曹植的合称。父子三人不仅政治地位显赫,而且在文学上均有精深的造诣。

三苏:北宋文学家苏洵及其子苏轼、苏辙的合称。洵称“老苏”,轼称“大苏”,辙称“小苏”。

二程:北宋大儒程颢、程颐兄弟的合称。他们是理学的奠基人,因居洛阳,其学又称“洛学”。

(2)以姓氏联缀

孔孟: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大思想家再传弟子、儒学重要传人孔丘及受业于其思想的教育家孟轲的合称。

老庄:道家学说的创始人老子及其继承者庄子(名周,字子休)的合称。

高岑:中唐诗人高适、岑参的合称,二人的作品风格相近,同以边塞诗著称。

陆王:宋明之时心学家陆九渊、王阳明的合称。

(3)以年代统属

唐宋八大家:明朝初年,朱右选编唐宋两代8位散文大家的作品,成《八先生文集》。入选者有唐人韩愈、柳宗元,宋人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其后不久,茅坤又选辑8人作品为《唐宋八大家文钞》,8人由此而被人们尊为“唐宋八大家”。

戊戌六君子: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推翻新政,严令搜捕维新派和帝党人士。28日,谭嗣同、康广仁、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6人遇难于北京菜市口,史称“戊戌六君子”。

(4)以身份归属

竹林七贤:魏晋时期,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等名士,“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他们尚清谈,耻入仕,以避世放诞的行为,与司马氏政权相对抗,被称为“竹林七贤”。

苏门四学士: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同出苏轼门下,时人称为“苏门四学士”。

从以上各代的取名习俗上,可以看出不同时代不同潮流对取名有巨大的影响。

古代取名的礼仪

在中国礼仪文化系统中,取名礼仪,是非常有特色的组成部分。王室贵族的命名格外注重等级、身分的区别。一般的老百姓,这方面的讲究就相对简单多了。但是在孩子出生满三个月时命名这一点上,则没有区别。“子生三月,则父名之于祖庙。”为什么要等到“生子三月之末”命名?是因为这时的小孩已能左顾右盼,能发出笑声,能与人交流,“故因其始有知而名之”。

1.卜名

上古时代,王族生子,由卜官占卜吉凶,并以之命名,是为“卜名”。关于这方面情况的典籍记载有:“太子生而泣。太师吹铜曰:‘声中某律’。太宰曰:‘滋味上某’。然后卜名。”“太卜曰:‘命云某’,然后卜王太子名。”屈原的名,一说就由卜名而来。闻一多解释《离骚》中“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两句,认为其中的“肇”是“兆”的通假字,即根据占卜的兆象,给孩子命名。

2.抓周

与命名有相关的民间礼俗,还有“抓周”,也有的地方称“试周”、“试儿”——父母在儿女周岁时,陈列各种物品,任其抓取,以预测将来的志向、爱好。《颜氏家训·风操》记载:

江南风俗,儿生一期,为制新衣,盥浴装饰,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刀尺针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愚智,名之为试儿。

于是,有的父母便以孩子抓周时的表现为根据,为孩子命名。儒雅渊博的学者钱钟书的名字,就是据此而来。“抓周”时,钱钟书别的一概不取,唯是把住书本不放。他的祖父、伯父和父亲十分高兴,于是,父亲为他正式取名“钟书”。

3.偷名

与借名的用意相同,但做法不同的,有所谓“偷名”。关于“偷名”有这样的记载:“先探之某家人丁兴旺,请人向某家偷一饭碗及筷。偷时如为其家所觉,则云不到,复更人去偷。偷名者返时,儿母抱小孩于门前迎接,称为接名。偷名者呼名,儿母即代儿应之,以为偷取名后,自此可无灾病矣。”

4.撞名

与上述体现主观意志较浓的卜名、借名、偷名不同,更体现客观性、随机性的是“撞名”。具体方法是:择黄道吉日,在大路旁陈列果品,焚香烧钱,等候行人路过。第一个路过的人,便被认为小孩的干爹或干妈,奉上果品,求其认继。这人无论如何不得推却,必须接受,并且同意小孩随己之姓,另换一名。周作人回忆鲁迅小时得名的情形,与这种“撞名”之法十分类似:鲁迅出生时,祖父正在作“京官”。接到家信的那一天,遇有客人来访,便用那客人的姓来做名字,“大概取个吉利的兆头,因为那些来客反正是什么官员,即使是穷翰林也罢,总是有功名的。”鲁迅小名“阿张”,就是因为那天来的正是张姓的客人。“然后再找同音异义的字取作‘书名’,乃是樟寿二字,号曰‘豫山’,取义于豫章。”

5.借名

孩童生命嫩弱,为了去病灾、保平安,民间有“借名”风俗。

广东曲江地区便是一例:曲江之北有大山二,一狮子山,一即象山。两山相接处有石门,乡人称为双石门,为曲江通海之道。一般乡愚呼之为石公。有时小儿啼哭不安,即选择黄道吉日,备乡糕、果品、素斋、纸钱、锡箔等等,至双石山借名。其名必嵌有石字。先用珠纸请道士书“双石成”或“石天保”等名字,至双石门,拈香祈祷后,将珠纸所书之名贴于石门上,沿路呼所取之名还家。俗传如此能使小儿强壮,易于长大。

借来的名,还要还回去。待小儿成年嫁娶后,带上香烛、糕果等,去双石门设祭,称为“还名”。

浙江南部地区,也有“借名”风俗。如拜山岩为干爹,“借名”中必有一“岩”字。清人石方洛作《且瓯歌》曰:“广岩亲爷,世灵钟。吾家生有人中龙,只恐造物忌人聪,愿把儿名附骥踪,儿复应呼岩亲翁。”

6.寄名

为了借助神佛僧道的法力来保佑孩子顺利长大成人,民间还有“寄名”的仪俗。寄名的习俗兴起于何时,还没有定论。不过,在明、清两朝,“寄名”就已经流行于世了。

在《金瓶梅》第三十九回中,西门庆因为儿子官儿“有些病痛儿”,便给他“寄名”于玉皇庙吴道官处。正月初九日,东门外玉皇庙“结彩宝幡,过街榜棚”整饬一新。西门庆行礼叩坛,吴道官诵毕经,“又将官哥儿的生日八字,另具一文书,奏名于三宝面前,取名叫做吴应元,永保富贵遐昌。”吴应元,就是官儿的寄名。

近代以后,寄名的仪俗依然存在。江苏吴县更是“此风全境皆然”。小孩患病,其父母便到庙里烧香拜佛,“用红布制一袋,置小儿庚于其中,俗名过寄袋,悬佛橱上。”此后,每逢年终,寺僧都要送饭菜到孩子家中,名曰年夜饭。过寄时,“僧为小儿取名,譬如神佛姓金,即取名金生、金寿等类。其亲并携小儿来庙拈香,呼神如寄爷。及至成年完婚后,乃将红布袋取回,名曰拔袋。” YwVr6RCXdfRR2TEe6iCPw0jtKC8IRXTzPvCTZxQt8QOY8TBGart98nY/jt4HAoy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