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 第二章 |

起名文化与风俗演变

《清稗类钞》中说:“名字所取,根于心意,沿于时尚,因时变迁。”姓名的形式和内容都随着历史的变化而变化,由散漫到规范,由简单到繁复,与时俱进,以适应社会交往方式的更新换代。

起名历史轨迹

名、字、号是一定时代的文化现象,它们反映出时代和社会的特征。相传,原始人在夜晚相遇,无法辨清对方,便要用口喊一个代号,以证实对方的身份,故“名”是从“夕”从“口”会意而来的字。名的作用是区别“我”和“他”。

在中国的历史上,各个时期都有它与众不同的命名方法和规范。商殷帝王是取地方名商辛为自己的名。

西汉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整个社会充满雄阔宏大、蓬勃向上的气象,这种向上的社会意识反映在命名上,就出现了用“超”、“彪”、“雄”、“霸”、“胜”、“武”等充满英雄主义和阳刚之气的词语来命名的现象。如班超、班彪、杨雄、黄霸、夏侯胜、苏武等。

当张道陵的道教盛行时,上层贵族和文人又沉迷其中,所以在起名上多用“之”、“道”等字,甚至父子三四代人的名中都用“之”字。如大书法家王羲之家族的成员,名为晏之、羲之、献之、胡之、耆之、羡之、彪之、彭之等。魏晋六朝人名常选用“之”字,如司马让之,刘式之,顾恺之、孔遥之。由当时士大夫对“之”字的毫不避讳,可窥出那时流行“之”字名的社会风气。

在王莽执政时,王莽实行双字名之禁,提倡单字名,在人们的观念中存在着对双字名的鄙视,当时的人认为起双字名给人以低贱的印象。王莽政权垮台后,取单字名的习惯一直延续了300多年,因此《后汉书》和《三国志》里面的人名几乎是清一色的单字名。

唐朝又流行表示排行的名字,如张十三建封,卫十八处士,朱十二娘,因此,杜甫的《草堂诗笺》中的称呼满眼都是行第名字。而唐代的女名多用“娘”字,如姜三娘,江十二娘,刘一娘,胡二娘,朱十二娘。

宋代,许多人都喜欢故作老气横秋之态。这种故作成熟稳健、悠然自得的社会心理影响到起名上,使得社会上流行表示老态意蕴的名字,具体表现在起名时多用“老”字、“叟”字和“翁”字等,如孟元老,刘辰翁,徐荣叟等。就连号称独步诗林的陆游,也得一时风气之先,自号“放翁”。

宋代时已有运用五行理论起名的方法。此法影响深远,鲁迅有一篇小说《故乡》,曾涉及用五行起名的方式。鲁迅在小说中描写道: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握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胯下逃走了。这少年便是闰土。

历史之水滚滚流进20世纪,清朝严复翻译的《天演论》风行一时,为知识界广泛接受,一时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成了最时髦的话题。这也明显影响到当时人们在起名上的倾向,如陈明字“竞存”,秋瑾字“竞雄”,胡适字“适之”,此外,还有李天择、张竞生等名字。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余年,起名之道也是五花八门,常常新式、旧式、半新半旧式同时并存。虽然如此,不同时期的名字依然有其“典型名字”,这是由时代特色所赋予和决定的。

1949年以来,中国人命名可以归纳成迥然有异的四种主要的类型:一种为传统式的人名;一种为标语口号式的人名;一种为诗意化的人名;一种为中西合璧式的人名。

从以上各代的起名习俗上,可以看出,不同时代不同潮流对起名有巨大的影响。

古人起名的习俗

古人总是试图通过名字来承载自己的志趣、追求、希望、抱负、排行、地位、吉祥、长寿等多方面的信息,因此,古人在起名字时,都尽量从字的音、形、义、阴阳五行、八卦等多方面考虑,从而能使自己的名字在他人的视觉、听觉和意念上留下良好的印象,使他人能领悟到当事人姓名的深刻蕴意。

古人起名的习俗,大概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光宗耀祖与强调道德规范

中国人在起名时非常看重伦理道德和功业,常以强调道德规范与建功立业的字入名,以“德”命名者有曹孟德、刘玄德、朱德;以“仁”命名者有曹仁、耿庆仁、王守仁、李宗仁;以“义”命名者有李义府、李义山、刘义隆、刘义庆等;以“忠”命名者如杨国忠、韩世忠、张献忠等;以“孝”命名者有郭奉孝、方孝孺等;以“信”命名者有韩信、李信等;以“谦”命名者有吕祖谦、于谦等;还有起字义为光宗耀祖的名字,如汤显祖、宗敬先等。

2.祈福

选择表示吉祥、福禄和预兆事业发达的字起名。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的,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所以古人在起名字时,具有强烈的情绪意义,借助命名表达对优裕生活和高贵地位的祈求,或者抒发命名者的情感,如李广利、刘传富、李开富、罗福寿、范新科、李福厚、唐殿魁、黄知榜、李秉贵、钱运高、孙寿康、孙元发等。

3.尊古敬宗

古人命名时也“信而好古”,表达出对古代文化制度和人物的敬仰,其具体方式是在名字前加上如希、尊、学、宗、敬等字作为自己的名字,如曹子舆,字希孟,此名来源于对孟子的景仰(孟子,名柯,字子舆);吴中旦,字希周,此名因仰慕周公旦而起;范学朱,字用晦,由宋代大理学家朱熹字“用晦”而来;雷渊,字希颜,由孔子的七十二弟子中的“颜回”之名而来。有些仰慕先贤古圣者,则直接在名字中间加仰、慕、宗等字,如钱宗尼,张慕渊,李敬舆,鲁希良,聂景白等。在敬宗方面,避讳自己的先祖与上司的名号,其一是汉族传统极讲辈分,故各家族都有谱辈口诀,以供后代排辈起名。其二是由汉族文化特殊性决定,汉姓承继父姓,然后再起一个本人的名字,在封建制度下,别说不能与自己的祖宗、上司同名,甚至连称呼的权利都受到限制。

据《清稗类钞》记载,慈禧垂帘听政时,一次新科进士廷考的试题为“麦天晨气润”,于是一个进士诗中用了“翠浪”二字。阅卷者见后,大为惊恐,原来慈禧小名叫翠妞儿,馆阁中应试,均避“翠”字。这份考卷诗文俱佳,所以有人拟为其周全,但京城俗语“浪”指妇女风骚,用“翠”字已犯忌讳,何况“翠”“浪”合用呢!倘进呈太后,恐触“圣怒”,没有人敢于担当,此卷遂被摈弃。为避慈禧之名的“国讳”,一个新科进士的前程就此断送。

4.消灾

通过起名表达消灾去病、逢凶化吉的愿望,如霍去病、洪秀全、辛弃疾等。咸丰年间,在广东花县诞生了一个男婴,起名为洪仁坤。洪仁坤长大后参加科举考试,接连三次名落孙山,第三次落榜后,他就病倒在家,卧床不起,久治不愈,为了使身体得以康复,改名叫洪秀全,他就是中国历史上太平天国革命的领导者。

5.添寿

人总是希望生命越长越好。古时生产力低下,人的平均寿命比今人短几十年。于是,古人对生命的执著和祝愿,有时也通过命名表现出来。所以在起名时喜用“寿”字,如毛延寿、张承寿、徐增寿、潘天寿等。另外,喜以延年、万年、永年、龟年,万龄、松龄、鹤龄为名字的人也很多。

6.双名制、多名制

在传统上,实用性的双名制和多名制广泛应用于中国汉族文人和少数民族中,成为人们的一种习俗。一些雅士、谋士、文人在著书立说,往来于社会各界时,常用笔名、艺名、别号;与亲朋好家交往时,多用诨号、小名;在官场上多以官职相称。在中国古代,汉族具有事实上的文化优势,少数民族不仅在政治、经济、教育、科学等方面与汉族融合,而且还在起名时实行汉族——本族双名制或多名制。双名制或多名制的使用,主要与适应环境、方便交际有关,在不同场合使用不同的名字以达到方便社会活动的实用性目的。

古人也有择“字”习惯。

古人的字与名有着密切的联系,字往往是名的解释或补充,二者互为表里。《颜氏家训》中有“名以正体,字以表德”之说。

20世纪以后出生的人,姓名都比较简单。在秉承先辈姓氏的前提下,取一字或二字作为名就算完事。对于他们来讲,“名字”是一个单纯词,意义不可再分割。

但是,在中国古代,名字包括“名”、“字”两部分,“名”与“字”各有各的功能和作用,既可各自独立,又可相互依存,不可混为一谈。

从周代开始,人们在名以外,又另取字。《周礼·檀弓》称:“幼名,冠字。”这句话的解释是:“始生三月而加名,故云幼名;年二十有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

“年二十有为父之道”时加“字”,当然是说男子;对于女子,则是“许嫁笄而字”,到了可以出嫁之时(15岁)加“字”。这一礼制,秦汉以后没有严格继承下来,不过在汉语系统里却影响深远。直到今天,说年轻女子尚未定亲者,人们还习惯用“待字闺中”的成语,就是这种古制的文化遗存。

中国人取字习俗从“五四”运动以后开始走向衰退,其原因是新文化运动对陈腐观念的冲击,人际交往中称名逐渐被人接受。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人取字习俗便自然消亡了,现在的人们对“字”逐渐陌生了。

人一出生就要起名,是为了分别彼此,否则便无法以独立身份进入既有的社会秩序系统之中。对小孩直呼其名,不会有什么顾忌;但直呼成年人的名,便显得不够尊重。取字,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所以,古人的名,主要用于自称;古人的字,主要用于他称。当然,也不是说所有的情况下都必须对人称字不称名,这要依对话双方的相互地位而定。彼此地位相当者,尊称别人用字不用名,谦称自己用名不用字;而长辈对晚辈、老师对学生、上级对下级,也可以称名而不称字,这样显得更亲切。如果说起名是为了分彼此,那么取字就是为了明尊卑。这是名与字功能的基本区别之一。

什么是姓名

姓名是代表人的符号,是人们彼此相区别联系的代号,现代中国人的姓名,是由姓和名两部分组成的。

姓,又叫姓氏。姓氏是血缘关系的标志,是表示家族系统的称号,为一个家族或部分有血缘关系的人所公用。但姓氏本身很复杂,有的姓氏出现很早,有的姓氏出现较迟,新的姓氏还在不断产生。

中华民族有文字可考的历史约四千余年。中国人的姓名,在文字创立之前的远古时代就已诞生。那时的人名,仅是个人的语言代号。文字产生之后,姓名才具有了个人文字标志的功能。

神话传说中的开天辟地的英雄、创世的巨人,他们的名字早在文字创立之前就流传在民间,只是到了文字产生之后,这些神话传说的名字才被整理出来,载入史册,如盘古、伏羲、女娲、神农、黄帝等。

从文字学的角度分析,姓,属于会意字,即利用已有的字,依据一定的逻辑加以组合,表示一个新的概念。在甲骨文、诅楚文(战国时秦国刻石文字)中,“姓”字即由女、生组合而成。在金文中,姓字由人、生组合而成。

可见,古代“姓”和“生”通用,有时还特指生子。东汉刘熙的《释名》说:“女生为姓,谓子也。”三国魏张揖的《广雅·释亲》说:“姓,子也。”清朝的王念孙对此作了更深入的研究:“姓者,生也,子孙之通称也。”就是说一个人生而有姓,同一血统的子孙同姓。

关于“姓”字的原始意义,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从女,从生,生亦声。”大意是说“姓”是与“生”俱来的,即人一生下来就有了“姓”。“姓”这个字是由“女”与“生”两部分构成的。女子所生为姓,生而有姓。这里的“女”,即“母”,“女”“生”,就是“生母”。人的生命是“生母”给予的,人的“姓”也要从“生母”,即“生母”姓什么,子女就是姓什么。姓名学的研究者一致认为,华夏之“姓”产生于远古的母系氏族公社的时期,“姓”字的创造,反映了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历史特点。

那时候,几个有血缘关系的成员组合成了原始集体——氏族。氏族就是同姓同祖的大家族。氏族里的男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当时“母亲”是最神圣的,而始祖母则是氏族的主持者和领导者,起着维系氏族血缘团结的重要作用。生活在母权制时代,“姓”自然要与母亲联系在一起,这就是姓从“生母”的历史根源,也是“姓”产生子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历史印记。

上古时期创立姓氏的主导思想是以生母为本位,以女性为核心。许多有关姓氏起源的传说以及最古老的一批姓氏用字,都是这个基本意识的反映或体现。

中国古人的名非常复杂。刚出生的孩子有小名,又叫乳名;以后要取正式名,或者叫大名、官名、学名;成年后又要取一个与名互为表里的字,又叫表字。一些学者或者有身份的人又有号,称为自号、别号;有的人还有绰号;和尚、道士有法号,道号;作家有笔名;搞戏剧舞蹈的有艺名;做大官的活着有封号、官号,死后有谥号;皇帝有尊号、徽号、年号、庙号、陵号。说到具体的人名,有一个字的单名,有两个字的双名,还有多字的名。又有表示辈分、支派、长幼的专门用字或偏旁。

各种各样的名字都有着各自的意义。中国人名是一种艺术学和心理学的完善结晶。

随着时间的发展,中国人的名字渐渐成为一种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结合,有着深刻的含义。中国人的名字(包括姓氏),多数是由二至四个汉字组成的。这些汉字,可以组词,连词成句;可以摹状,抒情,言志;可以比喻,象征,用典;可以美声,造型,斗智,其表达功能是丰富多彩的。

因此,在中国,人的名字绝对不是单纯的“称谓”、“符号”或“代号”。好的名字可以是一幅画,一首诗,一支歌,一篇座右铭,一声美好的祝福;也可以是一片理想的彩云,一道真理的闪电,一阵夏日凉风,一场心灵的春雨。有的名字凝结着伟人之志;有的名字深含着哲人之思;有的名字构思巧妙,闪耀着智慧的火花。好的名字音、形、义俱佳,智趣隽永,是具有千古不朽的魅力的艺术品。

姓从哪里来

陌生人相见打招呼,第一句话总是问:“您贵姓?”小说里的英雄好汉们敢作敢当,动辄宣称:“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常听到有人这样赌咒:“我要是如何如何,我就不姓……”

作为一个社会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每个人都很看重自己的姓。可是大多数人都并不清楚自己的姓从何而来。

要弄清“姓从何来”这个问题,首先得理解姓的原始意义。姓是源于同一女性始祖的族属共有的名称。现在小孩出世,一般随父姓。但在远古时代,人类主要以采集野果为生,女性是生产生活的主导者,在亲子关系的认定上,人们往往是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自然也就随母为姓了。也正因为如此,西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中所记载的最古老的姓,几乎都包含一个女字偏旁,如姬、姜、姒、嬴、妊、妃、好、姚等等。

在远古时代,血缘关系较近的人居住在一起,形成部落;部落与部落之间的血缘关系则较远,各个部落为了相互区别,就有了各自的名称,这种名称也就是姓的雏形。由此可见,从古至今,姓都不归哪一个人所独有,而是归一个群体共有。如现今中国的李姓、王姓、张姓,人口都在七八千万以上。

在“姓”出现之初,它仅仅是某一个母系群体的“公名”。而在上古时代人们的心目中,自身群体的公名的最便捷的来源主要有两个。

一是源于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地名,据《国语·晋语》记载,黄帝的姬姓源于其氏族居住区内的姬水,而炎帝的姜姓则源于姜水。

二是源于群体崇拜的图腾的名称。在混沌初开的上古时代,人类不了解自身的起源,不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每个氏族都与某一自然物或自然现象(如鸟兽、林木、土石、雷电等)存在着特殊的亲缘关系,从而将它们认作本氏族的祖先和保护神,作为图腾来崇拜。每一个氏族都有一种图腾,这个图腾就发展为后来的姓。

几乎每一个原始部落都有其图腾传说。于是,近代有些学者认为古代部落的姓全都来源于图腾,他们认为“姚”姓源于古人对桃的图腾崇拜,“姜”姓源于对羊的图腾崇拜,把“己”姓解释为以蛇或虫为图腾。这是毫无根据的。例如马姓,《汉书·马援传》载,马援先祖赵奢为赵将,号曰马服君。马服是山名,在邯郸西。赵奢的子孙可能先以“马服”为姓,后简化为马。况且,马姓的来源绝非单一,有的出自羌族,有的出自蒙古雍部,而回族马姓,则是由阿拉伯文译名简化而来。因此,不可简单地认为,姓就是图腾。中国史前的姓,有的并非来自氏族崇拜的图腾,如上文提到的姬、姜二姓就源于部落聚居地有关事物的名字。另一方面,有些已知的氏族图腾与它的姓没有关系,如商人子姓,就与其始祖前身玄鸟无关。

总之,中国远古时代的居民,在氏族名称或标记方面,有着自己的特点,那就是形成了姓这个形态。它是氏族的标志,却不包含氏族祖先这个含义,也没有对它的禁忌和崇拜。

作为某一群体的公名,姓的数量起初并不多。相传黄帝之子共25人,《国语》中记载“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苟、僖、佶、擐、依。”

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则认为,“言姓者,本于五帝,见于《春秋》者得二十有二”,即:妫、姒、子、姬、风、嬴、己、任、姑、祁、芈、曹、坛、董、姜、偃、归、曼、熊、隗、漆、允。

当今学者统计,周代见于文献的姓有34种,依其来源,可分为原生姓(如风、姜、姬、嬴、偃等)、分化姓(如姚、姒、妫等)和尚未考证出其起源的姓(如曼、归、熊、隗、怀、允、漆等)三组。

总之,先秦古姓约50个左右,是各代学者公认的。但是,目前我们正在使用的和曾经在历史上出现过的姓,却多达上万个。这么多的姓,是怎么来的呢?这就不得不提到“氏”的出现。

氏是怎样出现的

在现代人眼里,姓与氏似乎是同一的,没有区别。但是,在上古时代,姓与氏却有着严格的区别。宋代学者郑樵说:“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

从大的趋势上看,姓与氏,经历了一个由分立到合一的发展变化过程。少量的姓分化出众多的氏,而众多的氏又与姓相统一。

从文字学的角度分析,“氏”属于象形字。甲骨文和金文中都有这个字,而且写法基本一致。许慎认为这个字是像山岸崩塌之形,“氏崩声闻数百里”。清人朱骏声认为氏字的本义应为木本,即植物的根。弯曲的根叫氏,直形的根叫氐。林义光同朱而异许,指出氏字“不象山岸胁之形,本义当为根柢。姓氏之氏,亦由根柢之义引申。”简言之,人有姓氏,正如树有根本。

氏出现于史前,“五帝之前无帝号,有国者不称国,惟以名为氏。”

上古时代的姓与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简单地说,一姓可包括若干氏,这就是《通鉴·外纪》所谓“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换言之,姓是大宗的族号,氏是由大宗分出去的支系小宗的族号。大约到旧石器时代晚期,人们逐渐察觉了近亲之间发生性关系所生后代的人口素质十分低下,认识到“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的规律,并开始有意识地在性关系方面奉行族外婚的原则,“同姓不婚,恶不殖也”。郑樵说“姓所以别婚姻”,就是对此的总结。

随着社会生活的进化,人口的繁衍,活动区域的扩展,原有的氏族必然要发生分蘖,产生出数量越来越多的新的氏族,一个姓分化出若干个氏。与此同时,由于男子在社会生活中地位的上升,原本由母系计算的血缘关系,于是转换为由父系计算。这样一来,由姓分化出的氏,便成为由男性为中心的新的氏族的公名。因此,历史传说中的黄帝称轩辕氏,炎帝称烈山氏,尧称陶唐氏,舜称有虞氏,也就不是氏族领袖人物个人的私名,而是他们所在的氏族的公名。

大约在夏代,表示部落的氏逐渐消亡,而表示贵族宗族组织的氏开始出现。到了西周,表示部落的氏完全绝迹。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今天的姓,大多只能追溯到西周表示家族组织的氏。

西周、春秋时代,姓与氏开始分立。西周时期,姓的数量不超过50个。作为原始氏族之名的姓,此时已不再代表任何实体,而是仅作为人们对自己祖先所出氏族的一种追认。这时天子赐姓的制度,使贵族独占氏族名称使用权的现象合法化,并未增加新的姓。

在周代,“同姓不婚”的礼制实行得很严格。因此,确定婚姻关系之前,“男女辨姓”成为必要的程序。为了辨姓的便利,人们常将姓加在女子的称谓里,“妇人称国及姓”。与此形成相对应的则是“男人称氏”。氏标志着男子的身分地位,在西周宗法等级社会里,这一点是忽略不得的。

西周时代,姓、氏并存。一个姓即表示一个大宗族,表示一个父系嗣群。这个父系嗣群的分支,则以氏相称。周天子为姬姓,是当时天下的大宗,下属各个姬姓小宗,分别称鲁氏、卫氏、晋氏等等。《左传·定公四年》载:“分唐叔以大路、密须之鼓、阙巩、沽喜,怀姓九宗,职官五正,命以唐诰,而封于夏虚。”杜预解释“怀姓九宗”道:“九宗,一姓为九族也。”就此而论,姓与氏的关系,是统属和分支的关系,所以,“姓可以呼氏,氏不可以呼姓。”“氏一再传而可变,姓千万年而不变。”

西周是氏的数量大发展的时期。西周王室通过分封制度来建立和巩固自己的统治。每一次分封诸侯,既封土授民,又赐爵命氏。这就是《左传·隐公八年》记载的:“天子建德,周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周王室本为姬姓,被分封的各国诸侯与周天子同为姬姓后裔,但他们各自封国的名称,如鲁、晋、郑、吴、蔡、魏等等,又成为自己及其后裔的氏。(在周代,只有贵族才有姓氏,平民是没有姓氏的。在当时,“百姓”的含义并非指一般民众,而是指贵族,郑樵说“氏所以别贵贱”,就是对此而言。)于是,新的氏便源源不断地产生出来。

由姓分化出氏的情况,汉人应劭《风俗通·姓氏》归纳出九种类别:氏于号、氏于居、氏于事、氏于谥、氏于爵、氏于国、氏于官、氏于字、氏于职。郑樵《通志·氏族略序》细分为32类不同情况,其中比较重要的有:

以国名为氏。周文王的儿子管叔鲜封于管国,周武王的儿子唐叔虞封于晋国,于是前者成了管氏的始祖,后者成了晋氏的始祖。

以采邑为氏。与周王室分封诸侯相仿,诸侯又赐给从属于自己的卿、大夫可以世袭的田邑,这些卿、大夫便以田邑之名为氏,如刘、白、崔、鲍、费、范等。

以地为氏。有的氏族迁徙到新的居住地后,便以所居之地为氏。郑大夫子产居住在东里,其子孙于是以“东里”为氏。齐国的陈仲子本为世家,后来他辞去爵位,灌园在于陵,他的后裔便以“于陵”为氏。属于此类的氏还有东郭、南宫、西闾、北丘、百里等。

以祖父的字或名为氏。周代的制度规定,诸侯国君的玄孙不得再称公孙,而应以其祖父(即国君之子)的字为氏,施、游、孔、颜、董、袁等氏即属此类。如果其祖父没有字,那就用他的名为氏,这一类的氏有金、少、汤、童、展、苟、庆父、高阳等等。

以排行次第为氏。古时兄弟姊妹的排行常常以伯(或孟)、仲、叔、季为长幼之序。春秋时卫国大夫仲叔于奚的后代就用了“仲叔”作氏。

以官爵为氏。封官晋爵是很值得荣耀的,所以后人便把官爵的称呼拿来作氏。属于此类的氏有史、帅、军、司徒、司马、司空、王、公、侯等等。

以技艺为氏。有些从事某一专门技艺的家族,干脆以自己的职业为氏,像算卦的以“卜”为氏,杀猪宰羊的以“屠”为氏,制作瓶瓶罐罐的以“甄”为氏,唱戏的以“优”为氏(古时称唱戏艺人为唱优、优伶)等。

以德行为氏。少正卯在鲁国名声很大,孔子的门人称他为“鲁之闻人”。他的后代因此以“闻人”为氏。晋国赵衰跟随公子重耳颠沛流离十九年,终于促成他回国登位,即晋文公。赵衰不仅对公子重耳,而且对一般人也像冬天的太阳一样温暖,于是他的后裔就以“冬日”为氏。汉代的淮南王英布,年轻时犯罪,被黥刑(脸上刺字),他的后代不忌讳这一点,以“黥”为氏。

在众多的命氏方式中,氏于国、氏于字、氏于官、氏于邑四种,是最主要的。据《左传·隐公八年》记载:“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

由于宗法制度的存在,直到春秋末年,姓与氏的区别还是非常严格的。进入战国时代,社会动荡,“礼崩乐坏”,周王室的实力和威望江河日下,封邦建国、世卿世禄的宗法制度再也难以继续下去。“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昔日的公子王孙,多已沦落为平民。与此相应,以国、以邑为氏作为“别贵贱、显门第”的标志,也就失去了意义。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推行郡县制,阶级地缘政治从此取代氏族血缘政治,姓与氏的区别实质性地死亡了。司马迁在《史记》里说孔子“姓孔氏”,汉高祖“姓刘氏”,可见,到了西汉,姓即氏、氏即姓已经成为普遍的观念,姓、氏分久而合,重新归于统一。

中国姓氏简说

《百家姓》以“百家”为名,实收单姓408个,复姓30个,共计438个。《百家姓》以“赵”开头,是因为宋朝的皇帝是赵氏,“赵”自然成为“天下第一姓”,实际上,因皇权思想,不排在首位,《百家姓》的编者就有“欺君之罪”,会招致杀身之祸。又宋时钱俶相当于编者家乡的土皇帝,所以“钱”姓便排列第二。钱俶的妻子姓孙,狐假虎威,“孙”又排在第三。姓与氏有区别,姓起源于女系,氏起源于男系。后人所称的姓氏,已是专指姓了。从研究姓氏入手,有助于设计出好名字。

中国人的姓氏错综复杂,何止百家。春秋时的皓、皖、众,唐时的叱干,明时的毕、蔚等姓至今依然存在。起源于古代母氏遗传下来的姓,现在仅有任(妊)、姜、姚三姓,这三姓人口尚占汉族总人口的0.7%以上,其余的不是消失了,就是人数极少。而以氏为姓的姓却大部分保留下来,表明以男子为中心的父系家庭制度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占了压倒性的优势。

有的姓来源于居处,如西门。春秋时,许多王族大夫住在齐国都城的西门附近,人称西门氏,后人便以西门为姓。

有的姓来源于封地或国名,例如:

郑:周厉王少子友受封于郑(陕西华县东),建立郑国,他的后代便以“郑”为姓氏。

吴:钟雍的曾孙被周武王封于吴(江苏苏州一带),建立吴国,他的后代便以“吴”为姓氏。

鲁:周公旦的儿子伯禽受封于鲁(山东曲阜一带),建立鲁国,他的子孙便以“鲁”为姓。

有的姓来源于数理,有资料介绍台湾文山区有人姓“第五”,此姓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起源秦始皇统一六国时期。原为田姓的齐国皇帝因国破急忙逃命到郊外,在清点人数时只剩下八人,为躲避仇敌的追杀,遂改以“第一”至“第八”为姓。汉朝时就有个大夫名叫第五伦,而第五伦的后代辗转到了台湾。像这类原以为消失了的姓氏,一旦重新发现便具有“活化石”的价值。

从地域分布上看,每个省都有较其他省特殊的高比率的姓氏。如广西、广东姓梁、罗、赖、游的多;福建姓林的多;东北的朝鲜族地区姓金和姓朴的多;山东姓孔的多;云南大理姓段的多;湖北姓区的多……有时从一个人的姓甚至可猜出他的籍贯。

按照姓氏在人口中的比例来说,中国的姓氏李、王、张、刘、陈,可谓当代“百家姓”中之大姓,其人口之和达3.5亿。李、王、张三大姓人口分别占汉族人口的7.9%、7.4%、7.1%。

知道当代大姓,对取名意义在于大姓易重名,因为大姓人口众多,取名时最好用三个字或四个字,而且多花一些心思,尽量避免使用一字格的单名。

按照姓氏进化的普遍规律,大姓人数将越来越多,小姓人数将越来越少,甚至最后消亡。 E2c8iQHbDPtUn8FpVQJ8ic0yYNHztJZDNFhvRwBIJkGkELm2zloMlL6P37ANIw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