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6.小心躲避!交际场上“忌讳”多

古时候,汉字里避讳的字很多,特别是帝王的名字要避讳。秦始皇姓嬴名政,因此就把其他的“政”和同音的“正”改读平声,如“正月”的“正”就得读为“征”。汉武帝名彻,就改“彻”为“通”。当时有个名叫例彻的人,也只好改名为例通。雉是一种羽毛漂亮的鸟,但西汉的吕后名“雉”,于是鸟的雉便改名叫做“野鸡”,鸟的名也不能同皇后的名字相同。除了帝王的名字有严格的避讳,儿子的名字与父亲的名字也不能有一字雷同,甚至连写文章也很忌讳。司马迁的父亲名谈,在他所著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中,就通篇找不到一个“谈”字。唐朝著名诗人李贺,才华横溢,就因为他父亲名晋肃,而“晋”与“进”同音,天下人都禁止李贺去考进士。大文人韩愈为此很是抱不平,特地写了一篇有名的《讳辩》。但李贺终于还是未能参加应考,最后郁闷不乐而早逝。可见,古代人名字里的这种避讳,带有浓烈的封建专制色彩,是不足为训的。

剔除称呼、名字等避讳中的封建糟粕,无疑是十分必要的。但有些流传至今、仍为人们习惯心理所忌讳的称呼成了风俗,虽然还带有某种封建色彩,可为了礼貌和尊重他人起见,也是应该注意的。比如:我们乘坐渔民的船,船家就特别忌说“陈”呀“帆”的,因为这是“沉”和“翻”的同音字。又比如:我们称呼未婚少女习惯叫做“姑娘”,但如果是在湖南常德地区喊少女为姑娘,就会被认为是调戏妇女,因为那里的“姑娘”是“妻子”的别称。假如有人认为这种忌讳是落后的、不文明的,非要硬性去改变它,恐怕不会有什么好效果。这种现象,只有随着文化的发展,科学的普及,社会的进步,而让它逐步改变,自行消亡。

但是,应该看到,社会的进步不会也不可能“消亡”所有的忌讳。在人们交往中,特别是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时,有些情况下的语言避讳不可不注意。比如:朋友中间有一个“秃顶”,就不能对着人家老说什么“秃头”或“光头”的。如果家里来个客人,体型又矮又胖,就不能说“矮不像南瓜,高不像冬瓜”之类的笑话。再比如:去参加某个朋友父亲的追悼会,也得注意不要把“死”字说出口,应该用“去世”或“逝世”等委婉词。像这样一些生活中的“忌讳”,如果不加以注意,即使不是故意说出口,也容易使人伤心,影响到朋友之间的友情,也显得自己缺乏修养。

值得一提的是,在人际活动中总要用到礼貌用语,应该做到“四有四避”,即有分寸、有礼节、有教养、有学识,要避隐私、避浅薄、避粗鄙、避忌讳。

“四有”:第一是有分寸。这是语言得体、有礼貌的首要问题。要做到语言有分寸,必须配合以非语言要素,要在背景知识方面知己知彼,要明确交际的目的,要选择好交际的方式,同时,要注意如何用言辞行动去恰当表现。当然,分寸也包括具体的言辞的分寸。第二是有礼节。语言的礼节就是寒暄,有五个最常见的礼节语言的惯用形式,它表达了人们交际中的问候、致谢、致歉、告别、回敬这五种礼貌。问候是“您好”,告别是“再见”,致谢是“谢谢”,致歉是“对不起”,回敬是对致谢、致歉的回答,如“没关系”、“不要紧”、“不碍事”之类。第三是有教养。说话有分寸、讲礼节,内容富于学识,词语雅致,是言语有教养的表现。尊重和谅解别人,是有教养的人的重要表现。尊重别人符合道德和法规的私生活、衣着、摆设、爱好,在别人的确有了缺点时委婉而善意地指出。谅解别人就是在别人不讲礼貌时要视情况加以处理。第四是有学识。在高度文明的社会里,必然十分重视知识,十分尊重人才。富有学识的人将会受到社会和他人的敬重,而无知无识、不学无术的浅鄙之人将会受到社会和他人的鄙视。

“四避”:第一是避隐私。隐私就是不可公开或不必公开的某些情况,有些是缺陷,有些是秘密。在高度文明的社会中,隐私除少数必须知道的有关人员应当知道外,不必让一般人员知道。因此,在言语交际中避谈避问隐私是有礼貌的重要方面。欧美人一般不询问对方的年龄、职业、婚姻、收入之类,否则会被认为是十分不礼貌的。第二是避浅薄。浅薄,是指不懂装懂,“教诲别人”或讲外行话,或者言不及义,言不及知识,只知柴米油盐,鸡猪猫狗,张长李短,男婚女嫁,或是言辞单调,词汇贫乏,语句不通,白字常吐。如果浅薄者相遇,还不觉浅薄;但有教养、有知识的人听他们谈话,则无疑感到不快。社会、自然是知识的海洋,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做万能博士或百事通。我们应当学有专攻又知识渊博,但总有不如他人之处,总有不懂某种知识之处,要谦虚谨慎,不可妄发议论。第三是避粗鄙。粗鄙指言语粗野,甚至污秽,满口粗话、丑话、脏话,上溯祖宗、旁及姐妹、下连子孙、遍及两性,不堪入耳。言语粗鄙是最无礼貌的,它是对民族语言的一种严重污染。第四是避忌讳。忌讳,是人类视为禁忌的现象、事物和行为,避忌讳的语言同它所替代的词语有约定俗成的对应关系。社会通用的避讳语也是社会一种重要的礼貌语言,它往往顾念对方的感情,避免触忌犯讳。

下面是一些重要避讳语的类型:首先是对表示恐惧事物的词的避讳。比如:关于“死”的避讳语相当多,就是与“死”有关的事物也要避讳,如“棺材”说“寿材”、“长生板”等。其次是对谈话对方及有关人员生理缺陷的避讳。比如:现在对各种有严重生理缺陷者通称为“残疾人”,是比较文雅的避讳语。最后是对道德、习俗不可公开的事物行为的词的避讳。比如:把到厕所里去大小便叫做“去洗手间”等。礼多人不怪,不仅体现在人际交往的礼仪上,还体现在对一些交往“忌讳”的注意和回避上,只有做到这样才是完美的交际个体。


生活中对人际关系具有破坏性的“忌讳”还包括隐藏在人的内心深处的不良品质,例如对别人无端的猜疑、对同事朋友的嫉妒等。猜疑、嫉妒心一起,就像黄昏起飞的蝙蝠,见不得阳光,既困扰自己,又疏远朋友,严重者常常酿成不良的后果。所以想要在交际场上一帆风顺,就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远离猜疑和嫉妒的不良心理。 kQ8qjRqGg8B+yhIcD1MOCIxvNihIf1odiLAIA3DgYhq9ZXbbH6ozX2BJQwIJsNf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