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时生活中有许多人往往说话不经过大脑,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看到与自己意见不一的人就要出口讽刺一番,但却最终被人反戈一击。所以,只有先动脑想明白再说才能少出岔子。在现实生活中的确如此,凡是脱口而出的话语,十句话里面可能有九句半会让自己在事后感到后悔不已。因此,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一定要先“动脑”再“动口”,在“心里话”滚出你的喉咙之前,稍微修饰一下它的棱角,仔细地把握好说话的分寸,这总比“失言”之后再去“亡羊补牢”要好得多吧。应问东时别问西,把握好该问的与不该问的技巧。阿花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份在咖啡馆做服务生的工作,却只上了一天班就被老板炒了鱿鱼。
想想她的条件并不是很差,也没有做错什么事,只是不小心问了一句不该问的话。
那天,阿花刚一上班店里就来了三位客人,她随即拿着菜单,去让这三位客人点餐,第一位客人点的是冰红茶,第二位客人点的是冰咖啡,第三位客人也是点的冰咖啡,但是,他特别强调要用干净一点的杯子。
很快,阿花将这三位客人所点的饮料,用盘子端了出来,一边朝他们坐着的方向走来,一边还大声地向这三位客人问道:“你们谁点的冰咖啡是要用干净一点的杯子……”
就凭阿花的这一句话,老板当然会毫不客气地炒她的鱿鱼,因为谁也不会去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在工作中,要讲究说话的方式,同样,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也要把握好说话的分寸,恰到好处地说好该说的话。
有一年全国高考结束不久,一名记者去采访一位外语成绩很优秀的考生。原先设想好的问题中有:“你父母是否具有辅导你学习英语的能力?”但是到了现场,看到考生的父母也陪伴在场,如果按照原先准备的提问方式来交谈,就显得唐突而不礼貌。于是他将原来的提问改为“你们一家是不是常常在一起讨论学习英语方面的问题?”这样一来,既能有效地获得所要的信息,又显得相当自然。
说话不仅要根据条件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也要根据前后话语相互联系的特点恰当地选择语言。
几位年轻的领导干部去慰问一位退休老工人,见面以后问道:“您老身子真够硬朗的,今年高寿?”老工人回答说:“七十九啦。”“人生七十古来稀,厂里数您最长寿吧?”“哪里,××活到了八十四呢!”“那您老也称得上长寿将军啊。”“不过,××去年归天了。”
“唷,这回可轮到您了。”谈兴正浓的老工人听到这句话,脸色陡变。毛病就出在“这回可轮到您了”这句话上。前面老人刚说完“归天”的事,他们却接下去说“轮到您”,这不就使老人产生误会吗?如果这几位年轻干部能控制好前后话语,把话说成“这回长寿冠军可轮到您了”,也就不会出现不快了。
讲究说话的艺术对于迅速有效地传递信息,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如果只贪图自己一时的痛快而无所顾忌地说了不该说的话,则只会给自己制造出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随便说话的害处是非常多的。比如某君有不可告人的隐私,你说话时偏偏在无意中说到他的隐私,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他会认为你是有意跟他过不去,从此对你恨之入骨:他做的事,别有用心,极力掩饰不使人知,如果被你知道了,必然对你非常不利。
如果你与对方非常熟悉,绝对不能向他表明,你绝不泄密,那将会自找麻烦。唯一可行的办法,只有假装不知,若无其事;他有阴谋诡计,你却参与其事,代为决策,帮他执行,从乐观的方面来说,你是他的心腹,而从悲观的方面来说,你是他的心腹之患。
你有得意的事,就该与得意的人谈;你有失意的事,应该和失意的人谈。说话时一定要掌握好时机和火候。不然的话,一定会碰一鼻子灰,不但目的达不到,而遭冷遇、受申斥也是意料中的事。
有些奸佞小人,巧妙地利用了别人在说话时机、场合上的失误,拿他人当枪使,以达到损人利己的目的。
有句老话叫做“祸从口出”,为人处世一定要把好口风,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什么话可信,什么话不可信,都要在脑子里多绕几个弯子,心里有个小九九。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一旦中了小人的圈套为其利用,后悔就来不及了!
说话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会不同,所以说,动口之前一定要先想一想从哪个角度说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有两个年轻的修士同时进入一所修道院修道,两人过去都有抽烟的习惯。
为了能一解烟瘾,其中一位去问老院长:“能不能在祷告的时候抽烟?”结果此人被臭骂一顿。
另一个修士问老院长:“可不可以一边抽烟一边祷告?”这人居然被院长大大地夸奖一番,称赞他连抽烟都想到要祷告。
这两个修士,所做的事是一样的。只因说话的角度不同,而招徕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待遇。可见,我们在说话之前,得好好地打打草稿。
另有一个人为了庆祝自己的40岁生日,特别邀请了四个朋友,在家中吃饭庆祝,三个人准时到达了:只剩一人,不知何故,迟迟没有来。
这人有些着急,不禁脱口而出:“急死人啦!该来的怎么还没来呢?”其中有一人听了之后很不高兴,对主人说:“你说该来的还没来,意思就是我们是不该来的,那我告辞了,再见。”说完,就气冲冲地走了。一人没来,另一人又气走了,这人急得又冒出一句:“真是的,不该走的却走了。”
剩下的两人,其中有一个生气地说:“照你这么讲,该走的是我们啦!好,我走。”说完,掉头就走了。
又把一个人气走了,主人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不知所措。
最后剩下的这一个朋友交情较深,就劝这人说:“朋友都被你气走了,你说话应该留意一下。”这人很无奈地说:“他们全都误会我了,我根本不是说他们。”
最后这朋友听了,再也按捺不住,脸色大变道:“什么!你不是说他们,那就是说我啦!莫名其妙,有什么了不起。”说完,铁青着脸走了。
言者无心,可听者有意。语言表述不慎,往往存在歧义。因此,我们在说话之前,一定要考虑周全,脱口而出的话,往往会得罪别人。
讽刺是疯狂口才术里的高级技巧,使用得当不仅会事半功倍,让事情变得随心所欲顺风顺水,而且还会给自己带来极大的成就感。但是一旦使用不当或随便乱用,则会变成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让人避之唯恐不及,给生活和工作带来不可磨灭的打击。所以想要使用讽刺的技巧之前一定要仔细动动脑子考虑周全,将对方的意图弄明白,看清对方的漏洞并反复组织好语言,只有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